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训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训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时间:2020-05-20 21:05:42    下载该word文档

16 同步课时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究其原因是(   )

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

2、1999年,党和国家授予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这23位科学家中,有21位是留学归国人员,其中19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出国留学的,这其中大部分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回国的。促使他们纷纷选择回国的主要因素是(   )
A.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 B.回国能够在科研中取得更大成果
C.对西方国家反华政策的不满 D.具有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之心

3、“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4   有人评价说:“比核能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成功(   )

A.爆炸原子弹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                    D.建成了核电站

5  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

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A.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
B.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C.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D.反映了科技领域中的浮夸现象

6、邓小平曾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   )

A.科学技术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 B.邓小平重视军工源于其军人出身
C.科技实力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 D.新中国军事工业领先于其他行业

7、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因为她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文革” 时期像屠呦呦一样抵御干扰、潜心钻研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B.“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81978年以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有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01,“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我国科学技术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9、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可能引用到的国家政策计划不包括(   )

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两弹一星计划                         D.火炬计划

10   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先后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其影响下,我国科技界的成果有(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Ⅲ型巨型计算机先后研制成功
C.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李四光确认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1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产量增长迅速。这反映了(   )
A.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 B.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
C.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D.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并打人国际航天市场。

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的重大意义有(    )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彻底完善了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

③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3、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先后研制成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面对高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联名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跟踪研究世界高新技术动向、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的建议。国务院立即组织200多位专家研究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该计划于19863月提出,所以称“863”计划。“863”计划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延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高新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实施“863”计划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材料三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央视播出,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二,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你的认识,分析袁隆平和钱学森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从科学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两个方面,概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防科技。“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大量的在华专家,故B项错误;1964年至1970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面对美苏的威胁,尽管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不好,但仍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作用,故C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物质基础并不雄厚,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本题结合新中国的科技考查家国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战乱,国内环境较差,学生出国求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回到国家建设新中国,主要原因是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心,D正确,其余三项不是留学人员归国的主要因素.故排除。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空间技术”的要求,如A选项就首先不符合这个要求。我国“空间技术”的第一个里程碑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第二个里程碑就应该是“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根据“制造胰岛素”可以判断这一成就指中国于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可知其指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打破了西方国家和苏联的核垄断,故A项正确;材料与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无关,故B、C两项错误;材料是科技成就而非主观臆想的浮夸,故D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中邓小平的这番话是对60年代科技发展的一种肯定,也就是对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的阐述,C科学技术对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决定”二字;B选项强加因果,材料没有传达这层含义;D选项从材料无法判断。故答案为C。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是在1964年,故A项错误;“银河一Ⅰ号”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是在1983年, 故B项错误;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符合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故C项正确;“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故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原因。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1956年,故A项不是其主要原因;B、D两项都处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二战后期,至今方兴未艾。

9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说明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弹一星计划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定产物,与新时期不符,因此选C。

【点评】

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A项是在1975年文革期间,故不符合题意;B项是20世纪80-90年代科研成果,故符合题意;C项是在1973年,不符合题意;D项是在20世纪20-30年代,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B。

【点评】

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材料仅反映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未反映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A项错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较大退步的出现,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提及,C项错误;结合材料时间可知,1995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促进高科技产业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D项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打入国际航天市场”说明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①正确;高精尖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正确;②③说法不符合史实。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成就: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 月,“长征一1”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人太空轨道;1975年11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等等。

影响:“两弹一星”等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改革开放增强了国家实力;世界高技术领域竞争激烈。 影响:引领和促进了我国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科研实力,间接发挥了增强国家实力的作用;带动了相关高新科技产业的兴起及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核武器、空间技术、生物遗传技术方面的成就;第二小问,从增强国防实力、增加粮食产量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从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追赶西方国家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最后一句进行概括。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爱因斯坦:科学赐福还是降祸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共同取向: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
2.感动的原因:①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②钱学森: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③二人的精神:爱国;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科学创新等。
3.作用: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精神;促进思想解放。客观世界: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密切世界联系;造福人类社会;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邓小平和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认知程度,要求学生思考两者的共性认识;第二问考查袁隆平和钱学森对中国科技事业的主要贡献史实;第三问综合考查科技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作用。

【点评】

科技的作用是辩证的,对人类文明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学生应该正确理解科技的进步,同时也要掌握科技的负面影响。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