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峄城区政府报告

峄城区政府报告

时间:2011-12-15 14:46:27    下载该word文档

峄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117在峄城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刘振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回顾“十一五”,我们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五二一”的总体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应危机,想方设法促转型,凝心聚力求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指标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突出成就。

—— 过去的五年,是峄城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坚持加快富民强区步伐不动摇,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跨越。预计201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10.6亿元,比2005年底(下同)增长1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5亿元,增长3.4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亿元,增长1.3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18亿元,增长2.2倍,其中税收收入3.3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3.9亿元和39.7亿元,分别增长2倍和2.2倍。我区被评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水泥企业产能百强县、山东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省级服务业重点城区先进单位。镇域经济迅速崛起,2010年,镇街完成财政收入1.58亿元,增长3.5倍,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2亿元,增长4.1倍。

—— 过去的五年,是峄城科学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五年。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继续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后劲,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农业基础地位更实。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粮食总产稳定在每年32万吨以上,连续5年实现增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石榴、大枣、桑蚕、核桃、草莓、浅池藕等标准化基地达到25万亩,蛋鸡、肉牛、波尔山羊等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16个,农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96家和32家,认证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63个。农机总动力达到28.2万千瓦,免费安装秸秆粉碎机960台,实现保护性耕作11.2万亩。累计投资3.5亿元,大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涝洼地治理、塌陷地开发等重点农业工程150多项,全面推行小麦、玉米政策性保险,农业抗风险能力逐年提高。

工业支撑能力更强。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9个,预计完成投资160.2亿元。预计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完成60亿元、28.3亿元和16.9亿元,均增长1.6倍。“百亿龙头”逐步形成,丰源集团新上项目17个,总投资57亿元,下辖分(子)公司20多家,产业链条继续延伸。彻底解决改制遗留问题,上市步伐继续加快。福兴集团新上项目16个,总投资40多亿元,已拥有子公司16家,多业并举格局逐步形成。2010年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完成12.6亿元、4亿元和2.5亿元,分别增长14.3倍、11.8倍和11.6倍,提前26个月完成“十亿板块”目标。葡诚集团先后引进战略性投资10亿多元,预计今年将完成“十亿板块”目标。持续加大对“亿元群体”扶持力度,更加注重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7家,净增107家,其中过亿元企业120家,主要产品发展到300多种,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钛河陶瓷、蒙特曼服饰等中小企业迅速膨胀,煤炭、建材、服装、陶瓷、机械、化工、电子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节能减排深入推进,“迎淮核查”取得全面胜利,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连续4年被评为“节能先进单位”。

旅游服务业提速更快。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幅在40%以上,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80家,净增26家。以“枣庄二日游”为契机,投资8亿多元,大力实施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大理峪自然风景区、仙山温泉、仙山疗养院、古运荷乡生态园、万福园等八大景点扩建工程,初步形成了“三大板块同抓并举,一线三区一日游”的格局。冠世榴园景区改制顺利完成,企业化运作步伐加快。投资1.2亿元,新建银座购物广场和坛山路餐饮美食一条街。新发展商务酒店10家,“农家乐”已达80多家,新拓和改造旅游道路200多公里,服务水平日益提升,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成功举办榴花节、石榴采摘节等节庆活动20多次,叫响了“冠世榴园·匡衡故里”的旅游品牌。2010年,全区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00万元,分别增长4.7倍和3倍,景区门票收入翻了3番多,冠世榴园景区被评为省级服务业发展重点园区。依托运河优势,投资3.2亿元,加快临港物流园区、福兴港航物流中心、兄弟物流中心建设步伐,京杭运河峄城段吞吐量突破800万吨。扎实推进“四引”、“七个一”和“万村千乡”工程,兑现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300万元,私家车、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庭。逐步加快二三产剥离步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165727调整到11.25929.8,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

