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时间:2018-10-07 22:09:36    下载该word文档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讨论,但一般来说,总是从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入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世界的本质即所谓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传统的唯物主义立场,认为世界并不是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也反对对这个问题的任何宗教神学解释,而是认定世界源于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和发展,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停留在唯物主义的传统观点上,而是进一步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因而具有了不同于传统唯物主义的新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地规定世界的本质的基础上,进而揭示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图景及其运动规律,由此就建构出了一套严密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它高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地方。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和坚持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下面,先就世界的物质性问题做个讲解。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佛家有镜花水月的故事,是说大千好世界的万事万物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样,并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虚无。这是对外部世界的唯心主义的解释,是对外部世界客观性的否定。在这个问题上,一切唯心主义的理论与宗教神学的理解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那就是否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如柏拉图就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一种叫“理念”的东西。世界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事物背后都相应有一个规定这个事物是这个事物的“理念”,无数的事物构成现实世界,无数的理念构成“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本质、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体现。黑格尔也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叫“绝对精神”产物。现实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只不过是“绝对精神”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表现形态,现实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只不过是“绝对精神”发展变化的体现。

与此相区别,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世界的客观存在,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和界定是有差别的。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地总结了历史上一切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充分吸收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形成了最为科学的哲学物质观,对物质世界和客观存在给予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1、对世界本原的追寻与思索

世界由何发展而来,归根结底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哲学始终在追寻与思索的问题。在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唯物主义坚持了正确的哲学立场,即坚持从世界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上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但是,由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哲学唯物主义理论对物质范畴的理解和阐述也表现出阶段性,从而使得哲学物质观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哲学物质观的最初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由于科学还处在萌芽状态下,社会实践的整体水平低下,因而不能科学、准确地了解、把握世界的本质和整体状况,不能从逻辑上还原世界的本来面目。朴素唯物主义只是从具体的万物如何产生和构成的角度去认识和定义物质,这种哲学物质观,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语言讲,更多的只具有“形而下”的认识水准,还没有真正上升到严格意义的哲学“形而上”(“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易经》)。也就是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只是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去寻找现实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始基。例如有号称“希腊七贤”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一切都从水中产生,最后仍然还原为水。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在哲学上最早使用“本原”(始基)概念,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物质性的、永恒运动的“无定限体”(“阿派朗”),这应该说已经具有了哲学抽象的意思了,但在具体解释时,仍未超出他老师的水平。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中,还有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德漠克利特的“原子”本原说等,都只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物质的概念,说明世界的本原。同样,在咱们中国的古代哲学中,有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或“气”(阴阳二气、元气、精气等)来说明世界的起源和本质。还有印度哲学中的遮缚迦派提出“四大”说,把地、水、火、风作为万物的本原,也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尽管朴素唯物主义开了历史上唯物主义的先河,对物质作了最初的探索,力图从客观世界本身寻找世界的本原,而不是从世界之外的神,或者精神中去寻找世界的本原,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一方面,这种理论缺乏科学材料的证明,充满了幻想和假设,思想和观点尽管是天才的,理论却是无根据的、非科学的;另一方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研究万物产生的具体原因出发,将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是一种简单化的作法。很明显,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是不能用一两种具体物质形态说明的。

哲学物质观的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大家知道,欧洲在中世纪之后,特别是17、18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古希腊时的德漠克利特所预言的物质微粒——原子,真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科学研究在当时已经证明,化学元素分子组成各种物质的基础,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当时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是所谓“宇宙之砖”,它具有不可分性、不可入性、广延性、惯性等基本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他们断言:原子就是物质。他们虽然不再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仍然在逻辑上把物质看作某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即使人们肉眼看不到,手摸不到,也把它想象为一种具有长、宽、高的粒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物质观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相比,无论在理论形态上,还是在自然科学的根据上,应该说都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辩证思维的缺乏,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粒子(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惟其如此,它也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不能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认识论上的正确概括。其次,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当作物质的共性,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因此,它没有从物质和意识这一最基本的关系中,概括出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最普遍最基本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最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具有不彻底性,就是说,它没有把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因而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对人的本性等问题的回答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局限。

总的说,包括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一个主要的、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没有辩证地区分个别和一般、共性和个性,都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寻找、界定物质,而没有从主客观的对立统一中去把握物质。这个任务,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的。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物质观

