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5公共政策概论复习指导

2015公共政策概论复习指导

时间:2016-01-04 16:33:33    下载该word文档

2015年公共政策概论复习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7.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8.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党政二元结构)。

9.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10.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11.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公共政策主体)。

12.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大众传媒)。

13.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问题)。

14.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5.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16.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目标群体)。

17.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18.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19.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到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20.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1.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2.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国内政策环境)。

2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24.第三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25.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每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26.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源(自主)性工具)。

27.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政策目标)。

28.《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

29.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学者是(威廉.邓恩)。

30.“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

31.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32.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33.政策问题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34.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功能论证)。

35.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体政策过程中居于(枢纽)地位。

36.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则)。

37.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重视理性)。

38.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实验理论)。

39.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40.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41.政策过程中的中介环节是指(政策执行)。

42.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斯基写的(执行)。

43.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44.自上而下模式是以(古典的行政模式)为基础的。

45.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为出发点。

46.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47.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48.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评估准备)。

49.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惊讶和准则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50.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5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52.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53.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54.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利益纠纷)。

5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56.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诺斯)。

57.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提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58.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59.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戴维.伊斯顿)。

60.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61.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经济学)。

62.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

63.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个人福利)。

64.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65.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66.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 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6.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ABCD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7.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BC )。

A企业 B非官方决策者 C官方决策者 D核心主体

8.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ABCD )。

A利益集团B大众传媒C政治党派D思想库和公民

9.利益集团的特征有( AB )。

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 B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C影响并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D处于同一个组织之中

10.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AB )。

A官方决策者B非官方决策者C企业D核心主体

11.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 ABC )。

A分配性问题 B调节性问题 C再分配问题 D整体性问题

12.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 ABD )。

A结构优良性问题B结构适中问题C结构平衡问题D结构不良问题

13.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 ABCD )

A全球性 B突发性 C结构不良性 D复杂动态性

14.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 BCD )的要求。

A政策主体 B政策环境C政策资源D政策问题

15.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ABC )。

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环境因素D军事因素

16.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 AB )。

A国内政策环境B国际政策环境C客观环境D主观环境

17.国内政策环境包括( ABCD )。

A自然地理环境B经济社会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文化环境

18.国际政策环境包括( ABC )。

A全球化B信息化C知识化D动荡化

19.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关系是指( ABCD )。

A相互依存B相互联系C相互影响D相互作用

20.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ABCDE )。

A系统性B互动性C联系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

2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 ABCD )。

A命令型工具 B激励型工具 C能力建设型工具 D系统变迁型工具

2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ABCD )。

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23.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 BCD )。

A经济性工具 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

24.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 ABC )。

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D经济性工具

25.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 ACD

A通过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

B不花政府的钱

C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

D依赖安放与社会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26.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BCD )。

A结构平衡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

27.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ABCD )。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无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28.美国学者詹姆期.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ABCD )。

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

29.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 BC

A政治领导者的需求 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

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 D大众传媒的曝光

30.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 ABC )。

A可能的原因 B似然的原因 C受控的原因 D客观原因

31.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 BD

A效果 B目标 C价值 D方案

32.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A实事求是,面向未来 B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

C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 D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33.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 BCD )。

A个人因素 B价值因素 C政治因素 D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34.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备选方案的基本来源有( ABCD )。

A现有的政策提案 B通用的解决方案

C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 D非现成的解决方案

35.初步筛选常用的译意风( ABC )。

A经验分析 B比较分析 C初步的预测分析 D可行性分析

36.查尔斯.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 ABC )三者最为重要。

A解释B组织C实施D准备

37.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BC )。

A“接受观点” B“服从”观点 C“务实”观点 D“利益”观点

38.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缺点是( ABCD

A过度重视高级官员的目标和能力,忽视其他执行机构的影响

B当某些公共政策没有适用的法律规章,而是由多元的政府机关或法令规章共同执行时就很难适用

C容易低估基层官员和一些利益集团采取各种对抗措施影响政策执行的的可能性

D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严格区分是无意义的

39.以下属于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是( CD

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B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C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 D支持联盟框架

40.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式是( AB )。

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B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C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D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4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 CD 的整合性评估。

A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

4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 ABCD )。

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 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

4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BCD

A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

4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 ABC 阶段。

A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

4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BD

A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 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

46.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 BC

A政治学分析法 B经济分析法 C阶级分析法 D伦理学分析法

47.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 ABC )。

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B理性经济人假设

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D政府的主要职能改革交易费用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

48.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 ABC

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 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

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D领导的个人利益

49.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 BCD )。

A公共利益 B正常利益 C超常利益 D失常利益

50.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ABCD

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 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

