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1-05-24 14:18:32    下载该word文档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东北县域经济

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市委机关工委 张茵

当前,我国正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进行着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双重变革,在即将完成 “十一五”规划和布局“十二五”规划的特殊时期,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是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如何结合自身状况,发挥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地理资源优势、农业生态优势和丰富人文优势,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搞活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农业化道路,加速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改善基本生产要素供给,努力实现跨越式经济增长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是在30年一贯制“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产业构建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是典型的侧重重工业片面发展的不合理模式:首先,第一产业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得以发展,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依赖政府的直接干预也得以飞速发展,而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却出现相对的停滞状态,由于重工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替代劳动作用明显,导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就业人数日益呈现下降趋势;其次,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受到严重阻碍,轻工业发展的迟滞、第三产业的欠缺发达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次,东北经济未能够形成与重工业基地和产粮基地相配套的产业链条,缺少与重工业相配套的轻工业和与农业相配套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不足,抑制了农业产业升级,导致东北轻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农民人口多,财政负担沉重,投入不足。

东北地区县域人口大约为7578.7万人,占东北地区的71.3%。从全国范围来看,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较高,但农民人口占东北地区的比重仍有60%。吉林省25个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基本上都是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农村人口比例过高。由于多年计划体制的熏陶,东北地区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加上多年行政体制的自我膨胀,吃财政饭的人日益增加,现在已以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东北地区县域财政供养人口与县域人口总量之比达到128,有个别的县甚至达不到120。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导致经济总量小,经济基础薄弱,2/3县的财政都不能及时支付公务员工资,更无暇顾及县域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

   3党政机关在积极有效的组织、引导方面存在不足

  东北部分县域地方党政机关还没有充分运用市场管制、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手段有效地组织农民生产,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还未能抓住时机建立起大规模的乡镇企业,即使现有的乡镇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也远不如南方省份。同南方乡镇相比,东北地区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生存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往往依赖于极其有限的信息和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同时,在外资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方面,政策和措施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和连贯性,缺少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存在着较高的门槛。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东北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振兴县域经济的现实条件

东北地区特别是县域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已属于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老工业,不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入世后不仅出口没有优势可言,在国内市场也面临着萎缩的困境。并且积习已久的计划体制无疑也将对市场经济适应和调整带来的巨大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特别是县域经济的落后表面上看是发展水平的差距,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的落后,是市场经济观念、体制的发育不良。县域经济能否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民营经济和创造体制环境。按照“九五”时期工业技改投资的年平均水平计算,如果仍沿用现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体制,要将目前东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全部更新一次,仅吉林省就需要30多年的时间,而市场经济国家技术改造的周期一般不超过10年,更何况县域地区并不是这次国家投资的重点。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严格界定两者的作用边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并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确立今后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日益加快的进程及世界制造业基地转移的客观趋势,特别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形势要求,东北地区各县域经济又一次出现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县域经济是基础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东北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发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东北的经济总量才能快速跃升,广大农民才能尽快致富,贫困地区才能加速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因此,作为地方党委工作人员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为努力壮大县域经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2、更新观念,转变地方党委工作模式

   地方党委工作人员应该严格依照法律的框架行事,在领导县域经济建设时,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廉洁自律,实行行政问责,树立权威形象,兼顾法律原则,全力构建法治社会;地方党政机关应该全力以赴着手改进普遍存在的信用失范的现象,实行政务公开,在组织、引导东北县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公务员的信仰与道德建设,凭借良好的工作作风、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取信于民,同时还要加大力度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降低引进门槛,促进区域交流,加强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精简机构,裁减、分流闲置人员,改善久拖不决的机构冗员状况,减轻县域财政负担。

2、加强地方党委政策引导与政策扶持。

地方党委在特殊的经济发展时期内,除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还要结合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实行区域调控,引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如:鼓励实行工贸、农贸、技贸结合,对促进品牌和龙头企业发展的科研项目,给予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支持。在扶持重点企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在资源调配和资金投入方面有所侧重,以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另外,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必须具有连贯性,应杜绝地方政策随意性强、朝令夕改的现象,以保护县域内中小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的根本利益。

3、加大力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地方党委对于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侧重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按照“市场要宽、区域要特、规模要大、品种要新、效益要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入资金助农,扶持龙头带农,普及科技兴农,建立基地扶农,搞活市场惠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形成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关于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快产权制度的转换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全方位的新技术改造、企业流程再造、优特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东北地区主导产业,如化工、机械制造等,将其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东北县域内的金融、保险、物流、信息、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比重。

4营造良好环境,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

当前,制约东北县域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缺少有力的融资支持,县域内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难以形成现实生产力使东北地区“二元化”的发展格局难有改观。地方党委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外力发展本土经济,树立产业招商的理念,通过大招商获取大发展。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基础,积极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受能源、土地资源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少民营资本和劳动密集性产业被迫向内地转移,如浙江省的很多小商品生产企业已开始群体转移,甚至开始出现“民营资本大逃亡”,这对刚刚起步的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无疑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应放远目光,全力服务于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注重策略,突出产业招商,搞好服务,营造良好投资软环境,以优取胜,通过招商引资,为本土经济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5、重点培育发展有东北特色的民营经济。

东北地方党委必须走出一条充分集中民智,广泛吸引民资,坚决依靠民力,搞活具有东北特色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组织、引导东北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和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和资源,不断增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加快产权多元化和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通过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加速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取消对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的行政审批限制,鼓励民营资本发展成为具有东北特色的劳动密集性工业企业。通过完善技术市场和区域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各类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为民营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技术、金融服务支持。同时,依法实行国资与民资、内资与外资一视同仁的政策,努力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创新创业和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东北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力的转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东北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力的成功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同时还可以培育一个新消费群体,对拉动内需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东北县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方针:一方面,现阶段东北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好劳务输出,加强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搞好劳务服务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眼前经济生活来源。同时通过鼓励农民有计划的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融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8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执政素质实行领导负责制。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提高领导县域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担负起领导、组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神圣职责,党政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要明确分工,分兵把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保持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建议今后没有特殊情况,任期内不予调整,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经济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前提,是中共中央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东北应该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在“振兴东北,完成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大环境下,全力以赴发展东北县域经济,为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做出应有的贡献。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