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旷野灯红答案

旷野灯红答案

时间:2019-02-28 12:16:14    下载该word文档

旷野灯红答案

【篇一:四川省遂宁市201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无答案)

p class=txt>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选择题)和第(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4)

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准考证号、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而清洁,小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50)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遏制(遏,抑制) 理至易明(至,极、很) 君子固穷(固.安守) ...

b.荣膺(膺,承受、承当) 气吞斗牛(斗,北斗星) 巧妙绝伦(伦,次序) ...

c.均裁(裁,判断、决定) 略输文采。(输,差、失) 为坛而盟(盟,盟誓) ...

d.不逊(逊,谦逊) 惟余莽莽(惟,只) 素昧平生(素,向来)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他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总是吹毛求疵。 ....

b.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提质难题的不.二法门。 ...

c.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

d.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要其他国家不主动向中国挑起、激化争议,他们与中国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他们作出挑衅,又指望中国别强硬,那就难了。

b.今天早上,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c.遂宁那精美的观音绣,方寸之间,展览了一个大千世界。x kb1 .co m

d.在国家的支持与指导下,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正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b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镶嵌一词很有表现力,让人觉得老王是门框的一部分,逼真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特点。

c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是在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狮子的可爱。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6.根据语境,请在横线上选择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

大器之人,语气 ,性格 ,气势 ,举止 ,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不猥不琐 不张不扬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b.不张不 不猥不琐 不骄不躁 不惊不惧

c.不猥不琐 不惊不惧 不张不扬 不骄不躁

d.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7.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④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夸天再多的了。

a①④⑤③②⑥ b②⑥⑤④③① c①⑤④③②⑥ d⑤④①③②⑥

8.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杨志、范进、林黛玉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b.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抒发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

(126)

注意事项:

1.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

()按要求作答(26)

9.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

(1)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2)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3)▲,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林空鹿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

(5)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一联表现出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6)沐浴诗风词雨,感受经典魅力。走近文天祥,他那“▲▲”

的家国之痛使苍山动容;触摸杜牧《赤壁》“▲▲”中的王朝沧

桑,我们看到他对历史事件独特的审视观。

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6)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

(2)说说诗中使用字的好处。(4

)

)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中国梦(2

)

122013120日,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增强大家的节约意识.更好地建设节约型社会,九年级一班同学举行节约伴我行综台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5)

(1)第一小组同学检索到下述有关节约的新闻,请你帮助他们将该新闻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3)

光盘行动的发起者是北京一群固参加某培训而结缘的青年人。这个团体有将近30个成员。从1月初有了号召杜绝浪费的想法到今日,光盘行动在微博上被转发约5000万次,小小的光盘行动在数天内就影响了千万中国人。

我的概括:

(2)第二小组同学准备征集生活中的节约金点子,请你为他们出一个金点子(2)

我的金点子

二、阅读与理解(40)

()阅读《时间哪去了》,完成1316题。(12)

时间哪去了

李明启 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住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

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不读书的理由——没时间。我不知道他们的时间究竟到哪里去了,只知道报纸曾有报道,在北大、清华做食堂炊事员和门卫保安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有时间坚持读书,着听课。后来我在近代文化名人林语堂的一篇文章《读书的艺术》中找到了相关的文字。文章说:那些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到他那眼前世界所禁锢的。他们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他只是跟几个朋友和相识在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原来如此!读书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兴趣,没形成习惯。

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去发现那些未曾被眼睛看到的大美,去寻找那些未曾让心灵抵达的大善。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坦,文章却越来越单薄;环境越来越优越。表达却越来越苍白。究其原因,与我们不阅读、少阅读有直接关系,也与我们常常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有关联。

对于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读书的人,不妨看看古人潜心读书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书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潜心铸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第二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书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能读得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春风得意马蹄疫,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三种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籍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有更深割的认识和理解,古今多少事,一切尽在灵心观照之中;第四种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永无止境。读书读到最后,就套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读书需形成习惯,愿每个人做一颗读书的种子,催生自己的事业发芽、开花、结果。

——摘自《人民日报》(20121120)

13.文章以时间哪去了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2

)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

15.选文第①②段讲述了关于读书的传闻有什么作用?(4

)

