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新人教版

时间:2019-08-06 10:42:25    下载该word文档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6-1),完成下列问题。

6-1

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含义

a    ,b    ,c    ,d     

根据图示,完善大气受热过程

6-2

图中显示的大气的作用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和    ,此外还有     

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       

(2)读云层对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影响示意图(6-3),完成下列问题。

白天,云层的   作用明显,地面温度比晴天的   ;夜间,云层的   作用显著,地面温度比晴天的    。因此,晴天比阴天的昼夜     

由图可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      ,而且白天比夜间     

6-3

2..热力环流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6-4),回忆下列知识。

6-4

(1)在图中四条“=”上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  

(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    ,气温     

(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    ;气压低,等压面向    凸。 

(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该图显示  

(白天、黑夜)    (冬季、夏季)的盛行风向。 

(6)若该图为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其中表示城区的是    地。 

(7)结合以上分析知,热力环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3..大气的水平运动——

读图6-5,回答下列问题。

6-5

(1)判断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力及其对风的影响

A        。影响:         

B        。影响:风向和风速。 

C        。影响:         

(2)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大小关系是      ,判断理由是  

(3)图示地区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       。图中的风是    (高空、近地面),判断理由是                 

探究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少量太阳短波辐射和大量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的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则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6-6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举例

(1)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6-7

(2)分析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些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积累。

(3)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等方面来分析。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气温升降幅度小→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同纬度的陆地的昼夜温差;下垫面比热容小时则相反。

1..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底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米。

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会出现逆温现象。当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时,上升气流就会比较旺盛,会造成飞行中的飞机发生颠簸,影响高空飞行。

2..逆温的形成

6-8

3..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点一 温室效应对气温的影响

1.[2017·全国卷]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6-9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6-9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

A. B.

C. D.

(2)该地寒冷期 (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命题点二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2.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图6-10示意气温垂直分布的四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的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

6-10

A. B.

C. D.

探究点二 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6-11

(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地球表面热容量大的地点,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点,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2)“四个步骤”

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2..等压面的判读

(1)判读气压

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降低。如图6-11P>P,P>P

因地面冷热不均,所以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使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处气压高,向下凸处气压低。如图6-11P>P,P>P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凸处为陆地,向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凸处为海洋(湖泊),向上凸处为陆地。

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判断城区与郊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凸处为城区,向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向下凸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图6-11中乙地;等压面向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图6-11中甲地。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6-12

(2)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6-13

(3)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6-14

  以上几种局地环流只有当大的环流微弱时存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下垫面热力性质的差异。一旦大的环流增强,局地环流就会受到影响,以致难以存在。

命题点一 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3.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图6-15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量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6-15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命题点二 等压面的判读

4.6-16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

6-16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探究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

1..大气水平运动中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

(1)高空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

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

(3)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的高度界线,但一般以地面以上1500米为参考数据。

2..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过所求风向点画出等压线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偏转方向。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6-17所示(北半球近地面):

6-17

3..在等压线图上比较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且相邻两条等压线图上距离相同,则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3)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图上距离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4..风向玫瑰图的判读

(1)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图,是将风向分为8个或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各方向上风的出现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联结所成的闭合折线图形。

(2)6-18中的图(a)为风频风速玫瑰图,每一方向上既反映风频大小(线段的长度),又反映这一方向上的平均风速(线段末段的风羽多少);(b)、图(c)为无量化的风玫瑰简易图,各方向上线段的长短表示风频的相对大小。

6-18

命题点一 等压线图中的风向判断

5.读图6-19,在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

6-19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命题点二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风力比较

6.6-202016220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6-20

(1)济南与高知之间的气压差可能为 (  )

A.16百帕 B.20百帕 C.24百帕 D.28百帕

(2)下列城市中风力最小的是 (  )

A.长崎 B.首尔 C.平壤 D.上海

 等压线图的判读

 

P5-1,图甲、图乙为冬季某日沈阳附近20时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等压距相等;图中H代表高压中心,L代表低压中心,①②分别对应地面③④。据此完成(1)~(2)题。

(1)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高的是 (  )

