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船过三峡》 - 模板

《船过三峡》 - 模板

时间:2019-08-24 03:02:39    下载该word文档

《船过三峡》_模板

《船过三峡》教学设计之五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6个新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词句之间的关系,能找出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3.学会借助段落中的重点词句背诵课文,能背诵34自然段。

   4 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习借助重点词句背诵一段话的方法;神女峰的故事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听了课文你觉得长江三峡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2.楦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重点指导:不读kǒng应读hǒu是翘舌音。

  (2)字形分析。重点指导:的一点不能丢;不能写成上面是个”(形近)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出课文中感叹句的语气。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是长江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二是神女峰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3)默读课文.完成下列作业: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按以下提示写出所在自然段:

  三峡的山好奇。(——自然段)

  三峡的水好急。(——自然段)

  三峡的船好险。(——自然段)

  关于神女峰的故事。(——自然段)

  4.说说课题船过三峡的意思。(船过三峡时作者看到的风光。)

  5.完成(作业本)1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刀砍剑劈、云雾缠绕、嘶鸣吼叫、东闯西撞、撕咬、涛声、漩祸的意思。

   2.复习先总起后分述.写作方法,朗读并理解课文第24自然段。

   3.在教师指导下初步背诵山好奇啊这一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读拼音写词语。

  chán rào xuán wō shān diān sī míng

  ( ) ( ) ( ) ( )

  sīyǎo hǒujiào dōngchuǎngxīzhuàng

  ( ) ( ) ( )

  2.阅读学习提示。教师简单介绍什么叫重点词句,说明抓重点词句的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 默读24自然段。

  (1)想想这3个自然段中新词的章思。

  (2)3个自然段.写作方法有什么特点?

  4 教学第2自然段,掌握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课文的方法。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一自然段写三峡的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哪一句是总起?哪几句是分述?

  (2)默读第2自然段,参考学习提示.划出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刀砍剑劈、云雾缠绕的意思。

  (3)先四人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批量点词句的学习心得。

  (4)教师.总结,板书重点词句。

  板书设计:

              陡:笔直(刀砍剑劈)

              高:高耸(云雾缠绕)

    三峡的  山:奇形状怪:像蘑菇

                像骆驼

                像仙女

   (5)借助上述板书,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作业:

   (作业本)4题,第5题的山奇部分的填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山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平安无事、善良等词语的意思。

   2.知道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是课文的过渡句;理解全文。

   3.试背34自然段。

  ()教学过程

  1.自由读课文,完成{作业本)6题。

  2.讨论交流。

  (1)课文中间是用一句什么话把上下文自然地连接起来的?

  (2)读了神女峰的故事后,你对三峡的风光有什么新感受?

  (3)课文不写神女峰的故事行不行?

  (4)在神女峰故事中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3.指名读神女峰的故事。

  4 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1)复习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2自然段的方法。

  (2)找出第34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3)看投影,交流找34自然段重点词句的学习心得。

  (4)教师小结,板书重点词句。()

  (5)按板书自由朗读课文34自然段,并试着背诵。

  (6)指名背诵第34自然段。

  5.作业:

  (作业本)5题的水急船险部分的填表。第78题。

《船过三峡》教学设计

《船过三峡》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屹立、横贯、恢复、奇观、浩浩荡荡、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风号浪吼、人声鼎沸、漫天卷地、齐头并进等,比较沸腾、奔腾的含义,并积累这些词语。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潮来时这一部分。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生字、给课文分段(略)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

  四、教具准备

  1.电视机一台、录像机一台。

  2.自制钱塘大潮录像片。

  五、教学过程  

  (一)点拨潮来前,学习课文1—3节。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拨学生理解观潮天下奇观中的字。

  (1)师引生答。

  当教师说出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之后引导学生说出:所以吸引了许多人到这里来观潮。

  (2)教师再三诱导提问,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词语中,表达的意思不同。

  观潮中的天下奇观中的意思一样吗?

  在教师的再三提问中让学生讲出观潮中的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2.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1)读中找。让学生按照教师的问题,找出写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读中听。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白蒙蒙的薄雾。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在听读中,说出潮来前江面上很平静。

  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二)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

  1.看录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教师可提出: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在师生的问答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看录像。

  2.学生看完录像,回答出潮的声大,浪高,这两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4—5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样子

  (1)知潮声。在学生读出三处写潮声的句子之后,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其声的方法: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回答最确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

  (2)知潮形。用以上的方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

  (3)知其序。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板书的潮之声和形的词语,并让学生回答出:从潮声与形的变化中可知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

  再让学生从4—5节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4)训其说。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然后请一个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近些形成了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5)解其声。让学生从远听如闷雷,近闻如山崩地裂使人听到千万辆坦克同时发动,感觉到大地好像颤动这些词语中,理解钱塘大潮其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

  (6)解其形。让学生逐句分析:

  先认清比喻句: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再理解其义:一条白线远看潮细、长的样子;白色城墙说明浪高(六米),潮头直立向前推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可见水势既大,速度之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这不是一般的浪,罕见的浪,这不是一般的潮是罕见的潮。

  (7)解其情。教师可先发问: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看录像。

  镜头之一:闻其声不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者是人声鼎沸,到处都在喊着潮来了!的声音。

