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0-06-12 17:02:26    下载该word文档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其足 (2)吾忘持

(2)宁信

2、翻译下列句子.

(1)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 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其坐

而忘操 返归取

何不试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字义.

①蜀之有二僧 ②吾欲南海

不如蜀鄙之僧哉 而往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 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 .

4.写一句关于志向的名言:

三.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芝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低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藏朱砂的地方就是红色的;有油漆的地方就是黑色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1.解释字义.

(1) 与善人;如入芝兰之室 居:

(2) 如入鲍鱼之 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近朱者赤;

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四.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翻译下列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这则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 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好啊!”

1.解释字义.

①晋平公问师旷曰 ②臣安敢其君

③孰与行乎 ④何不烛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六.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字义.

①邻居有烛而不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

③资给 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七.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字义.

①使弈秋二人弈 ②非

③思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学;弗若之矣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①惟弈秋之为听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八.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字义.

(1)南郭处士请王吹竽

(2)宣王之;廪食以数百人

(3)一一听之;处士逃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九.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解释字义.

(1)天帝使我百兽 (2)子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2〉故遂与之行

〈3〉其不善者而改之 〈4〉曾子之妻之市

〈5〉学而时习之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十、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字意.

(1)楚人有盾与矛者 (2)吾盾之坚;物莫能之.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语 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耶很多.请你举出两个来.

十一.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字义.

(1)兔触株;折颈而死 (2)因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4)兔不可复得;而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二.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字义.

(1)宋人有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今日矣!助苗长矣.

(3)其子而往视之;苗则

(4)以为无益而之者;不耘苗者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矣.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 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 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三.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祭祀.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古代饮酒用的器皿.固——本来.安——怎么.

亡——失去、得不到.

1.解释字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饮之 (2)我能之足

(3)蛇无足 (4)为蛇足者;终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十四、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渡过.遽——立刻.契——用刀子雕刻.

惑——糊涂

⒈解释字义.

(1)舟中坠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3)舟已行矣;剑不行

2.翻译句子.

(1)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十五、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1.解释字义.

(1)蝉方翼悲鸣;欲饮清露 (2)曲其颈;欲而食之也

(3)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4)童子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十六、

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杞人忧天)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解释字义.

(1)忧天地崩坠;身所寄 (2)因往

(3)其人舍然大喜

2.翻译句子.

(1)奈何忧崩坠乎?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3.杞人忧天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哪一句俗语大致相同?

4.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 “忧天”的杞人的?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