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摘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作家,在这些众多的作家中我们不得不提及茅盾。茅盾对我们来说是一位耳熟能详的作家,他的作品往往会出现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茅盾是一个敢于探索的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作品风格。因此即便都是他写的文章,但是两篇文章在总会人物形象、艺术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就《蚀》和《子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蚀》《子夜》;人物形象;艺术表现
I

ABSTRACT
Inthehistoryofmodernliterature,theemergenceofabatchafterbatchofgreatinfluenceonlaterwriters,manyofthesewriters,wehavetomentionMaoDun.MaoDunfamiliartousisawriter,hisworksoftenappearinthelanguage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textbooks,oureducationhasanimportantrole.MaoDunisapersonwhodaredtoexplorehischaracterdetermineshisworkstyle.Soevenifallhewrotethearticle,butthetwoarticlesdifferintheFederationofcharacters,artisticstructure,languagefeaturesandotheraspects.Thisarticleonthe"Eclipse"and"Midnight"werecompared.
Keywords:"Eclipse";"Midnight";characters;artisticexpression
II


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IIKeywords.........................................................II一、写作背景......................................................2
(一)《蚀》的写作背景...........................................2(二)《子夜》的写作背景.........................................2(三)分析......................................................2二、人物形象.......................................................3
(一)《蚀》的人物形象...........................................3(二)《子夜》的人物形象.........................................4(三)分析......................................................4三、艺术表现技巧...................................................5
(一)构思过程不同导致艺术结构不同..............................5
1《蚀》的构思过程..........................................52《子夜》的构思过程........................................53、比较分析.................................................5(二)心理描写..................................................5
1《蚀》的心理描写..........................................52《子夜》的心理描写........................................53、对比分析.................................................6(三)间接描写..................................................6
1《蚀》的间接描写..........................................62《子夜》的间接描写........................................63、对比分析.................................................6
四、语言特色.......................................................6
(一)《蚀》的语言特色...........................................6(二)《子夜》的语言特色.........................................6五、总结...........................................................7参考文献...........................................................8.............................................................9

1

一、写作背景
朱自清对茅盾的作品评价是比较高的,他认为茅盾的两部作品《蚀》和《子夜》最能表现时代。但是二者又是有所区别的。《蚀》是作者在经历了人生之后再进行创作出来的,而《子夜》是作者为了创作出新作品去经历人生的。(一)《蚀》的写作背景
在茅盾创作出《蚀》之前,他就已经经历中国动乱的那段时期,这一段经历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在这段经历中他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也让他记忆犹新,因此这也就激发出了茅盾的创作激情。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茅盾最为关注的是几个“时代女性”,这几个女性的思想意识引发了茅盾的注意力。在革命期间,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女学生或者女性知识分子对革命事业充满了激情与向往,这些女性知识分子对革命的幻想给了茅盾创作的灵感,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些人物形象,所以,茅盾创作起来也就文思泉涌,造就了《蚀》中“时代女性”的典型形象。提到这个“时代女性”形象,我们可以将这种形象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静女士、方太太这种。一种是: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这种。这两种类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展示了时代和生活的情况,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因此,《蚀》这部作品的创作并不是作者苦心冥想出来的,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经历总结并进行艺术加工而出的。(二)《子夜》的写作背景

1929年之后,也就是在创作《子夜》的那段时期,茅盾已经不再拘泥于曾经写作素材了,他乐于探索的性格使得他开始去追求改变。由于茅盾已经成为一名职业性的作家,因此在创作中会出现素材重复或者枯竭的情况。所以茅盾就开始去刻意的搜集写作素材,带着目的去研究生活,观察人物。通过这些目的性的观察和研究所得来的写作素材在作者的加工下形成了一部新的作品,也就是《子夜》《子夜》中所写的生活,和《蚀》有所不同,它不是作者通过亲身体验生活得出感受所创作出来的,而是通过作者去观察研究生活得来并创作出的。
所以说,《子夜》是作者为了创作而去体验人生。尽管如此,但是《子夜》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是十分成功的,它所描绘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一大亮点。(三)分析
通过这两个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这么认为,通过写自身的生活经历,并进行艺术加工是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然而写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但是通过目的性、计划性的调查研究也是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的。虽然在我们普遍的认知当中还是认为作家应当写自己所熟悉的、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但是毕竟我们能够亲身经历的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眼界