A. B.

C. D.

P5-1

(2)判断此时与图乙中沈阳风力状况相比,图甲中沈阳的 (  )

A.风力更大,且风向一致

B.风力更小,且风向一致

C.风力更大,且风向相反

D.风力更小,且风向相反

1..确定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P5-2

(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脊线。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

2..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3)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4)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5)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风速):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风速)越大;反之越小。解题时还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

  图P5-3示意我国某地区14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2题。

P5-3

1.图中甲地146—9时的风向为 (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

A.1414 B.1419

C.154 D.1511

  图P5-4为北半球某地1月某日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3~4题。

P5-4

3.①③两处气压差值最大可能为 (  )

A.36百帕 B.38百帕

C.39百帕 D.40百帕

4.有关该日~④处天气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①处气温最高

B.②处风力最小

C.③处盛行偏北风

D.④处湿度最小

7讲 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7-1),完成下列问题。

7-1

(1)说出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

(2)写出下列三圈环流的名称:     ,    ,     

(3)结合图示信息,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气压带和风带表格中相关内容。

气压带

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7-2),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与规律。

7-2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7-3),将其对气候影响的表格内容做进一步完善。

7-3

(1)气压带的性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风带的性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读图7-4,回答相关问题。

7-4

(1)分别写出MN气压中心的名称。

(2)图甲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判断理由是             。图乙代表北半球的    ,判断理由是                     

(3)气压中心M切断了      气压带,气压中心N切断了      气压带。 

(4)图中风向 ABC的成因是  

风向D的形成除了受            影响外,还与            有关。 

(5)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6)结合东亚和南亚季风风向与性质,说明两地区气候特征。

探究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7-5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看纬度位置:一般来说,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

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7-6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其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至最大程度;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至最大程度。如图7-7所示:

7-7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而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而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命题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判断及规律

1.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图7-8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完成(1)~(2)题。

7-8

(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

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命题点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2015·重庆卷] 7-9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

7-9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探究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7-10

(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7-11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命题点一 气压中心的判断

3.[2015·重庆卷]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命题点二 季风特点及其影响

4.[2015·安徽卷] 7-12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

7-12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气温的水平分布

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

Z1-1

   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上。

我国气温的水平分布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2)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a.气温的日变化:由于大气热量传递过程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因此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地方时12,地面温度最高出现在13时左右,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b.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大小比较

a.大陆与海洋: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的大。原因是大陆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增温幅度大;夜晚和冬季降温快,降温幅度大。海洋相反。

b.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的小。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的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朗夜晚的高。

c.低纬与中纬、高纬:纬度高,气温年较差大。高纬地区冬季寒冷,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处在赤道洋面上。

2..降水

(1)形式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通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类型

(3)降水的空间分布

世界降水分布

Z1-2

  赤道附近全年降水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少。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我国降水分布

  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图Z1-3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

Z1-3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 (  )

A.湖泊 B.城市

C.山地 D.盆地

2.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盛行西风 B.地形格局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017·海南卷] 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170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第3题。

3.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 (  )

A.1 B.2

C.7 D.8

4.[2017·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Z1-4)。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Z1-4

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气候类型的判读

1..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气温→“以温定带”

  利用气温高低判断南北半球: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低,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利用气温确定温度带,利用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确定气候类型。

(2)大气环流→降水→“以水定型”

(3)人类活动→局部气候

释放废热,影响大气温度。

排放温室气体和氟氯烷,改变大气成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氟氯烷破坏臭氧层,使地面接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改变下垫面,影响局部地区气候。人工造林,兴修水利,使气温变化趋于缓和;破坏地表植被,使气候恶化;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城市,形成城市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北半球)

Z2-1

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

  图Z2-2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折线图。读图完成1~2题。

                    

Z2-2

1.地相比,地降水量 (  )

A.春季较多 B.夏季较多

C.秋季较多 D.冬季较多

2.夏季影响地的大气环流是 (  )

A.夏季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20111128日至12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回答第3题。

3.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2017·海南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Z2-3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Z2-3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气候统计图的判读

P6-12013515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P6-2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图。图P6-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P6-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

