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优质课教案 - 24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优质课教案 - 24

时间:2019-09-11 11:19:00    下载该word文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

历史上的重大回眸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课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一、课时、课型等

1.年级:高一

2.科目:历史

3.授课人:

4.课题:3.1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5.课时: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历史必然性;

2)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并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3)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史实的分析、归纳等的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各项改革措施的了解,认识北魏前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和民族融合的必然性。

2)在此过程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3)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以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比较法等学习方法来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和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目的的认识,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认识民族平等、团结、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2)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3)了解孝文帝改革给社会带来的繁盛局面,使同学们认识民族融合交流给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过程和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2.难点: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教法、教具

1、教法:问题探究法。材料分析法

2教具:教材、地图册、多媒体等

3、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材料分析、问题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②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③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④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2、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句话吗?在板书上写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学生:听过

【教师】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这句话出自北方著名的民歌《敕勒歌》,现在我们来听一下这首歌(播放歌曲)

这首歌起初由高车族牧民用高车语创作。高车族即为铁勒族,又叫敕勒族,因他们乘高车,逐水草,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被称为高车族。后来,高车族与鲜卑族的交往增多,《敕勒歌》便被译为鲜卑语,在北方广为流传。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语为“正音”(标准语言),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汉语,《敕勒歌》又被译为汉语,保存流传至今。所以,我们现在所能听到这首歌要归功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那么孝文帝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进行改革?改革的具体内容有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同学们翻到课本28页。

首先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第一个内容:智者的选择,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也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同学们要注意做好笔记。

(二)讲授新课

1、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板书、展示课件)

【教师】只有国家的统一,才会有政治社会的稳定,也才为改革奠定基础,首先我们来学习孝文帝改革的第一个背景。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①北魏的崛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在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东晋的时候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在淝水之战后前秦打败东晋并迅速走向解体,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定都平城,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北魏在不断的征战和经济的发展中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实力最强的政权。

②统一:439年统一北方,结束100多年16国分割割据局面。(教师:铜同学们在课本上划下来)

【教师】同学们看课本28页的十六国兴亡表,正是北魏统一了北方才结束了这个分裂割据的局面。

(多媒体展示图片:嘎仙洞遗址、北魏统一北方后的疆域图)

教师】那么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有什么意义呢?

③意义:

A. 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教师:结束100多年16国分割割据局面)

B. 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C.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改革的第二个背景,同学们注意在课本上进行勾化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2)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 (必然性)

【教师】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表现为三方面:阶级矛盾激化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危机四伏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

1 阶级矛盾激化

当时北魏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并且北魏的官员没有俸禄,他们靠贪污和搜刮来老百姓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各族人民的负担。使阶级矛盾激化

②民族矛盾激化

那就是当时北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我们看当时北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意思就是: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并且北魏统治者还随时强迫百姓服役当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戮;至此北魏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以汉族为主的民众暴动达七八十次

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

北魏统一了16国,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悬殊,难免会发生冲突;再加上拓拔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而汉族地主官僚与鲜卑贵族矛盾又时常发生,致使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

北魏社会 矛盾的激化就使萧文帝的改革成为历史必然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孝文帝改革的第三个背景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可能性)

(多媒体展示图片冯太后)

【教师】冯太后对孝文帝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孝文帝5岁即位,但掌权的是他的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在掌权期间进行的改革为孝文帝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方面、那就是冯太后对孝文帝的汉文化教育。冯太后出生汉族,她对孝文帝给予很大的期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边的内侍十天内要回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回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从而使孝文帝逐步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这两个方面就为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于是孝文帝亲政后继承冯太后的事业,进一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面进行改革,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节课第二个内容的学习——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写板书)

2、改革的内容(板书、课件)

【教师】同学们在思想政治中学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首先孝文帝在经济进行改革。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孝文帝在经济上的改革,即均田制的推行

1)推行均田制(经济领域)

教师那么什么是均田制?同学们请看课本29页的学习思考,想想什么是均田制

答(由于问题有难度,建议教师自己回答均田制是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所谓均田,不能理解为平均土地,只是将掌握在国家手中的那部分公田,进行有限度的授田、还田。受田农民对土地只有经营使用权,不准随意买卖;农民在获得使用土地权益的同时,要承担义务,从而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地主来说,他们的土地占有不受任何影响。对农民来说,由于有了小块土地耕种,徭役赋税相对较轻,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因此均田制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教师过渡:那么孝文帝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推行均田制的呢?

