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一个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民族!

中国,一个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民族!

时间:2016-08-07 06:21:57    下载该word文档
中国,一个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民族!(转) 2008年08月12日 星期二 19:23    由于长期搞愚民政策,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高度无知,甚至连自己差点被杀光的历史都浑然不知,所以历史的悲剧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临到中国人的头上。我常常为我们这个被愚民政策几乎毁掉的民族感到痛心。这里讲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种族灭绝! 在中国,有很多人尊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并且以成吉思汗打下的辽阔疆土为荣。这里我想告诉这些人的是:你们搞错了。他是征服者,而且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差点让中国人绝种的人!成吉思汗对中国人实行的是种族灭绝政策,认为汉人太多,必须斩尽杀绝,要变城廓和村庄为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具体的做法是:破城以后,将汉人驱赶到郊外,然后命令工匠出列,其余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在这种血腥的屠杀下,北方的汉人在金人的名义下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南方的汉人也几乎被杀光,以四川省为例,南宋时有人口1300多万人,被杀得只剩下80万人。其它南方各省的情况也差不多。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被杀汉人达7000多万人。而宋代的中国总人口还不足一亿。这种屠杀的血腥程度大家应该想象得出来。正常情况下中国人应该被杀得干干净净,中国这块土地应该改讲蒙古语。绝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和南宋人同时代的很多民族就遭到了种族灭绝的命运。契丹人被金人杀了个干干净净,蒙古人杀光了金人,还杀光了西夏人。而且是如此的彻底,这些民族不光是血统,连语言和文字都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本来也将是中国人的命运,但中国人也许真的是上帝的选民,上苍凭空的对中国人多了一分眷恋。派来了一个神的使者,来挽救这个行将灭绝的民族。这个人的名字叫耶律楚材,契丹人,受过汉人的教育,懂天文历法。因为曾经正确的向成吉思汗预测了一次日全食而深受成吉思汗的信任。迷信的成吉思汗认为,天上的事情都懂的人,地上的事情肯定更懂。因而对他言听计从,官拜宰相。面对汉人行将灭绝的命运,这位外族人动了恻隐之心。终于决定来管这份闲事。他对成吉思汗进谏道:臣跟随大王多年劳苦征战,无非是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今天土地得到了,人民却被大王杀光了,大王喜欢的玲珑奇巧之士,能工巧匠,俱在人民中间,我为大王计,认为这很划不来。当时在场的蒙古人全部反对,认为这违反蒙古的既定国策。只有成吉思汗出于对宰相一贯的信任,点下了他尊贵的头——这是汉人能够奇迹般的摆脱天命,苟延残喘到今天的 真实的历史! 我如实的记述这 段历史,无意于唤起民族之间的旧仇,原因很简单:(1)杀人犯的若干代后氏子孙不可以被视为杀人犯,(2)许多自认为血统纯正的汉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3)一个原本无敌于天下的民族竟然走到了灭亡的边缘,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不能全怪别人。但作为一个说汉语言的民族,这是一段应该永远铭刻在心的历史!对于存续了汉文明的义士——耶律楚材,要学会永远的感恩! 这不是一段孤立的历史,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人刻意的搞愚民政策自我摧残的必然结果。后来的大明被满清灭亡简直到了搞笑的地步。