科学说明世界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哲学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总结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实现了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在近代,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都坚持自发的唯物主义,但是在形而上学方法的影响下,他们把科学的任务看作是发现某种终极的、不变的质、最终的实体和绝对的规律,例如原子和牛顿力学规律便是他们所认为的最终实体和绝对不变的规律。他们还认为,这样的科学成果既然产生了,那么科学以后的发展就只是证实以前的成果,或作一些细节的、不重要的修改。但实际上,当然自然科学正处在一场革命的前夕,新的科学认识和成果不断产生,不少成果甚至突破了以往被视为经典和教条的认识。例如电子的发现和卢瑟夫所作的d粒子放射实验,表明原子不是不可入的,而是一个有层次、有内部结构的复杂带电粒子体系。科学的发展不仅表明原子是有结构的,而且表明原子是可以改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证明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发生放射性衰变后,即变为另一种元素。这样一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即永恒不变的原子概念宣告破灭。而这个时候,唯心主义乘机向唯物主义进攻,宣称原子消失了,物质消失了。原本一些主张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也对物理学现象的客观性和物理学规律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有的转向了唯心主义,有的走向二元论。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捍卫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物质定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这个物质定义的最大特点是,它不是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论证自然界中哪一层次、哪一种粒子是最基本的、不变的“宇宙之砖”,而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中把握物质。它不是仅仅依据某一科学成果,而是像恩格斯所讲的那样,以全部科学为依据,从物质意识的最高对立的逻辑分析出发,抓住客观实在性这一点去界定物质,因而在哲学认识论上为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是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和哲学二元论的锐利武器。列宁指出,物质和意识是一对最大的概念,对于它们,不能用一般的种加属差定义方法去界定,只能从二者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上去把握。物质作为意识的对立物,只能是客观实在,而意识只能是物质的反映。列宁还进一步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样一来,不论是否认物质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还是把物质和意识看作互不依赖、互相独立的二元论便都破产了。

第二,它对物质世界和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的结构是物质的个性,它们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共性,它是不变的、绝对的。无论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都永远具有“客观实在”这一共性。可见,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就是列宁的物质定义所彻底贯彻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些哲学家的失误,就在于不懂得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懂得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只能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中国古代道家的“道”,也是一种抽象,和我们讲的规律、道理差不多。《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抽象出的共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

第三,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批驳了不可知论。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是可以认识的。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如果不存在产生感觉和意识的物质,那么感觉和意识也就不可能存在,即没有人,当然也没有人的观念、思想、感觉、表象等等。而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及其意识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人与外部世界是具有同一性的,不能设想自然界与人及人的意识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个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的最好的说明,同时也击中了不可知论的要害。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物质观从理论逻辑上,也从事实根据上充分表明,世界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也不依任何神秘的客观精神为转移。

3、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多样性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的概括,从具体内容上看,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现实世界成了越来越多的事物形态的物质性世界。但是,不管怎样多,无限多的事物形态归根结底都统一于物质,世界是一个物质性的世界。

①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

自然界以它无穷的自发力量造化着万事万物,使大千世界自然天成,多彩多姿。人的出现,给自然界不断打上意识的烙印,创造着日益繁多的人工事物,使自然存在变成了社会存在,现代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强自然之所难,使现实世界出现了自然界无法自生的多样性。

②多样性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物质世界是无限多样的,人类对其多样性及其奥秘的认识不会也不可能完结。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观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形态,需要人们努力探索、认识和把握。但归根结底,世界是物质的。

③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方法论意义

其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然多样性的世界归根结底是物质的,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我们的一切意识都是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受意识指导的人们的活动的准则应该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客观的物质世界有它的本来面目,有它自身的客观的发展规律。物质自身的面目和发展规律不存在对错的问题,存在对错的只是我们的意识以及受意识支配指导的行动。要使我们的意识和行动不出差错,少出差错,我们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其二,统一性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的形成,有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得益于统一性方法。

天上与地上是否统一?不统一,就有天国的存在,就有月宫嫦娥。统一,就有月亮和地球都是球形天体的结论,就有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就有万有引力定律。

动物与植物是否统一?细胞、蛋白质。

物质与能量是否统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质能关系式P=MC2

当然,另一方面,单一的本质总是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本体论,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哲学立场,但同时认为,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这种统一性只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道理很简单,因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离开了实践,就无法理解我们所面对现实世界。也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将实践当作自己的理论基石,用实践的思维方式理解人,理解世界,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才被冠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称号,而这正是高于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这个概念,并不是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也讲实践,但一切旧哲学所理解的实践,都没有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和应有的地位,因而无法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