  镜头之二:闻其声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声是人群沸腾,比刚才的喊声更高,情绪更高涨。

  镜头之三;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此时教师问为什么书中不写人的声音了呢?让学生理解水势浩大胜过人声而人闻此声见此形张口咋舌,惊而无语。

  三个镜头,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让学生理解观潮人的之情。

  (8)表其情。教师先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

  (三)自析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

  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

  教师让学生带着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自学、自析。

  学生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学生从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

  学生从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

  学生从依旧一词的分析中,联系前文进一步理解了潮前之静”——“潮来之动”——“潮过之静的变化。

  学生从平时是江水流向大海,现在是海水往江里倒灌,这一罕见的奇景中,分析出观潮人对钱塘大潮壮丽、奇观的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

  (四)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1.在教师提出的潮过后江水突涨,高出六米;潮来时声势浩大、浪高罕见都是说明大潮之奇,而潮来前是不是也能说奇这一问题后,让学生再读潮来前这一段。

  学生从八月十八时间上找出大潮时间上与平时的潮不同,从时间比一般的潮推后三天说明

  学生从时间的中联系学过的地理知识:海上刮东南风,从东海的潮,南海的潮同时涌来说明

  学生从钱塘江出海口外宽内窄成喇叭形状说明

  学生从钱塘江底从海口到江中逐步上升十米这一特殊地形,说明

  2.教师从这些奇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潮午后一点左右才到,而清早观潮者已人山人海的描述中,让学生理解以人潮衬海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特殊的潮引人入胜。

  3.在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之后,以古诗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引导学生理解天下一词的意思,理解天下无词语的意思。

  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

  学生理解天下无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说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

  (五)师生归纳板书。

  1.思路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天下奇观中的是指特殊,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

  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

  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观录像。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同、同,同。变作者赞美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

  板书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愚溪诗序》 .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炼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

用典的意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序中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通篇文章以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人;写愚溪之景,抒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二.课文分析:

(一)题解:

1.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所做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2.《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柳宗元著名《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3.关于

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阅读讲析:

范读课文。

自读课文。

齐读、分组读、依次读。

本篇全文共四百多字,委婉曲折,抑扬顿挫,借小序倾诉自己的遭遇,是一篇寓意深远的佳妙之作。

1段写愚溪得名的由来。

先写实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在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提供根据和缘由。

2段以愚溪为中心,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紧扣诗题。

3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之说,转笔写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

4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最后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一。写溪水由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写人由自贬而转入自赞。最后将自己与溪水合说,达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三)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写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

作者借写愚溪来写自己。愚溪的风景和作者的行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文各段以字贯串。仅就第二段来看,虽然只有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字。文章结构中心明确,作者在描写愚溪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中,隐隐约约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幽奇秀美的小溪却名之以,作者替愚溪不平,其实恰是为自己的遭遇不平。愚溪美景被弃之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涉足,无人游赏,甚至无人过问,这正是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写照。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却只有这落寞的愚溪。对愚溪遭遇的慨叹,不正是倾吐自己抱负和才能被淹没,遭打击的不平吗?情与景的交融,表达出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写景善于布局,叙事井然有序,全文的为线索,写景,叙事有条理。八景的位置,距离交代得十分清楚,给人以立体感,叙述被贬、迁家,安家以及给愚溪定名等等,内容丰富,机构紧凑,极具匠心。而全文又无一处不贯穿作者的不平之鸣。

三.课上练习:

.总结7个典故的出处、原意、用意、目的。

.总结一词多意:为(6处)、乐(2处)、名(2处)、居(2处)、类(2处)。

.总结词类活用11个。

.总结句式7句。

四.课后作业:

1.完成熟读3遍任务;

2.翻译全文。

《愚溪诗序》 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悬崖、深渊、望而生畏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列宁作为一名革命者不怕困难,勇于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

  2、能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小路危险的句子和表现列宁勇敢的句子。

  3、懂得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列宁像,介绍列宁。

  2、揭示课题:登山

  二、初读感知

  1、同桌合作读,相互帮助正音。思考:读了这篇课文列宁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反馈。

  三、研读课文

  1、再读课文,把最能体现列宁这一人物品质的词句划出来,深入研究一下,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重点抓住以下几句话:

  (1)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通过说说、议议、读读体会小路之险)

  (2)正沿着那条小路前进的列宁突然停住了。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通过读读、议议体会列宁的勇敢、临危不惧)

  (3可是我,列宁说,打算还走那条险路。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走了过去。

  (体会列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

  (4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他。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中间结合学生的理解出示华罗庚和荀子的名言。

  (5)、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1、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

  (2)、有感情的朗读描写小路危险的句子。

  2、继续学习课文。

  列宁和巴果茨基走过那条危险的小路后,及时看到日出吗?他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副景象?自由读,体会。

  看日出美景。

  再有感情的朗读。思考:这仅仅在说美景吗?(感受到经过磨练能有成功的喜悦)

  积累词、句。

  3、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对你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你有什么感到害怕,你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怎样想的?

  4.总结课文。

  5、作业。(1)、完成小语作业本或写读后感。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船过三峡》 - 模板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