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语文试卷2005年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2005年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

时间:2012-10-18 09:23:03    下载该word文档

2005年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

出题人:雷庆建 审题人:卿国清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统一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一、4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造(shù) 氓之蚩蚩(chī) (xì) 子无怒(qiāng

B风(bèi 体无 (jiù) 死(kè) 尔卜尔 (sì)

C (qiān ) 车帷裳(jiān) 踟蹰(zhú) 夙兴夜寐(sù)

D(wèi) 靡室老矣(mǐ) 葳蕤(ruí) 爱而不见(xià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

A.烽火连天 耳根清静 一无反顾 轻拢慢捻

B.防微杜渐 穷困僚倒 渔舟竞发 反复无常

C.天崖海角 夙兴夜寐 欲盖弥障 一枕黄梁

D.托欠工资 克敌致胜 如愿已尝 以逸待劳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上,紧握着钢枪,虎视眈眈地望着敌营。

C.深秋的翠屏山景色迷人,那色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际 的殷红世界。

D.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手防患未然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古生物的研究上,老教授奋斗 ,硕果累累。

②这段文字可以删去,因为它 于中心。

③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

④我每买一本书,都先看对这本书进行 前言。

A.终生 游移 推托 评介 B.终身 游离 推脱 评价

C.终身 游移 推托 评价 D.终生 游离 推脱 评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产生这些现象的诸多原因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

B.被辞退的工人,在重新就业的第一年可领到原工资的70%的待业保险金,第二年可以领到50%;两年未就业,不再发放保险金。

C.由于世界性水危机,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

D.客观事物的本质并不是直接显露在外,而是潜藏在内,有时还会以假象出现。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通向大学的大门就要打开了,”张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请大同学们再加把劲,作最后的冲刺。”

B、到底是吃还是不吃?我的小祖宗。

C、有人把事业和盐作比,称事业是“生命的盐”,确实是既新颖别致,又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事业的真谛。

D、当竞赛裁判组组长宣布:今天的风筝比赛红队获得冠军时,放飞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7.下列各组中停顿有误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B、孔雀/东南/飞,五里//徘徊。

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一致的一组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何言复来还

蚓无爪牙之利 不吾知其亦已矣

C、渐见愁煎迫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为仲卿母所遣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9.下列划线的“复”字,与“相去复几许”中“复”字的意思一致的是(

A、更若役,若赋,则何如 B、久在樊笼里,得返自然

C、回朕车以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D、山重水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根据语境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_____________”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a.出来吧,你们! b.你们出来吧!

②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___________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

a. 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

b. 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

A.①ab B.①aa C.①ba D.①bb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明年,始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为有年。既而弥月不,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亭,商贾相与歌与市,农夫相与尽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月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有可忘耶?

既已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日三雨,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为亭!”

注:①扶风:凤翔府的古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

②忭(biàn):快乐。③襦(rú):短衣、短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以雨名,喜也 志:表示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官舍 治:整修

C、雨麦于岐山之阳,其为有年 占:占卜

D使天而雨珠 使:假如

12、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民方以为 ②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①既而弥月不 泽下注

C、①可得耶 皆出于此乎

D、①古者有喜,则以 ②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13、划横线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至扶风之明年 B.今天不遗其民

C.狱讼繁兴 D.以为休息之所

14、对《喜雨亭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记叙亭子命名缘由、建亭经过以及亭子落成恰逢甘雨等,表达了作者关心农事,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本文以“喜”字贯穿全篇。以“喜”字开头,又以“喜”字结尾,前呼后应, 结构严谨。

C.文章虽篇幅短小,但笔法多姿。集记叙、抒情、对话、歌咏等多种写作方法于一体,在轻巧的行文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D.本文没有点明题旨的议论,写的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第Ⅱ卷

三、(20分)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选自《中庸》)

①知耻近乎勇: 。(3分)

②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请简要说明(3分)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4分)

第一问:

第二问: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8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爱而不见,

4)唯草木之零落兮,

5)别有幽愁暗恨生,

6)天姥连天向天横,

四、(2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①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另据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拟声词)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顿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②若是在那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黑夜一样的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清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间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们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的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喜欢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到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④大概我们所祈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辟的,唯有这一个淡漠无味!

⑤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离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过一盏白汤,一场痛苦胜过哀乐两忘。但这里并不是说愉快欢乐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需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比淡漠远胜罢了。

⑥所以虫声是足以系恋的东西。又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味道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⑦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唯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1923831日作

18.①段说自己的居住环境是“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请用最简洁的语言从环境特征和作者心情两方面概括。(4分)

19.②段作者满怀眷恋地回忆了秋虫集居的鄙野乡间,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出的作者的真正怀恋或向往是什么?(4分)

20.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2)

2)第三段中“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

3)第七段中,作者说,“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你能体味出哪些意味?(3)

21.请从《没有秋虫的地方》这篇文章的表现方法或写作特色入手写篇不少于30字的鉴赏性文章。(12分)

五、(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妇女多年来总嘲笑住在对面的那位妇女太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

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妇女衣服洗不干净,原来是她家里的窗户脏了。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窗上的灰渍擦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简单。因此,我们不妨经常提醒别人: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也更应该常常自问: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自己的窗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话题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800字左右。

2005年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测试答卷

选择题114题, 42分)

151

2

161

2

17. (1) (2)

3 (4)

(5) (6)

18.