2

也是有限的,当我们的思维被局限了,写出来的作品就会脱离现实,无法使读者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去接触新的事物,研究新的情况。茅盾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放弃了自己熟知的题材,开拓了新的创作思维,这种敢于创新的行为使得他的创作了新的历史,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榜样。
二、人物形象
在《蚀》中,作者强调最真实的反映生活,不在作品中掺杂个人情感。而在《子夜》中,作者则是明显的加入了目的去进行创作,主要对中国的社会性质进行了讨论,这种具有目的性的写作更容易激发作者的创作兴趣。因此在《子夜》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进行发挥,将吴孙甫这个原本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越来越被作者概念化了,成为某种社会性质的缩影。而《蚀》的创作则是作者客观的反映现实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中并未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一部客观性的、自然性的作品。对于这两部作品,有人认为《子夜》是概念化的作品,不如《蚀》来得真实,艺术技巧等方面也不如《蚀》;有人认为《子夜》的创作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经历了作者的逻辑思维的改造的作品相比客观性的作品更有阅读价值。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我们也难以分辨,暂且通过具体作品的具体分析来进行对比讨论一番吧!(一)《蚀》的人物形象
茅盾在创作《蚀》的时候曾表示写这部作品的目的就是要写一些平凡人物的悲剧性的结局,因此《蚀》并不是一部毫无目的性的写实作品。作者并没有完全做到不在作品中加入个人的主观情感,相反的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强烈的表达出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对于孙舞阳和章秋柳这类“时代女性”作者更为偏爱。虽然在作品中作者多次表明这类人物过于放纵浮躁,但是作者也表现出她们拥有一颗细腻温柔的心灵和一个高尚洁白的灵魂。这类女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敢于冒险,追求真相,她们也乐于为别人牺牲自己,但是她们也并不是纯粹的拥有高尚的一面,她们也会有自私利己,追求享乐的一面。在面对革命的背叛的时候,她们难以接受这一现实,于是她们开始放纵自己,追求快感和刺激。尽管革命失败了,但是她们依旧没有向黑暗社会妥协,她们在黑暗中挣扎着,试图挣脱枷锁,获得自由。在作者眼中,慧女士,孙舞阳和章秋柳都不是革命的女子,她们也不是浅薄的,追求浪漫的女子,她们是可爱的,可怜的。之所以说她们可爱又可怜,那是因为她们在不断努力的挣脱封建道德,伦理纲常的束缚,虽然她们将这种反抗曲解为性的解放。但是她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弱点和革命的失败使得她们最终又陷入生活的沼泽中,无法自拔,但是她们这种奋斗反抗精神是值得我们所赞赏与同情的,这远远胜于苟活于世,向黑暗社会屈服,甚至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在作品的结尾,作者并没有为这群挣扎着的女性指出希望之路,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对于这类“时代女性”来说,找不到希望之路,一直在黑暗

