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怎样质疑(好文章)

怎样质疑(好文章)

时间:2015-04-02 14:59:10    下载该word文档

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松江区方塔小学 包芳

[ ] 质疑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轻待的一个环节。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质疑存在很多的问题,原因也是各不相同。我在实践中对学生质疑现象中的问题、原因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深入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 质疑

质疑,意即提出疑问。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等,可见,大家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是思维的摇篮,问题是创造的基石。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刻不容缓。回想自己的课堂,总是设计众多问题带领学生思考,以为已经做得很不错,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培养,在课堂上更重要的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主动思考提高质疑能力,因此,课堂不应仅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应仅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被动解答,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市教研室薛峰老师在“充分关注表达 提升语言素养”的讲座中提到,如何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真正呵护学生的质疑问难,如何将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师的教学资源,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思考

我试图从不同年段的课堂中,把所观察到的学生质疑的问题呈现出来,同时,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课堂实践研究和思考。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质疑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质疑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策略之一。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堂来实现,但是目前在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为完成教学环节,走马观花,为问而问。

基于单元训练的重点,教师们会将学生质疑设计在教学环节中,但在课堂上,学生提出很多问题,教师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将问题置之一边,俨然成为一种摆设,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上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零散,但是教师并没有进行梳理或是适当板书,告诉孩子们,先从哪个问题入手,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老师自己设计的问题虽然某种程度了涵盖了学生的问题,但是毕竟角度不同,思考的维度也会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多,教师没有梳理、板书等,学生就会问完就算,并不多想如何去解决,自己要如何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获得问题的答案那么此问就只是“为问而问”了。

(二) 教师担心课堂掌控,“点水”而问,浅尝辄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担心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上不完;担心面对课堂上偶发的问题不能随机应变;担心在应对学生的提问上,如何将质疑问难变成鲜活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提问大多只关注了内容或词句的表面,教师不能抓住关键具体展开,通过比较、品味,进一步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作者的表达和情感,只是粗略地碰触到了预设的问题,将教学环节推到下面去了,没能进一步深入文字背后,体会作者的匠心所在。因此,有些课堂上的学生提问就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教师为了课堂不生“乱”而让学生的质疑浅尝辄止。

(三) 评价缺少激励,氛围不够民主,学生不敢问

小学生大多是比较爱说爱问的,也喜欢听老师的表扬。可是在课堂上,会出现教师的问题抛出去,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给出了语句和提示让学生说想法、提问题,但是学生却默不吭声,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说:“有的学生怎么让他提问,竟是提些不着边际的,影响课堂,对这样的学生就应该冷处理,不要请他说。”看得出,教师对于有些提问是比较“打压”的,但是这在课堂上,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将大多机会留给了能“展示课堂”的学生,也让一些学生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是教师的不民主,即时的评价少了激励,让课堂成了少数学生的课堂,那么让学生如何想问,敢说敢问的学生又如何能多起来呢?

(四)缺少对提问方法的梳理、归类

在不同年段的课堂中,提问训练并没有被重视起来,更多关注的是教师提问。我之前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环节的落实的确也是如此,但是细读课标,揣摩编者意图,再结合学生日常的思维能力,就会慢慢明白“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没有提问的意识,思维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思维的发展关乎表达,更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对提问方法的梳理、归类也很忽视,不能很好地运用提问的方法。哪篇课文要提问了,就针对这篇课文设计一个,没有和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更没有考虑到整个小学阶段教材中提问方法运用的循序渐进等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造成质疑问题的主要原因

阅读教学中,大多数的课堂都是以教师提问为主,能让学生发散提问的机会是比较少的,这也使得学生们的提问呈现“片断性”,大部分是在教师引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节中提出问题,而平时的学习中教师会将提问放在一边很少顾及,加上学生的惰性心理,使得即使有问题也是在脑中一闪而过,缺乏主动质疑、常常质疑的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就习惯于聆听问题,从不敢问、不愿问到不会问、不善问了。

(一)课堂中对质疑重视不足

在不少课堂上,质疑问难都被设计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好看的环节”,对于这个环节所存在的目的往往缺乏深入思考。有的课堂上,教师追求所谓的流畅和完美,比较轻视这一环节。有的课堂比较陈旧,教师没有接纳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将提问作为教师的专利,课堂还是按部就班地传授书本知识,过于在内容上兜圈子,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很多教师都非常忽视“质疑”这一环节,粗略地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既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又不能立竿见影看见质疑的实效,甚至有的老师说:“提问这个东西又不会考,它没办法用题目在试卷上呈现出来。”