P6-1

P6-2

A. B. C. D.

  气候统计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P6-3)、折线图(P6-4和图P6-6)、点状图(P6-5)、二维坐标图(P6-7)、三维坐标图(P6-8)、玫瑰图(P6-9)等。

    P6-3           图P6-4

       P6-5        图P6-6

     P6-7            P6-8

P6-9

  图P6-3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显著,降水有突变现象,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

  图P6-4和图P6-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P6-5和图P6-8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图P6-7中包括abcd四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时应注意看清图例,读出四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后再确定其气候类型。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图P6-9中圆的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据图中数据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1)共性特征:提供的都是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2)判读内容:读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3)判读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图P6-10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P6-10

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图P6-11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P6-11

3.图示地气候 (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4.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纬度位置

  图P6-1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5~6题。

P6-12

5.~丁气候类型中,某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6.图示各气候类型中,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  )

A. B. C. D.

 气候成因和特征描述型

[2017·江苏卷改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图M2-1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M2-1

(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简要说明温哥华的气候类型,以及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

1.气候成因的描述

2..某地的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地形图(M2-2)

M2-2

材料二 下表为甲盆地中乙城市气候统计数据表。

描述乙城市气候特征,并分析地形对该城市气候的主要影响。

8讲 常见天气系统

1.气团和锋面

读锋面示意图(8-1),回忆下列知识。

8-1

(1)图中A    气团,其性质为温度较    、水汽较    ,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高,气压较    ,天气晴朗。B    气团,其性质为温度较    ,水汽较    ,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    ,气压较    ,天气晴朗。 

(2)冷暖气团交汇处形成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界线为    ,锋面与锋线统称为     

(3)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        等天气。 

2..锋面与天气

读甲、乙两类锋面过境示意图(8-2),回答相关问题。

8-2

(1)甲为冷锋,其冷气团势力    (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    气团运动方向一致。 

(2)乙为暖锋,其冷气团势力    (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    气团运动方向大体一致。 

(3)分别简述甲、乙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

(4)说明准静止锋的形成方式,并简要说明其对天气的影响。

3..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读图8-3,回答相关问题。

8-3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实线箭头表示       

(2)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        ,B表示         

(3)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   ,B表示    

(4)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    (南、北)半球,B形成于    (南、北)半球。 

(5)一般情况下,A控制的地区,天气    ;B过境时,常出现    天气。 

(6)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    ,B的南部吹    风。 

(7)台风往往由    发展而成,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则与    有关。(填图8-3中字母

探究点一 锋面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比较

2..冷锋、暖锋的判断方法

命题点 锋面与天气

1.[2017·江苏卷] 201755—6,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8-456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8-4

(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

A. B.

C. D.

(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探究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命题点一 低压(气旋)与天气

2.[2017·北京卷] 8-5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该台风 (  )

8-5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命题点二 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3.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1221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最可能处于 (  )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2017·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P7-1 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P7-1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P7-1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

        A          B

        C          D

P7-2

  锋面气旋是地面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主要活动于中高纬度地区。下面以北半球的低气压系统(气旋)为例,探究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P7-3

1..确定锋面位置

图中的AB线和CD线是两个槽线,锋面多形成于低压槽上,即图中的AB线处和CD线处。这是因为低压槽附近风向产生切变,使得槽前和槽后的风向不同、性质不同的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

2..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

根据风向的画法,可以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确定气流的性质

图中FG两处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EH两处正好相反,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FG一侧为冷气团,EH一侧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与移动方向

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所处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线处为冷锋,CD线处为暖锋,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气旋有其生成、消亡的过程。锋面气旋的生命史一般为3~5,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不久就因气流运动而消散。

5..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

由图可知,受暖锋控制,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受冷锋控制,锋后F处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

  图P7-4示意我国部分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据此完成1~3题。

P7-4

1.此时,台湾岛的天气状况是 (  )

A.晴朗少云,风力微弱

B.闷热干燥,大气稳定

C.浓云密布,雨水滂沱

D.风向偏北,气温较低

2.图示降水区域主要分布在 (  )