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

51.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 ABCD

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 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

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 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52.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BC )。

A多源流分析模型 B精英分析模型 C集团分析模型 D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53.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 BCD )。

A拉斯韦尔 B杜鲁门C本特利D莱瑟姆

54.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 BC

A量化分析

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

C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

D伦理学分析

55.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 ABCD )。

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

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56.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 CD )。

A社会政策的合理性 B制度法律的完善性

C国民收入的大小 D国民收入的分配

57.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 AD )。

A集体性 B个人性 C合法性 D规则性

58.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 )。

A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 B政府职能

C政府失灵 D公共利益表达的康多塞悖论

59.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 ABC )。

A描述性理论 B规范性理论 C批判性理论 D事实性理论

60.西蒙指出在任何决策中均包括( BC )。

A主观因素 B事实因素 C价值因素 D 客观因素

61.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 ABCD

A义务论标准 B目的论标准 C本质论标准 D品德论标准

62.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是( ABCD )。

A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C兼顾与急需的统一 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63.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ABCD )。

A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

B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

C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

D定量方法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基础曹到了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4利益选择——是指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5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6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各国的立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不尽相同。

7利益集团——是指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

8.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被统治者。

9思想库或脑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10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上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能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

11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价值或境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12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13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14国内政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包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历史、行政区划、国土与资源、人口与社会、国民经济、人口状况、军事国防、科教文体等,我们把这些总成为基本国情。

15文化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16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求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17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18.志愿失灵——是指大部分现实问题严重限制、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有效性。志愿者组织对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不适用的。在实践中,最大的志愿组织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而与政府组织趋同,这将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即出现志愿失灵。

19.政府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20.混合型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它们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仍由私人主体做最终决策。

21.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

22.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是指国家作为政策主体,影响社会行为者的组织能力。

23.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24.类别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在感知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分析者必须对他们的经验进行分类。即使是对问题情境作最简单的叙述,也必须以经过归纳整理后形成的经验分类为基础。

25.综摄法——是指对类似性的广泛研究,它有助于分析者在构造政策问题时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方法。综摄法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对于问题之间相同或相似关系的认识将极大地增进分析者解决问题的技艺。

26.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拿大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27.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科布和爱尔德认为,正式议程是由那些引起公共官员密切而又积极关注的问题组成。政府议程是行动的程序,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

28.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结果。

29.政策方案效果评估——主要通过对一个政策方案将会产生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来决定该政策方案的取舍。政策效果既包括下面效果,也包括负责效果;既有经济效果,也有社会效果;既有物质方面的效果,也有精神方面的效果。

30.精英决策模型——公共政策是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人物的偏好和价值观的反映。精英理论认为,公众对于公共政策是冷漠的,一切信息极为有限,在公共问题的塑方面精英对于大众舆论的影响远大于大众对精英看法的影响。因而,公共政策实际上就成为精英价值偏好的结果。

31.公共选择决策模型——又称为模拟市场决策模型。该理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确詹姆斯·布坎南和丹尼斯·缪勒等人提出,是一种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决策过程中传统问题“新政治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

32.全体一致原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在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

33.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治经济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成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34.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地位,认为只胡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35.顺向规划——认为政策执行是决策者利用一定机制和政策工具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36.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试图建立能够结合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其主要目的在于界定和解释为何政策执行会承受着时空、政策、执行机关的不同而有差异,因而可以预测未来出现的政策执行类型。

37.政策实验——是一项新政策在正式推广之前,根据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适用范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挖根生的局部地区、范围或群体,使用较少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试行政策的办法。

38.公共政策评估——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39.回应性标准——是指政府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40.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策的倾向成本和总的倾向收益量化进行比较,该方法使用统一的价值单位来衡量所有因素,通常以倾向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衡量成本和收益。

41.效率收益净值——是指真正的净收入增加(总收益减总成本)。

42.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43.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44.利益分析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理论出发,以制度分析方法为基础,辅之以公共选择理论的成本-收益方法,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探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利益关系及行为动力。

45.政府的正常利益——所谓正常利益,也可称之为基本利益,是指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最基本的行政管理任务,实现最起码的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

46.政府的常利益——所谓超常利益,也可称之为角色利益,是有特定内涵的。普希金指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具体工作内容的差异,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拥有不同的法定权力,面临不同的工作环境,承担不同的职责义务,实现不同的行政目标,与这些特定权力、职责、义务、目标相对应的资源和条件,就是“超常利益”。

47.政府的失常利益——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1)“人们为之奋头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2)“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3)“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4)“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5)“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复位的手段。”

(6)“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7)“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8)““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策政治行为的产物。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3)超前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现代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由政府职能的日益拓展所决定。

(6)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性质。

(7)公共性。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或解决公共问题或公共目标的,是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据我们的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三种。

(1)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这种功能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即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如何最佳分配?