(二)课标、教材把握不够

课标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影响但不少教师对课标要求了解甚少。《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不同年段的教材中也有明确的质疑训练要求,从教材的单元导语中可以知道:二年级第一学期七、八单元,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五、六单元,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四单元,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七、八单元,四年级第二学期的二、三、四单元,都将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列为单元训练的重点。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对课标的细致研究,同时,缺少对教材的研读,对编者意图的揣摩,因此对课标所提出的关于问题意识的培养,不能很好地落实在自己的课堂上。

(三)质疑方法引导不到位

教无定法,但是课堂中学生的质疑方法还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大部分教师没有梳理、掌握,抓住适当的方法,不会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质疑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从提问的方向到提问的方法,教师本身也比较模糊,因此在课堂上的引导也是缺少方法的。有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时,不知如何将变为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显然对教材的把握不全面、不深入,课堂也显得死气沉沉。同时,教师对学生质疑问难时的激励不够,也使得课堂上的提问平淡有余、精彩不足,有价值的问题要么一闪而过,要么没被激发出来,终难显现。

(四)对学生质疑能力了解不深

来自于学生主动的质疑问难在课堂上的实施并不多见,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上更是少见,这主要源于教师心中对课堂掌控的担心,不敢放手让学生问。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把握,底气不足。我们常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但是课堂中,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了解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力是否相适应,就无法构建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推动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质疑问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质疑,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笔者从课堂中学生质疑所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自己及平时学习的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创情境,使学生想问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就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教师应当倾听学生简单的提问,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在今后的课堂上被动地只听别人说,自己却不提问。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变得更为主动。

实录1:《打碗碗花》

师出示打碗碗花的图片,生观看。

师:(出示第2小节中描写花的句子)谁想来介绍一下这种好看的小花儿呢?

生站起读。

师: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真是好看!

师引读提示语,生读奶奶的话,师出示句子。(放在花的图片下面)

师:读了这句话,结合小花的样子,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这么好看的小花怎么会叫这个的名字呢?

生:打碗碗花为什么不能摘呢?

生:打碗碗花真的会把碗打坏吗?

生:它只不过是花而已,怎么会把人的碗打破呢?

生:奶奶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啊?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今天的语文课呢……

对于本篇课文,光读课题,就非常有趣了,学生们在此时已经开始有疑问产生了,教师自然要在此基础上将他们心中的问题激发出来,接下来的环节就更吸引人的注意力了。不同的年段,学生的特点不同,学习的文本特点也不同,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心里激起“问的浪花”,燃起“问的念头”,心有所想,才会有所问。

(二)用民主,让学生敢问

很多教师会发现,课余时的学生们总是叽叽喳喳说不完的话,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总是一箩筐,可是一到课堂上怎么就像皮球泄了气,少了活泼与主动。当然,学习需要严谨,但是这样的情况大多还是因为课堂的民主不够,宽松、自由的氛围不足,师生关系需要调整。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错、问错,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跳跃思维。

实录2:《他从火里跑出来》

读课题。

师:你可以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吗?

生:为什么他是从火里跑出来,而不是逃出来呢?

师:了不起,抓住了题目中的这个字来进行提问。

生:他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呢?

师:你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发现与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来进行提问,真好。

生:他指的是谁呢?

师:哦,你想知道这个他是谁。

生:他从火里跑出来干什么?

师:原来你想了解事情的结果,不错。

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活跃气氛,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敢于提问更是十分重要。教师的表扬、激励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尤其在课堂上,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心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问题会越提越好。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可以使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效力。

(三)给方法,教学生会问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侧重点还要有所不同,低年级是在质疑的兴趣培养方面,高年级更多侧重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会学。在想问、敢问的基础上,还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教师适当点拨,搭建台阶抓课题提问,揭示文眼;从矛盾处提问,理解中心内容抓词句提问,体会作者表达重点疑惑处提问,突破重难点等等。以“抓住词句提问”的方法为例,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学习作者表达的重点所在。

实录3:《泼水节的怀念》

师:默读全文,用直线划出描写阿果、阿岩与周总理泼水时神态的句子。

生交流,师出示三句话。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第一句话:阿果和阿岩站住了,愣住了。

生齐读。

师:根据句子,自己试着提一个问题。然后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生自己试着用一问一答来说。

师:谁来试试看,提一个问题再自己解答一下呢?