3

中迷茫才是最真实的,最本质的。除此之外,《蚀》的结尾没有为“时代女性”指明出路也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作者的消极情绪,试想如果在《蚀》这部作品所刻画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一位指明前路的人,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这就和那个时代的氛围所违背,就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二)《子夜》的人物形象
在《子夜》中,作者创造出了吴孙甫这个人物形象,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把吴孙甫作为一个反动的工业资本家形象来写。作者反而是在塑造一个失败的英雄,吴孙甫的悲剧性不是纯粹的由于他个人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条件所造成的必然结局。作者为这个人物的命运感到遗憾和叹息,这也往往勾起读者的共鸣。我们暂且不看吴孙甫的出发动机是什么,但是不管怎样,他的愿望也是希望能够抵抗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一愿望与我们民族的愿望是相符合的。再看看吴孙甫的个人魅力,他满腹才能,具有先见,刚毅顽强,做事效率高。和赵伯韬相比,吴孙甫远胜于他,但是最终吴孙甫却惨败在了赵伯韬的手上。其实这并不是吴孙甫的过失,这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对于吴孙甫这个人物形象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赞赏和惋惜。根据种种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作者并没有以“反动的工业资本家”形象概念来刻画吴孙甫形象,作者反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主观感受来刻画出吴孙甫这个人物,这就使得吴孙甫这个形象更加鲜活真实。此外,吴孙甫的性格因素也是导致他失败的一个因素。作者曾经表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路是投降帝国主义和向封建势力妥协这两条路。但是在《子夜》中吴孙甫并没有按照作者设定的路线来走,吴孙甫并没有向投靠帝国主义或者向封建势力低头,他并没有将自己全部的财产卖给日本公司,而是将全部资金用来和赵伯韬决一死战,即使到最后一步他也没有屈服,而是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因此,吴孙甫这个形象是作者在头脑中经过美学加工,利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人物。(三)分析
在《蚀》中,作者刻画出了孙舞阳、章秋柳和慧女士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她们拥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的代表,而作者也在文中加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她们的偏爱。但是她们由于自身以及社会的原因,始终摆脱不了悲剧性结局。《子夜》中塑造的吴孙甫形象和《蚀》中的几个女性形象是不同的,吴孙甫这一形象是出现在中国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压迫的大背景下的工业资本家形象。
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两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却又存在着一些微妙的联系。比如说,这两部作品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反抗反动意识,前者是反抗封建道德,后者是反抗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除此之外,两部作品的人物形象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他们的悲剧性结局都是受到自身性格和社会背景的影响的。

4

因此,《蚀》和《子夜》这两部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可以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上文对于两部作品在写实性与形象化方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这么总结,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脱离了思维逻辑、艺术加工的纯写实性的作品,也没有完全依靠思维逻辑进行创作的形象化作品,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各类作品中这二者只存在主次关系,并不能完全脱离。一旦脱离即便创作出作品,相比也不会是很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表现技巧
(一)构思过程不同导致艺术结构不同1《蚀》的构思过程
在进行《蚀》的创作过程中,由于作者是在体验过生活之后再进行写作的,所以作者创作的时候文思汹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作者并未进行全篇的结构思考,因此《蚀》的创作是比较自然流畅的,但是在结构上却是比较松散粗制的。《蚀》的三部作品在人物的安排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都缺乏一定的筹划。2《子夜》的构思过程
和《蚀》的创作过程不同,《子夜》的创作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的。作者在进行创作之前已经将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故事的大纲等等拟定好了,作者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安排,在结构上更为有序,井井有条。3、比较分析
通过精心的结构构思,在结构上《子夜》明显的略胜《蚀》一筹。经过精心的结构构思有两点好处,一是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塑造,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立体,接近生活,使作品展示出真实性;二是能够将矛盾一一呈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便于发现矛盾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从而表现出时代的整体的面貌。(二)心理描写1《蚀》的心理描写
《蚀》的心理描写一般是通过作者来直接叙述人物的心理状态,其中也有通过联想比如静女士由阳台上的女衫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和未来,有时也通过人物的精神分裂来进行心理描写,还有精神幻想也是作者常用的手法。因此在《蚀》的创作中,作者是花了心思来进行深度的心理描写的,这在那个时代的创作当中还是很独特的。2《子夜》的心理描写
在《子夜》的创作当中,作者已经不再运用像《蚀》那般比较单纯的心理描写手法了,作者通过多种方式融汇到多种矛盾当中,让故事情节安排由人物的心理和精神能力构成。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推动故事发展的进程。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对动作和环境的描写来展示心理感受。