A.环渤海地区

B.三江源地区

C.东北北部地区

D.长江中游地区

3.图示时期最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  )

A.台风天气

B.沙尘暴天气

C.暴雪天气

D.伏旱天气

  读我国某地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百帕)垂直剖面示意图(P7-5),回答4~5题。

P7-5

4.受此天气系统影响,与乙城相比,甲城的天气特征是 (  )

A.冷且湿

B.冷且干

C.暖且湿

D.暖且干

5.若该气压系统东移至乙城以东,受其影响乙城的风向变化是 (  )

A.西南风转东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南风转西北风

D.东北风转西北风

  [2016·北京卷] P7-6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6题。

P7-6

6.该日20 (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 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9讲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读不同时期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9-1),回答下列问题。

9-1

(1)由图甲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    变化、        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乙可知,近现代气温波动特点是气温     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     

(3)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     的排放、城市化、     、过度放牧等。 

(4)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探究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9-2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9-3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9-4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9-5

(4)对农业的影响

9-6

(5)对工业的影响

9-7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9-8

3..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9-9

命题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空间分布及原因

1.北京时间201511301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结合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9-10),回答(1)~(2)题。

9-10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

A.②增加,减少

B.①③减少

C.②④增加

D.①④增加

(2)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要下降16%,我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 减少能源消费总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命题点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2017·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9-11 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9-11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9-11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基础自主梳理】

1.(1)①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

(按图中箭头顺序)太阳辐射 增温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升温 大气逆辐射 吸收 散射 大气逆辐射

(2)①反射 低 大气逆辐射(保温) 高 温差大 大气逆辐射 强

2.(1)画图略(箭头顺时针画)。 (2)>>>

(3)降低 降低 (4)高空 近地面 (5)黑夜 冬季

(6)乙 (7)近地面的冷热不均

3.(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和风速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2)>>丙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丙 (3)北 风向向右偏转 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存在一定夹角

【考点互动探究】

1.(1)B (2)C (3)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图中③④总体温度低,且温度接近,变化趋势一致,可推断为当地寒冷期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中①②总体温度较高,变化范围较小,变化范围较大。由于枯雪年,降雪少,多晴天,昼夜温差较大,所以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第(2),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理环境下气温的变化情况。该图反映的是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积雪厚度不同,使得进入膜内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且积雪厚度不同,雪的保温效应强度也不同,所以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第(3),本题主要考查时差和我国地理概况。从图中可知,该地一日之内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我国标准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即北京时间),而根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此时当地地方时应该为14时左右,即该地大致位于东六区;且寒冷期的日平均气温最低在-15℃左右。所以该地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A [解析] 图中②③④情形均出现了逆温层,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①情形无逆温现象,大气能够正常对流,利于雾、霾天气的污染物扩散。

3.C [解析] 根据图中拉萨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气流沿山坡上升,山谷中部气流下沉(夏季白天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山谷中部气流上升(夜间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所以本题选C选项。

4.B [解析] 甲地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风向为西南风。

5.D [解析] 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根据风向的判断规律可以判断,5614,北京吹东南风,572,北京吹东北风,D项正确。台北在5614时吹东北风,572时也是吹东北风,风向没有改变,A项错误。上海在5614时吹偏南风,572时也是吹偏南风,风向没有改变,B项错误。首尔在5614时吹西南风,572时吹偏南风,风向变化不大,C项错误。

6.(1)B (2)D [解析] (1),读图可知,济南的气压值为1032~1034百帕,高知的气压值为1012~1014百帕,故两地的气压差为18~22百帕,B项符合。第(2),读图可知,选项所列的四个城市中,上海附近等压线分布最为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风力最小。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B6-1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题。

B6-1

                   

1.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  )

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

[解析]C 本题考查全球热量平衡和大气受热状况的相关知识。蒸发量最大的是副热带海区,Q2为蒸发耗热量,可排除AD项。辐射和蒸发除在低纬海区外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Q1为辐射收支差额,排除B项。

  [2015·浙江卷]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图B6-2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2~3题。