生:阿果和阿岩为什么站住了?联系上文,我知道了是他们听到了撑伞的人说了一句“总理”。

师:好的,就像这样来提问。

生:阿果和阿岩为什么站住了,愣住了?因为他们知道了眼前的人是周总理。

师:提得不错,解答得也挺好。

生:阿果和阿岩为什么站住了,愣住了?因为他们知道了自己刚才所泼的人是周总理先是不敢相信,后来又有点不好意思,不知该怎么做了。

师:是啊,谁能想到总理会来到自己的身边呢?而且还被自己亲手泼水了。

生:阿果和阿岩为什么会愣住了?因为他们没想到刚才所泼的人竟然是敬爱的周总理,有点意想不到,总理怎么可能来到这里呢?

师:同学们越说越好了。是啊,总理来参加泼水节是阿果和阿岩所没有想到的,也是这里的每一个人民所没想到的。此时,如果你是阿果或者阿岩,或者泼水节上的任何一个人,你会怎么想呢?

生交流。(围绕了总理的平易近人、与民同乐)

在执教这一课的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试着自问自答,再交流。在第一个学生交流时,及时鼓励说这样问和答是对的,使得后面的同学慢慢地抓住这句话的细微处,联系上下文,从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通过提问,层层递进,深入句子背后,读周总理平易近人的形象,体会人民对总理无比热爱的中心所在

(四)以智慧,教学生寻问

教师需要巧妙地为学生设疑,给学生的质疑铺路,有时,需要为学生示范质疑,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质疑问难,通过问题,不断深入课文,领悟作者的构思及表达方式。

实录4:《武松打虎》

(师生一起学习了课文中描写酒的语句及段落。)

师: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写武松打虎,可为什么写酒的酒劲儿大呢?

生:因为要写武松喝醉酒了。

师:嗯,后文中可以找到相关语句。

生:写酒劲儿大,武松又喝了那么多,说明武松的酒量很大。

师:没错,谁能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接着说下去?

生:武松喝了那么多的酒还能打死老虎,写出了武松的勇猛。

师:说的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老虎的语句。

(品读描写老虎的语句。)

师:现在,你能不能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也提提问题呢?

生:写武松打虎,为什么写老虎那么可怕呢?

师:谁来说说看?

生:老虎这么可怕,武松又喝醉了酒,还能打死老虎,表现了武松非常勇敢。

师:除了勇敢,还有?

生:还有武松的智慧。

师:真好,我们一起来品读武松打虎的语句。

(带领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武松的智慧和勇气。)

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师范提问,引导孩子深入品读语句,感悟人物品质,以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语文。另外,孩子的提问,有时天马行空,想到什么问什么;有时看别人那样问,他也会人云亦云,甚至故意问出些他认为别人轻易回答不出的问题,他会觉得很骄傲。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的评价、指导了。比如在质疑问难时,总是会遇到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课堂范围,完全不符合课堂要求了,那就需要教师在不打消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顺势迁移,将问题放在课后去解决,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五)理教材,让学生善问

从低年级开始到高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是逐步提升的,提问的方法也应该是从简单、易操作的到有深度、有难度的。这些方法除了在有明确要求、规定的单元课文教学中可以训练之外,在其他单元课文的教学中也应该适时使用,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我将小学阶段的教材中,单元训练目标是提问的具体课文及相应的主要质疑方法大概归类、梳理如下:

年级

年级

年级

年级

抓课题

提问

《称象》

《徐童保树》

《优雅的“请假条”》

《梅兰芳练功》

《少年王勃》

《他从火里跑出来》

《全神贯注》

《独果》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音乐之都维也纳》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无言的爱》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书的性格》

矛盾处提问

《爱写诗的小螃蟹》

《牛顿在暴风雨中》

《音乐之都维也纳》

《读书再读书》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字词句提问

《打碗碗花》

《最后的玉米》

《掌声》

《萧伯纳和小女孩》

《找骆驼》

《在金色的沙滩上》

《不知疲倦的人》

《秘密》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开启》

《泼水节的怀念》

《晏子使楚》

《颐和园》

《秦陵兵马俑》

《绿毛龟》

《斯塔笛的藏书》

疑惑处提问

《我是苹果》

《聪明的牧童》

《狮子和山羊》

《“神童”的秘诀》

《爱迪生孵小鸡》

《一次著名的冲刺》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红樱桃

《揭开雷电之谜》

《哥伦布竖立鸡蛋》

《东郭先生和狼》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母鸡》

《小鸟,请原谅我》

《古文二则》

“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由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用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努力改变学生出现不敢问没机会问、无疑可问、不知怎样问的局面,着力于培养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将教学着力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上。让学生提问,就是让学生站起来学语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沙建华.莫让质疑变味[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2(12)

[3]吴星涛.浅析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2(12)

[4]景洪春.景洪春讲语文 [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60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怎样质疑(好文章)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