16.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

)

()阅读《旷野灯红》,完成17—22题。(15)

旷野灯红

大姨母家住在百花山腰间的一个皱褶上。有一股泉水从一丛野百合的根部爱情般涌到一方清洁的石凹里,石凹便满满地洋溢着。尽情将泉水舀到水桶里去,石凹依旧是满满的,呈一种寂寞的奇观。

那年我到县城中考,考得很顺利,有一种余兴怎样也挥之不去,便乘了去百花山的晚车,到姨母家作一次突兀的造访。百花山脚的一块打谷场,算是它的终点。下车时,天就已傍黑了,就急急地奔向场边的一爿小店,买了两盒酥子糕。拎着点心出来。已无结伴的行人,就沿着小店主人指引的那个约略的方向,摸索着朝山上爬。

爬了两支烟的工夫,天已黑透。周遭传来一声又一声怪异的声响,锐厉地灌入耳际,心头就有一阵又一阵的惊悸。突然闻到一股烧烤猎物的香味儿,且有一种焦煳的熏腥,我以为前边一定有人,便加快了脚步。爬了好长的一段坡,焦蝴味儿似乎更浓了,便觉得前边的那个人肯定离得更近了。兴致便被撩拨得更旺了一些,步子就迈得更急了一些。不知不觉间已翻了两道岭,味道依旧浓烈,却怎么也见不到那个人。

怪矣!

此时我已气喘吁吁,便颓然地躺在斜坡上。心跳平缓下来的时候,我暗暗地吃了一惊:身下那厚厚的落叶和干草,散发出来的气味儿,正是那种浓浓的好闻的烧烤味儿——落叶和干草吸足了白昼里那暖暖的阳光,入夜,便把激情忘情地释放出来,把个陌生客甜蜜地欺哄了。于是.我迷路了

发觉自己迷路了,我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惶。惊惶之后,那夜里的声响,便更怪异更刺耳,且纷繁杂沓。于是,脚跟便踩不踏实,便赳趄不止,跌倒趴下便是自然的事。

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心里说。但路愈走愈陡了,树木也愈来愈稀疏。泪,无声地落下来。但在泪眼的一片模糊中,我却发现右前方有一线隐约的微光,泪竞倏地止住了。揉一揉眼再看,那一线微光依然时隐时现。抽紧的那颗心便松开一道缝。朝着那个方向摸索而去,心中再无一丝犹豫。爬了一段坡以后,那线光促成了清晰的一团——可以确认,那是一局不眠的窗。心便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鲍望惟一的一条鞭子。

到了跟前,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敲一敲门,门竟悄然自开。灯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安详地躺在床上。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但却不说话。婆婆,我迷路了。我告诉她。

哦。她只欠了欠身,坐吧,我眼不好,看不见你。

我愣了一下,依旧站着。

孩子.你要去哪儿呢?”她有气无力地问。

我报了我要去的那个村子。

她长长地哦了一声,坐起身来,到底是个孩子啊,应该爬西边那座山,却爬到东边来了。白天,在日头下,也要爬个半晌呢。

在灯光下。虽然知道自己走了好长好长的冤枉路,我却不曾有一丝惋惜,竞咯咯笑起来。我此时的感觉很奇异,似从娘怀里走散的孩子,又回到娘怀里一样,失散的痛苦已全然忘却了。

交谈之后,知晓这瞎眼婆婆是个五保户,山下的人白天上来转一遭,看她柴米不缺、安然无恙.便又不停留地下去了。漫漫长夜,是独属于瞎眼婆婆的。

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整夜点灯呢,

为什么?灯亮着,野兽不敢来,夜盗不敢来,灯是瞎子的眼哩。

瞎子的眼?我惊叫道。

那一夜,我住在了她那里。

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旷野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啊——它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选自《读者》,有删减)

17.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的心理变化过程。(3)

造访姨母家时,兴趣盎然——夜行山路,上山迷路,▲——看到窗户灯光,▲——灯下与婆婆交谈,不曾有一丝惋惜。

18.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1)周遭传来一声又一声怪异的声响,锐厉地灌人耳际,心头就有一阵又一阵的惊悸。(2

)