4.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在通常情况下,下列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3)普通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者。

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1)第一个因素是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

(2)第二个因素是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

(3)第三个因素是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

6.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

官方政策主体是指处于政治体制之内,拥有并行使法定决策权力、能够主导政策制定过程的组织或人员,一般囊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三大系统分别掌握着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司其职,彼此独立却相互制约,依照国家宪法赋予的权力制定各类公共政策。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7.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

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一是具体性,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绝大部分是把同级党委和人大所制定的政策具体化;

二是补充性,对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政策尚未涉及的领域,行政机关制定出一些补充性的政策规定。因此,行政决策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8.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1)在政策议程设定阶段,大众传媒可以看作“守门人”和“议程建构者”。传媒不是机械地反映政策问题,而是对政策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加工、筛选之后,才传递给社会大众,与其说他们是在“反映”现实,不如说是在“建构”现实。

(2)在政策议程创建之后到政策正式出台的中间阶段,往往是各种相关力量进行表达和游说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的角色可称为“要求通道”和“议题游说者”。大众传媒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官方决策者反映社会公众的政策诉求,在政策网络中搭建起政策主体之间进行政治沟通的桥梁,帮助官方决策者打开“政策之窗”。

(3)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政策的宣传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标,官方决策者往往借助传媒的力量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通过宣传政策思想和理念,引导或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促进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

9.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

(1)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中各个决策领域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旧知识范式已失去效力,越来越依赖新的知识范式。

(2)当代社会问题越来越需要专业政策分析人员通过提出或运用新的专门知识来解决。

(3)政策选择在技术上的复杂性,为高水平的专业政策分析家直接介入政府决策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地位较高的专业政策分析人员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增强了他们对重要决策施加影响的能力。

(5)政治家对专业政策分析家的依赖性不断增长,本身就削弱了政治家原有的决策权力,政府决策权事实上已经开始从政治家向政策分析家转移与分散。

10.政策主体能力提的困境。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决策体制建构较差。从转型期的具体实践来看,现代公共管理者对公共决策体制的建构能力有待提高。

(2)利益协调机制欠缺。多元利益的共存对政策主体调控利益关系的提出了很大的质疑。

(3)政治沟通渠道受阻。政治沟通,既包括不同或相同部门间政府官员的内部沟通,也包括政府与公民间的外部沟通。

(4)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政策主体往往都是理性经济人,在利益诱惑面前,政策主体所采取的行动往往背离最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11.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

(1)全球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一系列社会问题时隐时现,原本属于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也开始突破局域的限制,成为全球关注性问题。

(2)突发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到来或毫无征兆,或是社会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

(3)结构不良性——根据赫伯特.西蒙的分类,社会总理分为结构优良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现代社会问题具有结构不良性的特点,如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本质完全不同。

(4)复杂动态性——当代社会问题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不同维度之间交互缠绕、相互影响形成的。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问题具有“复杂动态性”的特征,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这些不同维度的总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12.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目标群体与政策共生共存;

(2)目标群体的边界因政策而异;

(3)目标群体的边界确定要适当。

13.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1)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政策目标群体作为政策的被影响者,与政策过程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同时在实际社会操作中,政策目标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政策主体的身体有所重合,因此政策目标群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换言之,政策的目标是对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进行调整,而政策目标群体的范围往往包括不同的阶层和利益集团,它们的利益需求不同,这些不同的利益需求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和冲突撞击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利益关系,各利益群体都会试图去珠具体方案,使其有利于自身利益需求的实现,政策的制定过程充满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角逐,政策制定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均衡各利益关系的过程。

(2)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支持和顺从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政策执行的顺利与否和政策的有效性。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作为政策的受众,政策目标群体会对政策执行产生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目标群体可以促进和监督对其有利的政策方案的招待另一方面,目标群体可以对其不利的政策方案的执行。当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群体发生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政策目标群体一般会采取对抗的形式对政策执行行为表示反抗,或者通过越级上访的形式向政策执行主体的上级机构表达对公共政策执行的不满。

14.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1)客观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政策主体及政策内容方面对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影响。

(2)主观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

(3)环境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15.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主体带着一定的意向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客体又不断向主体施加影响,政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这种相互趋近的双向运动中实现的。

首先,这里的政策客体主要是针对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而言的。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无疑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互动。