B6-2

2.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3.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解析]2.A 3.C 第2,本题主要考查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出现强逆温层上界,高空出现逆温层上界,故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从逆温层上界可以看出逆温强度最大值出现在4时、5时左右,即日出前后;图中显示16时前、8时后到10时都存在逆温层,故逆温现象不是日落前出现,更不是日出前消失;强逆温层前半夜曲线较陡,故增速快,后半夜曲线较平缓,故降速慢。第3,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中近地面强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较早,高空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较晚,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升温,热量自下而上的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2015·四川卷] B6-3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B6-3

4.该城市可能位于 (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5.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解析]4.D 5.A 第4,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从图中不难看出,区域内冬季气温在0以下,直接排除ABC,因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西两岸基本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其最低月均温都在0以上;40°N附近大陆西岸应该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最低月均温都在0以上。第5,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热岛效应。题中的CD项可以直接排除,AB项中进行选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不难看出,城市中心区的气温较郊区的气温高,结合图中的等值距为0.5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市中心的气温在-0.1~-0.6℃之间,有降雪的可能,但市中心降雪的可能性并不比郊区的大,不过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降雪的可能性大。

  读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由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B6-4),回答6~7题。

B6-4

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的

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的

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

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7.下列地理事象的出现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  )

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长江处在汛期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等温线明显向北凸 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等温线明显向高纬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6.A 7.B 第6,根据气压分布规律,甲地气压高于图示高空等压面气压,乙地气压低于图示高空等压面气压,甲地气压高于乙地的;根据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知,甲地气压低于丙地的。据此分析近地面丙地为受热区域,丁地为冷却区域,说明丙地气流垂直上升;丙、丁之间风从丁地吹向丙地,即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第7,结合上题分析,此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长江流域可能进入雨季,长江处在汛期。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陆地温度高于海洋的,陆地上等温线向温度较低的高纬度凸出,即向北凸出,海洋上相反。塔里木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温度高,此时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水位最高。

8.20094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B6-5,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

B6-5 414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A. B. C. D.

[解析]B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以判断甲地风向为偏北风,为离岸风;乙地吹偏南风,为向岸风;丙、丁两地分别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渤海一侧,风向为偏南风,吹离岸风。根据题干材料“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判定甲、丙、丁三地均不是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方。乙地吹向岸风,最容易导致海水涌向陆地,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

典图判读5 等压线图的判读

典例呈现(1)D (2)A [解析] (1),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在同一气压场内高压值大于低压值,地位于近地面且受高压控制,气压最高。第(2),图甲中,沈阳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结合风向判断方法可知,两图中沈阳都吹偏西风(西北风),风向相同。

应用提升1.B 2.B [解析] 1,该日6—9时气压形势变化不大,根据6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知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体向西北,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成偏南风。第2,根据比例尺可判断L天气系统距甲地大约130千米,该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故大约15个小时到达甲地,B项最为合适。

3. C 4.C [解析] 3,读图知,处气压为1036百帕,处气压为996~1000百帕,据此可知两处气压差值为36~40百帕,C项符合题意。第4,结合四处在气压场中的位置知,处气压较高,气温较低;②处等压线比处稠密,风力较处的大;结合处等压线分布可知,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盛行偏北风;④处气压较处气压低,湿度比处湿度高。

7讲 气压带和风带

【基础自主梳理】

1.(1)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3)①赤道低气压带 受热膨胀 副热带高气压带 堆积 动力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受冷收缩 热力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2.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1)冷 冷干 冷 热 干热 热

(2)冷干 温湿 干燥

4.(1)M为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N为亚洲(印度)低压。

(2)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夏 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3)副极地低 副热带高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西北 东北 东南 西南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6)东亚地区:冬季受西北风控制,寒冷干燥(低温少雨);夏季受东南风影响,高温多雨。南亚地区:冬季受东北风控制,温和干燥;夏季受西南风影响,高温多雨。

【考点互动探究】

1.(1)B (2)D [解析] (1),读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和风速差异都比南半球的小,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窄。第(2),地球是一个球体,南北纬度相同的地区地转偏向力相当;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强盛。广阔的陆地面积、起伏的地形、气压形势的季节变化对西风气流的运动影响大。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下垫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气压带、风带大致沿纬线呈带状分布,西风风速比北半球的大,风向也更为稳定。