(2)心便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惟一的一条鞭子。(2

)

19.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的理解。(3

)

20.选文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夜行山路的情况。(2

)

21.结合选文.请说说选文末段有什么表达作用。(3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13)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

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2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①

【篇二:遂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

评阅情况分析

遂宁市2012年中考语文质检组 执笔:陈彪

第一部分 试卷概况

一、试卷设置

遂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试卷内容以所学教材为主,但又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全面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民族语言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试卷设置较为合理。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卡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三个板块,考查形式为一、积累与运用二、阅读与理解三、作文

二、试卷题型

2013年这套语文试卷题型较去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在板块的设置和分值上和去年是一样的。题型以主、客观题相结合,并以主观题为主;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组合试选择题只有1个;作文题与去年一样为两题任选其一写作。 值得肯定的是2013年这套语文试卷加强了与高中、高考的衔接。时政热点、本土文化为背景材料的题型比去年丰富:中国梦光盘行动观音绣等,较好的彰显了生活语文的特点。

三、试卷难度

2013年我市中考语文试卷难

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体现了中考的性质,达到了毕业考试和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从这点上来说他不失为一套成功的中考语文试卷。

四、试卷题量

这套语文试卷,共设三个大题六部分27小题。第i卷、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第卷(二)按要求作答为主观题,共4个小题;二、阅读与理解(一)议论文阅读4个小题;(二)文学作品阅读5个小题;(三)文言文阅4个小题;三、作文2个小题(任选一题)。整套试卷题量适当,分布合理,相互搭配较自然。

五、试卷分值

这套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第i卷一、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卷为主观题19个小题(共126分):(二)按要求作答(26分);二、阅读与理解(一)议论文阅读12分);(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三)文言文阅读13分);三、作文60分)。

每部分所占分值的百分比分别是:16.0%17.3%8.0%10.0%8.7%40%。参考答案准确度较高,评分标准较细致、易操作。

第二部分 试卷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24分)

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第1题语音,主要考查注音和字形;第2题汉字,主要考查形似字、意义容易混淆汉字的正误;

3题成语,主要考查常用成语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第467三个小题句

、子的考查,第4题主要考查病句的识别;第6题主要考查语境中词语的正确运用和句子的衔接;第7题主要考查句子的连贯和完整;第5题修辞,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正确判断;第8题文学、文体常识的积累,主要考查名家,名著的相关阅读的积累。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9题古诗文默写,涵盖教材面较宽,课内课外兼具。如第(3)小题,霜落熊升树属附录诗选。经典名句考查较为突出,如千里共婵娟沉舟侧畔千帆过一联。从难易度分析,本次考试第(6)小题较难,不仅考查理解能力,而且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临场辨析、头脑是否清醒等;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分析能力、心理素质的测评,此题要扣住家国之痛山河破碎风飘絮是写失国之痛,从方面而言;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写文天祥自己飘零之感,从方面而言。但绝大部分考生是不做思索地写出这首诗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杜牧的《赤壁》则应扣住题干中心王朝沧桑来作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则体现了王朝沧桑。从得分情况来看,平均分在5-6分左右,高分甚少,可谓寥寥无几。而失分主要也集中在第

6)题上。古诗文考查正确书写诗句的每一个汉字,考生存在张冠李戴,同音字代替等现象,如水悠悠写成沉舟写成乘舟沉沙写成成沙身世写成生世婵娟写成禅鹃“??

10题阅读古诗,按要求作答。该小题命题意图明确,且适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试题难易度适中,诗歌内容与情感易于学生把握,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从诗歌中抓关键字词和意象进行品味。此题因意象简单而美,学生较

容易体味出诗人春天泛舟湖上的愉悦之情。但部分学生对诗歌的品味仅注重对的理解,忽略对诗歌题目、意象、内容的分析、融汇,出现对富有表现力的字(如)不恰当的理解,从而导致整体失分。因此,此题得分率不太高,两小题普遍得分为4分。

11题设计了两个题目:写一段开场白;说自己的中国梦。从整体上看,综合性很强,将情感体验、理想教育、语言表达等熔进此题,同时让学生有话可写,难易程度适中。一方面命题紧扣时事,化会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师生均感兴趣的话题,题新,鲜活;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考试与生活相联系,突出了以人为本,扎根生活的大语文教育理念。