5

3、对比分析
在心理描写手法上,《子夜》运用的手法相比《蚀》的运用手法来说更会纯熟深入一点。《子夜》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又加入其它方面的描写,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复杂多变的人物内心,使得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和饱满。(三)间接描写1《蚀》的间接描写
在《蚀》的创作当中作者对间接描写的运用已经初具规模,比如在描写陆梅丽的客厅的同时也描写了孙舞阳的房间格局,听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出孙舞阳浮躁轻率而又浪漫的性格特征,这与陆梅丽端庄文雅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比如描写静女士烦恼的时候并未直接描写静女士的状态动作,而是对一只苍蝇进行了细节描写,通过苍蝇的一举一动,这些细节烘托出静女士的内心状态。这些间接描写的手法在《蚀》中是很常见的。2《子夜》的间接描写
和《蚀》相同的一点就是《子夜》中也大量的运用了间接描写的艺术表现技巧,但是和《蚀》不同的是《子夜》在运用间接描写的时候更为成功。《子夜》中多运用细腻的心理刻画,也多采用对照的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而且还多利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人物的塑造更具有一丝神秘感。而且在《子夜》中,作者在细节方面做到面面俱到,连细微之处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所以说《子夜》在间接描写上是一个成功的典范。3、对比分析
茅盾的作品中对人物的间接描写应用得是比较广泛的,他对于人物的动作、环境等的描写是相当细致,而且又大量采用对照、烘托、反衬等手法来描写人物,这些手法在《蚀》中已经广泛运用,但是在《子夜》中的运用更为成熟。

四、语言特色
(一)《蚀》的语言特色
在《蚀》的语言描写中,作者多用动态和拟人的描写,通过视觉和听觉以及心理上的感受来形成立体的感官体验。但是《蚀》在语言上也存在一些缺陷,不少人物的说话腔调都和一般知识分子的腔调一般,没有鲜明的个性。(二)《子夜》的语言特色
和《蚀》相比,《子夜》在叙述语言和人物的语言上都有所改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就有意将作品的语言更能为大众所接收。所以《子夜》的叙述语言明快有力,感情色彩鲜明,而人物语言也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虽然《子夜》的语言并没有达到大众所接收的程度,但是整篇文章和《蚀》相比确实更为明快清晰,有所进步了。

6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茅盾的两部作品《蚀》《子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从写作背景、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技巧以及语言特色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对两部作品在这几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有了具体的了解,对茅盾的作品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7

参考文献
[1]江腊生.论《子夜》的三个话语世界[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04:70-78.[2]董世辉.浅析《蚀》和《子夜》艺术表现的技巧[J].语文天地,2007,16:59-60.[3],.[J].,2009,06:63-66.
[4]王建中,陆文采.吴荪甫:民族资产阶级的巨子——茅盾《子夜》的人物分析之一[J].社会科学辑刊,1992,06:139-145.
[5]乐黛云.《蚀》和《子夜》的比较分析[J].文学评论,1981,01:110-120+137.[6].[J].(,1984,02:30-37.
[7]张明亮.茅盾创作与左拉[J].中国文学研究,1986,01:55-65+35.
[8]张柏林.“客厅文化”——《子夜》的独特视角[J].枣庄学院学报,2013,04:29-30.[9]钟新良.论茅盾文学创作中的颓废色彩[D].湖南师范大学,2012.[10]邱文治.论茅盾小说的时代性[J].中国社会科学,1985,01:189-208.[11]黄继持.在茅盾研究的边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03:62-69.
8


论文的完成要感谢XXX老师在论文的开题、修改上给予我的提示和指导。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我对于如何写论文有了认识上的提高,对论文的层次、应当具备的内容等有了更多的注意,也发现了自己论文写作中许多不足之处,为今后论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感XXX老师为本文的完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还要感谢所有在我四年学业中教导过我的老师,感谢你们在我的专业学习过程里的传道、授业、解惑。
9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