持续发展后劲更足。投资5.5亿元,加快“经济开发区、台湾工业园、机械装备工业园和浙江工业园”建设步伐,“一区三园”实现“七通一平”,已落户项目14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6个。汽车超级平台、汽车模具、峄州粉磨站等60多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神工化工、长泰机械等30多个大项目已竣工投产,丰源、福兴、葡诚等大集团和一大批中小企业迅速裂变膨胀,发展势头更为强劲。阴平台湾工业园完成投资3.4亿元,新落地项目5个。明显的园区优势,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强力保障。全区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496个,实际到位外来资金158.5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2.2亿美元,其中出口2.1亿美元,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由15家增加到34家。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48项,授权专利319件,全区已拥有区级企业研究中心58家,科技中介机构30家。新上及续建工业技改项目46个,完成技改投资28亿元,纳米高岭土、中科生态、润意环保、金源光伏、地平线建筑节能材料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逐步成为经济新增点。

—— 过去的五年,是峄城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大变样的五年。在“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城建思路的指导下,相继开展“城市建设年”和“城市管理上水平年”活动,大气魄规划、大规模投入、大手笔建设,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

规模越变越大。确立了“以水为轴、东西拓展、向北靠拢”的城市建设总体布局,聘高手,请专家,完成三片新区6平方公里的控规、详规,城区面积扩大到12.5平方公里,随着一大批重点城建工程的实施,逐步拉开了城市发展新框架。

面貌越变越新。投资10亿多元,全力推进仙坛苑广场、承水河公园、承水湖公园、鹭鸣山庄、峄州大酒店和峄城汽车站等城建工程,结束了我区无广场、无公园、无高档小区、无星级酒店和无国家Ⅱ级汽车站的历史。投资15亿元,累计开发各类房地产项目12个,鹭鸣山庄成为全市最大的生态、环保、节能、绿色社区。投资7亿多元,改造7片棚户区,完成拆迁4690户、近6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房62栋、25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投资20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2个、背街小巷32条,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生活。投资16亿元,新建农村社区项目16个,整合村居28处,改造农村危旧房4500户,总面积达233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环境越变越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改建垃圾处理场、公厕、垃圾房38处,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2万个,秸秆气化站2处,创造了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新模式。持续加大绿化投入,全面实施城乡绿化“八大工程”,完成造林近5万亩,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三山、一水、四湖、四系”的山水园林绿化体系,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深入开展景观示范街创建,投资600万元,改造亮化临街单位260多家。大力实施全天候、精细化、无缝隙管理模式,继续加大对违章建筑拆除力度,确保了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整洁有序。

功能越变越优。投资近4亿元,新修改造峄州大道、丰源大道等主次干道20多条,峄州桥等大中型桥梁5座,升级中兴大道、承水路等城区道路6条,在城区形成了“六纵六横五桥”的交通网络格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验在全省推广。投资2亿多元,新建区中医院、东郊水厂、实验二小和幼儿园,铺设自来水、污水、供气、供暖、有线电视等管网7万多米,枣临铁路、枣临高速、京沪高铁、南水北调、东调南下等一大批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城市载体功能明显提升。

—— 过去的五年,是峄城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逐年增多的五年。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利民实事成效显著。以“八件实事”为总抓手,投资36亿元,大力实施城市建设、文教卫生、养老助残、劳动保障等实事100多项,集中财力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八件实事”逐步成为区委、区政府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响亮品牌。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力度持续加大,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近4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2.4万人,招考各类人员5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投资1.5亿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实施“三亮三改”、“两免一补”、“校舍安全”、“教育信息化”等工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省级教育示范县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同台湾职业院校的合作,培养了一大批高技术职业人才。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工资稳步提高,人均月增资1790元,特别是连续9次为农村教师增资,实现了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发放,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突破3200元,净增2220元。投资1700万元,建成镇街综合文化站6处、农家书屋186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200套,新成立峄州文化传媒公司,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34所,新农合参合率达99%以上。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不断加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推广,受益人群达到7万。城乡低保标准逐步提高,累计2万人享受低保待遇,发放低保金8300万元。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廉租房140套,改造贫困残疾人住房148套,建设了莲花山生态公墓。投资5000万元,改造敬老院7所,所有敬老院实现集中供暖。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2%,高龄老人长寿补贴标准全市最高。慈善事业不断发展,成立慈善总会,募集慈善资金1000多万元,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6万人次。