12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本试题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与社会现象紧密相联,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有种独到的优势,学生能在开放自由的情境中,调动体验借助对社会、自我的认识,完成本题。本题由两个小题组成,第一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难易程度适中,但部分学生不能抓住光盘行动”“被转发”“影响等关键信息,只单纯地从节约方面作答。第二小题较容易,汇集节约金点子,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但仍有极个别学生回答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做法或写成公益广告语,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本题两小题学生得分在4分左右。

二、阅读与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要求是: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

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本次语文考试阅读与理解(一)《时间哪去了》考题4个小题共12分。从考查方面包括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对考生在理解感悟、分析综合、运用表达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考查。全市共25400人参加考试,本题最高分12分,共17人;最低分0分,共1339人(含因各种原因缺考的考生),平均得分为4.46分。四个考题,相比较而言,14题和16题两个小题得分较好,13题多数为1分,15题多数为2分。

具体分析如下:

132分是针对题目时间跑哪去了提问, 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在文章中的作用是理解分析。关键在两点:一是以问句为题,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暗含议论的话题。多数考生对第一点有所了解,并能较正确地答出来得1分,第二点能思考并回答出来的很少,这也是本次本题满分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142分是针对论点提出的,主要考查考生对议论文论点的理解分析和把握。多数学生本题能得2分。但有存在不够准确的现象,如有学生将最后一段全段写完,这说明他并不能很明确主要方面而是下大包围;也有学生写的是第3段的最后一句。

154分是针对文章开头的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提问,要求学生明确在文章中的作用。关键在两点:一是引用读书传闻,揭示文章的论题;二是充当论据,证明中心论点。考生对引用有涉及,但是作用没有谈到,对论据有认识,但很多考生认为是为了证明不读书的理由——没时间,这就不恰当了。因此本题考生得分不多,一般为2分左右。

164分是考查论证方面的知识的。考生对论证有一定认识,多数能答出举例、引用论证或是举例、道理论证或是例证法、引证法。但有一部分考生答出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比喻”“说明等,把论证方法与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混为一谈。

二)阅读《旷野灯红》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本题阅读材料选自当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凹凸的《旷野灯红》(有删减),文质兼美,文化蕴藉丰厚,具有语文学科特有的审美韵味,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命试题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2011版)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注重引导考生充分阅读文本,依据文本,深入文本,进行缜密思考,来表现其理解、分析、感悟、概括等多种阅读能力,是本题的一大亮点。注重考查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如第17题,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的心理变化过程,只要考生认真地通读选文,就可以准确作答;注重考查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等阅读能力。如第18题,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该题要求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体验式阅读,考生须读懂文本,多角度切入,个性化理解,切入点准确,言之成理,均可得分;注重考查把握全文、整体感知的能力。如第192021题,分别考查考生对文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段落在文章主旨及结构等方面的作用。需要考生联系下文和文章主旨,对故事发展有个清晰而完整的了解,才能体会到瞎眼婆婆在旷野中点燃一盏灯的目的,才能理解到大量描写夜行山路的作用,才能真正体会到末段的表达作用。 难度系数中等

偏难,分值设置较合理。具体得分情况见下表:(标准差为2.95 样本卷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5400 831 811 1394 1939 2504 3036 3129 3113 2916 2289

1710 11 12 13 14 15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 941

540

200

48

14

6.15

41

17题,部分考生不能静下心来阅读选文,对题意的理解存在问题,一是不能用文中的词语作答,二是所填词语不能表明心理变化过程,不能准确地从选文中找出惊悸惊惶释然三个词语,有的考生回答为闻到香味”——“泪眼模糊”——“光明驱赶黑暗惊惶”——“霍地释然”——“感到奇异惊惶害怕”——“高兴”——“愉快等等,这些回答表明,部分考生没有细读文本,从文本中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弱。

13 (共 53 页)

18题,赏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两个句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难以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不能多角度地进行赏析,答案五花八门(如181写四处传来怪声,用环境来烘托夜的寂静一声又一声,和一阵又一阵相对应,好。182看见前方有一丝灯光,就像看见了希望,绝望被赶走光明代表希望,光线比喻成鞭子等等),几乎迷失了赏析的方向。