当然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公共政策主体和公共政策客体的划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作为公共政策客体的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在上相互转换的。一方面,对于许多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团体和组织而言,他们往往充当了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公共政策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客体而存在,公共政策客体也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和解决问题的目标直接规定了目标群体的范围和性质,而目标群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对公共政策主体起着反作用。

16.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

(1)生产力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

(2)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3)不均衡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较为突出;

(4)新型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社会各阶层、集团的利益分化加剧。

17.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

(1)既有的规范性法律政策体系,如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国家政策等。这些因素规定并保障了公共政策系统中权力和资源的分析,保证了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协调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影响新政策的原则方向。

(2)涉及实际政治权力分配的国家政权制度,如整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舆论控制制度、决策制度等。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主体的构成、民众参与决策的机构及深度,也会影响政府决策内容的偏好。

(3)国内政治形势及特定蟖 政治人物。任何国家及政策在特定的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奋斗目标。

18.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1)全球化——全球化通常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它是以市场化与信息化为基础,不以任何国家、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进程。

(2)信息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3)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引、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19.如何理解全球化。

(1)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2)全球化是与信息化和知识化相伴相成的过程。

(3)全球化是国际主体参与全球事务的过程。(4)全球化是文化相互冲陆、融合的过程。

20.政策工具的作用。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政策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达到政策设计的理想状态。它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

(1)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2)政策工具是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

(3)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21.政策工具的特征。

(1)自愿(自主)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的作用。相反,它在自主治理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由于自愿性工具既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又与个人自由的文化准则相一致,并能维系家庭与社区的关系,所以它被定为首选的政策工具。

(2)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令性工具,它控制或者指导目标群体的行动。政府依靠其统治权威,可以指示公民个人与私营企业进行某些活动,也可以建立由政府控制的公共企业来履行其功能,或者通过官僚机构直接提供物品和服务。这些是高度强制的工具,被允许在宪法和法律界限内剥夺或者限定目标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

(3)混合性工具。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它们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仍由私人主体做最终政策。

22.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1)慈善不足:公益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2)慈善活动的狭隘性:公益活动受益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

(3)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公益机构的服务对象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助长慈善组织董事会成员的家长作风。

(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慈善机构中的多数志愿者都没有受过工作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知识。

23.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

(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 (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

24.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1)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政策目标为政策工具规定了方向,为判断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提供了评判标准。在进行政策工具选择时,必须考虑到政策目标。

(2)政策工具自身的特征——每种工具都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每种工具都会适用于某些情况,也会不适用于情况。选择工具时要将其优缺点都考虑在内,以避免对工具的滥用。

(3)公共政策主客体关系——豪利特和拉米什使用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国家治理能力和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建立了政策工具选择的模型。

(4)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是指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生态环境或社会背景,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过往使用的工具、其他工具及政策领域的其他特征。

(5)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的体系,不同的意识形态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就西方国家来说,其政策工具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

(6)资源因素——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制度资源、经济资源和法律资源的限制。

25.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

(1)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冲突性——一个社会中,经常同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价值;

(2)政策制定者通常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系统去制定政策,而常常忽略整体社会的偏好;

(3)政策制定者往往不愿去考虑创新性的政策,而传统的渐进决策模型又无法妥善解决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4)由于资源有限,政策制定者无法罗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因而限制了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可能性;

(5)政策制定者通常无法预测可能解决方案所有的正面及负面结果。

26.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的步骤。

第一阶段: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第二阶段: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第三阶段: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第四阶段: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27.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系统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所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法。政府议程比系统议程特定而且具体,它是对政策问题进行界定或陈述的阶段。问题经过一定的描述,为决策系统正式接受,且决策系统采取具体方案试图解决的时候,系统议程就转入政府议程。已成为系统议程的问题并不一定能成为政府议程的问题。提上政府议程的问题,也并不一定是系统议程的问题。

28.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1)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介入,政府只是有限介入。

(2)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中的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

(3)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介入。

(4)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

29.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的障碍。

(1)政治原则的偏离;

(2)价值体系的排斥;

(3)政府体系的封闭;

(4)承受能力的超重;

(5)表达方式失当。

30.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

(1)权威:即相关政策问题的专家;

(2)洞察力:长期与某些政策对象打交道的人或者一些政策相关者的知觉或者判断;

(3)方法:利用系统分析等创新性的分析方法;

(4)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产生的一些对问题现象的解释;

(5)动机:参与者的信念、动机和需要;

(6)相似的案例:其他地方处理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经验;

(7)类比:不同各类问题的相似性的比较;

(8)伦理体系:哲学或者其他社会学家所提出的社会正义、公平等理论。

31.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

(1)技术可行性;技术可靠性主要衡量政策或规划的具体产出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

