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

杜甫诗三首赏析

时间:2016-10-29 13:19:29    下载该word文档

杜甫诗三首

【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望岳》

【主题】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内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是实写。一个“”字生动有力,""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阴阳割昏晓”是虚写,“”字形象贴切,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之感想会当凌绝顶”中的“”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春望

【主题】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内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草木深”三字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则长安城里已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诗人睹物伤感,传达了其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花鸟本来可以带给人欢乐,但因自己忧时恨别,现在见了鲜花反而落泪,听见鸟鸣反而心惊。一个“溅"字,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以乐景来写哀情,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的感时伤世的感情。

问:这句话组成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①、②任选其一即可)

①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

②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他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家书抵万金”,极言难得,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诗人直抒胸臆,用烽火连绵写国忧,音讯不通是说家愁,把国家和家事联系起来,叹息战乱的绵长和家书的难得。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句话所展现的画面:烽火遍地,家信不通,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小,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这一抓挠,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本句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艺术特色】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石壕吏》

【主题】本诗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内容】

①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

②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体现了战争的惨烈。  

③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杜甫诗三首赏析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