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斯坦福的极简经济学》解读

《斯坦福的极简经济学》解读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斯坦福的极简经济学》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全书共245页,我在这为您解读书中精华。在所有的通识学科中,跟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大概就是经济学了。比如我们的最低工资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可口可乐一直没有涨价?为什么有的城市出租车征收“燃油附加费”而不是直接涨价?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问题,背后其实都蕴含着很多经济学原理。
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听到经济学这个词,总是会想到电视里那些所谓的股票专家对行情做着高深莫测的分析,或者是某些专家学者对国家出台的什么政策,作出的专业解读。
以至于,大部分人都觉得经济学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学科,普通人是根本读不懂的。但其实这个学科十分接地气,听完这本书的介绍,你就可以对这个学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的作者是蒂莫西·泰勒,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同时也是著名期刊“经济学展望杂志”的编辑部主任。
在这本书中,泰勒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虽然用的篇幅不多,却几乎概述了当代经济学研究中的所有重要原理。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友好的入门级专业书。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我们先来讲讲微观经济学的部分。
顾名思义,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小事情的经济学,比如,水是必需品,钻石是奢侈品,但为什么水的价格比钻石的价格便宜许多?
为什么越多人种水稻,大米的价格反而会升高?我们也可以说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价格的学问。
在这部分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市场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市场又是怎么运作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市场经济这个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在很多人概念里,市场经济就是计划经济的反面,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完全不需要计划。真的是这样么?当然不是。要了解市场经济,首先要了解市场这个概念,简单的说,市场就是我们进行交换的地方,比如说,我手上有大米,你有布料,现在我想要一件新衣服,你想要一些粮食,那么我们就可以做等价交换。我们交换东西的地方就叫做市场。当然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实物交换,需要一个特定的地点。比如说我们通过充值话费,购买联通、电信这些公司的通讯服务,就不需要一个特定的地点。所以,经济学里的市场,是一个泛化的概念,简单说,只要有交换,就有市场。所以,市场经济的反面,不是计划经济,而是自然经济。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制造出生活中所需要的所有东西,比如自己做饭、自己建房子、自己造手机,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交换,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市场。之所以能形成如今的市场,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能做一小部分事情,制造一小部分东西,这就是分工。有了分工,也就有了市场的基础。
分工还有一个好处,他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运作效率,把市场经济变成效率经济。
那么分工是怎么做到效率提高的呢?主要通过三个方面。
第一、分工可以使工人能够做他们最适合做的事,并且随着不断地练习,工作人员的个人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第二、分工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从不同的地区取得合适的工人和资源,这样便有了更好的生产力。
第三、分工使企业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既可以利用专业化也生产线的优势,用较低的平均成本来进行生产。
分工不只存在于一家工厂内,也在工厂之间甚至国家之间发生。比如说铅笔,作铅笔的木材来自北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砍伐、运送和加工。里面的笔芯是斯里兰卡生产的石墨与密西西比州开采的黏土之混合物,两者的结合过程又是在另



一个地点完成的。铅笔上面的橡皮擦是印度尼西亚的蔬菜油、意大利的浮石与各种黏性化学制品的混合物。
这都是神奇的经济协调的成果,而这种经济协调全都源自于我们社会有良好的分工。
市场经济就是协调这种精密分工的机制。
讲完分工,相信你对市场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下市场是怎么运作的。
市场运作有三个基本单位,生产者、商品和需求者。这个很容易理解,有人生产商品、就有人消费商品。
一个具有高度分工的社会就像一个仓库,生产者会把生产的所有商品都收纳在仓库里。当我们生产某个东西时,就把它带到前门入库;需求者在购买完某个商品之后,就可以绕到后门取货。
如果一个商品总是很快就被买走,就说明这是一个畅销的商品,如果一个商品放在仓库里迟迟没有人领走,就说明这是一个滞销的商品。一个商品在仓库里待的时间长短,就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关,那就是供求关系。
生产者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基本上就是靠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但我们都知道这在现实生活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供求关系可以通过价格来反应。当一个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它的价格就会降低,当一个商品供小于求的时候,它的价格就会升高。
当然,商人都是很精明的,当他们看到一个商品价值升高的时候,发现有利可图,就会增加这个商品的供应,当他们发现一个商品价值降低,就会减少这个商品的供应。
如果以横轴为价格,纵轴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我们就可以画出一条供给量曲线,和一条需求量曲线。供给量会随着价格的升高和升高,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升高而降低。两条曲线的趋势正好相反,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两条曲线就会相交。而这个相交的焦点,就被经济学家称为均衡点。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供等于求,也就是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正好落在这个均衡点上。这样仓库里不会有多余的库存,同时大家的需要又都被满足,社会效率就会达到最大化。
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品的价格都会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概念,弹性。
先来说说供给弹性,如果一个商品,无论价格怎么增加,供给量都不会变化,那么就说明这个商品没有弹性。没有供给弹性的商品,往往都是无价之宝,比如说梵高的油画。
反过来,如果一个商品的供给,很容易就被价格左右,那么就说明这个商品供给弹性很大,比如说原油。一个商品供给弹性越低,就越保值,越值得投资。一个商品供给弹性越大,说明机会有越多,那么就更容易产生投机。这就是判断供给弹性的作用。
我们再来说说需求弹性。比如,某个当红明星的演唱会门票,价格再高,也会有人买,演唱会门票就是一个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于是就产生了很多黄牛党,倒卖门票为生。
再比如,水果摊上的水果,如果价格提高,明显购买者就会下降,那么这就是一个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对于这一类商品,如果要调整价格,就必须要仔细斟酌了。弹性反应出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一个健康的市场,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当然市场也有生病的时候,比如垄断。
也就是说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没有其他的竞争者。
例如,垄断意味着企业会拥有设定价格的能力,垄断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方面,企业会变得懒散,失去效率,另一方面,企业会通过制定高价格,压榨消费者。美国就出台了一部《反垄断法》来确保市场上存在充分的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除了垄断之外,市场还有可能产生:贫穷、污染、收入不均、管理不善等问题,当市场不健康的时候,政府的作用就非常关键了。