19题,要求理解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 。部分考生能提炼出选文主旨,能指出瞎眼婆婆在旷野中点燃一盏灯对己对人的作用,但也有部分考生对文意整体把握不够准确,回答不全面,不准确,如不只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而对一个走在黑暗中的人来说,这一点光明证明它是生命的存在她想如果自己能一睁开眼睛,看到是光明而不是黑暗等。

20题,选文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夜行山路的情况。其作用一为夜行山路的孤独和恐惧,二为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表达其作用,回答片面,不准确。如因为要写出在深山中走夜路的凶险和害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现出当时作者很需要光明等。

21题,结合选文,请说说选文末端有什么表达作用。大部分考生不能准确、全面回答其作用,甚至不能辨别选文文体,致使得分较低。如总结全文,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表达了一望无际的黑暗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来说的重要性末段总结了全文,有的还误答为承上启下的作用等。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

经过统计,本题共有317人获得了满分13分,全市总参考人数为25400人,满分率为1.25%;最低分为0分,平均分为7.24分。

本题型通过两段文言文的对比阅读,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贯彻了《语

文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段阅读一栏第七条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第九条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等内容。题型较为丰富,既有释词,也有译句;既有人物形象分析,也有知识的拓展运用。难易较为适中,第2223题甚为基础,与24题一道均注重对基础的考察,24题分析人物形象稍难,较为灵活,同时也体现的知识检测的层次性。题量不大,较为合适。

从学生答卷来看,值得肯定的部分学生善于从整体上分析本大题;是大多数学生对2223题的考点理解到位,并能正确的解答;对2425题的解答较为准确;绝大部分学生的书写较为规范;部分学生善于从整体上分析本题;对2425题的解答较为到位。

从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意义把握不准,如本为偏爱,本为间或、偶然,谤讥本为指责议论等,而答题中,很多学生将这些词解释为偏袒、间断、说等,是典型的理解不到位或理解错误;部分学生掌握的成语及俗语有限,不能正确匣清成语和俗语的概念,不能正确辨别,导致24题的答案五花八门;部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断章取义之嫌,分析不全面,不到位;少数学生的书写极为潦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这些学生古文基础不牢甚至缺失;对古文的分析能力不强;做题不认真,分析不到位。

三、作文

(一)作文命题评析

1.作文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七至九年级作文要求是:

14 (共 53 页)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2013年我市中考作文以新课标为命题依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理念,符合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2.选择性写作有利考查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从作文命题的取向上看,作文是选择性写作,一是以幸福生活为话题的话题作文;二是我想握住你的手为标题的命题作文。前者的写作难度,选材与构思,文章定向、文体定向都存在较大难度,具体地讲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构思,不知道如何把握好写作的度。避免内容与标题不一致,既不空泛,也不紧身,真正做到内容与标题松紧适度。

3.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这次作文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对初三毕业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次有效检测。话题作文幸福生活和命题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写作范围,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经历,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4.难度适当。本次作文题干文字浅显易懂,没有阅读、理解障碍,考生大多能读懂试题内容和主旨,在考试时间内能够完成作文。优秀作文在20%左右(但没有满分作文),大多数作文属二类、三类卷。

5.作文试题形式新颖。本次作文既有话题作文又有命题作文,改变了以往中考作文仅以话题为主的命题规律。

6.分值设置合理。作文分值为60分,占试卷总分的40%,突出了写作能力在语文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二)作文阅卷分析

1.得分情况

从作文分数上看,这次作文平均分是46.14分,与市教科所大致划定的四类作文平均分45分的定向是吻合的。其分数与比例具体分布大致是:文章内容充实,寓意深刻,语文精美的优秀文章,其得分在5859分,所占比例大致在5%51----57分的一类卷大约占全部试卷的10%41----45分的二类卷占全部试卷比例大致在65%33----40分的三类卷占了全部试卷的15%32分以下的四类卷作文总体控制在5%左右,其中16分以下的控制在2%以内。学生作文卷面上反映出的极格率在95%左右。

2.学生作文情况。

1)值得肯定的方面:应该说,今年中考的作文没有设置任何审题上的障碍,表述是明确的。既有话题作文,又有命题作文。两题选一,为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优势进行写作,提供了平台。

涉及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素材可写;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偏题少,字数够。文体多样,有的写成记叙文,有的写成议论文,有的写成抒情散文??

