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部编版九下古诗文及赏析

部编版九下古诗文及赏析

时间:2020-04-03 08:03:07    下载该word文档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总写边关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含有惊异之意。

2“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反映了边关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3“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写边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悲凉气氛浓厚,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边关被崇山峻岭环抱;下句写到对西夏的战争,充满肃杀之气,暗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5“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的对比,写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6“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就不还乡,抒发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思想。

7“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将军彻夜未眠发为之白,征夫为之落泪。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兼而有之,复杂而又矛盾。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点明出猎题意,写出猎的雄姿,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猎时的装束和盛况。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决心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亲自射杀猛虎。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显出词人“狂”劲和豪兴来。

4“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写词人酒酣之后,意兴正浓,胆气更壮。

5“鬓微霜,又何妨!”两句,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自己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写作者早年抗金义军军容的威武雄壮,下片追忆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此词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1“角”,古代军队的乐器,如同今天的军号,有竹、铜、牛角等制品。“八百里”,这里代指牛。“麾下”,即部下。“炙”,这里是指烤熟的牛肉。“五十弦”,代指各种军乐器。“的卢”,古代一种烈性的快马。

2“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

3“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表现了作者抗金复国建立功业的积极思想。

4“可怜白发生”,意思是说: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赏析

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1“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

2“殊未屑”表明作者蔑视贵妇人的生活。

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达鉴湖女侠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4“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她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

5“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是对庸夫俗子的丈夫的愤怒,知音难觅的慨叹。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独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1“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2“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4“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也不足挂齿。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1“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首先回想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

2“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三句,写景叙事,以静衬动,富有空间感,充满闲情雅兴。

3“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概括了二十余年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4“闲登小阁看新晴。”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

5“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把国家兴亡、人生穷通的大感慨,付之于渔唱,是文学中的一种传统意象。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想象,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3“桂婆娑”,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赏析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边塞词。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所做的词。“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说明行程辽远。

2“北风吹断马嘶声”,写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展现了塞外的荒凉景象。

3“深秋远塞若为情”,写诗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5“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赏析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两句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八十岁是虚写。

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两句,写出了老兵在归乡途中询问乡里人,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

3“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两句,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

4“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5“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四句,写老兵默默地做饭却想起不知该给谁吃,突出了老兵的孤独与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

6“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两句,写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突出了老兵的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北风卷地白草折……都护铁衣冷难着。”前八句,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1)“北风卷地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前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

(2)“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后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2“瀚海阑干百丈冰……胡琴琵琶与羌笛。”中间四句,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3“纷纷暮雪下辕门……雪上空留马行处。”最后六句,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表现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2、“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3、“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两句答语,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愁思感慨之无穷,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

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两句,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显然,词人借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作者自问又自答,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6、“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本是曹操说的话,而由词人口中说出,就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2、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以“风飘絮”比喻 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3、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

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汗青”是指历史典籍。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

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南安军——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出?归乡如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梦中行采薇。

赏析

《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

1、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颔联“出岭谁出?归乡如归!”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2、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3、尾联“饿死真吾,梦中行采薇。”诗中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赏析

《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1、“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

2、“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

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

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赏析

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告诉人们,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开头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用“今何处”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2、“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3、“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第六七句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4、“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全曲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1、“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

2、“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3、“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4、“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下古诗文及赏析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