在某些产业中,市场竞争不可能正常运作,反而会使厂商蒙受巨大损失而无以为继。最重要的便是因为这种产业依赖于某种网络建设。
经济学家称之为“自然垄断”,就像,19世纪后期,美国铁路产业蓬勃发展,建设铁路的最大支出是铺设铁轨的成本,一旦铺好,沿着铁路运送商品的成本是很低的。
如果一家公司在某地区拥有当地唯一一条铁路,就可以索取高额运费,并拿高额利润支付高股利,以吸引更多投资人出资铺设更多铁路,依此循环下去。到了1882年,彼此竞争的铁路公司已经铺设大约9万英里的铁路,但竞争使得运价下跌,公司再也无力支付兴建铁路的成本。
到了1900年,由私人企业铺设的铁路,有一半已经改由破产法院营运。像这种必须依赖某种网络建设,兴建整体网络的成本较高,而经营成本较低的企业,最终都会走向垄断。
在我国,就是通过国有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铁路、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再来讲讲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就是把我们一个国家里的所有人,乃至所有国家都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我们社会整体的经济行为。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就要讲到,除了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政府是如何主导经济建设的。
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一国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时,通常会关注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这四个目标相互影响、干扰,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在这四个目标中进行权衡取舍,比如如果我们要增加就业率,那么必然会增加一些没有什么建设性的岗位,已提供给学历低,社会经验少,甚至身体残疾的人。这样一来就会使经济变缓,这便是权衡取舍。



当我们决定了要以哪个作为主要目标以后。政府便会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市场。
首先来说经济增长,如果说微经研究的是如何分蛋糕,那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如何把蛋糕做的更大。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往往得益于三个因素:资产的增加使得有更多的设备可以让更多的员工使用,工资的增加使员工能获得更多的经验或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技术能带来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在市场经济的下,这三个因素会一起发挥作用。
假设我们穿越回了古代做了皇帝,可以享受比其他人更奢华的生活,可那种奢华是古代水准的,意味着你将失去电脑手机,以及所有现代化科技给你带来的舒适感,所以大部分人会更愿意留在现代社会。,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第二,按照经济学家的看法,只有当一个人以符合他的技能和经验的工作来工作,就是“人尽其用”,但实际无法找到工作,才能算失业。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之为充分就业而不是完全就业,因为这样来看,失业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在没人愿意低于市场工资水平来找工作的情况下,薪资是降不下来的,而且又有最低薪资法保护,所以使得市场的薪资水平一直保持在均衡点之上,既劳动力的需求量始终低于供给量。需大于供,这样一来失业便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失业会带来很多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家庭的沉重压力到健康变差,甚至引起社会。从社会层面来看,失业会缩减国家经济规模。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政府通常需要通过培训帮助劳动者更容易地找到新工作,或者通过发行新货币来刺激经济,提高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保证企业有动力雇佣员工。
第三,说到物价稳定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通货膨胀,既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的现象。众所周知通膨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不好?如果每样东西的价格都涨成原来的二倍,那每个人花的钱都变成了原来的二倍,我们得到的服务却不会变得更好。而且物价上涨了,不代表你的收入也会上涨。那么你的收入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你的财富就会缩水。



所以高收入国家的普遍目标,是把通胀率稳定维持在2%左右。这样的通胀率够低,可以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同时也有一点缓冲作用,可避免物价全面下降的风险。
第四,就像一开始说的,一支铅笔用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材料,全球化在现如今的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地位。这就涉及到了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贸易,因为一个国家的进出口量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相等,这就会有贸易差额。经济学家并没有把贸易差额简单的定义为出口大于进口或者进口大于出口,而是说金钱的流向,流入国家和流出国家,以及向哪边的流动比较大。这样有了金钱的流动我们就有了收支的差异。如果政府长期保持这样的贸易差额,也就是收支差异,那么势必会造成入不敷出、节制消费等问题。
对于这四个目标的权衡取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最常用的手段。政府通常会以征税的方式筹集资金作为财政收入,然后用这笔钱去实现一定的目的,便是最为重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指的便是中央银行的政策。
西方有句谚语,“死亡和纳税是无法避免的。”国家在获得财政收入后,会规划要怎么花这笔钱,通常来说,财政支出会占一个国家总支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如果每年的税收无法弥补政府支出,赤字就会出现,反之就会出现盈余,如果出现赤字,政府会通过证券来筹钱,然后在以后慢慢偿还政府债务。
货币是与银行体系挂钩的,如果美联储想要降低货币供给,就会结合一些工具来制定收缩性的货币政策,例如把债券卖给银行,或是把持有的证券卖回市场,而言之,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利率、借款与放款来进行权衡取舍。
除了这个针对国家政府的研究以外,宏观经济还关注全世界。因为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极大利益。然而在国际贸易领域,望通过关税、配额等保护措施,减少贸易,为本国工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保护主义思想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很多人甚至认为,正是国际贸易拉大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事实上,然而穷国的穷往往不是富国的竞争压力和贸易冲击带来的,更多是源于缺乏贸易,没能深入参加全球化。分工效率低下的结果,而自由贸易反倒是帮助这些国家摆脱贫穷的机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掌握必要的经济知识,看清复杂的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并没有为我们展示不同经济学家的争议以及现代经济分析的复杂,而是把经济学最核心的知识和原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正是它的精妙之处。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斯坦福的极简经济学》解读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