为民服务举措有力。“平安峄城”建设成效显著,实现第10个安全生产年,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信访和人民调解制度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全面加强,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力度持续加大,群众安全感逐步增强。人民武装工作和民兵基层建设深入推进,实现连续29年无责任退兵。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物价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地震、人防史志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 过去的五年,是峄城创新发展、政府执行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强化职能转变,推进管理创新,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凝神聚力谋发展。自觉维护区委的决策和权威,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加强同区政协的联系,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68件,政协委员提案522件,办结率达99%以上,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政府工作的开展。深入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加大监察力度,部门行政行为逐步规范。大力开展房地产开发市场整顿,规范了城市建设行为。重拳整治石灰石开采,进一步净化了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依法行政能力逐步加强。创新工作方法,围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施分线作战,整合了领导资源,形成了强大合力。在区督查中心的领导下,持续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了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有力推进。

破解瓶颈助发展。着力破解思想瓶颈,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组团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加大项目立项、资金争取力度,争取上级资金8.7亿元。区财政投资3000万元,成立宏通担保公司,出台企业还贷周转金制度,积极推行利用钢结构和活体畜禽担保抵押贷款,进一步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着力破解土地瓶颈,大力推广丰鑫农民公寓置换项目用地等成功模式,集约、盘活土地1.4万多亩,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

优化环境促发展。创新完善“众流归一”大部委制,建成村级行政代办点343个,邮政农资配送中心176个,连锁超市217个,实现“区级有三农服务中心、镇街有为农服务超市、村村有行政代办点”的目标。扎实推进“数字峄城”工程,开通政府网站和公文传输系统,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持续加大对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整治力度,全面启动“百名科级干部帮扶百家企业”工程,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成立行政审批中心,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速度令人振奋,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五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争先创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人士以及驻峄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峄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五年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峄城经济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向前推进,峄城之所以有今天的好局面、好形势,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五个不动摇”:一是始终坚持正确思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区委“一五二一”的总体工作思路,强化“两个首位”意识,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谋长远的举措,实践证明,这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上级的工作部署,完全符合峄城的实际。二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不停步,科学发展不松劲,和谐发展不变调,求真务实,激情创业,切实做到了以好促快,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三是始终坚持凝聚合力不动摇。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个方向一股劲,一个目标一条心,在全区上下形成了争先恐后、风正气顺、合力奋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勇于创新求突破,锐意进取谋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力度,强化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力支撑。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全心全意谋民利、解民忧、保民安,在解决民生中促进和谐,在促进和谐中推动发展。

回顾“十一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偏慢;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中小企业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档次和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偏低,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五是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展望“十二五”,我们坚定不移、跨越赶超,全力开创峄城更加美好的明天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经过近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峄城已经进入了加快发展、迅速崛起的快车道,机遇千载难逢,挑战前所未有。五年来的成绩和经验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基础,差距和不足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面对建设“生态旅游新峄城”的艰巨任务,面对38万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负重奋起,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五二一”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咬定发展不放松,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新型工业、城市建设和旅游服务业三个关键,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民生建设和社会稳定,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GDP达到5.3万元,年均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86.9亿元,年均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5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4亿元,年均增长2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3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五年后的峄城,综合实力更加雄厚,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一个实现崛起的富裕新峄城将成为枣庄城市经济带的重要板块。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新型工业化步伐继续加快,传统优势产业逐步提升,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精细化工、汽车装备、轮胎制造、高新电子等新兴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城市转型步伐继续加快,文化旅游成为经济新增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与协调性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加快发展、迅速崛起的目标。

五年后的峄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峄城将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山东南部。城市建设新三年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基本建成“生态旅游新峄城”。城市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山水、生态、园林的城市特色更加凸显。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后的峄城,改革创新更加深入,对外开放更加主动,一个朝气蓬勃的活力新峄城将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机制体制改革向纵深突破,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瓶颈有效破解。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加大,外资利用能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效率和质量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劲动力。

五年后的峄城,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一个欣欣向荣的和谐新峄城将展现在人们面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多数城乡居民过上较为宽裕的小康生活,全区人民向着富裕幸福的目标阔步前进!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前景无限美好,目标振奋人心,尽管发展的道路上还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我们坚信,有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区人大、区政协和全区人民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苦干五年,同舟共济实干五年,持之以恒大干五年,我们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峄城人民加快发展、迅速崛起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

三、立足2011,我们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誓夺全年各项工作新胜利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达到12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达到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达到106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3%,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统筹全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牢牢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

