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时间:2014-03-26 22:31:06    下载该word文档

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总结

作者:课题组 来源:课题组 点击:246 时间:2009-4-19 10:57:00

一、背景及概述

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成果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背景和切入点,探索“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工艺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协作精神好、岗位适应快。然而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并没有很好地与之相适应。高职教育要满足行业企业需要,必须尽快适应这种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学校设备投入大,教师工程能力要求高,仅靠政府难以解决,企业直接出人出钱很难,办学难度大。

2.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系统,实践技能训练不够系统,职业素质不高,掌握先进技术能力不强。

3.学生再学习能力不强,延伸培训机制不完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围绕上述问题,自2002年以来,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等企业联合成立课题组,以数控、焊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为载体,开展研究。逐步形成了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1221模式”),即:将学校建成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实施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全面推行“双证制”、建立毕业生延伸培训机制。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构建资源整合的开放平台。针对实训设备、师资、场地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以创新、开放的理念,主动融入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形成多方投入机制;与重装企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将学校建成开放的育人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2.两条主线,系统培养。依托行业和德阳重装基地优势,校企联合开展市场调研,分析确定培养目标;为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体系上按基础课和实践技能课“两条主线”,系统设计,相互融通,全面培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校企联合制定《岗位职业标准》,明确专业知识、技能等具体要求,为实践技能课的开发提供依据,组建专兼职教学团队,依托实训平台,通过典型案例、项目驱动等,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3.全面推行“双证制”。将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将考工定级与实习考核相结合,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技能等级证书。

4.延伸培训。通过设在学院的国家、省、市级培训基地(中心),结合技术进步和岗位升迁需要,校企联合对毕业生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等培训;利用学习平台,加强继续学习指导;开展社会培训,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延伸培训及管理运行机制。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把学院建成开放平台

课题组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创新、开放办学”,主动融入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赢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成功打破原有体制障碍和发展瓶颈,完成了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与德阳市共建1.8万平米公共图书馆、与三大厂共建国家机电职教综合实训基地、共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等,突破了行业、地方和企业“条块分割”等体制障碍,形成“省市共建、校企合作、多方投入、社会共享”办学格局。并按“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搭建了开放平台。

校中厂。学校提供场地,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和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引入到学院实训基地,与学院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科研,按学校要求结合生产开展教学,实现双赢。如,东汽将工具研究所和叶片分厂一个车间设在我院,带入22台套价值近3500万元的数控设备、42名技术人员、产品生产任务和技术研究项目。该基地建筑面积8000平米,拥有五轴加工中心等价值7000余万元的生产设备。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与东汽、永红机械厂等企业联网,实时展现企业生产现场,了解企业先进生产技术。近三年来,“校中厂”实训基地完成汽轮机叶片等生产,完成汽轮机转子轮槽型线刀具的全面国产化等20余项技术研发项目(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3项在申请中),完成模具、数控、机制、机修、焊接、电气等专业学生的各种实验、实训。

厂中校。利用企业大型设备和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主要专业课和实训教学。如: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二重建造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后,企业急需模锻高技能人才,二重与我院签订了该类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核心专业课和实训设在二重模锻车间,利用了该车间的1.3亿元的模锻设备,31名工程人员承担了该专业的教学任务。

2.两条主线,系统培养

通过多次调研,并与行业企业一起,分析高职毕业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实践技能不足、岗位适应慢。其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后劲不足。而基础知识和能力又难以在企业岗位上弥补。特别是重装企业,由于产品制造以单件、小批量生产为主,工艺复杂、技术更新快,客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工程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此,校企反复研究,一致认为在培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必须系统设计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相互交融,系统培养。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调控机制,实施持续改进。

⑴基础课。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成系统。通过加强英语、数学、计算机、工程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逻辑思维、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工程素质等,为后续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如:数学设计了“基础+工具+素质”结构,分别解决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工程计算和逻辑运算、严密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并注重各专业侧重,如机械类专业侧重微积分、线性代数;电类专业侧重离散数学、数理逻辑。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新时代交互英语教程和学习平台,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并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比赛等,加强课外学习,为学生英语考级提供服务,整体提升学生基础英语水平。开设专业英语,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

⑵实践技能课。强调专业课和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成系统。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按企业需要,设立了四级岗位序列,明确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相应要求。在此基础上,校企联合开发课程。

以数控专业为例,按《数控加工岗位职业标准》,系统构建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强调专业课与技能课训练系统培养,相互衔接,并依托“校中厂”实训基地,将轴、套、叶片等典型零件的加工作为案例贯穿专业课教学全过程。技能训练分四个环节:

钳工及普通机加工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工件装夹、几何量检测、刀具刃磨及切削用量选用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数控加工基本技能实训:以生产任务为载体,对于简单、精度要求低的零件,按所有工序进行实训,同时完成产品加工;对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按粗加工、半精加工进行教学化设计,完成产品部分工序加工。本阶段注重培养工具、夹具、量具使用和设备安全操作、维护与保养等技能。

数控加工专业技能实训:以燃气轮机叶片等零件为载体,完成从工艺设计、生产准备、数控加工、质量检测等全过程。达到数控机床操作工(岗位一级)要求,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中国二重、东汽等重装企业实习,基本达到数控机床主操手(岗位二级)要求。

对技能强的学生,通过大赛专训、勤工俭学,提高技能;对技能差的学生,通过技能重修达到要求。

为了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学院充分利用德阳重装基地人才优势,建立了500余人“兼职教师人才库”,保证了专业教学需要;为了使专兼职教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针对实践技能课教学需要,实施了“双教师授课制度”,并在全校40多个专业推广应用;为了保证兼职教师教学工作与生产任务两不误,学院与二重、东汽、东电三大企业签订了“校企共建兼职教师队伍合作协议”,建立学校、企业领导主持的例会制度,加强工作协调、完善管理制度,企业人事部与学院教学部门联合实施管理与考核,提高兼职教师的积极性;针对模锻、核电、风电等重大专项的人才培养,由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人事部门和学院共同确定教师。从而建立了兼职教师校企协调保障机制。

3.双证并举,严格考核

学院1995年开始推行“双证制”,在实践中主要存在技能训练不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滞后、实训与考工定级分离等问题。将《岗位职业标准》的技能要求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将考工定级与实习考核相结合,要求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技能等级证书,较好的实现了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

4.建立延伸培养机制,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岗位职业标准工长(三级)、工艺师(四级)要求,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需要,将培训延伸到学生就业岗位上,通过学习平台,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服务和指导,将学校对毕业生的关心落到实处。例如,针对核电、风电项目需要,省委组织部把配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天府英才”计划,划拨100万元专款,由学院和二重、东汽、东电共同实施,校企先后面向以学院毕业生为主的企业职工,举办了风电、核电、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培训班等。五年来培训毕业生和企业员工7300余人,为促进毕业生和企业员工持续发展探索了新路。

四、主要创新点

1.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开放平台,突破高职办学瓶颈

以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理念,主动融入重装基地建设,与德阳市共建图书馆、国家机电综合实训基地、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打破地方、行业和企业“条块分割”体制障碍,形成“省市共建、校企合作、多方投入、社会共享”办学格局;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使学校和重装行业企业更加紧密,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育人。开放共享的平台,不仅解决了办学难题,还增强了学院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系统培养,延伸培训,提高学生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两条主线”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按《岗位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毕业生发展升迁需要,将培训延伸到就业岗位上。这种系统培养学生的方法,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既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又凸显工学结合特色,使人才培养紧密配合行业企业需要,提高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

.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1.该模式在学校数控、焊接、电气专业实施,成效显著。5年以来,8000余名学生受益,增强了文化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质,提高了持续发展能力。毕业生更受企业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院连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毕业生在装备制造企业关键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东汽叶片分厂大型设备的主操手80%都是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东电在研制500吨“巨无霸”三峡转轮时组建的40人“技术攻关队”中,包括队长在内的29人是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针对重装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校企联合培养了大型模锻、核电、风电等项目的专门人才,实现“大型项目投产,配套人才到位”的目标。该模式还先后在汽车、机械制造、模具、设备维修、铸造、热处理、质检、电子技术、机电产品营销等专业中推广应用,“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在多个专业教学中发挥作用。

2.近几年来,学院和德阳重装企业结成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四川“5.12特大地震后,学院将数控生产性实训车间腾出场地,将东汽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设备和学院生产性实训设备再次整合,帮助东汽迅速恢复生产。学院师生紧急组建“技术服务突击队”,冒着余震为东汽抢修出50多台大中型设备,还为东汽培训员工300多人。在帮助企业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频道对此进行了系列报道。

3.五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受到国务院领导、教育部、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06年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将学院“体制创新、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经验,上报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并在全国推广、主流媒体宣传。同年,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本成果第一完成人司徒渝同志第四届十大“杰出创新人才奖”。

本成果结合装备制造业和区域经济特点,通过“1221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从四个方面系统解决了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破解了学校办学的难题,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整体上实现了高职办学的突破。本成果从紧扣国际上相对领先的重装制造业发展,培养高职创新人才的角度来看,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是对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四川省高等教育成果教学成果鉴定书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