唯心主义哲学把实践看成是一种精神活动,主观唯心主义通常把实践理解为个人“修身养性”一类的主观精神活动,如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的“修身”、“养气”、“致良知”等。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实践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实体的活动,如黑格尔讲的实践,就是指绝对观念发展的一个环节。在他看来,不是人们通过实践获得逻辑观念,而是逻辑观念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是精神性的主体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身的目的性活动。旧唯物主义对实践的理解也是片面的、狭隘的和错误的。如近代唯物主义的始祖培根,他强调“实验”的重要,但他把实验仅限于对自然的解决上。著名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也经常提到实践,然而他的实践所指主要是饮食起居的日常生活和生物性的适应环境的活动,甚至有时把实践说成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谋利活动,所以他鄙视实践,推崇理论,“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给实践赋予了科学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专属人的范畴。从其科学内涵上讲,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基本特证是客观性、目的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效益性。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不同于主观的精神活动,它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感知的客观物质活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实践的客观性表现在:其一,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其二,实践的结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客观、现实的存在;其三,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给实践赋予了科学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包含有思维活动,但又不同于单纯的思维活动。实践不同于思维活动的两个显著特点是:其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其二,它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性质和形式。

所谓对象性活动,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实现在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之中,结果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用来映照和确证主体的目的。想要做一张很适用很漂亮的桌子,只是想,只是谈论,只是画在图纸上,都没有对象化。一旦用木头把桌子做出来了,就算对象化了。军人学员想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只是有目标和计划,还没有对象化,学业有成,到部队为军服务、做了许多事情,表现出很高的能力和素质了,原来的想法就对象化了。

所谓物质的、客观的性质,又叫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活动,它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感知的客观物质活动,而不是精神活动。实践的客观性表现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客观、现实的存在。

另一方面,实践又包含精神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马克思在讲到人的劳动实践时指出:“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马克思还讲过一段很精彩的话:“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这里讲的就是实践的目的性。

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活动,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知识分子搞科研,医生治病等等,都属于实践活动。有些活动,严格说来并不是对象性活动,如天文观测、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地质工作者的采掘活动、石油勘探工作者的钻井活动、军事上的火力侦察活动,是不是实践活动呢?体育锻炼是不是实践活动?都可以归到实践活动里去。

实践是自觉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马克思在讲到人的劳动实践时指出:“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一开始就把改造外部客观现实的某种要求同一定的客体联系起来,作为实践活动所要作用的对象,所要达到的结果,预先在头脑中观念地创造出来,从而形成实践活动的自觉目的。同时,人们把这种自觉目的作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用以调节和控制主体自身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贯穿渗透于实践过程的始终。实践的目的有其客观的基础,它来自于主体对外部现实的某种需要,这种需要反映在主体的头脑中,被主体自觉意识到,就成为推动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动机即目的。人类的需要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最初是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后来越来越复杂多样,不仅是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需要,所以满足需要的实践的目的也越来越复杂多样。

实践是改造客观现实的活动,具有特殊的能动性。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至多以吃光大片植物,或以自己的粪便为植物施肥等本能活动而引起环境的某些变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制造工具改造对象,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性的变化的活动。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集中、鲜明地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自觉的能动性。

实践是社会的活动,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孤立的人,而是一定社会关系中、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人。因此,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人们社会性的共同的活动。而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进行的,总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实践活动的对象、内容、方式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而实践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是人类一代一代连续下去的历史活动。可见,离开社会的联系和历史的发展,就不能真正理解实践。

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具有效益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实现实践的目的,即根据对象的规律和属性,按照主体的需要,通过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支出、物质的使用耗费,改变对象的存在形式,使之成为主体目的的客观体现物,从而具有了价值的属性,这就是创造价值。一般来说,价值也就是人所追求的、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或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用关系。实践结果的效益性,是实践活动的成败和实践水平高低的客观标志。

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活动,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知识分子搞科研,医生治病等等,都属于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实践的形式也将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但概括起来,社会实践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这是变革自然、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活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生产实践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活资料。只有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取得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也就是说,人类其他种种实践活动,都是在生产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社会分工的结果。所以,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第二,社会交往实践,这是调整和改革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生产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和发展的,因此,与生产实践相伴而行,就必须有维护、调整和改革人与人关系的活动,即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生产发展,调整或根本改变不适合甚至破坏生产的社会关系。这也是社会中时刻进行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被生产实践所决定,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实践。人们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阶级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当然,即使在阶级社会里,也还有大量的非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交往实践的成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改变以及新的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二是人们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形成。质言之,社会交往实践的目的是处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关系,使社会保持稳定与和谐,从根本上有利于实践主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科学文化实践,这是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并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的社会实践。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 上逐渐分化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为探索未知世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就需要创造理想或典型的状态、环境,使自然过程尽可能以纯粹的形态进行,以便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干扰的条件下观察和研究它,从而获得在前两种实践中不可能得到或不能完全得到的经验和知识。现代科学证明,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生产技术的突破,都是首先从科学实验中取得的,它已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当然,科学实验要受到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实践的制约,但同时,科学实验也促进其它两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必需的,在社会生活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既不可缺少,又不能互相取代,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构成了社会实践的丰富内容。