(2)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关心政策规划的成本大小、产出的收益多少。

(3)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或规划的成效。

(4)行政可行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规划的可能性。

32.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1)效益。是指某一特定方案能否实现所期望的目标,政策产出给社会公众带来正面、积极的福利的程度;

(2)效率。是指特定政策方案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

(3)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政策效益满足引起政策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

(4)公平性。是指效果和努力在社会不同群体中分配的公平程度。

(5)回应性。是指政策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偏好或者价值观的程度。

(6)适当性。是指一项计划的目标和支持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否站得住脚。

33.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

(1)交换。公共政策说到底是政府为了解决和协调公众利益矛盾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因此,政府决策过程就是形成一定的规则,使公众利益得以平衡的过程。要形成大家能普遍接受的规则,交换是主要手段与形式。

(2)说服。说明是指某一决策主体以另一决策主体为对象,试图证明自己在选择某一决策方案上所采取的立场、态度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从而要求对方给予理解和支持的行为。说明也是方案优选中达成共识的常用手段。

(3)强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常常使用强制的方式。强制是某些决策者利用手中控制的权力、物质及其他优势,在优选政策方案时,迫使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决策放弃原先所持有的价值、立场、态度的行为。

交换、说服和强制这三种共识形成途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践中常常交叉、混合使用。

34.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冲突的方式。

(1)要确定一个满足共同准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用劝说的方法,改变个人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一致。

(3)当目标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不可改变时,可采用协议方式。

(4)与协议性质相似,可使用权术来解决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所以,因个人不能做出决定所引起的利益冲突,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因组织冲突所导致的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主要采用后两种方式。

35.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

我国学者张金马和丁煌等教授总结了由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

(1)研究基点在于解释为什么政策过程出现或没有出现成功的结果。

(2)从高层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财产”。

(3)上述立场之所以得以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价值观上秉承了自威尔逊以来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在公共政策领域,它表现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二分法)。政策制定被认为是民选政治家的职责,而政策执行则是政府行政官员的功能。执行者是制定者的代理人,因此从属于制定者。

(4)这种研究途径的一个重要知识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传统,其核心是行政组织的层级原则和由上而下的指挥控制。政策的执行被看作一种理性的科学管理活动和技术事务。

(5)正是基于上述几点特征,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其出路在于组织的管理与控制。

36.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

(1)有效的政策执行和多种因素有关。换句话说,政策执行能否有效完全要看在执行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因素涉及其中。

(2)政策执行不是政策制定者一厢情愿的想法,他必须与下属机关达成执行政策的共识,因为下级有可能自行选择可行的试,以实现政策目标。

(3)有效的政策执行取决于执行机关的行为和产出,而不是政策制定者的意图。

(4)有效的政策执行是多元行动者的复杂互相结果,而不是单位一机构贯彻政策目标的行动结果。因此,必须充分掌握多元行动者之间的互动。

(5)有效的政策执行必然涉及妥协、交易和联盟,因此互惠性比监督性功能更为重要。

37.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

(1)政策目标与标准。

(2)政策资源。

(3)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化行动。

(4)执行机构的特性。

(5)经济与政治环境。

(6)执行人员的偏好。

38.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

(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

(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

(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

(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

(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对政策都会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当某项政策已被社会多数成员认同时,即使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这项政策的人,也能经过利益比较而接受政策。

39.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

(1)加强政策宴传,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知。

(2)加强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目标群体的政策认知。

40.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

我们要注意把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政策产出区别开来,避免形成对政策效果的两种片面理解。

第一种片面理解,是将政策效果同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等同起来,认为公共政策评估就是对某项公共政策在完成其预定目标方面所产生效果的一种客观的、系统的检测。

第二种自面理解,是将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混为一谈,将公共政策评价仅仅视为对政府行为的一种检测,忽略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

41.政策评估研究演进的划分阶段。

美国学者埃根.古巴和伊芳娜.林肯划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第一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测量”,认为“政策评估即实验室实验”。

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63年,是第二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描述”。

第三阶段,从1963年到1975年,是第三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判断”。

第四阶段,1975年以后,是第四代评估。这个阶段是“回应的建构性评估”,其核心是“协商”。

42.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

(1)决策者价值取向的改变;

(2)政策资源的缺乏;

(3)政策环境的变化;

(4)触发机制的影响。

4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

(1)心理上的抵触;

(2)组织的持久性;

(3)反对势力的联盟;

(4)法律上的障碍;

(5)高昂的成本。

44.公共政策终止的策略。

(1)重视说明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2)公开评价结果,争取支持力量;

(3)旧政策终止与新政策出台并举;

(4)不放“试探性气球”;

