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时间:2024-03-02 20:12:31    下载该word文档
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学校教育中,教师常采取各种教育措施诸如惩罚、奖励来引导学生朝着教育既定目标发展。几乎所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皆认为:奖励比惩罚好、表扬比评批好。不过,如果学校教育中完全摒弃惩罚,那也是很不合适也不可能的事。了解惩罚是如何影响儿童行为模式的,如何扩大惩罚的正面影响而减小负面影响,才是科学的态度。

一、研究现状

惩罚成为教师们常用的教育手段已由来已久,很多学者已就惩罚对学生的个性和行为的影响作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如:有人认为心理惩罚教育是一种隐形的学校教育病理现(田汉族,1997①;班主任使用批评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不良影响(李维新等,1993②;Baker研究发现,经常受惩罚的孩子易神经过敏,爱争吵,行为退缩等,曾有人提出惩罚的终止原理(李虹,1991③,总的来说,大量的研究只停留在资料和观点的积累、陈述阶段,缺少理论上的建构,而真正提出有较大影响的理论的,能够说还没有,也许越常见的现象背后的机理越容易为人们所忽略。

二、对教师惩罚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是表现一个负性刺激或剥夺一个正性刺激以使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在较为敏感的儿童看来,不但教师的体罚、训斥、批评是惩罚的表现,剥夺好的座位、压制爱好、故意忽略、态度冷漠也是一种惩罚,甚至原本出于好意的劝戒往往也被学生知觉为讽刺和挖苦。所以,若教师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当,很可能原本无惩戒意图的、正常的教学行为也会被学生知觉为是惩罚。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所理解的惩罚外延往往比教师理解的要宽泛,尤其对较敏感的学生(如青春期的学生和女生更是如
此。

因为影响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中,其个人感知到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客观因素的重要性,因而本文中所提出的惩罚概念限于学生认为是惩罚的那些行为。

三、教师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

从教师的角度看,惩罚是为了终止学生不当或不合理的行为,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惩罚对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即使年龄再小的学生,如果教师对他们实行惩罚,行为的改变仅仅可见的结果,其中必然涉及认知及情感等个人变量、甚至个体行为模式的改变。入学以后的儿童,认知水平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准,受到惩罚后,先前的行为发生了改变,新的行为习惯逐渐积淀下来而成为儿童行为系统中的一部分,最终对其个性发展产生影响。我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惩罚影响学生行为反应模式的机制入手,了解如何惩罚才是有效的无副作用的。

1.顺应模式

那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无法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出预期,他们在好奇心和欲望的驱使下,往往做出一些随心所欲的事,在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中总想去到处探索一下,而对学校中远比家里多的“清规戒律”难以适合。不过,他们会发现,每当他们作出一些“很好玩、很刺激”的事时,教师总会惩罚他们。此时,他们还不太明白为何看似与教师无关的行为会导致自己经常地陷入麻烦中,这让他们感到焦虑和恐惧。为了避免这种负性情感带来的不愉快,他们很快学会了不去做那些做了之后受到教师惩罚的事情。虽然有时候会抗争一下,有时候会偷做明令禁止的事,有时则编一些谎言来掩饰错误,可最终他们会明白如何去服从权威以避免受惩罚之苦。伴随着经验的增多,儿童逐渐形成“作业要按时完
成”“上课时不能乱讲话”这样一些规则,并且伴随着社会化水准的提升,教师、家长的影响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很多新的是非观点,当初为回避惩罚引起的焦虑和恐惧而产生的那些行为逐渐内化为观点,这个过程持续调节、主动修正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的要求逐步相适合的过程。教师的惩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逐渐清晰和丰富,对事物的理解更为清晰和灵活,这是为什么惩罚能够制止教育者不期望行为的原因机制。儿童的行为反应也因顺应模式而更符合社会要求,表现为惩罚的积极作用,它促动了学生顺应现实。

