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朱生豪感人事迹

朱生豪感人事迹

时间:2012-07-21 23:50:19    下载该word文档

  朱生豪:我是一个古怪孤独的孩子

 

  在朱生豪和夫人宋清如住过的房间里,我看到一盏小小的油灯,灯火已灭,但先生的气息依然存在。让我动容的还有一副题联“才子佳人,柴米夫妻”,这是194251日,朱生豪和宋清如结束历时10年的“罗曼蒂克”爱情,在上海青年会礼堂举行简单的婚礼,携手走进幸福的婚姻生活时,由著名词人夏承焘为这对新人题写的婚联。二人相恋时还是当时的“才子佳人新人类”,相约只恋爱不结婚,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义无反顾地谢尽时尚繁华,甘愿过起“柴米夫妻”的寻常日子。食了酸甜苦辣咸的烟火滋味,不知出身大家闺秀的宋清如是如何学会低到尘埃里来爱她的夫君及其事业。

 

  部莎翁戏剧的日月之辉

  用现在的话来讲,朱生豪其实是当时翻译界的一匹黑马他毕业于之江大学,绝对称不上名校;他毫无名气,乃一后生小子;他在世界书局充当一个小职员,在战乱年代跟难民一起颠沛流离。更不可思议的是,他没有什么利器,手头上除了莎翁原著,唯有一本《牛津辞典》和《英汉四国词典》,其他的参考资料一概没有。但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者悄然攀上了山峰,创造了自己的高度和历史,“把日月译上了天空,把伟人译入了历史”,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奇迹,不能不说是一种豪杰壮举。

  先生感觉不到自尊,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深刻地体验到战争的罪恶。朱生豪翻译莎翁全集几乎是孤军奋战,同时伴随着毁灭一切的炮火。19378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携带着牛津版莎翁全集和部分译稿。此时的朱生豪已经对莎翁的戏剧达到着魔的程度,宋清如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八·一三的炮火,日敌在半夜里进攻,把他从江山路赶了出来。匆忙中他只携着一只小小的手提箱,中间塞满了莎氏剧全集、稿纸、一身单短衫出来……他姑母见他把衣服被褥整个儿的全部财物都给丢了,气得直骂,他却满不在乎,只管抱着莎士比亚,过他的日子。”不幸的是,他所在的世界书局被占为军营,已经交付的全部译稿焚为齑粉。直到1938年初夏,先生才得以返回上海,重新开始自己心爱的事业。但在1941年,另一场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128日,日军占领上海。朱生豪冲入后来转入的“中美日报”馆,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无比痛心的是,他再次丢失几乎全部的资料和译稿。1942,先生成为生活无着落的失业者,但他再次竭尽心力地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虽然朱生豪的性格沉默而坚毅,但这毕竟是一副常人无法承担的重担,他“巴不得把全部东西一气弄完,好透一口气。因为在完成之前,不得不维持猪狗般的生活,甚至不能死”。

  新婚建立家庭使朱生豪夫妇感到经济上十分拮据,而先生的翻译工作尚在进行中。考虑到入川路途遥远,诸多不便,只好去常熟岳母家暂住。他在常熟闭门不出,争分夺秒地埋头翻译,遇到疑义便与妻子斟酌商讨。一心扑在翻译上,他们难免感到精神生活的单一和紧张。于是,他们合编了一部《唐宋名家词四百首》,宋清如还在家中为邻居读书的女孩子们补习功课,精神生活多少得到一些调节。由于爱妻在身旁相陪,悉心照顾,又以自己出众的才华校订他的译稿,他的工作进展很快,半年中完成了莎士比亚的9部喜剧。这一时期,常熟属于“清乡区”,先生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不愿向日寇“行礼”,每次到邮局邮寄稿子,为避开“岗哨”,宁愿绕走很多“冤枉路”。岳母家其实也是暂租,住得久了,多少有些不便,于是他携带爱妻搬回老家嘉兴定居,时间在19431月。

  回到嘉兴东米棚老屋后,先生把上海的姑母、表姐一起接来同住,他的弟弟也待业在家,五口之家基本依靠他的稿酬维持生活。但先生的稿酬收入根本跟不上飞涨的物价,宋清如除了主动担当起家庭主妇的责任外,还常去缝纫店揽些针线活回家“加班”,以此贴补家用。宋清如持家有方,朱家里里外外都被她操持得井井有条。她又极节俭,每月上旬,总先把柴米买好,其他开支能省的一律省去。她带回家的蔬菜常常是“一清二白”为主,即青菜和豆腐,吃到鸡蛋就算“开荤”。没有钱买牙粉,他们便用盐代替。朱生豪的头发长了,宋清如亲自拿剪刀修剪。生活虽清苦,但家庭生活安详和谐,宋清如带来的精神慰藉也成为朱生豪潜心翻译的重要支柱。一次,宋清如有事回了趟娘家,朱生豪竟每天站在门口青梅树下等候爱妻归来。那时阴雨连绵,他捡一片落叶,写一首诗,写道:“同在雨中等待,同在雨中失眠……”宋清如归来,看到夫君消瘦许多、失魂落魄的样子,心疼得直流眼泪。