(一)以更快的速度推进项目建设,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强竞争力。继续实施“百十亿”工程,强化“两个首位”意识,狠抓重点项目不放松,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全力壮大工业经济。一是抓龙头带动,膨胀规模上项目。积极引导扶持丰源、福兴、葡诚三大集团,优化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增强对区域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快张集煤矿、平寨煤矿等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继续“走出去”储备开发煤炭资源。积极加快膏矿整合,引导建材产业向深加工等下游产业发展。加快丰源轮胎、汽车平台、汽车模具、申丰二线、生物质发电、纳米高岭土三期等项目建设进度,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大力推动丰源集团上市步伐,力争年内填补我市上市企业的空白。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全年节能减排任务。二是抓招商引资,优化结构增项目。把招大商、选好资作为优化结构的有效途径,确保招商引资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减、氛围不降,全年力争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瞄准重点区域,通过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等灵活方式,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围绕新型工业、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文化产业等项目,着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确保招商实效。继续实施外资工作“一票否决”制,通过重组、转让、并购等方式,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实施多元化战略,积极争创外贸工作新优势。三是抓园区聚集,搭建平台落项目。充分发挥“一区三园”优势,举全区之力强化发展支撑。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抓好机械装备工业园的路网建设,为项目落地提供优质平台。加快处置闲置土地,加大“腾笼引凤”力度,积极拓宽发展新空间。严格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严格项目审核,坚决禁止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落户园区。继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吸引更多项目、更多资本入园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发展的主战场。同时,积极用好用足用活上级政策,最大限度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四是抓品牌提升,壮大民营兴项目。坚持既要三大集团的“顶天立地”,也要“亿元群体”的“铺天盖地”。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筛选一批规模效益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持续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多扶持,促其快发展、上规模。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在外创业、务工有成人员回乡投资,努力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

(二)以更大的气魄改善人居环境,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强承载力。以“一年巩固提升,两年打造形象,三年形成品位”的城市建设新规划为目标,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新峄城”。一是做精规划,绘好蓝图。突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按照城市定位,高标准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更新规划,逐步完成商贸中心、教育文化中心、行政中心等九大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高起点编制好景观规划,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二是做靓形象,提升功能。继续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行政新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区框架。加大城区道路建设力度,积极创建农村公路示范样板路,完成206国道城区段改道的协调工作,加快形成“七纵六横一环线”的城市路网格局。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快城市绿化亮化建设,合理布局街头绿地和游园,启动建设坛山森林公园,继续提高城市绿化率。加快东郊水厂、垃圾处理场、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华清水务项目建设进度,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完善配套管网建设,逐步推行雨污分流,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三是做实管理,优化环境。充分发挥镇街、村居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继续保持打击违章建筑的高压态势,深入整治市容市貌,全面加强物业管理,大力开展建筑行业整顿,全力打造整洁、优美、有序的生活和建设环境。

(三)以更新的理念打造城市名片,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强驱动力。围绕“冠世榴园·匡衡故里”城市名片,把加快旅游服务业发展作为调结构、扩就业、增财力的重要举措,力争全年新上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5家。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文化旅游集聚区。充分发挥我区丰富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大力推进冠世榴园风景区、古运荷乡湿地、仙人洞风景区等三大旅游板块建设。继续抓好冠世榴园南大门、大理峪自然风景区、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仙山温泉、仙山疗养院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不断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继续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抓好林美商务酒店、海石花旅游接待中心等酒店建设和象山、瑞海山庄等“农家乐”开发,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鼓励引导社会资金通过组建旅游车队、开发旅游项目等方式参与旅游经营,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狠抓台韩线、枣台线等旅游道路沿线环境整治,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深入推进“枣庄二日游”,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手段,畅通客源渠道,逐步增强峄城旅游的吸引力。二是发挥地域优势,全力打造新型商贸集聚区。充分发挥主城区和镇街驻地的地域优势,布好商业网点、延伸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商贸市场、特色品牌商业街、大型超市,逐步形成竞争力较强的新型商贸区。继续加大对金牛市场、大桥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的改造力度,加快坛山路餐饮美食一条街招商步伐,引导扶持上海华联、润国超市、苏宁电器、银座购物广场、贵诚购物中心等连锁零售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整个行业全面发展。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和家电、汽车等下乡活动,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商品流通服务体系。三是发挥交通优势,全力打造现代物流集聚区。充分发挥五线(206国道、京台高速、京沪高铁、枣临铁路、枣临高速)、一河(京杭运河)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两园(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工业园)两带(沿运经济带、仙山经济带),拓展物流发展空间,整合物流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继续加大投入,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福兴港二期、润丰港二期等工程,培育壮大兄弟物流、远航物流、峄城汽车站物流等一批现代物流骨干企业,积极筹建峄州物流园区及保税仓库,着力打造鲁南物流中心。

