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五如何应对网上阅卷

[精]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五如何应对网上阅卷

时间:2019-03-20 09:06:07    下载该word文档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五如何应对网上阅卷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试卷是如何扫描的

1.如果不使用规定的2B铅笔,可能识别被误判为“空选”,造成失分。

2.蓝色钢笔书写后,扫描字迹较浅,若无法辨认,容易误判或不给分。

3.作图未使用规定铅笔,或下笔太轻,会造成扫描看不清楚,请慎重。

4.语言表述需简明扼要,勿超出答题区域。

二、老师是如何阅卷的

1.主观题和客观题

一般客观题为选择题,由电脑自动阅卷完成;主观题为填空题、解答题,划分区域后,由人工网上阅卷完成。阅卷中存在争议的部分,往往都是主观题部分。

2.正评和仲裁

高考中,一般每道题由两位老师独立评分,即为正评。评卷前会在系统内设定一个允许误差,比如1分,若两位老师评分不超过允许误差,则得分按均值计算;若评分超过允许误差,则试卷提交到第3位老师进行仲裁,作为最终结果。考试按不同题型分类,允许误差为0分或1分。

三、评卷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老师们在网上阅卷中发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答题情况。答题超出指定区域、字迹潦草、涂抹严重、选考题题号填涂与作答不符、答案不分层次……类似的丢分实在不应该,也得不偿失。

评卷误差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二是书写的规范性。由于解题过程的不规范,其实是方法掌握得不够全面,各题迥异不具代表性,这里主要展示一些书写规范性的问题。

1.潦草的字迹,无法辨认,或容易引起歧义。

2.解答题未化简到最终结果可能会扣多分;填空题以下三种情况未化简则全扣。

3.千万别和阅卷老师开玩笑,情节严重者,本题即使有部分正确依然按0分处理。

四、答题不规范的典型情况及应对措施

1.字迹潦草

问题:字迹潦草、字迹过淡的情况不少。高考阅卷是在计算机中阅读扫描后的考生答题卡,没有平时纸质阅卷那么清晰易认,加上高考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字迹不清楚的试卷是不受阅卷教师欢迎的。

应对:书写差的学生应加强书法练习,不仅每个字要力争书写工整、大方,而且整个卷面要做到干净、清洁;答题卡答题范围设置是假定用三号字书写两倍正确答案字数的大小,考生无需担心字写大了书写空间不够;考试时统一要求学生使用配套的0.5mm考试专用水芯笔,避免笔迹过淡或过浓导致扫描不清晰。

2.题号填涂与作答不符

问题:试卷中有选考题,要求考生除了答出所选题目的答案外,还要在答题卡中将相应的选考题号涂黑,而部分考生出现答题内容与所涂题号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做,该题0分。

应对:答选考题时,一定要头脑清醒,选定要答的题目一定要涂对题号,否则白费了工夫,还不得分。

3.超出规定区域答题

问题:部分学生还没想好便匆忙答题,以至于格式没安排好,超出了该题预留的答题位置。在网上阅卷中,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应对:答大题时,想好了再动笔,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要有条理,不能写了半天还没入主题,重要的东西没地方写了,再东找点地方,西找点地方写,结果不得分。

4.答案分块

问题:有的学生答案布局不合理,内容分成了几块。“分块”现象容易导致阅卷教师漏阅得分点,造成赋分过少的现象。

应对:高考试题中的非选择题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因此,书写答案前先确定需要书写的要点个数,规划好答案的整体布局,在书写前对答案打好草稿,然后从左上角往右下角书写,这样就不会出现答案“分块”现象;备考过程中加强对高考非选择题答案的揣摩,分析答案要点有几个,答案依据在哪,为什么只答这几个要点等。做到答题时条理分明,避免书写之后又补充答案的现象。

5.答案不分层次

问题:不少考生答一道大题时,没有层次,一口气写了一大段,让阅卷教师很难查找知识点。

应对:对于一道需要答出很多采分点的大题,考生作答时要尽可能做到有层次,这样能让阅卷老师感觉到该考生思路是清晰的,便于得高分。

6.出现删除符号

问题:部分考生匆忙答题,答错了一段,便用删除符号大面积删掉。

应对:往年高考中允许使用白纸“打补丁”,而现在高考则取消了“打补丁”。因此,很多学生感觉答题出现错误时,往往使用删除符号划掉部分字词,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思维定势。

五、这样做可以在高考中多拿20分!

