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三地理复习得与失

高三地理复习得与失

时间:2014-10-03 21:13:06    下载该word文档

本次交流我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所获得的成绩;2.具体的做法;3.存在的问题;4复习的建议

、获得的成绩

(一)获得的成绩

2014年高考已结束,在这一年里实验中学文科取得了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13个同学上重本(其中10个文科,3个体育),本科上线率接近50%,当然这是整个文科。这在2014年高考大背景下实属不易。

(二)班级构成和地理备课组组成

1.班级构成

2014年实验中学共有8个文科班,其中2个实验班,2个体艺班,1个补习班,其余为平行班

2.地理备课组的组成

本年地理备课组由5个教师构成,老中青结合,老是綦江地理学界的前辈周尚荣老师,中是我和王天洪老师,青是后起之秀周陵和石小燕老师,我们紧密配合完成了本年的任务

二、具体的做法

总体复习计划

  

  遵循以往的经验做法:三轮复习。我们的第一轮复习时间应该更长,根据以往的教学中出现的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的实际情况,而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又是高中地理中重点、难点、考点最多的自然地理,因此我们的复习目的很明确:打好基础,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顺利的完成综合复习,才能有信心迎接高考,而也会使二轮专题复习的重点性、难点性,更加突出。这种复习计划特别适合平行班。

  

  我们把高三这一年的时间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81-次年3月初

  

  内容:第一轮复习

  

  要求: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知识点。一轮复习保证懂、会、准。

1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的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1运用图形知识的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2精讲精练,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2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此部分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1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2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3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4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3    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应当做到当一个经纬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



  策略:在这一轮复习中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是教材过关,我们把重点放在必修123册教材上,选修56作为次重点,4本初中教材主要以习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培养学生就所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综合,提高应试和综合分析能力。

复习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教材知识的梳理和重点知识的分析上,手上的复习材料是《步步高》一轮总复习,包括学案,同步训练和单元检测。实际授课中,我们以教材为主,第一课时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后,参考学案的基础知识回顾,进一步把握知识的点、线、面,起到巩固的作用在这阶段,要求学生基础知识一定要精准,能使用地理语言。在教学中我们尤其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第一轮复习更要扎扎实实不能求快,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概念、原理、方法论区分透彻。不管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立意、设问角度多么新颖、多么深,其答案的知识落脚点都必然落在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内。本阶段每单元结束后做一套单元检测题。训练答题方法和答题的规范性,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别是综合题的答题要具有条理性,注意语言表达的层次

具体措施:

(一)、落实六到位

1、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复习课,注重知识的梳理,形成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专题过后学生头脑中要清晰。

要讲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横向推广,纵向延伸。讲出题目的价值,讲出思维的过程,甚至是学生在解题中的失败的教训和走过的弯路。功夫花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讲评课,要紧紧的抓住典型的题目讲评,凡是出错率高的题目必须要讲,必须再练习。讲解时要注意从学生出错的根源上剖析透彻,彻底根治。要做到:重点评讲、纠错讲评和辩论式讲评相结合,或者让学生讲题,给学生排疑解难,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2、要练到位,学生做题的全过程实施细心观察,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精选习题,注重综合。复习中选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选有一定的代表性、层次性和变式性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训练答题规范,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首先要格外注意正确解题思路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要使学生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为此:

1)建立学生疑难点档案,明确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精选针对性习题,用小型综合题训练能力,对学生 的能力的提高更又实效性。

     2)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是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3、要改到位,凡是学生练过的东西都要评改,老师或详或略都要有评价,不要留下重视漏洞,评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可以让学生在互相批改作业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要补到位,步步为营;落实满分卷制度,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拓展训练,必须到达满分。

     5、要画到位,坚持画好两幅图(中国。世界轮廓图),坚持看图,练好地理学习的基本功。

6、落实到位,盯住学生,盯准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增分点,因材施教,落实补差。

(二)、克服六种不良倾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

2)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3)克服不调查学情,不研究学生,对某些影响教与学的现象抓不住或抓不准,教师头头是道,夸夸其谈,学生心烦意乱,不研究高考,复习方向出现了偏差。

4)克服高原现象。在复习中大考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

5)克服只练不讲或只讲不练。

6)克服学情抓不准,讲评随意,杜绝对答案式的讲评。必须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的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

  【第二阶段】

  

  时间:3月初-5月初

  

  内容: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要求: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策略:选择小专题,巩固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现状、高考动向,如地球运动,区位分析等常考点,能力点,交叉点,热焦点,特别是热焦点,一定回归教材。对某一具体的教材知识(能力)点,从该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入手,易掌握。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战能力。重点、难点的专题复习有: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地球仪、地图、地球运动、统计图表的判读)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大气运动、水循环、地质循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三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专题四人口和城市

  

  专题五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

  

  专题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专题七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

  

  专题八热点地区与热点问题分析

  

  每个专题复习至少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做每个专题考点的体系整理,之后配一套精编的习题巩固,这套习题学生课后做,利用课上进行习题分析。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随时就某个知识点设立一个专题,巩固所学。专题复习的理论部分的安排也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区位因素的内容安排三个方面:一是区位的内涵;二是区位问题的分析程序,从影响因素入手,这个因素就是两大方面:自然和社会,前者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后者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动力等;三是主要区位问题(农业、工业、城市、商业中心、港口等),程序是,由概括到具体,并结合实例,最后小结规律。此间我们使用的资料是《优化探究》二轮复习资料。