大明有一亿多人口,满人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刚出娘胎的婴儿仅五十万人。除去二十五万女人,再除去未成年的孩子,老人,残疾人。病人。能征战的人最多十多万人。一亿多人就被这十多万人征服了。这简直比老鼠吃光了大象还要夸张。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已经被愚民政策搞成了一个白痴民族,在这个星球上成了一个随时可以被淘汰掉的种族! 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军团。 中国军队是不是真的就如此的弱不禁风呢?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我们可以先去了解汉匈战争中一场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战例。由于汉武帝任人唯亲,任命的出征将领全是其舅子老表。这些人甚至是文盲和半文盲。以至于当时最著名的军事家李陵竟然榜上无名,李陵曾和司马迁一道掌管皇家图书馆,因而有机会饱览在民间无法见到的大量中国古兵书,成为了当时的兵法大家。不服气的李陵找汉武帝论理。因为匈奴人是全骑兵,步兵追不上骑兵,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汉军也是以骑兵打骑兵。汉武帝告诉李陵,他知道李陵的才干,但骑兵已全部派出,没兵了。参战心切的李陵只好压缩自己的期望值,要求汉武帝给他5000步兵,他愿意以5000步兵横行匈奴。这是一个很低的要求,汉武帝无法拒绝,就给了他5000步兵,于是一代兵法大师就带着他这点小小的家当踏上了遥远的征程。最后这只小部队在远离汉境的匈奴腹地和匈奴王亲自指挥的十几万匈奴主力骑兵遭遇了。人员对比是三十比一,兵种是骑兵对步兵。按古代中国军事家的研究,如果是一对一,因为骑兵转身和躲避匀不灵活,所以骑兵不是步兵的对手。但如果列阵而战。十个步兵也不是一个骑兵的对手。这是一场战斗实力对比达三百比一的战斗。按军事常识,匈奴人一次冲锋就足以把这5000人抹掉。但这5000名中国步兵用娴熟的战斗技巧明确无误的向所有了解这场战 斗的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军队卓越的战斗水准。匈奴人发起了一次次狂涛 般的冲锋,但冲多少人上去,汉军射多少人下来。匈奴人仍然坚忍不拔的继续发起反复冲锋,冲锋到最后,匈奴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汉军的军阵巍然不动。最后惨重的伤亡终于让狂热的匈奴人清醒了。意识到这是一场超越他们能力的战斗,再冲下去,除了扔下更多的尸体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再也没有一个匈奴人敢于进入汉军弓弩火力的射程,只敢远远的在汉军弓弩火力的射程之外兜圈子。但匈奴王也展示了良好的指挥才能,强攻不下,仍继续用部队缠住汉军引诱汉军放箭。骑兵一旦避战,步兵便无可奈何。而且是一只孤立无援的孤军。李陵开始带着他这5000人边打边撤。其间不断打垮匈奴人利用各种地形,各种时段和各种气象条件进行的偷袭。经过十多天边打边撤的战斗,这只小部队从匈奴腹地逐渐撤退到离汉朝边境仅三天行程的地方。此时尚有三千七百名士兵(每天战斗减员不足百人),并且携带着全部伤员,装备,淄重。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补给,这支部队几乎还能和匈奴人无休无止的打下去。而和李陵保持交战的匈奴骑兵仅剩八万余人。李陵的通信兵也早已成功的冒死突破了匈奴骑兵的封锁及时的送出了求援信,但镇守边关的将领虽有三万之众,竟然不敢接应。此时匈奴王的战斗智慧,耐心和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这支携带了大量备用箭支的远征军的弓弩箭支射尽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子弹打光了。最后终于被匈奴骑兵冲垮。为了挽救被俘的几百名士兵的生命,李陵以释放被俘士兵为条件,投降了。李陵原来打的主意是诈降,然后趁隙逃脱。但汉武帝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后,立刻迫不及待的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是因此事受的宫刑)。搞得李陵有家难回。只好留在匈奴。而匈奴王经历了和李陵的这场血战之后,对李陵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听说汉武帝杀了李陵的家人,立刻把亲女儿嫁给了李陵。李陵虽然还活着,但作为一代军事大家的李陵已经死了。