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礼记》二则 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礼记》二则 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

时间:2019-05-17 19:07:27    下载该word文档

《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虽有嘉肴》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之谓乎/丘未得为人也。

B.,不知其善也/孔子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寒暑易节,始一焉。

D.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译文: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次。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知其________________ 2)然后能自________________

3)学不可以________________ 4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

3.【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知其        2)然后能自也(      

3)非问无以广识(       4)理明矣,而不达于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此谓乎/不知鱼之乐 B.非问无以广/其大矣

C.有佳肴/有名马 D.好学不勤问/相辅行者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译文:

4.选文【甲】论述了___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分)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后,对这两篇短文的感受。(4分)

【甲】:

【乙】:

 

参考答案:

(一)

1.B(B项的两个“学”都是“学习”之意。A项中的“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是代词。C项中的“反”字第一个是“反语”之意,第二个通“返”;D项中的“而”字第一个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关系。)

2.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⑵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3.D(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4.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

(二)

1.(1)味美。(2)勉励。(3)停止。(4)所以,因此。

2.(1)《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3教学相长(也) 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4提出观点、看法;阐述理由;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

(三)

1.好处  勉励  扩充  有时

2.A

3.所以学习之后感到不足,教别人后感到困惑

喜欢学习但不经常问问题,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的人

4.教学相长  问学相辅 

5.【甲】: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结合。

【乙】: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两者相辅相成。

《大道之行也》

(一)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选贤能,讲信修睦 与:____________ ⑵故人不独其亲 亲:____________

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____________ ⑷停数日,辞 去: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

⑵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译文:

3.【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选答两处)(4分)

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选贤 与:____________ (2)不独其子 子:____________

(3)女有 归:____________ (4)秦民大  说: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

(2)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译文:

4.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

5.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4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天下_________________ 2)矜、寡、、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

3制礼义以分之_________________4养人之欲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

2)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译文:

3.【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 __________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礼制产生的原因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3题。10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不独其亲_______________ (2)上常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译文:

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⑴通“举”,推举,选举;⑵以……为亲;⑶沿着,顺着;⑷离开。

2.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⑵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3.⑴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⑵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⑶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4.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二)

1(1)同“举”,推举。 (2)以……为子 (3)女子出嫁 (4)通“悦”,愉快。

2A

3(1)译文: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就不会发生。

(2)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

4.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

5.不同意。示例 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

示例 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

(三)

1.(1)是。(2)幼而无父。(3)所以。(4)来。

2.(1)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

2)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

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4.避免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参考译文】

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四)

1(1)以……为亲。(2)面对。

2(1)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2)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3提示: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

【参考译文】【乙】

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涉及名誉权势。等到担任宰相后,所做所为很得当时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