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森林经营管理模板

森林经营管理模板

时间:2018-10-13 17:13:16    下载该word文档

森林经营管理

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促使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森林区划是林业局内部的区划,是针对调查规划、行政管理、资源管理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的需要进行的。森林经营区划系统: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

林班是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林班区划方式有三种: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

小班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分出不同的地段,即为小班。其特点是:小班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是林场内的基本经营单位,也是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调查因子的显著差别是区划小班的依据。划分小班的条件有:土地权属、土地种类、林种、优势树种、龄级或龄组、郁闭度、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地位级或地位指数、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

森林调查分三大类:一类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间隔期为5 年。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包括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专业调查、多资源调查),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复查间隔期为10年。三类调查,即为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施工前进行的调查。

一类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国家林业局布置下统一完成。一类调查以固定样地为主,必要时配置部分临时样地。

小班调查方法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中涉及地域最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方法有:样地调查法。标准地调查法;目测调查法;角规调查法;回归估计法。

森林调查常用的专业调查有生长量调查、消耗量调查、森林保护调查、立地条件调查、出材量调查、苗圃调查、抚育间伐调查。

主要的多资源调查有经济植物资源调查(食用类调查、药材类资源、工业原料类资源、经济植物资源的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步骤初步设计(提出远景规划,设备及投资概算,要求应满足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定。包括主要设备材料的配置、土地征用,基本建设控制,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内容经营方针、经营规模、生产布局、生产顺序、经营措施。

森林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森林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森林燃烧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预热、气体燃烧、木炭燃烧三个阶段

林火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火行为预报

林火监测的主要目的为了及时发现火情,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第一步。常分为4个空间层次:地面巡护、瞭望台定点观测、空中飞机巡护、卫星监测。

林火蔓延方式是热传播。热传播的方式热对流(使地表火发展为树冠火)、热辐射(下山火、平地地表火以此方式蔓延)、热传导(地下火以此方式蔓延)。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

火环境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条件。

影响林火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降水、相对湿度、温度、风速、连旱。

对林火发生蔓延的影响要素主要有: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小地形和山地林火特点等

林火通常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3 种类型

扑救林火的基本方法窒息法(以隔绝燃烧所需的氧气来阻止火势的发展。可用扑打工具或用土覆盖等方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火灾初期,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因空间过大,不易用此法)冷却法隔离法

林火扑救的四个阶段初期灭火阶段降低火势阶段熄灭余火阶段看守火场(待三天后无火情,方可全部撤离火场)。

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直接灭火法、间接灭火法(适用于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主要是开沟或开设较宽的防火线来阻隔森林火灾),

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扑打法、用土灭火法、水灭火法、风力灭火法、开设防火沟阻火法、爆炸灭火法、化学灭火法、以火灭火法、航空灭火法。

生物防火即为建立生物阻隔带,营造具有耐火性能的树种阻隔森林火灾,达到防治、阻隔森林火灾的目的。

防火带设置的条件1、成片森林面积在20公顷以上,且林分宽度在150米以上的针叶林分,应设置森林防火带;2、坡度45度以下,人口密集地区,生物防火林带的防护有效面积原则上不超过20公顷。3、坡度在45度以上的,人为活动少的林区,生物防火林带的防护有效面积不宜超过100公顷。4、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森林公园、处在林区内的特种保护对像等,不受上述控制面积的限制,均应设置防火林带。

防火带按经营类型分新型防火林带、改建型防火林带、培育提高型防火林带

防火林带按建设类型分主防火带(带宽20-30米)、副防火带(15-20米)三级防火带(8-15米)

选择防火树种是营建防火林带和营造燃烧性能比较低的混交林的基础。

一级防火树种有木荷、大头茶等16个树种

二级防火树种有板栗、青冈、麻栎等15个树种

园林绿化防火树种:建议品种13个、备选灌木19种、备选防火草本9

防火林带的宽度原则是林缘、居民区、主林带的规格宽些,护路林带、副林带窄些。

重庆现有的病虫害286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危害较重、列入危险性的害虫近30种。

我市森林中的天敌昆虫按取食方式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按分类地位分为:鞘翅目、异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四个目。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检疫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生物防治、不育昆虫防治、化学防治、物理器械防治

病原直接导致林木生病的因素。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类。其中: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等。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有传染性的,因此称用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害包括不适于林木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一系列因素。水分不足造成林木枯萎,温度过低引起冻伤,肥料和微量元素不足引起各种缺素病,凡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林木病害都是没有传染性的,叫做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生理病害。

寄主被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的植物。

感病植物易于遭受侵袭的植物。

侵染性病害的发和流行:这个过程称为侵染循环或侵染链,它包括:侵染过程、病原物的传播和越冬

越冬期是病原物生活史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比较易于控制和消灭

病害流行的条件病原因素、植物因素、环境条件。病原、寄生、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是病害流行缺一不可的条件。

任何植物病害都有一个发生、发展、与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因病害的种类、季节、年份和地区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

防治的原则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防治措施病害检疫、营林技术、选育抗病树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

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与植被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

自然保护功能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记住不是试验区)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首要内容。保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野生动植物种群管理、野生植物的生境管理、各种保护制度的建立。

湿地系指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此外,湿地可以包括与湿地毗邻的河岸和海岸地区,以及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海洋水体,特别是具有水禽生境意义的地区岛屿或水体。

湿地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维持生物多样性、固定CO2和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水资源功能、丰富的产品资源、湿地的社会功能。

湿地类型200812-1012年,国家林业局组织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将我国湿地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5大类34型。

湿地破坏人为因素是湿地生态平衡失调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湿地环境因子发生改变、湿地生物种类发生改变、湿地内信息系统的破坏。

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2002年国家1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立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替代生计、湿地公园

消落带是水陆生态系统交错的区域,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具有水域和陆地双重属性,长期或者阶段性的水位涨落导致反复淹没和出露的带状区域,长期为水分梯度所控制的自然综合体,是一类特殊的季节性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水陆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隐患较小,危害较轻,主要是影响旅游区的景观,另一类是出现在坡度小、地势较为平坦、土质为泥土地区的消落带。

治理的理论生态型护岸技术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工程护岸技术中引入生态治理恢复理论,逐步从纯工程治理护坡转向生物治理护坡

消落带湿地分类实施保护治理严格保护区域、生态修复区域、库岸综合整治区域、孤岛保护区域。

总之无论是乡土树种桑树、构树、乌柏等,还是引进植物,水松、落羽杉、水桦、水紫树,面对消落带这样一个新的环境,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必然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生物多样性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组成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测量的指标是1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2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3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国外学者将盲目引种生境的缩小和碎裂过度捕杀物种绝灭的净重效应列为引起物种绝灭的四大原因。

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目前侵入我市的有53种,占国家已公布明令严控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70%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森林经营管理模板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