在汉匈战争中,李陵没有帮过匈奴王半点忙。所以我不认为他是汉奸。而和李陵的这5000汉军步兵血战之后,匈奴王再也没有勇气和汉军的任何一支部队决战,此后所有的战斗都是在躲避不及的情况下被迫应战。足见此战对匈奴人自信心的打击。 通过这个战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中国军队不仅不是一支弱不禁风的军队,反而拥有人类古代战争史上最卓越的战斗品质,这是一场在整个人类步兵战斗史上无人可以超越的丰碑,唯一和李陵的步兵战阵实力接近的是亚历 山大和他的马其顿方阵,但亚历山大从未进行过实力如此悬殊的战斗。这五千名汉代步兵的战斗实力竟然超过明朝 一亿多人口的国家的总和!这场战斗明白无误的向今天的人们表明了弓箭在古代中国军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军队作战仰仗的是强弓劲弩,而不是武功。军队应该依靠弓箭还是武功作战,西方人也曾迷茫过,但英国人通过十五世纪和法国人在百年战争中的一次战斗搞清楚了这一点,交战双方是一万名英国弓箭手对四万名法国甲士,交战的结果是四万名法国甲士不仅没能赢得胜利,反而被英国弓箭手全数歼灭,从此英国人认识到了弓箭的价值,全国人人习射,连妇女都把学习射箭作为时尚。对弓箭的重视使英国人在十五世纪迅速的崛起,成为欧洲的强国。而中国军队至少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已经选择强弓劲弩为主战装备了。这显示了中国人的专业和内行。《荀子》为我们留下了春秋时期中国军人标准装备的记录:操十二石的强弩,带矢五十枚,持长戈,配剑,衣三属之甲,赢三日之粮。《六韬》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支部队的装备情况:一师(一万人)应装备强弩六千具。剩下的四千人中,绝大部分是弓箭手。这是一支全员皆射的军队!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战术原则是一样的,仅拥有人数优势,却没有火力优势的军队是无法赢得战争胜利的。而中国人对这一点非常在行。之所以选择弩而不是弓作为主战装备,跟美国人在民间转轮手枪人手一只时,陆军的制式武器仍然是前装滑膛枪一样。能在敌人能伤到自己之前放倒敌人,这种优势是射速所无法替代的。而弓的搭配和二战中步枪和冲锋枪的搭配原理是一样的。当然,在马克芯机枪发明以前,步兵要完全依靠火力阻止骑兵的冲锋是不现实的,同时匈奴人在和欧洲人交战时也显示了其极强的火力,被欧洲人称为死亡之雨。要了解中国人是如何解决抗击骑兵冲击和防弓箭的战术问题的,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人的战术思想-----列阵而战。中国人列阵而战的理由是:(1)一千个人轮流进行的攻击,远不如一百个人同时发动的攻击有效。军队的数量固然重要,但以何种方式组织士兵投入战斗同样重要,只有万刃俱刃,才能形成势不可挡之势。(2)列阵而战可以在交战线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在交战线上形成局部优势。(3)可以为士兵设计出良好的防护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4)可以使勇者不独进,怯者不独退。维持住阵形就等于维持住了战场纪律。 齐孙子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战阵史料,方阵和圆阵是所有战阵的基础,其它的阵 形即可能是由小方阵小圆阵按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和而成也可能是方阵和圆阵变化而成,方阵是空心的。过去史学家的解释是便于战车驰骋。但威震天下的马 其顿方阵也是空心的,而马其顿人是不用战车的。真正的原因是,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聪明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战阵中心的士兵既看不到敌人,也无法攻击敌人,战术价值为零。战阵越大,战斗力浪费越严重。所以战阵必须是空心的。罗马人排出的战阵是实心的,说明罗马人在战阵上是外行。后来东罗马人在匈奴骑兵的攻击下溃不成军,这是必然的结果。至于战阵的壁厚,按拿破仑的战争经验,能不能迅速组成他由马其顿方阵改编而成的营方阵,组织起密集的刺刀丛,是步兵能否成功抗击骑兵冲击的不二法门。拿破仑营方阵的壁厚是六人。中国步兵方阵的壁厚有两种可能,一是最后排士兵的长戈能支援到第一排士兵,二是所有士兵能同时放箭。鉴于中国人对弓弩的高度重视,第二种可能性最大。中国人的阵姿有站阵和坐阵两种,站阵的士兵安全发射的纵深是两人,后排从前排肩位之上射击。坐阵的士兵可调整幅度大些,纵深三人吧。