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成因、表现及对策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成因、表现及对策

时间:2014-09-10 20:25:49    下载该word文档

中学生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一、  中学生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

1     自卑型

[案例]老师中集体场合提出一个简单问题,让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回答,他站起来不知所措,反问道:“我(能)?”其实这个问题只要他稍动脑筋即可回答得出。只是长期的成绩落后,使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无论什么问题,反正我不可能会。平时在集体生活中每当需要表现自我的时候,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不行”,因而在行动上总是退避三舍,把自己置于了整个学习生活之外。

因为饱受失败,这类学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致使他们低估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自助我否定,自我压抑,悲观失望,有强烈的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外在表现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有的表现为外在的怯弱,有的表现为故意捣乱,有的表现为自我封闭,有的表现为用另一种形式补偿。上述案例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2     自恋型

[案例]“我要上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这是某生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这孩子聪明。”家长常常人前人后不无自豪的说。“我学习效率很高,不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我不需要记笔记,只要听一遍就可以记住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作业马虎,学习上经常犯低级错误。上课时也不注意听讲,平时也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自己思考问题常常钻入牛角尖,犯了错误,还总是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说别人是死脑筋。

这类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现状,甚至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常做白日梦,把幻想当现实,而一旦遭遇到挫折,便极易滑到自我萎缩的境地。

3     自纵型

[案例]一个从进入高一军训的第一天就违犯纪律的学生,高中三年几乎每一个学期都因违纪而受处分。几乎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要向家长告状。问之,则曰:“我主观上并不想犯错误,我也知道自己所做的某些事情是与校纪班规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格格不入的。但是,就是在某些关键时刻常缺少理智,跟着感觉走,把一切纪律制度全都忘在了脑后。一不小心犯了错误。

这类学生没有坚定的信念,也缺乏对知识的强烈的渴求,他们在行动上自我放纵,情绪变化冲动,思想认识片面,都极易导致行为举止盲目,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     自慰型

[案例]有一位学习上和行为上表现都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家长向老师反映,当家长指出其不足时,他总是振振有词:还有人不如我呢。作文的书写上,错别字特别多,当老师向他指出时,他总是说“我从小就是这样,没办法。”做数学作业,经常犯低级错误,当老师指出时,他会说:其实这道题我会做,只不过当时慌张了。当某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了成绩时,他会说:不是我比他差,其实是我不愿去做,不屑去做。这类学生善于自慰,但是已经从自慰、自谅发展到了自欺自骗。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没有参与的勇气,也没有取胜的信心。发展下去,就会失去进取心,甘于平庸甚至会甘于沉沦。

二、  自我意识障碍探因

1.从青少年的特点看:青少年自我意识处于迅速发展的新阶段,被称为“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中,个体生理上快速改变,心理发展中出现了许多质的飞跃,人生观逐步形成,人格日趋成熟。正是由于中学生生理变化快速,社会经验缺乏与适应能力不足。加之现代社会急剧变化,因而青少年中学生出现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①第二断乳期所出现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他们希图竭力摆脱管教又不能完全摆脱,由于他们的认识情感、行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很难做到真正独立。②心理闭锁与强烈要求理解的矛盾。③自主性与被动性的矛盾。中学生无论从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都力图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地、主动地去思考,去体验,去行动。但又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陷于被动、被人嘲笑甚至导致自我怀疑,就会出现自我意识障碍。

2.从学校教育环境看。长期以来甚至是自古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老师、同学对人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唯分数”的。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建构完美人格几乎都没有被当前的中学教育所容纳,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和人格没能得到健康的发育。①教师不能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或“捧杀”,或“棒杀”,或“封杀”。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②学校或者班级内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致使某些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心理的自我意识不健全,在行动上他们或是退缩或是畏惧或是自卑孤独;或是妄自尊大,目中无人。③德育工作的异化,急功近利。简单粗暴多了,而像过去那种耐心细致、体贴入微,谆谆教诲,深谙教学艺术,善于从学生心理深层了解、抚育的工作大大减少了。

3.从家庭教育上看,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不良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多。溺爱型、放纵型、粗暴型,过高期待型、抛弃抚养责任型特别了异的单亲家庭等等往往都会给学生的心理播下一粒发育不全的种子。

三、  自我意识障碍的教育对策

1     运用共生效应,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能根深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共生效应在学习生活中也存在。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心灵舒展、愉悦,师生之间和班级内部如果是和谐、团结的环境,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自我心理疏导便成功了一半。在创造和谐和班级环境时,我们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全班同学建立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既激烈竞争又携手共进,既和睦相处,又诚恳帮助,既互相督促又彼此信任,使每个学生的心灵都充满友情和温暖。二是引导学生既要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又要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使班上呈现人人自尊,同时又尊重别人的好风气,最终使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己的尊严与自豪感。愉快地接受自己,充满信心地发展自己。

2     运用瓦拉赫效应,充分发现每一个人的智慧潜能。寻找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使每一个人在学校生活中都成为成功者。

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学时代他选择文学、选择美术都被老师判定为没有发展前途的人。后来他选择了化学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会有其强项和弱点。一旦找到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瓦拉赫效应给我们教学上启示也很多,首先,要把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推向主动者的地位。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约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自己智能的强点。其次还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搭建舞台。让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3     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倾注一腔爱心。

皮格马利翁在雕刻女神像时由于倾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最终使雕塑有了生命。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不信东风唤不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充满爱心的教育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师爱是德育之魂、德育之本。充满爱心的批评是“多刺的,但却散发着圣洁师爱的芳香的玫瑰花。”充满爱心的宽容有时会引起“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充满爱心的表扬是最好的“激励、唤醒和鼓舞”艺术。夸美纽斯说:“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可以忠告,可以劝导,有时可以谴责。”总之是浓妆淡抹都相宜。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