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韩国丁氏

韩国丁氏

时间:2018-09-20 17:26:15    下载该word文档

韩国丁氏

韩国丁氏家族的祖籍地在南阳唐河县大河屯镇丁营村。该家族族谱记载;其始祖丁德盛,生于唐代南阳大川里。南阳大川里在今何处?依据有关史志典籍、出土文物和遗迹考证,唐代南阳大川里即今南阳市唐河县大河屯镇。清康熙《唐县志》记云,今唐河县“()武德五年以境内有唐城山更名唐州”。“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临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货财,北距三都可以遣援,南阳之形唐宝司其胜焉。昔李愬合隋邓而擒元济,刘祥筑青台以图襄阳,固用武之国也”。明嘉靖《南阳府志》亦载:“古称唐邓之郊,实南阳弼辅之地”。大河屯镇位于县城东23公里的泌阳河南岸,历来为县东部之重镇,南部和北部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垄岗,其间泌阳河穿过,地势东高西低,沿泌阳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其余为平岗,中部的泌阳河自邢李庄入境,河段长10公里,河面宽约200米。南阳一驻马店公路经大河屯穿越辖区,确山——内乡公路亦经此。大河屯唐代名大川里(在此设有驿站),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改为大川保,明清称大河保,民国17(1928)设大河屯区,今为大河屯镇。据《隋唐史》:“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有正,里正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匪伪,催驱赋役;坊正掌管门管钥,督察奸匪。又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以相禁约”。川者,河也,里、保是当时基层行政单位。由此可知,今大河屯即唐代大川里。 又据实地调查访问,与大河屯隔河相望,相距约1公里的丁营村,村西、村东共有三条南北流向的小河,成“川”字形注入泌水。泌水,本名沘水,唐以后作泌,亦称大川,至今当地群众的口语中仍保留有“大川”这个称呼,如“你这孩子再闹人,就把你扔进大川里”。还有顺口溜“酷暑盛夏三伏天,洗澡摸鱼游大川”等。 丁营村南、村西北有两块古老的丁氏墓群,现存坟头177座。丁氏族人传说:西北墓地称“西瓜地”,村南墓地称“凤地”。清初,“观象台望其地有王气,遂掘断其脉”(清康熙《唐县志》)。村南丁氏墓地300米处曾有一庙宇,称“双龙寺”,龙主即周文王。东汉时,为传扬“双龙寺”丁氏族人丁光,将“双龙寺”改建为丁营。现丁营小学校址,原是丁氏府宅,曾为一进三的一宅四院,有两丈多高的走马门楼。清末,宅院被杆匪王朗烧毁。在丁营南墓群中,现完好地保存一座墓碑,系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季秋丁氏合族公立,碑文曰:本族百世邑痒生丁公伟际清暨孺人宋氏、万氏之墓。署名有6代人。1987520日,古墓群中出土唐代双凤镜一面,直径14.5厘米,铜质,完整,省文物专家鉴定为三级品。出土唐代瓷注子二:其一高12厘米,口径8厘米,腹径15.4厘米,底径9厘米,瓷质,口沿残,为三级品;其二高21.5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厘米,瓷质,口沿残,为三级品。还有秦、汉砖瓦,唐、宋瓷片等,这些文物均保存在县文化馆。 以上可以证明,秦汉时期丁氏族人就可能在此繁衍生息,丁营村就是韩国丁氏家族始祖丁德盛的故居。随着历史的变迁,丁氏子孙不断由丁营分徙各地,其支庶除迁居今湖北、广东等地及本省市、县外,唐河县境内现有18个丁姓村,共500多户,8000余人,大多是由丁营迁出的。丁营村现有丁氏族人35户,200余人。

丁德盛(800894),号大阳君,少有逸才,弱冠登科,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进士及第。初任太子宫说书、进贤馆副士。公元817年,随李愬平蔡州有功,宪宗封其为县伯,食邑七百户。文宗时为翰林院大学士,武宗时为尚书右丞,宣宗时为谏议大夫。因其刚直不阿,真言上谏,触怒了皇上。大中年间受杖责,大中七年(853),丁德盛被流放新罗(今韩国),以20年为限。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后,皇帝先后二次下诏宥还,均被婉拒。昭宗乾宁元年(894)三月初一,丁德盛卒于(新罗)押海郡,享年94岁,其墓在押海政丞洞。其妻高氏,号潘阳夫人,唐御史高应寅之女。丁德盛长子烈道(819—905),唐大司马大司农,有功于新罗,封灵光,号筽城君。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卒,享年87岁,墓在押海烽燧山。次子应道(822—910),唐侍御史给事中、广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有功于新罗,宪安王朝封罗州,号锦城君。唐哀帝天佑六年(实为后梁开平四年,即910)卒,享年88岁,墓在丁德盛墓左冈。锦城君有三男,长曰必琅,继筽城君,新罗宪安王朝大相;仲曰必珍,上仆射,有功于新罗,宪安王朝封义昌,号桧山君;季曰必琠,博学士。女金晖,嫁景文王第三子,封孝诚大君,与世异好,隐身山中。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韩国丁氏后裔秉承先祖遗风,奋发有为,建树颇丰,对韩国的繁荣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韩国留名青史者,不计其数。现在韩国有丁氏族人20多万人。中韩关系正常化以来,韩国丁 氏寻根谒祖团数度来唐河县访问,双方就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友好往来等诸多事宜达成共识,增进了中韩友谊,有助于双方繁荣进步。