加上中国军队最小的编制是伍,所以五人壁厚的可能性最大。中国军阵能抗击骑兵的冲击是毫不奇怪的,因为这些军阵设计的抗击目标是冲击能力远比骑兵更强大的车兵。此外在中国军阵的阵前应该会布下粗树枝制成的障碍物和绊马索。作用类似于现代的铁丝网,用于减缓敌军的冲击速度,为射倒敌人赢得时间。万弩俱发,箭如雨下,箭如飞蝗,这些文字记述是古代战场中国军队炽烈的冷兵器火力最真实的写照。而中国军阵的设计目标是士兵们必须在如此严酷的战场条件下生存下来。所以良好的弓箭防护能力是所有中国军阵的第一要素。为士兵提供保护的有战车,但主要是盾牌,古代中国盾牌有三种规格,大,中,小。大盾牌为车载盾牌,用途之一是在布列一些阵形时象城垣一样环绕在外围(类似美国人对付印地安人时用马车构成的环形防御)。中盾牌为站阵盾牌,小盾牌为坐阵盾牌。而且从齐孙子对马陵之战的描述”立盾牌以为城垣”看,中国盾牌和欧洲弩手的盾牌很可能一样,带脚架,可支在地上。 了解了这些,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春秋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诸候国代国依靠其弱小的国力(春秋时期的军制,天子六师,方伯三师,诸候二师,象代国这种小诸候国,最多一师)也有能力不要外援,独力打垮匈奴人的进攻。而战国七雄中最弱的燕国,对匈奴人最多也只是视为讨厌的 苍蝇,时不时挥舞一下蝇拍即可。从来没有视为威胁。而匈奴人也从来不敢和任何华夏民族的军队正面交战。至于战国七雄中的强国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之后,在主力部队全军覆没,全国青壮 年几乎死光的情况下,仍然有能力以李牧一支数万人的偏师威震匈奴,打得匈奴人只要听到李牧两个字便足以狂奔逃命。实际上如果不是拥有比赵军更优良的战马,匈奴这个民族在当时就会被赵国的残兵败将收拾掉。 事实上中国人的军事学术水准远远的超越了他们的时代,不知道是出于对于大自然的深入观察,还是出于对军事学术的深入研究,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歼灭一只军队并不需要费力的在战场上把对手撕成碎片,只需要咬死对手的喉管就可以轻松的置对手于死地。长平之战就是一次典型的窒息猎杀战。秦军就是在最后一刻也没有能力在战场上把赵军撕成碎片,但却歼灭了这个强大的敌人。中国的军事动员体系也到了几近完美的程度,不仅能全民皆兵,而且能全民预备役,这种动员水准,即便是在当今世界,也只有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做到这点。这种全民皆兵不是毛昌导的民兵,而是受过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配备完整齐全的装备,并配备了足够的合格军官的正规部队。此外。中国人对骑兵和车兵的研究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骑兵和车兵被主要用来打击敌人的补给线,摧毁敌人的补给基地,被视作割断敌人喉管的利刃。在进行主力决战时,被用来猛烈冲击敌阵的侧翼和腹背。最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人高度提倡:兵法尚权,机者难得易逝,一旦战机有利,必须马奔不息,实施无情的追击,务必一劳永逸的彻底消灭敌人。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这种一战灭一国的战例。军事学术水准的高度发达使每一位将军都懂得打击敌人的补给线和保护自己的补给线的极端重要性,加上军事动员体系的高度完备,为将军们提供了庞大的作战军团,中国人早在近三千年以前就开始构筑连绵的防线,只是在没有火炮的年代,防线的形式是壁垒而不是战壕。今天的万里长城,它的准确的军事术语就是壁垒。而防守就叫坚壁不出。欧洲人直到1914年军事指挥水平才达到了这个层次。而马奔不息的战术水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也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德国将军的指挥水平达到了这个层次。懂得装甲兵永不停步!但德国人的指挥水准也很难做到一战灭一国。 中国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毒气战的国家,方法是在上风方向燃烧潮湿的树枝。墨子上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防毒面具的制做方法。 