实践是人存在的特有方式,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人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基础;第二、实践是人自觉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第三、实践是人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

2、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自然界在分化出人和人类社会以前,是一种纯粹状态的“自在世界”、那样的世界,我们可以用很多词来形容它,“浑沌状态”,“洪荒世界”是其所是的存在,如此等等。这个统一的“自在世界”存在了很长的时间,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这个星球不到500万年前才出现真正的人类。然而,自然界一旦分化出了人和人类社会,就真正成为划时代意义的惊天大事。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标志着原先浑沌一片的、统一的世界,从此一分为二,即整个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两个方面。

所谓自在世界或称天然自然,应该有狭义与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自在世界是指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这个自然对人而言是先在的、天然的。广义的自在世界则还包括人类虽已产生但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也叫属人世界,它是指“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而所谓“人化自然”,则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如人工林、大型水库、码头、机场等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在盲目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后者则是人的活动中的世界,其中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结果,同时又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形式。

现在的问题是,是什么使得世界出现这种分化?对于这个问题,一切唯心主义和宗教神话的回答都是荒谬的,惟有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正确的答案。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看来,是人类的实践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自然界在出现人类以前,当然不可能有这种分化,既便出现了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分化。严格地说,只是因为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二重化,才有一个我们所说的属人世界。具体地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将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客二分,这使人能够有距离地面对自然界,将自然界对象化,进而逐步形成对外部对象世界的认识。实践活动不仅造就了主体的自觉意识,同时也创造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不同于自在世界的人化现象场,正是由于人类不停顿的实践活动,使得作为实践对象化的成果长期滚动积累和叠加,人类世界的实际内容也不断丰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人们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最终都陷入唯心史观。人类社会的本质不是被神秘化,就是被主观化或自然化。这些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在于,它们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提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实践是形成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不仅同自然界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在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特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因此,人类社会的所有关系本质上都是人的实践交往关系。

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结构,都是人的不同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构成的。物质生产实践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它创造和积累着社会的物质财富,构成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和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交往实践处理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积累着社会的制度文明,构成人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形成社会政治结构。科学文化实践创造着社会的精神文明,构成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和社会观念结构。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它制约着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社会的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物质生产实践是其他实践的基础。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物质生产实践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从社会有机体的内部结构上说,社会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物质生产活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由此引起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变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上看,正是社会物质实践的方式,即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论断,要求人们用实践的观点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防止用单纯自然原因或单纯精神原因看待社会,解释社会规律。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承认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还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彻底的唯物主义还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回答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说:“辩证法,即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可见,辩证法不是同唯物主义相脱离的独立理论,而是客观性理论的逻辑结果。坚持世界的客观性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坚持辩证法,即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存在一般状况和规律的理论。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有一句经典名言,为我们描述了辩证的世界,他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从横的角度看,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从纵的角度看,客观物质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存和消失。

1、世界的普遍联系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联系指的正是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讲到这样一个事例: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似乎彼此不相干,但事实上它们被一条食物链联系在一起。三色堇属于兰科植物,依赖熊蜂传递花粉繁殖。一个地方熊蜂的数量,又与田鼠数量直接相关,因为田鼠常常破坏熊蜂的蜂窝。而田鼠的多少又与猫的多少直接相关。这样,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之间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猫多则鼠少,鼠少则熊蜂多,熊蜂多则三色堇繁茂。这就是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联系,不仅在生物界存在,而且在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因而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一些自然现象同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到来”,“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等等,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不是杜撰编造出来的纯主观臆造的联系。

