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时间:2023-11-12 21:51:35    下载该word文档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9期(总第458期)  29 ・ 贵州偏远山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与对策 余明友,周玉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贵州偏远山区农村生活垃圾呈现产生量增加、种类越来越多、对山区群众健康危害增强等特点;政府主 管部门对山区农村垃圾处理重视不够、村民环保意识差、缺乏资金、受地形地貌影响导致垃圾处置难度大等是当前 这一地区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山区农村垃圾处理机制、针对山区特点探索 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偏远山区;生活垃圾;问题;对策;贵州 贵州是一个生态旅游大省,已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所依赖的正是山青水秀、植被良好、环境 优美、空气清新的自然资源。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 加,特别是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居住在贵州山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物质消费品的增长,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 对这一地区良好生态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问题。了解贵州山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和重视存 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山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与对策,对建设山区新农村,维护山区优美环境,促进当地 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贵州偏远山区农村生活垃圾现状 1.1 生活垃圾产生量呈增长态势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贵州偏远山区的村民大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基本 上是少量的可以降解的无害垃圾,这些生活垃圾经过数年后会自然降解或是可以作为生产资料加以利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贵州经济的发展,偏远山区村民收入明显提高,工业消费品大量增加,生活垃圾也成 倍增长,特别是不可降解的有害生活垃圾迅速增长。在贵州偏远山区的农村,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许 多偏远山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垃圾产生量呈现明显的季 节性特点,平时的垃圾产生量相对较少,但节假日时大量农民工返乡祭祖或与亲人团聚,消费比较集中,垃圾 产生量成倍增长。节后青壮年返回打工地,留下的成堆垃圾无人清理,造成了房前屋后垃圾的大量堆积。 1.2垃圾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在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的时期,贵州偏远山区农村的生活垃圾量少,成分相对单一,多为可降解的厨 余垃圾。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农村的生活越来越接近城镇方式和水平,垃圾产生的种类越来越多,大部分 原来只有在城镇才会产生的垃圾,现在在这些地区随处可见。概括起来,贵州偏远山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有 以下几大类。 a.包装类垃圾。在包装类垃圾中,各种食品包装塑料袋占的比重最大。一是成品食品袋,在农村校园周 边以及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食品,基本上都是塑料袋包装;二是塑料购物袋,尽管“禁塑令”颁布已近1O年,但 由于山区监管较难,这种塑料购物袋在偏远山区农村的使用,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呈越演越烈之势。 三是塑料杯碗,为图方便,许多地方的日常生活或是红白喜事,都在大量使用一次性的塑料杯和塑料碗,这也 是造成塑料垃圾激增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在包装类垃圾中,各种电器产品包装泡沫、一次性饮料瓶等都 是当前山区农村垃圾增多的主要成分。 b.厕卫类垃圾。在贵州偏远山区,厕所与卫生类垃圾的大量增加反映了现代文明生活与落后生活方式 的碰撞。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改善,购买力提高,使用方便的一次性尿布与卫生巾等已深入农村家庭;另一 收稿日期:2017-06-21 作者简介:余明友(1968一),男,贵州安顺人,教授,主要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统计研究工作;周玉娟(1969一),女,重庆人,副 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原理、教育管理研究工作。 
 30 ・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9期(总第458期) 方面,村民的卫生习惯还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的要求,许多村民的厕所还是男女不分的简易土坑式厕所,大量 的一次性尿布与卫生巾使用后不是直接丢弃在厕所就是随其他生活垃圾丢弃在村头路边,一碰到下雨,往往 随雨水冲刷到河里或是田间地头,气温升高时,这些垃圾爬满蚊蝇,散发出阵阵恶臭。 C.节庆垃圾。在贵州的许多农村,每逢婚丧嫁娶或是节日庆典,都有操办酒席与燃放烟花炮竹的习惯, 这些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特别是每年春节与清明节,返乡人员大量增加,除了产生比平时多出数倍的 商品包装垃圾外,烟花炮竹燃放后产生的垃圾更是随处可见。 1.3垃圾对村民健康的危害日渐增强 山区农村垃圾的成倍增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除了会损害优美的自然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会对当 地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在贵州的偏远山区,由于村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较低,垃圾对健康的 危害程度比平原人口稠密地区相对要小一些。但是,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大省,喀斯特地貌面积高达10.9万 km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9 ,特别是大部分偏远山区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垃圾的自然降解能力 差,有害垃圾无法深埋,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流入地表水或地下水中,而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自来水净化 处理设备,直接饮用被污染了的井水或河水,极易感染疾病,损害健康。当前,垃圾对山区村民健康危害最大 的为水土污染,在农村常见的垃圾中,如塑料制品和一次性尿片中的化学物质、各种废弃电池中的重金属、厕 卫垃圾中的有害病菌等都是水土污染的主要元凶。应当引起重视的是,近年来在城镇得到有效控制的烟花 炮竹燃放,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却有越演越烈之势。烟花炮竹的燃放除了污染空气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垃 圾,这也是造成水土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烟花炮竹垃圾由于残留有火药等成分,还会成为危害 山区儿童安全的隐患。在贵州山区农村,就曾发生过多起儿童由于捡拾烟花炮竹垃圾玩耍造成人身伤害的 事故。 贵州偏远山区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山区农村垃圾处置还未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 与城镇不同,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未纳入环境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近年 来,由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农村垃圾处理开始受到重视,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法》首次明确了政府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中的责任。