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第五章 第二节 器乐作品欣赏

第五章 第二节 器乐作品欣赏

时间:2019-02-15 07:38:31    下载该word文档

第五章 第二节 器乐作品欣赏

      第二节 器乐作品欣赏   我国的交响音乐创作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自黄自创作出我国第一部管弦乐作品序曲《怀旧》后,我国一批音乐家相继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拓荒性质的探索。江文也的《台湾组曲》、冼星海的《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等作品为我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949年至1956年,我国的交响乐作品大多为风俗性的生活题材,音乐形象  鲜明,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代表性作品有《山林之歌》、《春节组曲》。1957年至1966年,是交响乐创作繁荣发展的阶段,音乐创作表现了社会的重大题材。代表性作品有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罗忠镕的第一交响曲《浣溪沙》。1982年以后,交响乐创作进入了一个开拓、探索的创新时期,这个时期的创作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交响乐的语言普遍更新,作品的题材宽泛,形式更为多样。代表性作品有朱践耳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第二交响曲》等。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引子:乐曲一开始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描写了秀丽的江南景色。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展开部: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     音乐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  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欣赏提示]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来,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春节组歌》   《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  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春节组曲》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   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双簧管演奏,再大提琴重复:   最后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是其第一乐章  :    序  曲    。    第二乐章情歌,像抒情诗,乐曲开始英国管演奏出一首陕北情歌,像在月光如水的河边,年轻人散步谈心的情景。这首情歌反复了六次,小提琴与大提琴以对话的形式奏出,最后回到开始的引子。    第三乐章盘歌是圆舞曲,作者根据当年延安的周末舞会的情形,将民间风格的音乐与现代交谊舞相结合写出了这首舞曲。    第四乐章灯会是用陕北民间唢呐曲《大摆队》的音调创作而成,这部分音乐表现出唢呐演奏的高超技巧。中间部分采用了陕北民歌《摘南瓜》、《跑旱船》的曲调,两个曲调交错出现。   结束部分以热烈的秧歌锣鼓节奏再现主题结束全曲。 [欣赏提示]   李焕之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曾师从萧友梅、冼星海。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牧羊哀歌》、《黄花曲》。歌曲《青年颁》、《民主建国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民歌合唱《苏武》与民歌合唱套曲《胡笳吟》,古筝协奏曲《泪罗江幻想曲》、《高山流水》以及音乐理论著作:《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数论》、《论作曲的艺术》等等。 《牧童短笛》   是贺绿汀优秀钢琴作品之一。该曲创作于 1934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车列浦宁倡办了我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有6首中国钢琴独奏作品脱颖而出,贺绿汀的《牧童短笛》

  