2.C [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图示区域(马尔代夫)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受海陆分布影响的气压带、风带的变化。寒露时节即108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已经进入深秋,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已经南移,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阿留申低压;受亚洲高压影响,我国天气寒冷程度增强。

4.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以及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所以D项正确。

  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B7-1),完成1~2题。

B7-1

                   

1.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等压面向上隆起 b地空气受热上升 c地气压高于b地气压 d地气压最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a地为副热带地区,Q地的风向可能是 (  )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B 2.D 第1,结合图示知,由于大气垂直运动,近地面a地气流下沉,为高压,等压面向上隆起,b地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弯曲。根据气压分布规律知,四地气压大小应为a>b>c>d。根据图示并不能确定b地气流上升是由空气受热引起的。第2,a地为副热带地区,则当其位于北半球时,b地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那么Q地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a地位于南半球时,Q地位于南半球信风带,其风向为东南风。

  图B7-2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B7-2

3.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

A. B. C. D.

4.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解析]3.B 4.D 第3,从图上可以看出,地位于15°N附近,7月份吹东风,风力为5/,1月份吹西风,风力为约10/,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B项正确;①地位于6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风力约10/,变化不大,A项错误;③地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向和风速变化不大,C项错误;④地位于45°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风力为20/秒和15/,变化不大,D项错误。第4,洋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D项正确。

5.B7-3为世界局部示意图。夏季,S市主要受 (  )

B7-3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解析]D 据图可知,S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北半球夏季气压带与风带北移,该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6.B7-4示意鄱阳湖地区。该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B7-4(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B7-4(b)所示地区 (  )

B7-4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解析]A 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环流形势弱,风力较小,当副热带高压北移至29.5°N以北时,该地吹东北风,当副热带高压中心在鄱阳湖以东时,该地偏东风受大别山、庐山阻挡,被迫变为东北风南下;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

小专题1 气温和降水

1.C 2.B [解析] 1,根据河流流向及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可推测甲地为山地。湖泊和城市对降水有影响,但是一般不会使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差异如此明显;盆地处降水应较少。 2,根据西西里岛的位置可知,1月份该岛受盛行西风影响,但从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并未出现西多东少的降水差异,而是中东部降水多,西部、南部降水少。再结合上题结论可知,地形格局是造成此时西西里岛降水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3.B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推断,该国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170多个岛屿组成,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所以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与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一致,应为2月。

4.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成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由图可知,额尔齐斯河发源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南坡,该地区位于北半球西风带,由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存在缺口,所以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可以进入。额尔齐斯河北部山地为西风的迎风坡,受湿润气流影响相对强烈,降水较多;额尔齐斯河南部地区受湿润气流影响相对较弱,降水较少。

小专题2 气候类型的判读

1.D 2.A [解析] 1,北半球亚热带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从图中累计降水量可知,地应为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应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所以与地相比,地降水量冬季较多。第2,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3.B [解析] 从表中可知,德班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应是热带气候类型,且其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左右,干、湿季交替明显,故应是热带草原气候。

4.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所以常年多风。

典图判读6 气候统计图的判读

典例呈现A [解析]①气候类型的1月平均气温为0~10,7月平均气温不到20,全年降水较均匀,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1月平均气温为0~10,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降水稀少,冬季降水较多,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图中丁地为地中海气候。

应用提升1.D 2.B [解析] 1,甲地1月气温最低,低于0,属于温带气候;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可判断其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1月气温也低于0,78两月降水量都大于150毫米,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夏季高温多雨,是温带季风气候。第2,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少雨。

3.A 4.C [解析] 3,读图可以看出,地夏季(6—8)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季(12次年2)降水较多,气候多雨。结合该地纬度和地理位置知,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选A。第4,影响该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是盛行西风。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5.A 6.C [解析] 5,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气候判断方法知,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为温带季风气候,丁为热带草原气候。甲、乙气候类型冬季均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第6,结合上题分析,并在调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知,丙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

