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时间:2019-08-20 01:10:07    下载该word文档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作者:李 智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1

         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含量也越发丰富。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显形的如礼俗、制度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隐形的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如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特别是心理层面的隐形的文化在我们民族的潜意识中,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不利因素。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价值观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我们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基础上,扬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么,哪些是属于封建意识形态需要抛弃的?哪些是我们在接受时必须十分审慎加以深刻反思的呢?

        首先,在民族精神方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性,是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必须认同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反映在中学古文中有两类:一类是表现个人在艰难困苦中不畏劳苦,刻苦自立,奋发向上,最后取得成功的;另一类则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时站出来维护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捍卫国家的生存和民族的独立的,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等篇章中所宣扬的不畏艰苦、克服困难、发奋读书、渴求知识的自强精神;《劝学》所强调的持之以恒,学不可以已和专心致志的人生态度。后者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敢于并善于同强秦作斗争,针锋相对,不屈不挠,使秦王最终不得不妥协。《陈涉世家》中,陈涉虽出身于农民,却渴求平等,敢于推翻封建专制的强大统治,表现了彻底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气魄;《岳阳楼记》则表现古代知识分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可见这些精神无论是完善中学生个性品质,还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是不可或缺的。厚德载物的宽容性,也是传统文化十分优秀的一面。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认同而不和。这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兼容并包的实质不是倡导窝里斗和稀泥,而是在于以他人为重、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强调团结合作,以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不讲个人荣辱,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廉颇的挑衅与傲慢宽怀忍让,一再回避,最后保全了国家,两人也成为刎颈之交。这种以整体为重的观念,是应该值得认同的。

        其次,在价值观方面,中学文言文中表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一是重义轻利,一是尚君唯上。重义轻利,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至上的一面,《孟子二章》中的《鱼我所欲也》就以熊掌比喻,明确提出舍鱼而取熊掌也,宣扬的思想。《乐羊子妻》中不使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也反映了义重于利,注重道德品质修养的思想。这种观念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如不谋私利,保持自己的品质和气节,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威胁时能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这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仍具有其现实意义。但重义轻利的另一面,却忽视了正当的物质利益的竞争,社会生活中缺乏为争取物质利益而展开的竞争意识,这无形中又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不利于市场经济规则贯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局限,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给予其恰当的评价和正确的认识。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所非尚君唯上的观念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中,可谓根深蒂固。尚君唯上有利于建设专制的统治,但却抹杀了人民的思想自由。特别是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前,严重束缚了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它完全属于腐朽的意识形态。《出师表》中的诸葛亮扶持和辅佐愚弱昏庸的新主刘禅,《荆轲刺秦王》中为了报答太子丹的个人恩怨的视死如归,都与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格格不入,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加以彻底否定。

        再次,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充满辩证法的整体观的。《劝学》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两小儿辩日》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同时还表现一种不盲从、不迷信权威的独立思考精神,这些思维方式都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品质。我们应以这些全面、独立的思维方式去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推崇超思辨、直觉等整体观,却因此缺乏对事物的具体分析。特别是缺乏西方那种结构思维方式即归纳法、演绎法,难以指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这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特别重视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全面改造,否则,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学文言文中还夹杂着许多浓厚的迷信思想、家族观念等,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看到它的消极性。如《促织》中所宣扬的因果报应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家族观念;《孔雀东南飞》中的三纲五常及宗教观念,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陈规陋习。这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产物。它和我们时代要求的道德观相去甚远,我们必须批判的扬弃。

        总体看,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主要存在着两种偏颇:一是全盘接受,不加分析地夸大其作用;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既会失去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又会丧失民族的凝聚力。民族文化传统是长期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民族的共同的精神、社会心理、道德风尚。失掉这些,必然失去文化上的认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便成为无源之水;全盘接受,用现代眼光去拿来,不去剔除,最终良莠不分,连民族的劣根性也保留下来,必然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才能促进个性发展,才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能力超常的一代新人。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