(四)以更强的力度抓好三农工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强支撑力。以发展镇域经济为中心,大力推广特色产业,全面改善农村面貌,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强势发展镇域经济。坚持以《关于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坚持错位发展,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出各的特色牌,逐步提高特色产业对镇域经济的贡献率。大力发展石榴、大枣、桑蚕、肉牛、蛋鸡等特色农业,打造知名品牌,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在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扶持镇村特色工业,通过土地入股、盘活资产、项目引进等形式,加快玩具、服装、板材、石膏深加工等项目提档升级,逐步培植壮大镇街特色经济园区。大力发展镇街服务业,继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确保实现发展镇域经济第一阶段主要指标翻一番的目标。二是大力深化为农服务。按照“深化、巩固、提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为农服务网络,力争村级为农服务示范点达到35处。继续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充分发挥涉农服务信息平台、涉农人才库和涉农项目资源库的作用,不断完善为农服务四条精品线路,畅通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绿色通道”。继续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全面落实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扎实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项目,在实现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向其他经济作物延伸。三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实行“一村一策”,防止“千村一面”。不断加强新建社区设施配套,加快新能源综合利用,继续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广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立足各自优势,做好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现代农业、资源利用的结合文章,逐步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五)以更实的举措办好八件实事,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强凝聚力。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用心办好利民实事。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逐步完善分级医疗机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保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巩固教育示范县创建成果,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继续巩固义务教育,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二是用心关爱弱势群体。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残疾人危房改造步伐,努力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高龄老人养老补贴金和城乡低保标准,不断增加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和涉老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慈善助学、大病救助和助孤工程等活动,逐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真正把温暖送到每一位困难群众心中。三是用心打造和谐峄城。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组织好“文化大舞台”等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积极推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着力发展手机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高度重视互联网等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真正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扎实做好计生工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继续强化安全生产,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认真做好征兵工作,继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今年,区政府将全力办好以下“八件实事”:一是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全力抓好棚户区改造、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二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新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及体育健身中心,新修裴山大道等6条道路。三是进一步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四是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加快推进区中医院续建工程。五是进一步缓解“看病贵”问题,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镇街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药品“零差价”。六是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实施“校舍改造”和幼儿园建设工程,加快区实验二小续建工程步伐。七是进一步完善用气、供暖等城市公共事业设施配套,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八是进一步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加强城乡各类专业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四、坚持四个理念,我们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努力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今后五年是峄城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服务是目的,效能是重点,责任是关键,廉洁是保障。

一是坚持为民执政,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强化“政务就是服务”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妥善解决好上学就医、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抓好“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继续改进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促进民和、帮助民富、确保民安,让政府工作始终符合人民期待,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广大群众。

二是坚持务实勤政,建设效能型政府。更加注重高标准、快节奏,谋发展只争朝夕,抓推进雷厉风行。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大兴调研之风,切实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扎实推进“数字峄城”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和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确保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顺利完成。充分运用市场、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全力破解发展瓶颈,切实把“十二五”发展的任务目标落实在重点项目的突破上,落实在民生事业的改善上,落实在工作方式的创新上,确保政务运行高效有序、充满活力。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责任型政府。始终紧密团结在区委周围,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继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新闻发布等制度,对执行不力、行政不作为、履职不认真的责任人坚决问责,严肃查处,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是坚持廉洁从政,建设阳光型政府。注重以德谋政,以廉立身,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大对重要领域、重大项目、重点环节的监督,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注重政民互动,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建设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真正做到对工作高度负责,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回顾过去,峄城人民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展望未来,峄城在新的起点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振奋精神,团结实干,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峄城区政府报告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