答题模板2 气候成因和特征描述型

典例呈现(1)差异: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原因: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2)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解析] (1),读图可以得出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但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地形方面思考。第(2),根据纬度位置和气温、降水资料可以得出,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当地降水较多的原因从地形、风向、洋流等方面回答。

应用提升 夏季高温,冬季较周边地区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大;全年降水量少;夏季干燥(降水稀少),冬季降水稍多。

盆地深居内陆,且地形封闭,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全年降水量少;夏季,盆地内大陆干热气团不易扩散,气温高;冬季,周围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强,盆地内气温较盆地外气温高;盆地西侧有开口,冬季盛行西风挟带少量湿润气流进入,产生一定降水。

[解析] 从气温、降水及其变化说明乙城市气候特征。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说明乙城市降水稀少的原因;从盆地地形封闭角度说明夏季高温且降水少;结合盆地对气温的影响说明冬季气温较四周稍高的原因;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角度,说明冬季降水稍多的原因。

8讲 常见天气系统

【基础自主梳理】

1.(1)暖 高 多 低 冷 低 少 低 高

(2)锋线 锋

(3)云、大风、降水

2.(1)大于 冷 (2)小于 暖 (3)甲锋面:过境前,该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常出现多云、阴雨、大风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该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乙锋面:过境前,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位置,该地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好。

(4)形成方式: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锋面在前进途中受地形阻挡。影响:降水强度较小,形成连续性降水。

3.(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反气旋 气旋 (3)高压

低压 (4)北 北 (5)晴朗 阴雨 (6)偏北 偏西 (7)B A

【考点互动探究】

1.(1)A (2)C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其中甲地南侧附近为一低压槽,根据北半球气旋中心气流旋转方向判断,该低压槽处最可能形成冷锋,则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该地最可能降暴雪,所以A正确。第(2),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图示为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远在我国南方的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戊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部,应吹东南风。所以C正确。

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黄海纬度较高,不会生成台风;该台风内部小于6级风的地区是台风外缘和台风眼,台风眼天气状况为静风(或微风)、少云、干暖;台风眼处气压值最低,该处风速很小;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的,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表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台风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发射场位于四川西昌,12月正值冬季,此时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高压控制下。

  [2016·浙江卷] 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飘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1~2题。

B8-1

                   

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

A.③至 B.④至

C.⑥至 D.⑨至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解析]1.A 2.B 第1,本题主要考查风力大小的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探空气球飘移距离越远。由材料可知,图中相邻数字所指黑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图中显示段探空气球飘移的距离最长,说明此段风力最大,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第2,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断。根据图中经度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甲中从的虚线箭头显示近地面空气流动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吹西南风。点约在60°S附近,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易形成冷锋。另外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其所示有气流呈顺时针向内辐合,故可判断为南半球的气旋,⑦⑧两点位于气旋西南侧,根据锋面气旋“左冷右暖”也可以判断为冷锋。

  [2015·江苏卷] B8-22015 51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B8-2

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

      A           B

      C           D

B8-3

[解析]3.B 4.B 第3,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江苏处于冷锋的暖气团一侧,天气晴好;青海地处冷锋的冷气团一侧,远离锋面,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好;该时节无台风。第4,本题主要考查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气温会持续下降,最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后趋于稳定;由图中等压线分布知,江苏气压会随着锋面的移动先降后升。

  [2015·北京卷] B8-4示意201539—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5~6题。

B8-4

5.“帕姆” (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6.该气旋 (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解析]5.B 6.D 第5,从图中可以看到该气旋生成于10°S附近,A项错误;气旋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地转偏向力、风向、风带等的影响,与洋流关系不大,C项错误;该气旋应是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D项错误。南半球气旋的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B项正确。第6,一个气旋的发生无法标志台风多发季节的到来,A项错误;气旋导致的大量降水可能诱发滑坡,但是赤潮的发生与气旋无关,B项错误;自然灾害灾情的监测主要依靠RS技术,GPS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定位,C项错误。瓦努阿图风力最大,距气旋中心附近最近,故气旋对当地危害最大。