①背景:A、北魏统治者曾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居住,实行计口授田(师:也就是按照每家每户人口的多少来分配土地),“劝课农桑”,这是均田制雏形。

B、再加上战争和人口迁移,使北魏统治者掌握大量无主土地。(前提)

②时间:485

③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④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教师补充:同学们注意此时在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⑤内容:(教师:同学们看课本上有关于均田制的具体详细的内容,下面老师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A、农民: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地。领露田(即无主荒地:死后归还,不得买卖)和桑田(即已耕种土地:可继承和买卖)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徭役杂税。

B、官吏:官吏可分到公田。

C、地主:地主原有土地不变。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

【教师】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

在多媒体中展示图片用图来说明

【教师】那么推行均田制对当时北魏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⑥作用:

A、首先,规定不准买卖土地、公开授田的规定,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流民定居。

B、使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师过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均田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下面我们看看它具有的局限性有哪些

⑦局限性:

A、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教师:农民、官员地主占有土地是不均衡的);

B、随着大量流民等迁入使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

C、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小结:均田制对后代的田制有很大的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实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我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教师过渡】经济的改革为接下来的改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孝文帝改革的第二个内容,即在政治领域中首先进行整顿吏治。

(2)整顿吏治(政治领域)

原因:北魏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贪污成风,影响政府经济收入,也激化阶级矛盾。

【教师】同学们在课本上划下来,这是孝文帝整顿吏治的背景。

【教师过度】面对这些问题,孝文帝该怎样做呢?

措施:

A、官吏任期不再固定六年,改由官吏政绩的好坏决定;对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处死。

B、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品第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

教师:整顿吏治对当时北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

影响:

A、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B、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同学们看课本30页的学习思考,思考北魏官员的收入在孝文帝改革前后分别是如何获取的?

:①改革前:把战争中掠夺的人畜等财富,按照功劳的大小和品爵的高低划分,作为获得官俸的主要手段。

②改革后:俸禄统一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教师过度】在政治领域中孝文帝接下来做的是迁都洛阳,迁都洛阳是孝文帝推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孝文帝在政治领域的第二个改革——迁都洛阳

(3)迁都洛阳(政治领域)

多媒体展示图片:北魏迁都洛阳的示意图

【教师】北魏自建国 至孝文帝执政,定都平城有近百年的历史。那么孝文帝为什么还要迁都洛阳呢?下面我们一起从客观和主管两个方面来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首先我们开看客观上的原因,那么将要上演平城与洛阳之间的PK

1 迁都洛阳的原因

A、客观原因:

【教师】在各方面的PK中,洛阳以明显的优势获胜,这是从客观上来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要从主观上分析其迁都洛阳的原因,那么我们得探究史学新观点——摆脱母权阴影说

B、主观原因:摆脱母权阴影说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14岁继位,冯太后临朝称制,孝文帝自幼由冯太后抚养,继位时仅5岁,冯太后再次执掌朝政,冯太后聪明贤达,富有才干,孝文帝对其非常尊敬崇拜,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在平城为其营造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陵墓,并在太后陵东侧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规模相对小的陵墓,表示要永远高山仰止般的陪伴太后、忠于太后。他真的愿意葬入陪陵吗?真的愿意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要笼罩在母权的阴影中吗?特别是平城是鲜卑贵族的老窝,长期以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母权政治势力,这对孝文帝掌握权力构成极大威胁。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硅、还有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都是在这种内乱中被杀的。孝文帝为摆脱母权的阴影,把皇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它选择了“走为上”,于是便有了太和十八年的迁都。

采用情景创设法:

师:现在的电视剧流行穿越,今天我们也来穿越,回到当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时人们的反映都有哪些:

1.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2.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3.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4.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已近百年了,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不能迁。

5.洛阳是汉人居住区,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会威胁我们的统治。

【教师设问】面对众多的守旧反迁都势力,请学生为孝文帝出谋策划更高明的手段达到其迁都的目的?

