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WE大会嘉宾介绍

WE大会嘉宾介绍

时间:2023-10-29 02:03:10    下载该word文档
WE大会嘉宾介绍

跟很多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一样,蒲慕明先生有一连串厉害的title: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曾在美国加州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现任中科院神经所所长、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
但这些华丽的履历并不足以概括他。了解他的人更可能会感叹说:蒲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实在太少见了。
无数学生对他又崇拜又感激,但转念一想,又表示不想过蒲先生那种超级工作狂的生活。
蒲慕明带领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成为一流研究机构,但他却曾在内部年会上回应“被撤职”的流言:“建立神经所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什么都可以放弃,神经所决不会放弃,要赶我走还真是不容易呢!”
这是怎样一位不一般的科学家?114日,腾讯WE大会有幸请到了蒲慕明先生。
借鉴西方:中国缺的不是资金和人才,而是科学文化
蒲慕明生于大陆,长于台湾,赴美留学后,又在美国名校任教多年,因此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1999年,中科院脑研究所因体制陈腐陷入困境。蒲慕明临危受命,创建隶属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神经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他大力借鉴西方经验改革中国科研弊端,得罪了不少人,引发诸多争议,遭受过“神经所‘发神经’”之类的嘲讽,甚至“被撤职”的流言也一度满天飞。
但蒲慕明依然坚定地、大刀阔斧地做了这些事:反“混日子”,第一个引进国际化的科研评估体系
神经所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203年。蒲慕明在国内研究所里第一个引入由国际同行进行的“学术评审制度”,即便是院士也必须受其考核。每人要接受6位国际权威学术同行的匿名通讯评审,以及专家组的实地评审。评审结果直接影14

响到续聘、晋升、经费分配和工资调整。很多习惯旧体制的人认为评审“严苛到近乎残酷”,跟蒲慕明闹红了脸,甚至有资深研究员离开。
但蒲慕明坚持要在所内创造这种“宽松但紧迫”的学术氛围。“为什么很多中国研究员在国内出不了成果,到了国外却变得特别优秀?”他认为这跟国外学术环境中的层层压力和竞争机制有关。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神经所仅仅用了4年,就突破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纪录。CellScienceNeuronNatureNeuroscienceNatureCellBiology上发表的中国第一篇神经生物学论文,都出自于神经所。2021年,神经所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生物科学类第一。
反“官僚化”,建立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
在中科院各研究所中,神经所是第一个允许离职员工在支付赔偿金后可以带走仪器设备的。在此之前,研究员必须“净身出户”,极大地阻碍了他们在新单位继续开展研究,也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资这些设备其他小组可能根本用不上。神经所花了很大的力气,建立和推动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人才流动机制,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反“学术不端”,开设科学诚信课
207年,神经所对学术不端的严厉惩治,震动了学界。一位研究员因在论文中伪造实验图而被解聘。有人觉得处罚过重,但蒲慕明毫不犹豫:“科学就是寻找真理,不诚信不如不做科学!”
当前一大问题是,中国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同论文数量并不匹配。蒲慕明认为这是因为“论文质量还不够好,而科研诚信正是质量和影响力的保障。”他开设科研诚信课,希望年轻人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中国不缺人才、不缺钱,缺的是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第一要义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他对全所说:“我们要做一个榜样,把不浮夸、脚踏实地、严谨地做科学的态度在中国神经科学界好好建立,这才是我们做科学的意义!”
在蒲慕明的带领下,神经所的确成了中国学界的标杆。英国爱丁堡大学神经生物学家RhardMorrisNature的报道中说,神经所“让中国人认识到了神经生物学的重要,这是其他基础神经科学研究机构没有做到的事。”更重要的是,神24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WE大会嘉宾介绍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