(5)只终止必要的部分,减少终止代价。

45.利益的特点。

首先,这种界定表明了主体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客体之间的一致性;

其次,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普遍性;

再次,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合理性;

最后,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交换性;

46.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

第一种强控制是在经济上形成了公共制成为社会唯一利益源泉的局面。

第二种强控制是国家运用行政权力禁止其他利益源泉的存在,也就是消灭公有制之外的其他任何经济成分。

第三种强控制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最大限度的地消除人们偏离这一利益结构的轨道的可能性。

47.公共利益区别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是一种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共同利益。

(2)公共利益与政府的高度相关性;

(3)公共利益的公平性及其实现途径的民主性;

(4)公共利益“公共属性”的理论内涵与判断标准;

(5)公共利益的层次性;

(6)公共利益实现的途径的多元化。

.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2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3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4 “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5 “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⑦“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2)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我们认为,假如一定要把公共政策理解为“它是对整体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的话,那么,为避免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确实有分配利益的功能,但这种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人们既会关心分配前的状况,也会关心分配后的结果,以及若干其他的分配以外的问题。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体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①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何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

②利益整合。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认为,所谓社会是为获取共同利益组成的协同事业体,因而各社会成员在通过建立社会及其相互协作以增加利益时,具有互相一致的利害关系。

③利益分配。不少人认为,政策是一种资源,谁得到政策,谁就拥有了一定资源。实际上,公共政策本身并不是资源,而是由于政策实施后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

④利益落实。政策分配利益,满足一部分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群体能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不仅是相关的利益群体关心的事,更应该是政府关心的事。

(4)增进社会利益

人们按照戴维.伊斯顿“分配”的思路理解公共政策显然是不够的,这就如同经济学所讲的那样,仅讲分蛋糕不行,还要做蛋糕。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

(5)公共政策的本质

我们认为,在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上,应突出以下内容:

2 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

②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

3 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

4 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

5 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

⑥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1)创建阶段

“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该书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政策研究从此就建立在科学之上,并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公共政策学的创建和两次政策争论及一次学术讨论会有关。两次政策争论,一次是“罗斯福新政”的政策争论,另一次是由奥本海默事件引发的原子能政策争论。一次学术会议是指“关于国际关系的革命性、发展性学术讨论会”。

(2)形成时期

本文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海罗尔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政策科学构想》。

德罗尔批判了行为主义对公共政策学的妨碍。他指出行为主义具有以下几个弱点:不具备严格区分个别行为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片面地接受所谓均衡概论;回避了复杂而生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戒规等伦理道德问题;容易陷于完美主义的泥潭。德罗尔指出,行为科学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理论行为科学,另一类是应用行为科学,以往的公共政策学过于强调应用行为科学,忽视了纯理论行为科学。

德罗尔面对崩溃的公共政策学,勇敢地进行了重建工作。它认为应当批判行为主义,对整体政策科学的基础进行建设。他主张对制定政策的系统加以研究,并提出构建总体政策即制定政策的若干设想。这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科学的发展。这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二个范式,即“第二个分水岭”。

(3)自我批判时期

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所提介的政策科学研究范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之后的发展中碰到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政策蜕皮发作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造成了在科学共同体中建立共识的困难,包括在划定范围边界、建立学科理论体系和形成特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政策退坡 自己确立的目标过于宏伟,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而且它抽象地大谈发送全人类公共决策系统、端正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却回避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三是拉斯韦尔和德洛尔所确立的政策科学范式过分注重政策制定的研究,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关注较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政策科学的持续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仍然未能得到解决。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政策科学可以说是对一般选择理论的研究,而选择则以价值作为基础。

加强政策效率和比较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在政策效率方面,本文学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就政策的效率去考究效率,而从两个更为深入的角度去研究政策效率问题。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产生与运行及其生态方面去考究效率,拿大顶是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另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的比较中研究效率。

开展政策信息多元化方面的研究,强调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合作。西方学者认识到政策研究在提供分析技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政策研究只能促成政策的形成,但不能取代政策的决定。

(4)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

20世纪90年代,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对原有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化;另一种趋势是新的研究方向。关于对原有主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另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关于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增强公共政策的应用性;二是加强理性意识形态,由传统的政策决策研究转向政策调查研究。

以往公共政策学家过于重视以经济与技术理性为主体的政策抉择研究;总是强调如何使“利益最大、损失最小”,强调如何依据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排列方案的优先顺序。这种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已暴露出弊端。许多政策学者转向政策调查研究。他们认为不存在一个最佳的即能为社会全体大众接纳的政策。所谓好政策就是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为此,就必须通过政策调查、政策辩论获得合理性,并由此确定出是否接受某些政策的前提条件。