【第三阶段】

  

  时间:5月初-5月中旬

  内容:考前适应性训练

  要求:准确把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

  策略: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有:

  1、答题训练:在此环节,需要训练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现象。如: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在答题技能与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简答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

  2、做好考前冲刺阶段的工作:考前冲刺阶段,"文综"进行了有重要意义的几次测试。我们及时地从综合的角度、学法辅导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另外,此时期,学生的学习状态极不稳定。我们既要时刻关注学生也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帮学生调节好状态,迎接高考。

【第四阶段】

  内容:答疑

  

  要求: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适当做题,查漏巩固。

  

  策略:我们以书面形式把此间的复习内容和要求印发给学生,使他们在复习中能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提高实效性。

  

  此间重点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过教材关,二是纠错。

  

  1、教材内容:巩固教材主要内容及细节内容,提高综合题答题的准确率;规律性的文字准确记住原文,并能理解其含义,知其因、其果。教材内容一定要记准、记全;课后的文字材料和图,特别是以图巩固教材的内容,熟悉图,了解文字材料。

  

  教辅材料用的是《考前一个月》,"该背的就要背,不背就要吃亏",这部分基本包括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这是每个同学必须要看要记的内容。基础差些的,时间紧些的同学,可以只看这部分内容以巩固教材。

  

  2、试题

  

  (1)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资料中的错题,再看一遍,真正做到"知错"

  

  (2)要特别注意综合题的答题方法、规律及条理性。

  

  为了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脉搏,我们近2年的高考题找出来,研究高考题的命题趋势、考查目标,训练规范答题;选择权威模拟试题,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分析增分方向,找到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试题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进一步熟练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训练"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表达及应试的能力"等。

  

  图像题一直是学生失分较高的题型,究其原因,一是读图不细,二是语言表述不全。特别是后者,问题更突出,所以必须选择代表题型,总结规律,归纳方法。

  

  三、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欠缺。

尽管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我们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过关,但不少学校只是让学生完成过关试题,没有进一步对学生的过关情况进行分类研究,没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高考地理试题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考察以及思维的缜密、严谨程度等思维理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学生答卷的反映来看,觉得会做,但得高分有一定的难度,其实难就难在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薄弱甚至欠缺

(三)空间分布不熟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以图表来呈现信息,特别是突出对局部区域图的考查,区域范围越来越具体,由于学生的空间概念弱,空间定位往往不准确,知识的空间联系不紧密,从而影响解题的深入,这已经成为学生解题的一大障碍。

(四)答题习惯不好

高考地理试题难度适中,尤其是综合题设问新,易得分,难得高分,一些学生平时没有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高考中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出现大量的非水平性失分。

(五)心理素质不好

高考既考知识,还考一个重要因素——心理素质,有些同学平时学得很好,可考试的时候就发挥失常。比如这次补习班就有几位同学高考时心理出了问题,几个能上重本的都很遗憾没有上重本,这就是心理出了问题。

四、 复习建议

一)加强必修模块基础知识的复习与过关。

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同学跟不上,知识欠缺很多。这部分同学的问题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通过答疑解决。这个问题周陵老师做得好,因为现在的学生不喜欢问问题,他有一个绝招要求他教的班级的学生每天必须在老师处问一个问题,并要求老师签字,开始学生可能是应付,后来慢慢的他就进入了角色。这个办法好,但老师要辛苦一点,但效果好。周陵当班主任的平行班这次高考有一个同学上重本,这难能可贵

(二)加强地理空间判断能力的训练

在复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应专题化,着重在于分析区域特征和差异,掌握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我的做法是中国地理掌握重要的13座山脉,世界地理掌握7个国家。

三)、加强信息的获取、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训练

学生从掌握基础知识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需要经历一个训练过程,在下一阶段复习中,教师应进行专题训练与讲评。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训练,应训练学生对所提供的信息涵义的理解;分析试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知道要解决怎样的问题;找出题目中所呈现的信息和要求回答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将试题与所学习的知识之间进行有效的链接,对所有信息(显性信息、隐性信息、储存信息)进行整合。对于信息的整合一定要适切,要围绕着题目的中心问题,要有针对性,同时应注意科学、全面、合理。

四)、加强规范答题的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地理学科考试中的语言表达应符合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有序性等的要求。科学性是要求对问题的回答要正确,达到准确无误,不能进行错误判断或进行错误定位。全面性是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不能有要点的缺漏。针对性是指在回答问题、组织答案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因为,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如果抓不住重点,将不相干的答案写得很多,就会影响整卷的完成速度与质量。有序性是要求考生应对答案内容进行梳理,使得答案规范、整洁、清晰。同时,还要注意减少错别字。

特别提醒:

每个学校都有繁重的升学指标,所以抓好体艺生是一关键。体艺生要求的分数相对来说要少一些,所以只能重基础,我给他们说只要地理能考50分就完成任务,平时每个学生就这样要求自己。今年我校有3个体育上重本,我们就定下目标一定把三个学生的文化成绩提到重本线上,通过努力,三个同学都上了重本。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高三地理复习得与失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