19

20(1)

(2)

(3)

21

五.作文

800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2A A“耳根清静”应为“耳根清净”,“一无反顾”就为“义无反顾”。B“穷困僚倒”就为“穷困潦倒”C“天崖海角”应为“天涯海角”,“欲盖弥障”应为“欲盖弥彰”,“一枕黄粱”应为“一枕黄粱”D“托欠工资”应为“拖欠工资”,“克敌致胜”应为“克敌制胜”,“如愿已偿”应为“如愿以偿”)3A 4D 5DA“它们”指代不明,可指“这些现象”也可指“诸多原因”。B末句主语与前面各句不同,应加上“单位”之类的词。C因果倒置,改为“由于地表水……恶化,造成世界性的水危机。”)6C 7D 8D 9B 10B

11、选A。志,记、记载、纪念。

12、选D。均活用为动词,给……命名。A项前“以为”,把……作为,两个词,后“以为”,认为,以歌词;B项前“雨”活用作动词,下雨,后“雨”,名词;C项前“其”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后“其”表示推测预期,大概。

13、选DA项“明年”文中是“第二年”的意思;B项“今天”是两个词,现今上天;C项“狱讼”之诉讼案件。

14、选D。本文写得较为明朗。

15.(1)有羞耻之心(懂得羞耻)就跟勇敢接近了。(2分)

2)知道对待别人的方法,也就会知道治理天下与国、家的方法了。(3分)

16.(1)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2)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还必须由高兴变为懊悔。(2分)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2分)18(略)

17.略

18.①环境 没有生机、令人室息(2分)②作者强烈的孤独、苦闷(愤懑)之情。(2分)

19.作者借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和怀恋(1分),表达了自己对自由、活泼且充满生机(2分)生活的向往(1分)。

20.(1)秋虫在生命结束之际尚能奏出“众妙毕集,各抒灵趣”的和声(1分)使得有崇尚自由理想的人物激动、赞叹(1分)

2)正是这秋虫的鸣叫,使作者摆脱了死一样的空寂(1分),与他追求不平淡的生活的心理相应和(1分)。或者它使人体味到生活与生命的丰富意味(1分),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的真实、生机和意义(1分)。

3)象征着现实环境的严酷,心灵自由的禁锢,社会气氛的令人室息,反动统治的黑暗。(答出两个即可得分)

21.略

参考资料:

“没有秋虫的地方”是叶圣陶先生20年代初的作品,作者以其精湛的艺术构思,质朴凝重的语言,倾吐了一个进步的热血青年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题目意蕴丰厚,文章味道隽永,读之耐人咀嚼,令人深思。

文章从环境的渲染起笔,着意营造一种冷漠无味的艺术氛围。“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不见一只蝴蝶”,更令人裴哀的是,无论怎样倾听,都“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这就暗示了“没有秋虫的地方”是一个没有生气、“趣味干燥”的地方;而这样的“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地方呢?作者所设置的这种凝重、深沉的悬念,在篇末终于有了答案。原来这种没有生机、令人室息的地方,是“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在文章的终了作者写道:“想道‘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由此可见,作者所说的“井底”与“铅色”正象征了作者所生活的那个黑暗而冷漠的年代。

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在冷漠死寂的环境渲染之后,立即将文思转入对有秋虫的地方的追忆。在那充满虫声的乡间,一个自由和谐的天地里,“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在作者的笔下,那秋虫的合奏,仿佛是经过乐师精心的训练,那众妙毕集的“灵感”简直就是人间的“绝响”。然而文章的意蕴并非在此,作者一方面通过记忆中秋虫鸣曲的描摹和愉悦心情的抒发,与现实寂寞无声无虫之秋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审美心理的反差,从而突出期盼之情的急切和无奈之心的焦灼。另一方面通过“绝响”的讴歌,引发出一种对人生的体验的感悟。秋虫的音响素来是秋愁怨曲,最易引起劳人的感慨,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和思妇的低泣。而对于一个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来说,秋虫的鸣曲却有另一番意蕴。正是这秋虫的鸣叫,使作者摆脱了死一样的空寂,与他追求不平淡的生活的心理相应和。在作者看来,秋虫的鸣曲是绝好的“自然诗篇”,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由此作者生发开去,道出了一个热血青年不甘沉寂的律动之情。“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唯有这一个淡漠无味!”有味胜过无味,哪怕是酸的苦的。作者进一步写道:“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麻木地安世乐道,毫无反应是懦夫;只有在险恶环境中不甘淡漠,渴望战斗的才是勇士。作者通过对没有秋虫的地方的诅咒和对秋虫自抒灵趣的赞美,热烈而深刻地表达了不甘淡漠沉寂的生活、期盼冲向生活激流的强烈愿望。作者恋念秋虫的鸣曲,羡慕可以避开“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的秋虫,正是作者不愿辜负生活馈赠,让生命充实起来的心曲的真实写照。

在没有秋虫的地方,我们听到了一个热血青年那热烈、深沉的呐喊。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