师答: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从平城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洛阳。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孝文帝迁都,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教师穿越时空,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那里都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图片:北魏洛阳平面图)

师: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被后来的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效仿。

【教师】那么迁都洛阳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②迁都洛阳的影响

A、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B、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大。(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被后来的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效仿。)

C、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展开;

D、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定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革除旧俗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教师过度】其影响成为孝文帝割除旧俗的背景,为该措施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们学习孝文帝改革的最后一个内容,即在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中的割除旧俗

(4)割除旧俗(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其具体措施是:

A、仿汉制: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修官制礼仪。

B、穿汉服: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多媒体展示图片:胡服和汉服)

C、说汉话:30岁以下官吏,一律说汉话。

D、用汉姓:把拓拔氏改姓元,抹去皇室鲜卑族标志;鲜卑族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

E、通汉婚:提倡皇族贵族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地主联系。

【教师】孝文帝以身作则,不仅娶汉族大臣的女儿为皇妃,还让他的五个弟弟分别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

F、重汉臣:汉族官员由原来1/4上升到1/3,后来出现胡汉官员各半局面。

【教师】孝文帝不仅发布改革的命令,而且也很注意检查实施的情况。499年,孝文帝从前方回来,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有不少妇女仍穿着鲜卑服,就责备尚书没有尽到职责。任城王拓拔澄辩解说,现在穿胡服的人已经不多了。孝文帝不满地说:“你是不是想让全城的人都穿鲜卑服,才满意啊!”

【教师】其中孝文帝在割除旧俗中的一个壮大之举是废太子,孝文帝废太子

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其时年仅15岁。

【教师】从这些可以看出孝文帝革除旧俗的决心。孝文帝的这一举措对当时北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②影响:巩固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联系,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教师】孝文帝割除旧俗这一举措,可以用一句名言来概括就是: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

这句话给我们的认识就是: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孝文帝的改革是从中央统治者到地方的逐步推行,并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各个领域,说明:

孝文帝改革的总体特点: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和意义:(结合教材P33的自我测评)

①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师:多媒体展示民族融合的含义: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民族融合包括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过程。由于重工业历史上汉族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的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3)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措施得力

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师:多媒体导出材料: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师提示解题关键:如何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

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结合其主要活动,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定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

判断标准: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4、板书设计

1、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 (必然性)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可能性)

2、孝文帝改革措施

1)推行均田制(经济领域)

2)整顿吏治(政治领域)

3)迁都洛阳(政治领域)

4)革除旧俗(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3、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孝文帝改革的总体特点: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①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课堂小结

一帝(孝文帝)

三背景(一基础两性: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 (必然性);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可能性))

四内容(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革除旧俗)

三作用(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四) 练习巩固

1、(08江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答:问题: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

措施: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答:说明:改革面临着阻力;

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体现汉与鲜卑之间存在矛盾;第二问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第(2)、(3)问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体会改革的艰难和改革起到的效果。

2、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3、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答案:A

4、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答案:B

5、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六)作业布置

1、 从我们的身边入手进行小调查,看一看汉族的生活习俗上都有哪些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上又有哪些受到汉族的影响?(服饰、饮食、艺术等方面)

2、 走进中国史上女性统治者,西汉吕后、北魏冯太后、大唐武则天、清末慈禧选择其一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研究。

六、课后反思和评价

1、 本课是选修课,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但每个部分下又包含若干小的知识点,总的来说,本课内容相对来说还是较多的,再加上课时的限制,因而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讲完课本涉及的所有细小知识点,也不可能分析完课本中罗列的材料。对于这个问题,只能根据课标要求来进行筛选讲解,剩余的细小知识点由学生下来自行了解。

2、 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在讲解时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讲授,应该注意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去讲解,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讲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小故事,比如孝文帝废太子、冯太后对孝文帝的汉化教育等小故事。

3、 在教学中不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4、 今后努力的方向: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习,应该及时给予帮助。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