3.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储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我和功能,居主导地位。

(一) 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特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

(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债睡到地其产生的能动以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侵害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忍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发送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在,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领先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4.试论述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一)新政策工具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步壮大、行政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引入“新政策工具”,转变管理方式,将成为我国21世纪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1)市场化进程加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和领域已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政府采购制度、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等;同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聘任制、社会服务承诺等工商管理技术也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得到推行。

(2)新政策工具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效应。

首先,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视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降低管理成本;

其次,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活力,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育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自治,力所能及地分担部分政府职能,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它们远比政府清楚地自己所在部位及某一阶段社会肌体的特定需求,在为公众排忧解难时也远比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被称为政府的“替补者”。

(3)新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使用。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完全相同。

其次,要弄清每种新政府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于公共管理时,应弄清其机制、条件和范围,在实践中使其优化。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民营化、承包、出租、委托代理等形式交给非仅有部门来履行,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式之一。

政策工具的选择关键的是要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并针对政府目标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5.试论述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社会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既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观察机制,又要在公众与政府、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机制。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种。

(1)政治领导人的作用

政治领导人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出于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政治领导人可能会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将它们告之公众,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2)政治组织的作用

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政策问题是涉及国家和社会全局的大事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政策议程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形式(如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在我国,这些政治组织主要包括政府、政党、工会、妇联和青年组织。

(3)政府体制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特别是其民主程度和开放程度,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4)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游说、宣传、助选、抗议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并采纳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团体成员的利益。

(5)专家学者的作用

在各研究领域中,专家学者通过对课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某些重要问题,并能凭其专业优势和特长,运用科学理论和分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进程进行科学预测。他们一旦取得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影响的成果,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列入政策议程。

(6)公民个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公民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影响或损害其权益的问题不满,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

(7)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被誉为“第四种力量”,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有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引起新闻媒介的注意,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它们可能成为政策议程上的事务。

(8)问题自身的作用

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罗杰.得布和查尔斯.爱尔德指出:

1 个问题的定义越模糊,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特殊性程度);

2 个问题被认为社会意义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重要性程度);

3 个问题被认为长期的关联性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期的长短);

4 个问题被认为越不具有技术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问题复杂程度);

5 个问题被认为越缺少明确的先例,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先例的明确程度)。

试论述公共政策合法化

经过评估论证最后抉择出的政策方案,并不能立即付诸实施,它需要按照一定程度接受审查,在取得合法化地位,即成为公共政策后,才能在全社会具有结束力与权威性。这一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一)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对于“公共政策合法化”这一概念,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上角度进行理解。

1.广义的公共政策合法化——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亲人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亲人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2.狭义的公共政策合法化——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这一概念,它包括决策主体合法、决策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等内容。

(1)合法的决策主体。要保证公共政策合法化,其前提是决策主体及其决策权力的合法化。决策主体的组建及其享有的各项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规定,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构授予的。

(2)合法的决策程序。程序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是规范决策主体行为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需要对程序做出必要的规范,使之符合法律的要求,以更完善的形式合理抵制可能产生的实质的不合理。

(3)合法的政策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公共政策不能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抵触,公共天内容上不仅要符合有关的法律原则,而且要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

(二)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指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和方式。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合法化主体,往往导致不同的合法化程序,这说明政策合法化的程序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1)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立法机构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政策合法化一般要经过下列程序:

①提出议案;②审议议案;③表决和通过议案;④公布政策。

(2)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行政机关政策合法化的过程是与政府决策的领导体制紧密相连的。领导体制的不同往往导致政策合法化程序的差异。在此体制下,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通常要经过下列程序:

①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②领导决策会议决定;③行政首先签署发布政策。

(三)公共政策法律化

政策法律化,顾名思义,就是政策向法律的转化。具体来说,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所以又称为政策立法。

(1)政策法律化的主体

政策法律化的主体就是依法有了以把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国家机关,即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2)政策法律化的条件

政策法律化冻是将所有政策都转化为法律。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政策才会被转化 为法律。

1 法必要的政策。成熟、稳定的政策。

(3)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形式。

6.试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在政策执行中起作用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政策方案、政策执行组织、政策对象、政策环境和政策执行机制。

(1)政策方案。

政策方案通过政策执行实现其意义和价值,政策执行以政策方案为基础和依据。因此,政策执行过程必然受到政策方案的多方面影响。

1 政策目标具体明确、有效协调,具有可操作性;

2 政策方案的科学性;

3 政策内容具体明确;

(2)政策执行组织

政策执行与政策方案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政策制定基本是由许多决策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政策执行阶段却基本只有一个组织担负政策执行任务,这就是官僚组织。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看,官僚机构具有这样的特性;