但是,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管理机制与措 施,许多地方政府机构在农村垃圾的处置上,只重视那些人口较为稠密的、交通方便的中心地区,因为这些地 区更能代表当地的“形象”。而对于“曝光率”较低的相对偏僻的山村,环境卫生问题往往不被重视。因为缺 乏必要的监管,村民的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以致形成了交通道路沿线的村庄环境看上去很整洁,但是越往 偏僻的村庄环境越脏乱差的现象。 2.2村民缺乏垃圾处理的环保意识 因为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在贵州偏远山区农村,村民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 足。许多村民由于长期过着物质相对匮乏的生活,养成了一些落后的生活习惯,现在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 随意处置剩余物质,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并没有改变。一些村民在处置垃圾时,不要说垃圾分类存放了,就是 垃圾集中堆放都做不到,清扫的垃圾要么就是房前屋后乱倒,要么就是倒在简易厕所或是牲畜圈舍中。在贵州 偏远山区农村,年轻一代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大部分农村青壮年 都外出务工,留守下来的大都是缺乏文化的年老一代,这部分人生活方式保守,卫生习惯较差,基本没有环保意 识。值得一提的是,贵州一些比较偏僻的村庄,至今还保留人畜共居的居住方式,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倒进 紧挨着人的牲畜圈舍中,腐烂后作为农肥,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2.3 资金困难。缺乏垃圾处理的基本设施和保洁人员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农村的环境卫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重视。近年来,除了部 分地区的城乡结合部与乡镇中心地区有一些有限的环卫资金投入外,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 偏远山区,环卫资金的投入近乎于零。当前,贵州偏远山区农村的垃圾处理,除了缺乏公共财政资金注入外, 村民也缺乏垃圾处理卫生费的支付能力和意愿。由于资金困难,在这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垃圾处置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9期(总第458期)  31 ・ 的基本设施和保洁人员,大部分村庄连最基本的垃圾池也没有,这是导致垃圾不能集中处理,随意倾倒的根 本原因。有的居住人数较多的村庄虽然采用补贴的方式聘用人打扫卫生,但由于支付的报酬较低,所聘人员 多为老弱病残,只能免强对村庄主要街道进行保洁,无法对垃圾进行后续的处理。 2.4居住分散,地形复杂。垃圾集中处理难度较大 与平原地区农村交通便利、居住较为集中不同,受高原地形地貌制约,贵州省偏远山区村民的居住大都 较为分散,村寨的居住人口少,村寨与村寨之间距离远。这样的居住方式给垃圾处理带来了困难,特别是给 垃圾的集中处理增加了难度,如果要象平原地区一样进行垃圾的集中清运与集中利用和填埋,成本势必会大 幅度增加。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有用垃圾的回收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近年来废旧物质回收价格下跌 的情况下,原来一些可以回收的有用垃圾如废塑料、玻璃瓶、废纸等,现在在这些偏远地区基本上无人捡拾, 因为没有人进村收购,这也是造成这些地区垃圾大量增加且随意丢弃的重要原因。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针对山区村民环保意识落后,对垃圾危害性认识不足的特点,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活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与发展旅游经济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与 身体健康的关系,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落后的垃圾处理方式,自觉主动地进行垃圾的收集、分类与处理,保 持生产生活环境的干净与整洁。在教育形式上,首先应在山区农村中小学渗透和加强环境保护内容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从小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行为习 惯。其次要考虑山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群众喜欢的手机、 电视、网络等宣传手段,强化环保宣传教育效果,逐渐形成村民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秀美家园的文明习惯。在 当前条件下,提高山区农民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村民自觉处置垃圾的积极性,是山区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最基本的办法和措施。 3.2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山区农村垃圾处理机制 贵州偏远山区农村,多为喀斯特地貌,生态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要 以贵州省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 生活垃圾的排放,同时要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建立健全山区农村的垃圾处理机制,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 山区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欣慰的是,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逐步被各级管理部门所重视,近几年的贵 州省“两会”,均有政协委员提交农村垃圾治理的提案;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在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措施。随着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治理力度的加大,贵州偏远山区农村垃圾 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治理,山区的生态环境将会很快的改善和恢复。 3.3针对山区特点,探索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 针对贵州偏远地区山村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成本较高的特点,除了县、 乡级政府要切实做好垃圾治理人、财、物的投入外,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村级管理机构和村民自治 的重要作用,利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垃圾处理方式,在村集体中招募兼职的保洁人员,由兼职的保洁人员 负责该村的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兼职保洁人员的报酬可由村集体支付;在垃圾的转运问题上,由于山区村 民居住分散,统一转运成本高,可以在相对集中的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转运站,各自然村的垃圾采用包干补 贴的方式由村集管理部门负责转运。同时,应加强山村垃圾的分类、回收和重复利用,减少垃圾的转运和处 理数量,提高垃圾治理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Eli 韩智勇,梅自力,税云会,等.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特性与管理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12):2495—2501. [2]罗杨,佘光辉.贵州喀斯特同届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