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初中语文 - 《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 - 《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间:2020-08-08 15:25:04    下载该word文档

《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其实,在中国,灯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投影目标导学一:“灯笼”文化: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喜气洋洋。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那么作者吴伯萧的散文《灯笼》,又写了什么呢?请看第四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学新课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吴伯箫(19061982)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19384月投奔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作家。(投影)

目标导学二:投影主问题: 作者在文中曾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那么 围绕“灯笼”作者写到了哪些事?

小贴士:边默读边做批注,简单概括内容,用问号标注不会之处,再小组交流。

(插入检查本课的生字)

明确:1、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进京赶考的掌故;2、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3、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4、元宵节看灯;5、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6、纱灯上描红;7、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8、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但文章最后跳出回忆,而去写了古代爱国将领的事情,并发出“唉,壮……”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导学目标三:研读探究一)

(插入:一生读最后两段,并结合课下注释和积累理解内容,投影李广的材料和写作背景的材料)

材料链接:19319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吴伯萧十分愤懑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写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导学目标三:研读探究二:作者为何对灯笼如此喜欢?

明确: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小结:《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以小见大,一盏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思,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灯笼了,作者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文章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三:学有所得 目标导学四:今天你收获了吗

启示一:选好情感载体,以小见大,并以此为线索构思文章

本文以“灯笼”为载体,顺着自己的思绪,记叙了记忆中一些和灯笼有关的事情。承载着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相关的乡情民俗,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慨等,使灯笼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赋予它的含义一层层地展示出来

启示二:层层递进,升华主题

文章由小孩子喜欢火起端,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中间诸段俱为回忆;结尾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使内容层层递进,升华了主题。

四、拓展延伸一:《诗曰》(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歌一、二句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游人拥挤,花灯挂满,载歌载舞,宝马香车是佳人才子的暗喻,佳人头上的钗饰品与花灯媲美.“采莲船”又称旱船,是一种传统民间习俗舞蹈.三、四句与一、二句对比,夜已深,天又下着雨,叫卖汤圆的小贩还没休息,也显示着元宵节必须吃汤圆的民俗习惯.

拓展延伸二:

1、阅读《李愬雪夜入蔡州》,了解雪夜入蔡的真正意义

2、搜集像书法,剪纸、杂技、京剧等中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了解其文化内涵。

附:板书设计

兴衰、悠久、雅致———-灯笼——亲情、乡情、喜悦、爱国

(文化) (情感)

(载体)

《灯笼》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无论从心智还是行为、身体来说,都还不成熟,但却自认为是个小大人,凡事往往和家长对着干,逆反心理较重。同时对传统文化接受的较少,甚至排斥,更喜欢接纳新生事物

本课是关于民风民俗的话题,文中的灯笼被赋予了很多内涵,至于情感上的东西,同学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传统文化”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比较模糊的概念,在理解上还是有偏差的。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学习本课时,我想通过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与文章有关的一些文化常识、文中典故等。课上通过反复地研读课文、小组交流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灯笼在作者心中不同寻常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自己逐渐学着去认识、接纳、乃至喜欢上她。即便还有不理解的,课下与老师、同学再切磋。经过这样,学生应该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内容。

《灯笼》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

1.在知识上

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比如:斡旋 、锵然、 燎原 、神龛、恐吓、争讼、怅惘、熙熙然等,并了解了它们的含义;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句子或语段,如:“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等  ;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比如:以小见大;层层递进,升华主题等的写法;了解了一些民风民俗的东西,如:官衔灯代表着一种身份。

2.在能力上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层层递进,升华主题等的写作手法,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写作能力。学会了透过表象看内涵,挖掘民俗民风背后的文化。

3、在情感上

了解到文中灯笼在作者心中不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作者的一片拳拳爱国之心,令人感动,值得学习。

当然,课下引导学生多涉猎尤其是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视野开阔了,语文学习起来既有兴趣又容易得多了。

《灯笼》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仍然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民风民俗、科技之光、养情怡性、思想光芒、江山多娇、情趣与理趣六大板块组织六个单元。将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写作穿插其中。

《灯笼》选自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组元,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的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每一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些课文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认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文学熏陶。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

⑴情感与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注意感受作者寄予的情思,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热爱,对各地风土人情的了解。

⑵知识与能力目标: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如何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⑶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深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

课文分析

灯笼》的作者吴伯箫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流露着爱国主义的情感。文章以灯笼为载体,从小孩爱火的天性写起,引出对灯笼的回忆,并联想到古时爱国名将,发出“愿作灯笼下的马前卒”的爱国之音,内容层层递进,升华了主题。

本课教学重点是领会灯笼丰富的内涵,体会散文优美的意境,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难点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品味其中寄寓的爱国之情,激发对它的热爱之情。

《灯笼》这篇散文,以小见大,一盏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思,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灯笼了,作者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文章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本课计划两课时。采用教授和合作研讨交流方式进行

《灯笼》评测练习

1、 给划线词语标上拼音:

熙然

 2、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你能说出几句与风俗或节日有关的古诗句吗?

结果及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错,能准确地把握字音字形字义。对 与课文相关的链接练习,部分同学还不错,理解分析的很到位,一些同学可能需要多下些功夫,加强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灯笼》课后反思

《灯笼》出自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四篇文章。这个单元是关于民风民俗的主题。课文节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记录、传承家族历史、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以小见大,一盏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思,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灯笼了,作者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文章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文章重点写的是灯笼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爱国热情。

针对本单元和本课的特点,我教授本节课,体现出以下特点:

1、抓住本文特点巧妙解决文章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如:设计主问题:作者在文中曾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那么 围绕“灯笼”作者写到了哪些事?解决了文章主要内容;设计研读探究题: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但文章最后却跳出回忆去写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的事件,并发出“哎,壮……”这样的感慨。为何?解决黎难点问题。

2、注意教法的设计,尤其是通过丰富链接材料来辅助教学。因为本文有一些用典故的地方、一些古文化、古风俗等的内容,学生理解有些难度,所以需要老师多一些必要的辅助性材料的交代。如:灯笼文化、背景材料、李广简介等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了解传统文化,尝试去发扬光大她,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当然,本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本课涉及一些历史文化的东西,使有些学生对内容吃不太透,所以在谈对文章某些地方理解的时候不很到位。今后力争做好功课,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多涉猎尤其是与语文相关联的东西。眼界宽了,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灯笼》课标分析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语文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

2.教材的编写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的三维度设计。

3.教材编写体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5.教材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文具有典范性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三、教学要求

1.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内外,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4.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根据八年级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教材分析

《灯笼》选自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组元,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的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每一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过程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对话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的独特感受,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课的教学,我力争遵循这个原则: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