1 管理机构具有无所不在的特性;

2 官僚机构具有不同的社会目的;

3 官僚机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扮演支配性的关键角色。

(3)政策对象

因为政策对象是直接的大范围内的政策利益得失者。公共政策对他们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公共政策的反作用同时存在。政策实施能否获得预期效果,要根据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互动作用关系而定,政策对象也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制约政策执行者。

(4)政策环境

政策系统和政策环境之间的关系,服从于任何一个系统与其所在环境的关系的普遍模式。

公共政策执行本身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处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这个更大的系统就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可分为:①政治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文化环境;④生态环境。

(5)公共政策执行机制。

公共政策的执行机制包括执行权力的配置、信息几控制机制等多方面,它们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执行动作、方式和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权力的配置。

政策执行权力的配置,在纵向上,表现为执行权在不同层级存在着分配问题,即执行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在地方各极政府组织之间,以及在同一组织同部各个层次之间的配置。

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包括信息的下行、上行和平行三个方面的运动,它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影响。

4 控制机制。

控制是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当时,控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Ⅰ不重视控制的作用,控制乏力,把控制理解为干涉等;

Ⅱ目标分解控制和总体评估控制难以协调,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实施的状况;

Ⅲ控制方式单一,主要进行事后反馈控制,使控制呈现出低等的应激性,缺乏前瞻性。

7.试分析我国现阶段应用利益分析方法的社会基础。

(1)改革开放放:整体性利益结构、一元化利益格局。

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或者说是一种一元化的利益格局。其基本特征是: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经济所有制,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包括局部的利益)服从于整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处于一种被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吞噬的状态中;个人利益主要来自于国家和集体的分配,利益获取方式单一,标准趋同,个人之间在利益分配上保持平均化。这种一元化的利益格局造成了客观存在的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淡化、利益差别模糊以及社会利益关系单一,低效率的利益组织形式导致社会发展缺乏动力,社会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冲动被压制于表面的社会稳定之中,但表面的社会稳定下面实质上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利益结构并不是在人民中自发地形成的,而是仅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产物,是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结果。

再加上整个国家与外界的隔绝,人们也没有与其他利益模式比较的可能,就更加促进了这一利益的巩固和发展。这样,久而久之,人们便逐渐习惯了这一利益结构的轨道,并且进而会认为这种利益结构是天经地义的,坚持其轨道乃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这样,该利益结构也就渗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 来,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信条,诸如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

与之相对的,个人的利益则被看作一种不高尚的甚至是可耻的东西。人们如果追求个人利益就会被看作背离了正常的利益轨道,不仅会乌篷船到社会的谴责。

然而要使人们完全忘掉个人利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说来乃是人们生存的要求。人们要生存,要维持生命的延续,就必须有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所以,个人利益的本质是对人类最基本需求的满足。

(2)改革开放后:利益分化的时代。

在我国,社会的一切重大变化都是以党的政策的谈会经为开端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关系我国命运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因为当时我国所面临的选择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面临的选择。也就说,为了摆脱经济的崩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呢,还是根本上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这的确是命运攸关的极其艰难的选择。事实证明,中国人的选择是高明的。

所有这些方针、政策、措施在我国将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开始人们只胡作宏观上的大体预测,而无法预见到它在具体过程中的复杂状态,特别是无法预知在产生许多布下效应的同时又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改革开放的所有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利益源泉的多元。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已经改变了过去只有公有制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的状况,形成了多种利益源泉。

(2)使得原来压抑、控制人们追求利益的力量变得松驰了。原来作为整体性利益结构存在保证的三种外部强控制和内部自我抑制,由于政策的变化而使其结束力都赔了夫人又折兵所减弱。

随着整个社会的利益意识的觉醒,多年来被压抑着的利益要求突然迸发出来,而且迅速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弥漫开来。这样便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即利益饥渴现象。就是说,人们都如饥似渴地追求各自的利益,有的人甚至为此不择手段。由于人们的利益意识已迅速地转化为追求利益的行为,这样便引起了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需求配置社会利益资源的主要方式,它能够使利益主体从利益意识觉醒到利益追求再到利益竞争,有效地调节社会利益资源的配置。

从政府的角度看,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向原有的政府公共政策价值观和决策方式提出了挑战,导致公共决策变得日益困难。

从社会的角度看,普通公众作为多元利益主体之一,有着日益清晰的利益诉求。市场经济给公众普遍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公众之间的利益差距;它在满足公众的利益愿望的同时,又激发了其更大的利益期望和利益追求。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各利益主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投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府依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复杂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与平衡的过程。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2015公共政策概论复习指导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