199610月,韩国丁氏大宗会副会长、丁氏韩中文化交流会会长、纽高商事社长丁丙泰先生首次来访,表达了韩国丁氏宗亲寻根谒祖的迫切愿望。12月,唐河县人民政府以史志办为依托,成立了“丁氏文化研究会”。通过内查外调,收集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史料,撰写了《唐代大川里今址考》、《丁德盛公行实考》、《丁氏源流》等文章,为韩国丁氏宗亲寻根谒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978月,丁丙泰先生再次来访,捐款1万元人民币,用于丁氏文化研究工作经费。唐河县丁氏文化研究会在大河屯镇丁营村竖立了“丁德盛故里”碑。 199810月,韩国丁氏大宗会会长丁炳锡先生,率23人的寻根谒祖团到唐河县访问。唐河县人民政府举行了欢迎仪式,会上丁炳锡会长表达了发展双方经济合作、加强友好往来的愿望;丁会长向唐河县政府表示感谢,并向市、县史志办,丁氏文化研究会赠送了“感谢牌”。唐河县丁氏文化研究会向韩国丁氏宗亲访问团赠送了“龙的传人”的纪念牌。丁氏宗亲访问团在县有关单位领导的陪同下,冒雨驱车去大河屯镇丁营村进行了寻根谒祖活动。 19997月,韩国丁氏大宗会首席顾问、中文学博士丁奎福教授及大宗会理事、西洋画家丁秀英女士到唐河县访问,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经贸考察,双方就缔结友好城市达成意向。 20003月,韩国前国会议长、立法院长、丁氏大宗会终身名誉会长丁来赫先生,率丁氏宗亲寻根谒祖团一行13人,到唐河县访问。唐河县主要领导会见了韩国客人,并举行了欢迎仪式。欢迎会上,丁来赫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韩国丁氏宗亲眷恋故里,思念亲人,我们回来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丁氏族人来唐河县访问,韩国丁氏企业家会不断来唐河县考察访问,投资兴办事业,经商贸易,友好往来。随团前来的韩国企业家、明镇农场社长丁乙权先生当场宣布:投资在唐河县兴办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唐河县常务副县长黄乐,代表县政府表示坚决支持。县有关领导还陪同韩国客人参观了唐河县农业展览馆。丁来赫先生一行还赴大河屯镇丁营村进行了寻根谒祖活动。大河屯镇丁营村的父老乡亲,盛情接待了一脉相承的异国他乡亲人。 韩国丁氏宗亲在大河屯镇捐款10万元人民币,修建了“傅庄——丁营”公路。投资10万元人民币,在丁营村立“唐大阳君丁德盛公追慕碑”。追慕碑详细地记述了韩国丁氏一脉的由来。 20014月,应韩国丁氏大宗会的邀请,唐河县丁氏文化研究会一行4人,对韩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和商务考察,双方就经贸合作及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友好洽谈,达成共识。10月,韩国丁氏大宗会副会长丁海昌博士、大宗会总务理事丁苍海先生,率16人的丁氏宗亲寻根谒祖团,到大河屯镇丁营村,举行“唐大阳君丁德盛公追慕碑”揭幕仪式,祭奠仪式盛之以礼,庄严肃穆。 20024月,韩国纽高商事社长丁丙泰先生到唐河访问,与大河屯镇签订了筹建山药加工合作项目的协议。丁丙泰先生也莅临南阳,参加了南阳市举办的“两节一会”,进行了商贸考察,与唐河县外贸公司达成了销售唐河农产品的协议。10月,韩国丁氏大宗会副会长丁奎鹤先生、丁丙泰先生捐款1.3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置图书资料,赠送给唐河县城关一初中、大河屯镇丁营小学。唐河县副县长陈鸿飞及县志办、教体局、城关镇、大河屯镇、丁氏文化研究会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捐书仪式。 20074月,韩国丁氏大宗会副会长丁在南先生率21人代表团来唐河县寻根谒祖,表达了丁氏宗亲眷恋故里的拳拳赤子之情,表示要与唐河进行农副产品贸易。 韩国丁氏宗亲“情系桑梓、回报故里”的义举,唐河县人民热烈欢迎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韩国丁氏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