  当时,嘉兴也是沦陷区,日伪横行,环境险恶。朱生豪继续保持着高昂的民族气节,他宁愿贫穷至死也不为伪政权效力,“到敌伪手里去要饭吃,我宁愿到妈妈那儿去(指宁愿去死)”。他闭门不出,拒绝交往,把全部时间和精力交给翻译工作。他工作条件的艰苦也让人吃惊,他全部的工作用具无非是一张榉木桌子、一把旧式靠椅、一盏小油灯、一支破旧不堪的钢笔和一套莎翁全集、两本辞典而已。家里没有时钟,先生起床以天明为准,有时候熬夜译述,也要担心灯油是不是够用。

  古怪孤独的孩子

  艰苦的工作再加上贫穷的生活,朱生豪的身体日渐虚弱,经常患病,但他仍然笔耕不辍,跟时间赛跑。翻译到《亨利四世》时,先生突然感到肋间剧痛难忍,并出现痉挛,经确诊为严重肺结核及并发症。这对于全家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也许是感觉到所剩时日不多,朱生豪用执著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继续翻译莎士比亚戏剧。1944年春季,先生给弟弟写下最后一封信,诉说当时的心境:“这两天好容易把《亨利四世》译完,精神疲惫不堪,暂停工作,稍事休息……这一年来,尤其是去年九月以后到现在,身体大非昔比……因为终日伏案,已经形成消化永远不良的现象。走一趟北门简直有如登山。幸喜莎剧现已大部分译好,仅剩最后六本史剧……不管几时可以出书,总之已替中国近百年来翻译界完成了一件最艰巨的工程……终日伏案,常有腹泻,不知还能支持到何时!”而他的爱妻宋清如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爱若幼子。她既要照料全家人的生活,又要四下奔波为夫君寻医问药,心力交瘁,再难经受一击

  年11月底,朱生豪病情加重,日夜躺着,无力说话,更无力看书了。然而他曾经两次在昏迷中突然高声背诵莎翁戏剧原文,音调铿锵,表情极为严肃。清醒后,他稍感好转,便不无遗憾地对日夜守护在他身边的宋清如说:“莎翁剧作还有5个半史剧没翻译完毕,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着命也要把它译完。”并再三叮嘱爱妻和弟弟“续完未及完成的五个半史剧”。先生临终前两天,他告诉宋清如自己大便失禁了。宋清如一看,全是鲜血。当爱妻给他擦洗身体时,先生喃喃自语:“我的一生始终是清白的。”当天晚上,朱生豪叫了一声:“清如,我要去了!”宋清如连忙大声呼叫,他才渐渐苏醒过来,爱妻在身旁泪如雨下。24日中午,朱生豪两眼直视,口中念着英语,声音由低渐高,宋清如辨出他在背诵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26日中午,朱生豪忽然叫道:“小青青,我去了!”不等爱妻应答,一代才子和豪杰就此撒手人寰,年仅32岁。

  朱生豪辞世时的同一年,宋清如也是32岁,他们的儿子刚刚满周岁。宋清如记起夫君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要是我死了……不要写在什么碑板上,请写在你的心上,这里安眠着一个古怪的孤独的孩子。”念及此,宋清如再次泪如雨下。

  年秋,朱生豪先生的译稿由上海世界书局分三辑(喜剧、悲剧、杂剧)出版,计27部剧本。195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内收朱生豪翻译的31部剧本。他成为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人。诗人卞之琳称赞他说:“他译笔流畅,为在我国普及莎士比亚戏剧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台湾大学教授虞尔昌说:“1947年秋,我国首次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作三辑传到海外,欧美文坛为之震惊,许多莎士比亚的研究者简直不敢相信中国人会写出这样高质量的译文。”黄竹坪也回忆说:“译本出版后,我在之江校友会工作,有国外校友来信说其所译莎剧全集,美国文坛为之震惊,认为中华人不会有这样高质量的译本。”

  朱生豪离开后,宋清如含辛茹苦抚养他们的儿子,同时整理出版先生的遗作,保护他的手稿,并在1987年,将朱生豪先生的31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手稿捐献给嘉兴市图书馆,受到嘉兴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孙君飞)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朱生豪感人事迹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