同客观性相关联的是联系的普遍性。普遍性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具体可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从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上看,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只有在联系中才能存在。例如人总是存在于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联系之中,只有通过这些联系,才是活生生的社会的人。从认识的角度看,一个事物,我们发现了它,并能对它的性质给出说明,这就表示该事物同其他事物有区别,表示该事物是处在与其他事物和认识主体的联系之中的。另一方面,从整个世界看,一切事物构成了一个联系的整体,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各种基本粒子,都处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曾经有过一个不无夸张的说法,太平洋东部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导致太平洋西海岸的一场飓风。这个说法很形象地说明了世界的普遍联系,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和复杂的。就整个世界而言,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但世界的存在是以具体事物为内容的,因此,事物的联系也就表现为具体的,也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事物的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各种联系交织在一起,所以又是复杂的。

直接联系是不通过中间环节(中介)发生的联系,间接联系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环节发生的联系。成语“成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火与水、水与鱼都是直接联系,而火与鱼在这里就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它以水为中介。本质联系是指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非本质联系则是指事物外在的、偶然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条件性。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同理,任何具体事物的联系当然也是有条件的。

事物联系的条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决定和非决定、有利和不利等诸种条件,它们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人的认识和实践而言,最需要注意和正确把握的,是主、客观条件。一般说来,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取决于客观条件,离开客观条件去发挥主观条件,势必落空,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和效果。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人以改造世界为已任,虽然人的一切活动要受条件的制约,但人又参与着条件的改变,并且创设着实现预定任务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因此,主观条件可以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客观条件。当然,这本身也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坚持条件论,就是坚持辩证法。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系统性。现代系统论认为,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四大特征,即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都是由内部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各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累加并不等于系统的整体功能,整体功能是各个部分功能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新功能。系统的结构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是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组成一个系统,这种相互联系的结构,表明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并不是胡乱拼凑堆积在一起的。一个系统的性质和功能,既取决于组成该系统的要素,也取决于系统要素的结构方式。任何系统又都是有层次的,一个大的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而子系统本身也由若干更小的系统成。整个物质世界是由无数层次构成的无限系统。系统的开放性是指每个系统都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与其周围环境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系统的四大特征都表明系统的联系性或者说联系的系统性。

事物的普遍要求在实践中树立统筹意识。党的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2、世界的运动发展

从定义上讲,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它包括了三层意思:

第一,运动是客观的。就是说运动有其物质主体,同物质不可分。如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是电运动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精神运动的主体等等。脱离物质的纯粹精神运动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物质的纯粹精神运动必然坠入唯心主义。

第二,运动是普遍的。就是说,全部物质世界及其具体形态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一方面,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每时每刻都在证明着运动的普遍性。最基本的事实是:既然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都有着形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就无法设想这里面有什么永恒不动的东西;既然科学证明微观粒子都是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那么同样也不能设想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世界反而会处在绝对不变的状态之中。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逻辑线索来看,承认我们面前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就必然同时承认如果存在运动,则运动只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因而运动是普遍的。

第三,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观点所包含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一切事物在总体上是运动的,静止只是局部状态。如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着睡眠,静坐等静止状态,但这都是在人的总体运动条件下的静止,如果人的生命总体运动停止了,也就无所谓这一意义上的静止了。其次,运动是贯穿于事物内部的,静止只是表面状态。在一定时间中,某一物体保持着自身的性质,没有变成别的东西,在此意义上,它是静止的。但在事物内部仍然进行着各种运动和变化。再次,仅就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而言,某一事物的静止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坐标系统的,换成别的坐标系,则该事物仍然是运动的。人们在教室上课,没有出来跑动,这是一种静止,但换个角度看,人们却是和地球一起不停地运动着。

发展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古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实际上都是讲的新陈代谢的道理。作为哲学范畴的新事物和旧事物,分别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的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日趋衰落、灭亡的东西。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实质的内容和发展的必然性,而不在于时间的先后和形式是否新奇。例如文革十年动乱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象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学者专家和领导干部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学生造反不读书甚至鼓励考试交白卷等等,当时都被说成新生事物,其实这些都是违背事物本身的法则的,是政治斗争中出现的畸型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要向前发展,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特点决定的。首先,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旧事物不能消灭它,如果旧事物消灭了它,旧事物本身也不能存在。但是从旧事物内部成长起来的新事物,却不能不消灭旧事物,否则新事物便不能发展自身,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私有制,作为私有制来说,作为富有者来说,不能不保持自身的存在,因而也就不能不保持自己的对立面——无产阶级的存在。相反地,无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来说,不能不消灭自身,因而也不能不消灭制约着它而使它成为无产阶级的那个对立面——私有制。”其次,新事物较之旧事物优越,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过时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且增添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新事物是新的条件的产物。从辩证法关于条件论的观点看,旧事物之所以是旧事物,就是因为它不再适应和满足新的条件的要求。而新生事物却正是新条件的产物,正是因为条件发展了,与之相适应的新事物才成长壮大起来,代替旧事物当然就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我国传统的书写表达方式,用毛笔写字,这是旧时代、旧的条件的产物,今天,这种书写表达方式从其实用性上看,已经毫无价值可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旧事物,它的实用功能已经退出社会生活,退出历史舞台,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今天,一些人还叫它国粹,那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讲的,就是说它审美功能、审美价值还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今,书法只是少数人活动,实用性的群众基础已经是没有了。再次,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是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和支持的。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然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新事物代表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旧事物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新事物的胜利和旧事物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从事物发展的结局上讲的,并不是就具体过程而言的。新生事物刚产生的时候,总是弱小的,带着某些缺陷,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相反,旧事物则往往显得比较强大、稳定,同人们的习惯思维比较吻合。这说明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是复杂和曲折的。因此,拥护和支持新事物,不是在新事物成为占主导地位时去欢迎它,更重要的是在新事物产生之初去扶植它,促进它的发展,做新生事物的促进派 。