如何规范答题、什么样的卷面才是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呢?一份工整、清晰的答题卡,无疑会给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具体包括以下6点: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电子阅卷,对同学们的书写规范和答题习惯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大家在平时的作业中注意书写规范,到考试的时候压力会减小很多。高考生们可要注意了!在考试中千万别犯类似的错误哦!

六、卷面规范实例模板

实例 (2016·济宁一模联考)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 675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又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13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答案 (1)重视原因: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

担忧原因:人口过多易导致社会动荡;人口过多会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并滋生种种弊端;土地和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有限。(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9分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如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移民等也可得分)

问题: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4分)

(3)合理调节人口增长幅度,将人口的增长控制在社会财富、生产水平和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之上,实现和谐发展。(仅答合理调整或和谐发展只能得2分)

高分样卷实例

[阅卷感悟]

得分:

A.审题准确,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如第(1)问重视和担忧原因。

B.发散思维,多角度回答。如第(2)问围绕“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

C.融会贯通,灵活答题,如第(3)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具体明确。

失分:

A.不会归纳,不理解材料,照搬材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如照抄材料,随意作答。

B.答题不彻底,发散思维不够。如第(2)问“粮食”“移民”。

C.一点到底,只写半句话,如第(2)问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D.盲目套用政治、经济、思想格式;如原因类的答题。


训练16 选择题题型练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提到分封制有“建国”与“立家”之分,“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家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士和庶民不忠于国,只忠于家的局面形成,因而分封制隐含国家分裂的因素,故A项正确;材料的重点不在于表现宗法与分封的关系,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不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故C项错误;分封制在奴隶社会前期起到过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扩展疆域等作用,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随生产力的发展而瓦解,并不能说分封制的作用是弊大于利,故D项错误。

2.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

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

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明朝的“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以及清朝的“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可知明朝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内阁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帝有所约束,故B项正确。

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制度

答案 B

解析 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与科举制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成熟的文官政治,从而使“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B项最能说明这一点。三公九卿创立于秦朝,官僚政治初创,受贵族政治影响较大,A项错误。内阁制度是君权强化的产物,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两者都是出现于宰相制度废除后,与材料中“君权、相权,互为节制”的信息不符。

4.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

A.“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

B.“(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D.“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信息“皆不鉴秦设相之患”说明丞相存在权力隐患,说明C项与题干材料一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说明对丞相持赞扬态度,A项错误;“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说明宰相拥有实权,B项错误;“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说明宰相处理事务繁多,让六部来分担,不符合题干意思,D项错误。

5.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到:“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  )

A.小农经济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

B.明朝时期已经有了计划生育思想的萌芽

C.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

D.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日增不减,何意养之”信息中,可见其并不认为“多子多福”,故A项错误;从材料“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意识到人口增加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而要缓解该问题,无疑需要适当的控制生育,故B项正确;“小国寡民”意指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国家退回到原始社会,与材料所处时代明显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只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前景所产生的忧患意识,并非真正出现人口严重膨胀,故D项错误。

6.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中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  )

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

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

答案 B

解析 题中没有体现社会转型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中体现有吃、有穿、有住但仍未满足,结合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可以得出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明朝并不代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故C项错误;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题中并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7.“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大为下降,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由此导致了(  )

A.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B.责任制内阁形成

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及各阶层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在工业革命前已经确立,故A、B错误;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是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而材料显示中等阶级处于无权状态,故C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增加了城市资产阶级的议会席位,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故D正确。

8.“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

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D表述不全面,故D错误;A全面表现了材料信息,故A正确;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故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离,故C错误。

9.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过:“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得不采用比古代暴君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主要是指欧美列强

B.“大国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指二战后的美国

C.“这些国家”主要指中国等亚洲国家

D.“更加毒辣的手段”即指南京大屠杀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判断理解和历史现象的分析鉴别能力。根据材料可以得出,这个国家不是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但是又有与西方列强比肩并立的企图和野心;再结合题干中的“资源匮乏,技术落后”可以得出这个国家的一些特点,而且应该是在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内其发展落后于西方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是一个亚洲国家,因此可以锁定为近代的日本。日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手段残暴,行径野蛮。因此,A、B可以排除。D项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10.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

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

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

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信息,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亚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故选B项。从题干可知,新中国成立,该报道没有评论其“好坏”,A、C带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排除;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对于新中国成立应该是欢迎的,D项错误。

11.格瑞德在描述未来世界时说:“我们正生活在重新安排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之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下列符合格瑞德观点的是(  )

