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时间:2019-03-10 20:23:18    下载该word文档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的配套ppt:《古诗二首》(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ppt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手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习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在学习、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哲理诗在遣词造句谋篇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和跳跃性,似断实续,留下了万语千言道不尽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千寻、不畏、遮望眼、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所蕴含的道理。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同学们,你们去横涧的梅园观赏过梅花吗?谁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谈论)

从古到今,许多诗人也爱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王安石对梅花不畏严寒,坚强高洁品格的赞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卢梅坡对梅花和雪花的各有千秋,各有短长的客观评论。“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王维借梅花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毛泽东讴歌像梅花一样无私无欲,乐于奉献的革命者。

【过渡语】:一样的梅花,因为诗人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度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

板书,释题,解题。

二、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自由读两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读后借助工具书和所查的资料自学。

2、交流、讨论,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

三、深入解读,感悟哲理。

(一)学习《登飞来峰》

1、指名朗读《登飞来峰》,然后说说诗意。

2、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

品读前两句:“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板书】不畏  浮云

(1)自己放声朗读,进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语】: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塔高。诗人站在高塔上,发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叹。。

3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紧扣“不畏”“缘”理解诗意。

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只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仅仅十字,境界全出。)

2)诗人为什么“不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

【过渡语】:观赏风景,站的越高就不会被浮云遮挡视线。为官做事,只要秉公办事,高瞻远瞩,就不会怕小人当道。诗人在这里借用“不畏”二字。表现自己不畏艰险的勇气和决心,这是诗人雄心勃勃的自勉,也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3)诗人借这两句诗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谈一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A:观察景物时是站得高看得远。

B: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4、配乐朗读:带着感悟有感情朗读《登飞来峰》。

过渡:还有一些古诗也表达了站得高望得远这个道理。

5、引入《登鹳雀楼》,深化感悟。

学到这里我们想到了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里的著名诗句,引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在《望岳》中的诗句,引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过渡语】: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那么怎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呢?学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学习《题西林壁》。

1、指名读古诗。学生质疑。

2、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读一、二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先想像庐山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再观赏庐山图片。思考此时此刻游历在庐山之中的苏轼有什么感慨?(移步换形、庐山的风景千姿万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有感情的读前两句。

【过渡语】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塔高。诗人站在高塔上,发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叹。

3、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此时此刻作者会想什么?

读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

4你从这两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也就是常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如果怎样看待身边的人?(要全面的看待一个人。)

5带着感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6.拓展:你还学过关于“庐山”的古诗吗?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语言奔放,想像神奇,描写了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巨大壮观。

【过渡语】学完了这两首诗,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两首诗有许多相同之处呢?

四、对比总结、体会异同。

1、读两首古诗,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

都有景物描写。

都借写景说明道理。

2、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身在最高层——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身在此山中——片面、只能看到局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过渡语】古诗给予我们的营养,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汲取诗词营养,展现出来的美,犹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让我们在五六班的诗词大会上尽显风流吧。

五、训练提升。

(一)、诗词九宫格。1、请从一下九个字中说出一句诗。

(二)、诗词理解

2、下面诗句中,哪一句诗中的的意思,和其他两个不一样。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三)、文字线索题

3、请根据文字描述,说出一位诗人。

A、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他写诗善于斟酌用字,留下了《千锤百炼为一“绿”》的故事。

C、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两次做丞相,两次被罢相。

(四)、我说你答

根据哲理,请说出这两句诗。

4、通过燕子飞入普通百姓家,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在变化和发展的。

答案: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在战场拼杀,先要抓住对方的头领。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关键,处理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

答案: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6、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必须亲自实践.

答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结束语】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正直春风和煦,万物萌发的春天,就让诗词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萌发。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