3、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在空间中展开的系统和在时间中延续的过程,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古人在解释“宇宙”一词时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时间和空间即是宇宙,即是世界,这个认识同辩证唯物主义对时空性质的认识是很接近的。

何谓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持续性。只有在时间中,物质运动的过程性、阶段性才能表现出来,不同事物、不同过程之间的顺序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它们之间的间隔也才能表现出来。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它只有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这样一个方向,是一去不复返的、不可逆的。“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是之谓也。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运动的物体总是具体的,而具体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也就是说,只有在空间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形状和体积才能确定,不同物体的并存关系才能表现,不同物体的分离、排列和秩序才能确定。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长、宽、高三个方向。一维的时间,三维的空间,因此人们通常称“四维时空”。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形式,因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时间以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例如一年、一月、一日的时间是由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来度量的,离开了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时间便不能确定和无法理解。而空间则是以物体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例如对空间最精确的测量是以光通过某一空间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的。这也表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离正是通过运动的物体这一中心环节连接起来的。质而言之,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离性,说明它们同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可分离性,说明它们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所以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在这个问题上,唯心主义是否定时空的客观性质的,如主观唯心主义的康德认为时空是人的认识中的感性直观形式,是主观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的黑格尔认为时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这都是违背基本的科学常识的。

同时空的客观性相联系的,是它们总体上的无限性。时空的无限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看,我们承认物质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就必然要承认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物质和运动的无限多样,只有通过无限的时空来表现。第二,从逻辑上看,如果我们假定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在这个有限的界限之外是什么呢?它只能是更大、更长的空间和时间。这是通过归谬法从逻辑上证明时空的无限性。第三,大量科学材料表明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不断打破了历史上各种时空有限论的观点。近代有人把银河系看作空间的边界,即大约30万光年的空间范围,但没过多久,天文观测便打破了这一界限。继之,又有人把电磁波观测到的范围作为空间界限,大约100亿光年的范围,但科学的新发现又打破了这一界限。可以设想,如果有人为时间和空间设定新的界限,也终将被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所打破。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又是无限的,这是时空的绝对性,而具体的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受物质运动特性所制约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也是可变的,这是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相对性原理已为现代科学发展的许多重大成就所证明,特别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动尺变短”、“动钟变慢”、“光速火车”等著名的思想实验的例证,深刻阐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代宇宙学、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注:这方面有大量例证和材料、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采用)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不仅要与唯心主义时空观划清界限,也要与将物质运动和时间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划清界限。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断言时间是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与物体无关,自管自地向前流着;空间是和物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就像一座房子一样,物体可以占用房子,也可以不占用,物体和房子并无必然的联系。牛顿乃这种时空观的典型代表。他说过这样的话,“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就是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马赫当年就批评过牛顿的时空理论并由此影响了爱因斯坦。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早已揭明,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真空”,其实并不空,即使在“抽光”了空气的容器里或宇宙太空中,都充斥着各种物质粒子和场。可见,时空同物质如影相随,不可分割,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范畴

世界的普通联系和运动发展表现为多种样式。对这些不同样式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这里,介绍七对唯物辩证法范畴。

①本质和现象

本质和现象是反映、区别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根据。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表现事物本质的。有人给不法生意人的人格本质定位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表现这个本质的现象则是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甚至卖假货等等。说到现象,需要区别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因而都属于现象,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它们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当然,假象的目的指向是为了掩盖真象,隐藏事物真实的本质。汉字中的“伪”,拆开来是人为,人为是假,所以有“伪科学”、“伪学术”、“伪君子”等说法。例如伪君子,这是一种人格假象,西汉末年篡汉建立新朝的王莽是个典型。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谁复知”,诗中就讲到了王莽的人格特征及其表现。