此外中国人攻城的战技术水 平也到了几近完美的地步,有抛石机,有攻城巨弩(用于摧毁城墙的垛堞,让守军暴露在攻城军队的弓弩火力的杀伤之下。),有专用的摧毁城墙垛堞的垛堞摧毁器具,有可移动的箭楼式火力压制车,有在土堆上的固定式火力压制箭楼,甚 至很可能还拥有罗马人引以为傲的可以直接用来摧毁城墙的石弩,因为石弩的两项关键技术,复合弩(这保正了可以制作出任意强度的弩),绞盘(水井用的轱轳就是这种计术,这是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技术)中国人都很在行。此外还有毒气战,火攻,水攻。实际上军队规模扩大以后,每一名士兵仅仅只是往城边扔一袋砂土,也足以让城墙变成坦途。所以如果说在春秋早期,将军们不愿意攻城的话,到了战国时期,则没有将军敢于守城了,唯一的例外是邯郸保卫战,但阻挡秦军的已不是城墙,而是殊死奋战的赵国军民的血肉之躯,其中甚至包括拼死奋战的妇女和儿童! 落后民族的可汗和单于们穷其一生不过区区数十年战争经验,而中国人拥有数千年人类战争的经验和智慧,中国军人面对所有非华夏民族的军队的时候,一直拥有着巨大的智力优势,那种自负的感觉就象一位睿智的长者面对一个懵懂的孩童,战争的胜负从来就没有过任何丝毫的悬念。在整个先秦时期,中国历史只有启土的记载,没有入侵的记录。烽火戏诸候是唯一的例外,那还是玩忽职守,内外勾结(最终能攻破都城,内行的内贼们,反叛的中国军人还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被一个降服的民族暗算几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这种建立在智慧之上的强大,使中国人征服了所有我们足迹能够到达的土地。只有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个例外。但唯一的原因还是他们没有城市和村庄需要保卫。可以无所顾忌的逃命。而我们的机动能力又不足以追上这些逃兵。千里运粮是古代所有民族都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而骑兵按古代军事家的研究,最主要的战术价值之一就是打击补给线,咬断敌人的气管。这是一个吃粮食的民族在农耕时代很难完成的征服。 综上所述,在人类古代战争史上,凡对军阵有深刻研究的民族,都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军事民族,华夏民族则是这顶王冠上最璀灿的一颗明珠! 三,秦始皇,赤裸裸的愚民政策,一个改变中国国运的恶棍! 关于秦的崛起,很多文人归因于商鞅变法,说秦军从此勇于公斗怯于私斗。这是不对的,战国七雄中,士兵战斗力最强的是魏国,魏国实行武卒制,武卒即武功高手,但战国时期的武功高手主要是指箭术高超的人而不是格斗能力强的人。就象现代军队一名优秀士兵主要是 指优秀射手而不是拼刺刀高手一样。武卒在平时负责训练士兵,战时担任基层军官,类似于今天的士官。而士兵战斗力最弱的是齐国。管晏之道虽然富了人民,但过于消极备战,导至军备废弛。但马陵之战用事实说明: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最窝狼的士兵,只要指挥得当,照 样战胜最优秀的士兵。所以从士兵身上推断秦国崛起的原因是很昏庸的。从政治制度上推断也同样荒唐。不能说希特勒战胜了法国,希特勒就更长于治国,斯大林战胜了希特勒,斯大林就是全世界人民的治国楷模。 对于秦灭六国,我觉得用西方人的一句评语更准确:没有希特勒,不会有古德里安,但如果没有古德里安,希特勒就不会震惊世界!只需要改变一下名词,就可以正确的总结出秦灭六国的原因:没有赢政,不会有白起,但如果没有白起,赢政就不会一统六国!白起是整个人类古代战争史上一位战神级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兵圣,也是世界的兵圣,一生摧毁的军队,不仅数量而且质量都是世界之最。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不仅无一败绩,而且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歼灭战之王。并且所有歼灭战,都是在交战双方兵力势均力敌,甚至仅有敌人一半的情况下取得的。战国七雄中军力最强的韩,魏,赵,楚的主力部队,全部毁在白起手中,有这样战神级的人物在秦国,六国不灭亡都难。秦的成功,就是军事上的成功,仅此而以,就是一个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故事。 秦灭六国后,将其法家治国的理念推行全国。首次在中国废除黄老之道。不再分封而治,在治国上,用治军之法治国,军队需统一指挥,于是建立以一己之力治天下的集权制政权,军队需严明军纪,于是以军法的严厉制定民法。把整个国家变为了一个大军营。人民的不满是必然的。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人民之所以不满,是因为有可以参考的凭据。