      获得了头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演奏并在日本出版。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之一。   《牧童短笛》结构严谨,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为徵调式,44 速度徐缓,旋律宁静悠扬,以二声部复调的写法,使旋律此起彼伏,连棉不断。犹如一副优美抒水墨画: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闲吹着竹笛,在田野里漫游。    第二段是传统的民间舞蹈,用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写成。     第三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音乐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未尽的深刻印象。这是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曲。 [欣赏提示]   贺绿汀湖南人,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在近80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 200多首歌曲,6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5部电影音乐及140余篇论文、译作等,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等 。他的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在抗日战争期间流传至海内外,至今仍是音乐会和歌咏活动中的传唱不衰的曲目 。他的器乐作品以钢琴独奏《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最为著名。他的创作,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练,感情真挚自然,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交响诗《嘎达梅林》   交响诗《嘎达梅林》是女作曲家辛沪光于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的毕业作品。   20世纪初,我国一位蒙族英雄嘎达,为了土地和自,领导人们起义,斗争长达五年之久,最后起义失败。这部作品以嘎达牺牲的历史故事为题材,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全曲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各部分的音乐主题均蒙族民歌《嘎达梅林》。   引子部分乐曲以嘎达梅林故事开始,缓慢、宁静的引子将人们带入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     优美、流畅、民歌色彩的第一主题,展示在辽阔无际的草原上,孕育了民族英雄的出现。   充满动感节奏的第二主题,则表现了嘎达梅林号召牧民们起义战斗的形象。  展开部是从马蹄声开始的。主题旋律经过丰富多变的发展,使音乐情绪逐渐推向高潮,似乎在人们眼前呈现一幅悲壮、激烈的战争场面。活泼的音调、多调性的织体,描写了四处集结起义的队伍,骑马背枪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曲调呈现出一种热情洋溢的情绪,充满了乐观的气息和草原人民为生存而斗争的形象。  乐曲最后以沉痛的感情再现了第一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已牺牲的英雄之哀悼。随后,乐曲在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把悲伤的悼歌变成了对英雄嘎达梅林的颂歌,乐曲在满怀激情的强烈号角声中结束。全曲层次清晰,音响具有立体感。    [欣赏提示]   辛沪光 女作曲家,原籍江西万载。1956年以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而一举成名。主要作品还有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单簧管独奏《蒙古情歌》、《欢乐的那达慕》,双簧管独奏《黄昏牧归》,电影音乐《祖国  啊,母亲》等。于长期在牧区生活,她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内蒙民间音乐,熟悉蒙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所以作品大多富于内蒙音乐的民族特色,具有草原的气息和牧民的性格。 《彝族舞曲》琵琶独奏   王惠然曲。《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琵琶演奏曲,以云南彝族的民歌《海菜腔》、民间乐曲《烟盒舞曲》为素材,通过对彝族人民欢乐歌舞的生活习俗的描绘,反映了少数民族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新的生活和新的精神面貌。   引子慢到快的展开,犹如看到了彝族山寨在朦胧的月色下轻雾缭绕。  第二段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这醉人的旋律,柔美、轻巧、富于弹性,塑造了彝族少女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表现出少女细腻而含蓄的心情。    乐曲的第三、四、五、六段是快板,这段音乐节奏欢快,刚劲有力,它描绘了彝族青年粗犷、热情爽朗的形象和健美膘悍的舞姿。随着音乐逐渐趋向柔和,引出一段优美、抒情、悠扬的旋律,仿佛是彝族美丽的少女们,象天仙一般自天而降,飘然回入群舞的行列,徐徐地,音乐又转入强烈的快板上,将彝家的欢乐推向最高潮。     第七、八、九段,是引子、主题的再现,使人们的情绪激动转向心头涌起的无限幸福感。渐渐地乐曲进入尾声,音乐又回到了所描绘的意境,夜深、人静、尽兴的人们哼着悠扬的小调渐渐远去,只有远方还有芦笙在隐隐喧响。    [欣赏提示]   王惠然 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其演奏富有激情,处理细腻。曾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天沂河》等乐曲。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另著有《柳琴演奏法》一书。 《豫北叙事曲》二胡独奏   《豫北叙事曲》作于1958年,乐曲通过两个主题的对比发展,表现了豫北人民的精神面貌在解放前后所发生的本质变化。