本质和现象作为一对矛盾,是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的。二者的区别有三个方面:其一,本质深藏于内,思维才能把握,现象表露于外,感官可以感知,如“苹果落地”是现象,万有引力才是其类现象背后的本质。其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比现象普遍、深刻,现象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是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这个本质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贫富悬殊、工人失业、劳资对抗、经济危机等等,这都是具体表现。其三,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现象是多变的,有很大的流动性。美国搞霸权主义,多年来它的这个本质没有变,但不同时期美国霸权的表现方式是变化的,经济封锁、全面制裁、武装干涉、内部颠覆、渗透,各种手段根据情况变换。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是指: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不能离开本质独立存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和反映,本质也不能离开现象而存在。无本质的现象和无现象的本质都是没有的。

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有两点:其一,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一方面,两者的区别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两者的统一又表明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其二,通过对现象的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是科学认识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任务。现象是本质的入门向导,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首先掌握了大量的现象性的材料并作深入研究,才能进入事物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当然,这项工作需要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观察天文现象的能力高超无比,号称“星学之王”,但他没有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刻普勒却从这些材料中揭示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在天文学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

②内容和形式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美女西施经常心口痛,皱着眉头、手抚肚子走路,别有一番风姿。邻居丑女无盐(后人叫东施)也学她的样子,不伦不类,显得更丑。唐代诗人王维在《西施》一诗中写道,“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后来人们就把那种不顾实际、胡乱模仿的做法叫“东施效颦”。这种做法为什么不可取?因为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离开内容只讲形式便谈不上美。其实,世界上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矛盾统一和由此决定的特性、运动过程。如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塑造具体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这个再现过程,离不开题材、主题、人物、事件等要素,这些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是事物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样式。文学作品仅有人物、事件等内容性要素还不行,它还要有它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体裁、结构、风格等就是文学作品的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有着相对确定的界限,同时,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内容就没有事物,形式离开内容就是空的。另一方面,没有形式,内容也表现不出来。美国有个交响乐团,指挥死了,乐团为纪念他,决定以后的演奏不要指挥,结果是不成功的,这说明内容不能离开一定的形式。其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容是事物主导的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必须适应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国体决定政体等,都说明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形式不是消极被动的,它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积极影响内容,甚至左右内容的发展。例如艺术文学的形式美是很重要的。我国唐代诗歌在世界诗歌史上是个奇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质量高,首先当然是思想内容丰富,同时也说明它的表现形式好,无论是律诗、绝句、古风、乐府诗,都能很好地表现内容。有人评价说,先秦散文质胜文,汉赋文胜质,只有唐诗做到了文质彬彬,这是有道理的。再次,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是就事物范围的广大和关系的多重性而言的。在确定的范围内和特定的关系中,内容就是内容,形式就是形式,但如果条件、范围和关系变了,那么某一内容的形式就可能转化为另一形式的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力才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但如果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以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则是社会形态的内容,上层建筑才是社会形态的一般形式。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必须立足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人们常讲的“文山会海”,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要重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运用一切有效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形式虚无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决不是说形式无关紧要。事实上,创造、选择、运用适合于内容的好形式,革除和抛弃束缚内容发展的不好的形式,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的形式变为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形式,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又比如,军人的军容风纪、队列训练等,这都是形式,这些形式任何一支军队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③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这种联系的本质内容是要表明: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必然会引起另一些现象的产生,反过来,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在这里,引起一定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联系往往同时间的顺序性相关,通常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即所谓前因后果。但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有因果联系,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时间上是先后有序的,但这里并无因果关系。第二,有些现象的因果联系只表现为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就是说,某两类现象之间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但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者由原因引起结果的过程很短,时间上可以忽略不计,物质和反物质相撞,立刻湮灭,同时发生巨大的爆炸,释放巨大的能量,相撞和湮灭爆炸同时发生,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它毕竟存在前因后果的客观逻辑顺序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过渡和转化。在有限的范围内和相对确定的关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明确的,不能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但是,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因果之间的界限就不那么确定,两者可以互换位置、变换关系,一种现象在甲关系中是结果,在乙关系中可能成为原因。如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引起爆炸,这是个一连串的因果联系,在这些环节中,生热是摩擦的结果,同时又是燃烧的原因,这就是因和果的互相转化。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原因作用于结果是明显的,即原因引出结果,原因决定结果。但反过来,结果也反作用于原因,引起作为原因的事物发生变化。如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原因作用于结果,反过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这是结果反作用于原因。