大多考生的作文书写工整,语言通顺,材料真实。从作文卷面上看,考生作文书写干净整洁,卷面工整的所占比重大致为10%;绝大部分是书写一般,语文书写基本功较一般占到了全部试卷数量的80%

2)从试卷作文批阅情况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格式错误。写了标题,内容部分则以调侃评卷老师的面目出现,比如,一位考生在试卷正文方格内画了一个方框,在其中写上:要查看内容,请输入密码。其余部分空白。另外一位考生,则是在试卷上将所写的内容排列成纵向,让阅卷老师难以认读。

不按要求作答。例如:作文部分明确规定文章体裁是诗歌除外,但是有两位考偏偏写

成了诗歌,而所写的诗只是徒具形式,根本不能算是诗。

文不对题,是答非问。一位考生的作文是直接抄袭了试卷前面的课外阅读内容;另外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是将《羚羊木雕》背写在试卷作文部分。

立意不新,较俗无深度;选材老套、平淡,言之无物。追求语言的华美,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在语言的华美的背后是文章的言之无物。个别考生文章大量引用名诗佳句,运用诸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采用铺陈、整句等形式,却不知幸福在哪里,没有我想的内容,仅仅是几百个文字的堆砌而已。

错别字较多,病句随处可见,个别考生一味追求作文形式的创新,极力地表现着各种作文文法和技巧,却大量地制造错字、病句、语序混乱、语言生硬而毫无知觉,这不能不让人担忧。作文的起码要求是文从字顺,至少能让读者明白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就这样的一条起码要求,却难倒了众多的英雄好汉,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无法写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表达清楚的短文来;标点符号随意用、段落不分,更有甚者,全文只有一个段落,没有任何的标点。

个别考生考试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仓促动笔,草率结尾,甚至有头无尾;

有的考生的作文无题无文;有的考生只写了一个题目,确不写内容;部分考生写了标题,也写了内容,但字数严重不够,仅有100—200字左右。

8%----10%的考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难以辨认,甚至有三位考生的字阅卷老师根本无法辨别(其中有两位是书写很乱,一位考生写的作文600个字,没有1个字象是汉字,完全倒象是日本文字)

第三部分 建议

一、试卷命题建议

(二)按要求作答

1.古诗文默写。考查的是诗文..句子,但所填十句均为诗,而无文,能否加上一两句古文,尤其是经典古文的默写,岂不全面?

理解性诗文默写,题干的提示更明白一些,不跟考生玩审题游戏,如第(6)小题的独特的审视观纯属多余或误导学生。

3.12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这种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语言组织,情感表达等,所以在题干设计上力求简洁明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节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中高段都练得比较多,材料主题鲜活度不够,题型比较陈旧,希望多美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区分度较大的题;参考答案给出要点即可。

(二)《时间哪去了》

本次命题对议论文的结构、语言等没有涉及,也没有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旷野灯红》

1.选文删减了原文吸引我的,自然是野百合根下那一线爱情般的泉。其实那泉是从姨母的口中听来的,姨母家却没有真的去过,便就注定了要发生下面这桩故事这部分,忽略了突兀造访姨母家及上山迷路的真正原因,使文章结构不够严谨,难以经得住推敲,确实是一大遗憾。

2.阅读教学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虽然第18题、19题有所体现,但学生的思

【篇三:2013_正确使用熟语】

解读】

熟语的考查,一般是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使用不正确的一项。答题时,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从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通常,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两用熟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等。

熟语考查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结构上的稳定性。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随意做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但是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一些字,也可以改动一些字,如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诸葛亮,也可以写成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

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剧本

【专题突破】

1.高度重视积累,确切掌握词义

在积累方面,首先要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尤其是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分批分类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积累是为了运用,确切地掌握词义尤其关键。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比如: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破釜沉舟、狡兔三窟、青出于蓝、登堂入室、屡试不爽、一衣带水、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如果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