为了摧毁这种不满,就必须毁灭这些参考的凭据。先秦时期的中国教育是非常发达的,国有大学和小学,其中大学校长由周文王亲自担任,授课的人全是朝中大臣,老师的来源就是因为师是中国古代的军职,而授课的人就是担任这些职务的人。授课的内容主要是讲授治国治军之道,我们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政治和军事著作<政要>和<军要>就是这些学校讲授的内容。所以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办军事院校的国家。此外还教授礼制,音乐等面子文章。所有上层社会的子弟必须上学,不好好学习,朝中大臣会来规劝,规劝后仍不好好学习,朝中重臣会来规劝,如果仍然无效,周文王将亲自出面规劝,如果再无 效,就会摈之远方。被整个上层社会抛弃,不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上层社会的大门就会对他永远关闭。诸候国有诸候国的国学,乡有乡学,村有庠序。这些是国家出资办的公学。此外私学遍野。学生少则数十,多则数千(按此估算,孔子教书三十年,三千弟子,一名弟子学三年吧,学校大体有三百名学生,是一所低于平均规模的 私学,尊孔子为教育之祖,实在是毫无道理)。由于竞争机制健全,朝臣的更替很快。卸职的大臣最好的出路就是办学。而且名气越大,学生越多,收费越高。中国古代教育之发达,师资水准之高,堪称世界之最。这是中国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的坚实物质基础。 秦始皇所要做的就是摧毁华夏文明,史书对此的记载是焚书坑儒,但这不准确,杀几万甚至几十万名哪怕是领军级的学者,不足以毁灭一个国家的文明,但焚书可以,关闭学校也可以,而这两条秦始皇都做得很彻底,这应该叫焚书废学。任何人有书不交出来,杀本人和直系亲属,知道有人有书不举报,同杀。这种焚书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汉初,想恢复一些著名的书籍,竟然完全只能靠一些学者的记忆。为了摧毁中国人的军事才能,下令:兵书不藏民间,兵器不藏民间。有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按谋反罪论处,族九族。军事上的愚民政策一直为后世各朝沿袭,是华夏民族几近灭亡的根源。 一个恶棍竟把一个民族一生的积蓄付之一炬,华夏民族几乎倒退回了生命的起跑线,这对于华夏文明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破坏是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一个国家一旦出现无约束的极权,那就是一颗灾星,一个民族的公敌,天下人务须共伐之,这是中国人必须汲取的教训。 四,汉武帝,伪善的愚民政策的开山鼻祖。 很多人认为汉武帝伟大,理由是开疆拓土。但如果没有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三朝皇帝行黄老之道为他积累下来的巨大的国家财富,国民财富(人民如果不富,想刮也刮不出钱来),尤其是处心积滤的培育的数量巨大的军马,他最多只能是隋炀帝式的人物,这三朝皇帝并不是不想打匈奴,也不是打不过匈奴,而是匈奴人的游牧性决定了我们很难征服他们。原因上面的文章已讲过。战争必然久拖不决。从文,景帝处心积滤的大量培育军马也可以看出,他们一直在作一劳永逸的征服匈奴的战争准备。并不是像大家以为的那样懦弱。而决定开战后,又任人唯亲,竟然把军队交到文盲和半文盲手中,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此人绝非雄才大略之人。用志大才疏比较准确。好在中国军队当时的战术 素养还在,手下的属将还保持着专业水准,可以及时的提出建议和忠告。才没有搞出覆军辱国的事情来,但这支近三十万清一色的骑兵的战果还不如李牧那支步骑兵混编的残军。如果这些军队是在真正的将军指挥下,匈奴人就不会只是简单的被打跑,很可能就被彻底征服了。 但汉武帝做的最大的坏事还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自幼家贫,交不起好老师的学费, 只好师从一些无名之辈,孔子一身所学是一整套繁复的周礼和音律等皮毛功夫,而当时最值钱的学问,富国强兵之道,是一窍不通的。所以会昏庸的以为,只要大家学会了那一整套的周礼,明悉了尊卑关系,就解决了所有社会问题。其思想核心就是克己复礼,即认为每个人都克制住自己想改善自己生活的原望,各安本份。作奴才的安安心心的作奴才,作主人的好好当主人。就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次序。具体的讲就是三纲五常,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地位比你们高。