典图判读7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典例呈现(1)C (2)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浮尘天气是沙尘天气的一种,沙尘天气主要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读图可知,乙地高空盛行下沉气流,不是上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到达乙地高空,下沉到低空大气形成浮尘。所以选C项。第(2),本题主要考查形成浮尘天气的天气系统。读图可知,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形成浮尘天气,说明乙地受高压控制,D符合条件,所以D正确。

应用提升1.A 2.A 3.C [解析] 1,图中蒙古高压的存在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所以台湾岛不会闷热干燥;从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台湾岛附近气压偏高,等压线稀疏,吹偏南风,且风力微弱,天气晴朗。第2,从图中可知,图示地区有一锋面气旋存在,降水区域应当分布在锋面气旋控制的地区,能够受到锋面气旋控制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主要位于冷锋锋前,降水少。环渤海地区同时受到冷锋和暖锋的影响,暖气团来自海洋,水汽含量多;加之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冷气团移动速度快,暖气团迅速抬升,带来大量降水,所以主要的降水区域为环渤海地区。第3,从图中存在低压中心可以分析出,低压中心周围存在强降水区域,而此时正值北半球冬半年,所以此时最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就是暴雪。

4.B 5.C [解析] 4,由图示信息知,甲、乙两城之间为低压,甲城吹西北风,乙城吹东南风。冬季受偏北风影响,甲城寒冷干燥。第5,结合上题分析,受该气压系统东移影响,乙城风向将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6.A [解析] 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数据,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一般指数越大,污染程度越重。图示该日20,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异常升高,说明污染严重。图示信息表明,北京位于锋面气旋偏西部冷锋锋后,则污染严重很可能是由冷锋快速移动且锋前暖气团过于干燥而形成的大风扬沙天气所致,A对。东海处于冷锋锋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地区,风平浪静,B错。P低压系统中心气压值小于1010百帕、大于1007.5百帕,Q地附近低压系统中心气压值小于1007.5百帕、大于1005百帕,所以Q地所在的低压系统强度最强,C错。Q地处于低压中心,位于冷锋锋前,D错。

9讲 全球气候变化

【基础自主梳理】

(1)波动 冷暖干湿

(2)波动 加快

(3)温室气体 森林砍伐

(4)影响: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影响农业生产,使世界粮食生产总体下降;影响水循环过程,使洪涝、干旱灾害的发生频次和强度增加。

防御措施: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提高植被覆盖率;积极应对,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考点互动探究】

1.(1)C (2)C [解析] (1),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或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和大气逆辐射增强,即主要是②④增加。第(2),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依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对此影响不大。减少能源消费总量不现实。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温度变化过程。分析海面、陆面温度变化曲线,可以得出海洋和陆地表面增温都趋缓,故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减速上升;据图无法得出“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所以B正确。

  [2015·海南卷]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解析]1.A 2.B 第1,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材料显示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较大,四选项中,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蒙古高原都位于北半球,但蒙古高原纬度较高,故升温幅度最大。第2,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南北半球在大气成分、太阳辐射、大洋环流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但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热容量较大,故南半球升温比北半球升温慢。

  201728,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3~4题。

3.“北极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是 (  )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4.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  )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

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解析]3.C 4.D 第3,北极地区受高压控制,晴天多,但这不是其加速变暖的原因,A错。近30年来,全球极昼极夜的时间长短并未发生巨大变化,故其不是“北极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B错。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北极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升温加速,C对。该现象属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范畴,并非仅仅是周边国家排放温室气体所致,D错。第4,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气温升高,苔原植物花期提前,北极鸭北迁日期提前,入海河流汛期提前,沿海港口封冻期推迟,故选D

  [2016·浙江卷]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000(图乙)和距今500(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第5题。

B9-1

5.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气温升高,云杉分布区的北界将向较高纬度地区移动;气温降低,云杉分布区的北界将向较低纬度地区移动。图中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北移动明显,说明气温升高;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略向南移动,说明气温略有下降。

  20111128日至12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回答第6题。

6.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

推广太阳能、核能 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增加森林面积 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使用太阳能、核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降低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导致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的光合作用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单位GDP能耗,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