2.掌握错误类型,提高辨误能力

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有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也要注意属于本身的词素所具有的含义和感情色彩与使用范围,还要注意这些熟语与上下文语境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否则就会出现前后语境不合的错误。如:(1)如果你身临其境地替他想一想,你会觉得他们的表演实在是太逼真了。(身临其境想一想不合);(2)郑刚去演艺公司学过表演,他演的最栩栩如生的角色是警察。(不合语境)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语义重复。如:除了对阿联的看好外,雄鹿队不愿意交易阿联,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的苦衷。

2)语义相左。如:当黑客循环不断地测试可能的顺序号时,访问被拒绝词条将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纷至沓来。

(3) 前后矛盾。如:桃花开放的岁月里,姹紫嫣红,我忽然觉得心里有无限渴望,一如每天升起的朝日,总是灿烂着它的微笑。

(4) 顾此失彼。如:被列为经济开发区后,各地投资商,均来此建厂,带动了本地的经济,使本地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真是否极泰来。〔该句不包含否极之意)

(5)成分误用。如:这篇诗作,实际上具有魏晋南朝文学批评史的意义,要将它作为批评史上的存而不论接受下来。(“存而不论是动词性熟语误用作名词)

3.避生就熟,巧妙排除

每年的熟语试题都可能考查到较生僻的熟语,但绝大多数还是常见的,我们做题时,需要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处理。一般来讲,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容易排除的,另外的两个就要避开生疏的熟语,因为越是生僻的就越不易出错,否则会引起争议。这样,抓住似懂非懂的一个选项,最后再进行揣度判定,就可以提高答对率。

【高考真题精解精析】

2011高考】

1.(浙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

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

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

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

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答案】d

【解析】d?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备无缺。是贬义词,一般用于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题中用于严格要求自己,不妥。a.纵令:即使,连词,表假设的让步,与下文??匹配;b.浓重:(烟雾、气味、露水以及雾气等)很浓很重;c.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2.(陕西)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

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

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

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

【答案】d

【解析】a?步履维艰?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b?尘埃落定?,一指尘埃虽然在空中飘浮,最终要落到地面。又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c?妙手偶得 ?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d?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通常用来指期待实现的事。对象不当。

3.(山东)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

c. 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d 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答案】c a.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望文生义。b.闲言碎语:没有根据的话或与正事无关的话。 c.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d. 良莠不齐:莠指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对象错误】

4.(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

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

【答案】a

【解析】a?高屋建瓴?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对象和语境

很契合。b项断章取义。?繁文缛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这里可以用?繁琐??繁琐庞杂? c项感情色彩不当。?趋之若鹜? 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贬义词。d项前后矛盾。?不绝如缕?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这与?热闹非凡?矛盾,应该用?不绝于耳?

5.(辽宁)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

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

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

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

料。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b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a

相形见绌 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另一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c跌宕起伏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d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6.(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

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

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

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

活现。 ..

【试题答案】 d 解析:a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b项千篇

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c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d项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与语境不符。

7.(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

《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

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

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

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染:沾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在用法上不能充当定语; b休戚与共: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欢乐共悲哀。应为?息息相关?d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与热情搭配不当

2010高考】

1、(10年全国卷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

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

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

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

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答案】b【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

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10年全国卷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

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

姑妄言之吧。 ...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

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

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

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是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故选b

3、(10年北京卷)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

患于未然。 ....

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

地自容了。 ...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

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答案:b

4、(10年江苏卷)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

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

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

们深受教育。

【答案】d 【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

为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5、(10年陕西卷)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

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

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

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

生。

【答案】a 【解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使用对象有误。b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c少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d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6、(10年安徽卷)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

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人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

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

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解析】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b?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d?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

7、(10年江西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

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

会做些好事。

【答案】a

【解析】a?曾几何时?,表示没过多久的意思。曾:文言副词,有的意味,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时:时间。才过了没多少时间。指没过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形容某人深谋远虑,胆魄过人,面对困难、险境时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气概。本句为使用对象错误。c?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本句为使用对象错误。d?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拾:捡取;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残渣,指别人说过的精彩的只言片语。本成语含贬义。本句为褒贬误用。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旷野灯红答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