尊卑关系决定了你必须要服从,而且是无条件的服从。这是对下硬的一手,而对于上,则只有仁的道德的软要求。至于不仁怎么办,则说君可以不君,但臣不可以不臣,也就是说就是一个万恶的人当君王,即便他要你去死,你也必须安安心心的作奴才,必须安安心心的去死。并且为这些无理的说教和要求给你戴上很多高帽子,称这是一种无上的美德,你做到了你就是圣贤了,就是全天下最伟大的人。最光荣的人,最高尚的人。盲从是盲从不出社会财富的,去和强盗讲道德也不可能是退敌之方。孔子的这套胡说八道,在那个竞争机制完全的时代,在所有的国君都急着寻找富国强兵之道的时代是完全没有市场的。孔子一生号称三千弟子,知名的有72人,被后人尊为72贤,全是以道德或叫克己著称于世,是一些即没有治国之才也没有统军之术的不折不扣的蠢人和庸人!(这不奇怪,因为老师都是一窍不通)以这样的思想统一国家,不灭亡才怪!但随着秦建立极权政权,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被破坏了,型成了无约束的极权。所谓高鸟尽,良弓藏,兔狐尽,走狗烹。从此国君敢于只要奴才,不要人才!国家治理的好坏,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军队的强弱再也没有可以对比的参照物。人才和奴才在国君眼里变得等值。俯首贴耳的奴才无疑更让国君舒心。而孔子学说无疑是最好的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哲学和最好的奴化教材!一个人的昏庸现在要变成一整个国家的昏庸,男人束脑之所以还能够代代相传,就跟女人束脚能代代相传的原因是一样的。达尔 文告述我们: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自然界,有竞争才会有进化,没有竞争,种族中基因发生的任何恶性变异都无法从血统中消除掉,就会代代相传。这个种族就会退化,并最终消亡。不幸的是这就是华夏民族最真实的故事。 搞愚民政策的人最初的想法是,把所有的人搞成愚人,自己一个人聪明就好,就可以随意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他没有想清楚的是,周围的人都变成愚人后,自己不会被同化吗?即 便始作蛹者自己能够清醒他只是在愚弄别人,他的后代也能这么清醒吗?最终的结果是当所有人都变成愚人后,搞愚民政策的人由于长期生活在愚人中,被愚人们包围着,最终被愚人们同化,也变成了愚人中的一员。愚人最终愚弄了自己。只想搞傻别人的脑袋的人,最终搞傻了自己的脑袋。愚民并自愚的结果是一个比一个更短命的王朝。 军事上的愚民政策后果更严重,仅仅到了东汉末年,魏晋之后,便有了五胡闹中原。中国最后的一批懂行的军人出现在唐初,唐太宗深得骑兵真传,懂得兵法尚权,机者难得易逝,在战机有利的时候,实施追击要马奔不息,一劳永逸的彻底消灭敌人。在统一中国的战斗中,有多次一战灭一国的完美表演。李靖深得阵法真传,懂得用兵之道唯在方圆。王世充深得城市攻防战的真传,知道在城墙上架设巨弩,用来摧毁敌人的攻城装备(作用类似于反坦克炮)。但这就是中国人全部的家底了。 从此以后,随着军事知识的彻底失传,上至皇帝,王,公,将,相。下至普通百姓,再搞不清将军和普通士兵的差别,以为将军就是武功比普通士兵高强的人。看一看明代的<三国演义>大家不难对这一点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拔将军的考试,变成了可悲的武术比赛,武术不仅不是国粹,反而是一个民族在军事上高度无知的标志,是国耻!一个国家愚昧至此,不灭亡才怪! 通过中国由盛及衰的历史,透过蒙古人屠杀的屠刀,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和我得出同样的结论:一个国家一旦出现无约束的强权,那就是一颗灾星。谁要想再在中国搞愚民政策,谁就是华夏民族的公敌。天下务须共伐之。没有知情权,人民就是强权的玩偶,没有言论权,人民就无法捍卫自己的权利。千人之诺诺,不若一人之谔谔,言路的通达是一个社会健康的标志,是一个社会能够得到不断改善的前提,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天安门前的华表,那是远古时代懂得治国之道的先帝们所立诽谤之木的遗迹,君明才能臣诤,一个社会一旦再听不到批评的声音了,那不是就大治了,而是一个政权行将就木的标志。鬼谷子先生 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在一个政权还有希望的时候,可以尽量去帮助它,但一旦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就只能动手去埋葬它!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