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一果多因,即一个结果由多种原因引起。多种原因中,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本质原因和非本质原因等等的区分。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时,要善于抓住内部、主要和本质的原因,不能主次不分。历史领域中所谓“大事件小原因”之说,就是因果分析上形而上学的典型表现。罗马共和国末期有个“后三头同盟”(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这个同盟是短暂的,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三虎”。三头的斗争最后演变为屋大维与安东尼之争,美国有部电影《埃及艳后》,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屋大维与安东尼之争,安东尼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的、军事的、战略的等等,但有历史学家将原因归结为安东尼与克雷奥怕特拉的关系,断言“如果克雷奥帕特拉的鼻子小一点,罗马帝国的历史就要重写”。黑格尔曾批评过这种分析方法,说“历史上常常举出奇闻秩事当作大事件的小原因,而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导因、诱因,只是一种外部刺激”,“事件的内在精神完全可以不需要它”。其次是一因多果,即同一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多种结果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结果、眼前的和长远的结果、主要的和次要的结果、有利的和不利的结果等等。如人生病要打针吃药,打针吃药可以治好病,也可能产生药物负作用。在这些不同结果中,当然要着眼于主要的、有利的结果,不能因为次要的、负面的结果而干扰我们的决策。再次是多因多果,即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交织在一起,它突出表现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例如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走过许多弯路,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也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对这种情况的分析,尤其要深入细致,切忌简单化。因果联系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同因异果、同果异因等情况。

因果联系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启示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科学预测未来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就是从某一行为的后果中分析原因,成功的原因是经验,失败的原因是教训。只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科学预测未来,就是要善于预见人们的行为可能引发的结果。预测是决策的前提,有科学、准确的预测,才好下决心、做决定。如果对行为将引起什么后果茫然无知,做决策就很困难,优柔寡断。

④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内部的构成方式与事物对环境作用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结构是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即事物内部各要素按照什么规则和秩序组合在一起。如三根木条,由于组合方式不同,分别可以组成许多不同的图形:Z、H、I、干、土等,这是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什么事物在外界干扰下通常能够保持常态和正常存在,重要原因就在于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稳定可以是静态稳定,如建筑物,也可以是动态稳定,如生命有机体。二是结构具有有序性。有序即有秩序、有规则。结构有序,就是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是有规则的,不是胡乱堆在一起。只有结构有序,才会是系统有序。

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对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能力和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如一个制糖厂将输入的甜菜加工成糖输出,一个火力发电厂将输入的煤转化成电能输出,这就是它们的功能。功能在理论上可分为元功能、本功能和构功能,元功能是指事物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依赖于整体所具有的功能。系统由不同的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如人体系统中的肝、胃、肾都是要素,其功能各不相同,这种相互区别、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要素功能,就是元功能;本功能就是元功能的机械和,如果元功能不为零,那么系统的要素越多,本功能就越大;构功能是由事物要素的组合方式所形成的功能。系统的功能应该是本功能和构功能的结合,没有要素当然没有功能,没有结构也谈不上功能,所以本功能和构功能只能在理论上加以区分,在现实事物中是分不开的。

结构和功能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结构决定功能,是功能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说,结构规定和制约功能的性质、范围和水平,系统不同的结构,必然表现不同的功能。如自然界的生命是由20种氨基酸和4种核甘酸组成的,因为结构不同,形成了地球上2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和几十万种微生物,这些不同的生物,功能显然也是不同的。又如“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两个语词,由4个相同的字组成,只是由于结构不同,意思完全相反。这些都说明结构决定着功能,结构有了变化,必然引起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功能制约、影响结构,对结构有反作用。就是说,系统只有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才能保证系统结构的相对稳定,功能如果不起作用,系统的要素和整个系统结构都会发生变异。

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引出两种重要的方法即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科学地认识了事物的结构,不仅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把握事物,人们还可以对该结构进行复制、模拟,以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仿生学就是以生物的各种构造为对象进行工程技术模拟的科学,如飞机模拟鸟的身体构造,鱼雷、潜艇模拟海豚的身体构造。功能方法是从功能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它与结构方法在研究方向和重点上是相区别的:结构方法主要研究“事物是什么”,功能方法主要研究“事物干什么”。功能方法如图表示:功能过程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