乐曲巧妙地吸收了河南戏曲音乐的特点,又大胆借鉴了现代作曲技法的经验,使乐曲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该作品于1963年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独奏比赛中演奏,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被誉为继刘天华以后又一个二胡作品的里程碑。1993年,《豫北叙事曲》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欣赏提示]   刘文金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祖籍河南省。四十多年来,刘文金创作和改编了大量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主要作品有:二胡与钢琴《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边寨之夜》,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洪湖》,二胡与乐队《秋韵》,二胡曲《相思》,二胡与日本筝《云海之梦》,二胡套曲《如来梦种子灯焰》,双千斤板胡曲《绣金匾》,坠胡与乐队《中州韵》,双筝与乐队《沧海赋》,琵琶与乐队《霸王卸甲》,唢呐曲《二八板》,竹笛与钢琴《信天游》;民族管弦乐《太行印象》、《山村的节日》、《泼水节》、《茉莉花》、《鹰之恋》、《春风幻想曲》、《剑魂》、《音乐会序曲》、《龙乡狂欢节》,交响诗《十面埋伏》、《黄土》;舞剧《长恨歌》等。经他编配或移植的作品有民族管弦乐《三十里铺》、《翠湖春晓》、《下山虎》、《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二胡与萨克斯《二泉映月》,交响诗《嘎达梅林》、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数十首根据外国民间乐曲和歌曲改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他的主要声乐作品有女高音《大海一样的深情》、《北京之夜圆舞曲》,男高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合唱《伐檀》、《赶牲灵》等。曾为《焦裕禄》、《黄河东流去》等数十部电视连续剧配乐。《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就是他在校期间的处女作。这两首较早采用二胡与钢琴精心结合的作品,被誉为杰出的姊妹篇。   《瑶族舞曲》民乐合奏   创作于1956, 作者充分发挥民乐的艺术魅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快的心情。乐曲使用单乐章复三段结构(A—B—A),开始轻柔的拨奏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     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让我们仿佛看到银色的月光下瑶家莎腰妹悄然起舞:     第二大部分改用三拍子,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又温馨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在这部分中,我们可明显地听出连南排瑶民歌的旋律。     第三部分旋律再次改变,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气氛变得热烈,感情变得奔放。轻快活泼的旋律,使人感受到歌舞的瑶山强烈的青春气息。 [欣赏提示]   茅沅,1926年生,幼年就极其喜爱音乐,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起茅沅在中央歌剧院工作,开始从事专业音乐工作。他的成名作是与刘铁山合作的《瑶族舞曲》;最著名的是小提琴曲《新春乐》,这首乐曲在当时几乎是家喻户晓,现在仍然是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必拉曲目。 《地图》谭盾曲   谭盾的这部作品以古典大协奏曲的形式,以湘西民间音乐为素材,以现代大型多媒体的手段创生出来的全新音乐巨作。作品通过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寻找一种新的对位观念,即独奏与录像、独奏与乐队、乐队与录像、文字与声音及多轨声像之间的竞奏来表现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跨越时空的全景式的音乐。   这部作品共分九个乐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乐章傩戏与哭唱   傩戏源于中国古代的傩祭,巫师常戴面具演出迎鬼、娱鬼、送鬼的故事,并与往世与来世对话。观众通过屏幕的画面可以看到巫师的上述表演。同时在现场欣赏大提琴、乐队与画面上巫师的对话、碰撞,非常精彩。第二乐章吹木叶和第三乐章打溜子的连续演奏。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乐章苗唢呐和第五乐章飞歌。两个乐章对比相连,其中第五乐章通过多媒体手段把原来隔山隔水的传统苗家青年男女对唱的飞歌,演变成隔世隔代的对歌。录像画面是苗女在演出中总是和不同时空的大提琴演奏相对答。其中也加入了竖琴和弦乐的陪衬。第六乐章是听音寻路的间奏曲,它与第七乐章石歌相连,演绎出石头音乐。乐队中,三位演奏者手持不同的石头,不断撞击、揉搓出奇妙的石头音乐,而大提琴和弦乐队则以拨弦、泛音等演奏与之对答。第八乐章舌歌出自侗族姑娘演唱的一种古老的多声部歌谣。这种演唱是用舌头打出嘟噜嘟噜的音色,可从三声部多到六声部。通过这种演唱与大提琴、乐队的呼应、对答,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表现力。第九乐章芦笙。这是侗族最古老的竹簧乐器,最大的芦笙可达几米高,演奏时左右不断摇滚,简单的几个音却能吹出大地的抖动。 [欣赏提示]   作曲家,1958年出生,湖南人。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在校时创作的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颂》运用民间曲调,中国宫廷音乐,庙堂赞歌等原始素材,给人清新、别致的感觉。被新闻界、艺术界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为电影《卧虎藏龙》的作曲获得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被《美国音乐》杂志评为2003年度最佳作曲家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第五章 第二节 器乐作品欣赏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