A.全球化即现代化

B.全球化侵蚀甚至会淡化“国家”概念

C.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D.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没有体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和“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全球化会淡化“国家”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12.阅读1750年至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

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

答案 B

解析 从数据来看,19世纪中国制造业份额与18世纪相比变化不大,“急剧下降”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从中国所占的份额比重来看,具有绝对优势,表明该时期中国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故B项正确;英美两国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体现出来,故C项错误;统计数据是否可信应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分析,而不是看数据统计者的国籍,故D项错误。

13.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

①传统男耕女织模式彻底瓦解 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较快发展 ③近代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④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近代中国传统经济模式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并未彻底瓦解,排除含有①的选项,故A、C项错误;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年~1918年),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D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故B项正确。

14.下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  )

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前景堪忧

B.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

C.显示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D.表明欧盟各国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答案 B

解析 观察图片,迁移所学可知,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区域联盟。从上下层次,以及鸟的神态与身上的冰雪的多少来看,说明的是欧盟内部各国的经济与政治状况的差异,故选B项。A、D两项无法从漫画中反映,排除;C项仅是从漫画的表面得来的错误理解,排除。

15.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16世纪手工工场  19世纪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 A

解析 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16世纪的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图片信息可以提取出资本主义生产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再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跨国公司的变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尽管生产组织形式不同,但其体现资本主义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到自由资本主义再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图片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体现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逐渐一体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6.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该体制是(  )

A.宗法分封体制 B.“丞相”体制

C.监察体制 D.科举选官体制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制”,故选C项。宗法分封体制未形成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排除A项;材料中所指体制不仅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排除B项;科举制为隋朝所开创,排除D项。

17.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有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

答案 C

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其形态会随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发生变化,但这些事物是有“常理”的,再变也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深入体会这些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将物象的活的精神凝聚于笔墨形式之间,与朱熹格物致知观点相同,故选C项。B、D两项是心学观点,排除;A项不是求理方法,错误。

18.清代学者顾炎武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官职的作用时指出:“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以下官职的作用与之类似的是(  )

A.监察御史、按察史

B.御史大夫、刺史

C.参知政事、通判

D.刺史、通判

答案 D

解析 顾炎武谈论的是中国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参知政事不属于监察官员,按察史是省级司法长官,御史大夫是副宰相,与“官小”不符合,故A、B、C三项错误;刺史、通判虽然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故有“官小而权重”“小大相制”特点,选D项。

19.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即这一时期在北纬30°上下,人类文明精神发生重大突破,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这一时期的中国(  )

A.老庄提倡崇尚自然,超越功利

B.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

C.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

D.黄宗羲主张“公其是非于学校”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中“北纬30°上下”“人类文明精神发生重大突破”“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等信息可知西方人文精神在这一时期滥觞,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思想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正确;唐代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故B项错误;中华文化圈,即儒家文化圈,汉唐以后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故C项错误;D项是明末清初的新思想,故D项错误。

20.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答案 B

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并未实行计划经济,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二者经过调整,充分利用国家干预经济与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故B项正确;1929年之后资本主义的调整主要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关联,故C项错误;中国在1978年以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存在稳定市场秩序的问题,故D项错误。


训练17 非选择题题型练

1.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 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材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现政治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3)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答案 (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表现: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

(2)实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说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议员分配照顾大小州利益。

(3)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策略:求同存异。

(4)作用:有利于造就和平政治;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问题;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政治文明的发展。

2.(2016·宁波适应检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并指出成型的中国传统文明的典型特征有哪些?

答案 (1)措施: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注重兴修水利。

(2)过程:从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演进。

特征: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

解析 (1)从材料一“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说明是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说明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说明注重兴修水利。

(2)第一小问根据文明史观观点来回答;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回答。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中华文化史》(上)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

(1)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两个时期“改变组织方式”分别是指什么?说明后一种“改变组织方式”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案 (1)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

影响:受到城市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城乡矛盾激化;受到城市的剥削,导致农村经济日益落后。

(2)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积累了其所需的原料、资金。

(3)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

特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以养老和医疗保障为主要内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

4.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材料二 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内容已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实际上是对启蒙思

想家追求的“自然”的艺术表现的认同,又与他们所倡导的人性自由、平等、解放相契合。

材料三 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浪漫主义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张芳《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三中“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这一背景下西方文学的发展情况。

答案 (1)“时代潮流”:文艺复兴运动。

文学: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美术:达·芬奇、拉斐尔等。

(2)核心:理性或理性主义。

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3)变化: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文学:出现了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任举2例即可)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