2.对抗模式

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持续发展,教师的言行(包括惩罚对其认知结构发生影响与否、发生什么样的影响,都要经过学生能动的筛选,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业已存有的认知结构,有选择地接受或排斥教师的影响。他们正逐步形成一套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并且使自己内在的态度、观点、知识与价值保持一致和谐。一旦教师的惩罚使他们意识到按自己的观点准则作出的行为与学校教育要求不相容时,就会感到认知不协调,如果这时又无法顺应现实,就会引发焦虑。“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有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④所以,已有归因水平年龄稍长的儿童就试着找出原因以消除这种不协调。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受惩罚的不当行为是由外因素造成的:比如,成绩不好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好;今天之所以没来上数学课是因为老师提不起兴(反正不是自己的错,这个时候,儿童多采用对抗的方式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轻焦虑。当他们对教师的惩罚心怀不满,要么根本对此置若罔闻,要么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要么采取消极的对抗方式,如撒谎、偷偷损坏公物、对同学发泄等,借此来缓解心理不平衡,抒发不满。虽然通过对抗行为模式,儿童的焦虑暂时得以缓解,但这种行为反应模式一旦成为习惯,对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合发展是贻害无穷的。对抗行为模式不但使师生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师生关系对中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中学生主观地认为与任课老师的关系严重会影响自身的本门学科的成绩⑤;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学生的
违纪攻击行为、社会适合不良甚至犯罪,情绪也不稳定、易激怒。一般小学高年级的教师对学生实行惩罚时要注意避免儿童作出这种反应模式。

3.抑制模式

学生因为受到教师的惩罚而心理图式处于不协调状态时,他们会主动对产生冲突的原因作出解释。有研究发现,年龄增大,归因的内倾水准也增加,即把发生冲突后无法顺应的原因倾向于归为自己。比如,儿童已经形成了要积极发言的观点,但却因为课堂上某次错误的回答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他把这种失败归因于自己水平差还要穷表现,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他会通过降低反应水平来减低认知水平不平衡带来的不愉快,或者干脆简单消极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以后要么减少课堂发言的次数,要么索性三缄其口。对于正处在自我意识上升阶段的学生,将要进入青春期,对自己的水平和形象逐渐变得敏感,并不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就会引发他们对自身水平的怀疑,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会倾向于抑制自我表现,变得退缩和过于内向。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初中学生似乎变得比以往更脆弱了,一点点惩罚批评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抑制自我反应来减低不协调带来的焦虑感,虽然暂时使内心世界恢复平衡,但是却导致了学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惩罚使学生逐渐变得抑郁、退缩、孤僻、社会适合不良、缺乏自信心等等。教师往往仅仅注意到了那些调皮掏蛋的学生、却忽略了那些孤僻却不惹麻烦的学生,殊不知,后者反而可能存有更大的心理困扰。

所以教师批评那些年龄较大,性格较为内向或敏感早熟学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粗暴,以理服人。

四、相关教师惩罚的教育建议


教师的惩罚、尤其是不当的惩罚会引发儿童的焦虑及认知不协调。其实,很多人在童年、少年期受到很多惩罚,但成年后都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而教师对男孩的惩罚更是多而严厉,但并没有权威的研究显示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孩。这正说明了惩罚本身带来的负效应较之于惩罚引起认知不协调带来的负效应相对要小:女生敏感而早熟,惩罚引起的认知不协调的强度更高、时间长、后效应持续更久,而多数男生则恰好相反。

所以,单纯强调奖励比惩罚好,不如强调避免或减轻惩罚带来的认知不协调。除却不应频繁、过重地惩罚学生之外,教师还要避免这样的一些惩罚方式:

1.为惩罚而惩罚

教师的惩罚有时的确能制止学生的某些不当行为,因为教师再看不到他们再犯,这无形之中对教师的惩罚行为实行了强化;每当学生产生不为其所预期的行为时,他都会立即施以惩罚,甚至连解释都没有,只为了给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一点颜色”看看。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小的儿童有时连为什么受批评都不清楚,感到委屈,最终对教师的惩罚作出对抗模式或抑制模式。教师惩罚的目的在于使儿童把准确观点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从根本上避免重犯,更好地顺应现实,决不在于让学生“多吃点苦头”,告诉学生错在什么地方,才会使其“不明不白被老师惩罚”的这种委屈感降低。

2.未从学生角度考虑的惩罚

惩罚如同表扬一样,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宜,关键是以受惩罚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惩罚者为中心。一句同样的话,在一个学生听来可能是批评而在另一个学生听来则算不上是批评;同样的行为,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严厉的,但对其他的学生则可能根本谈不上严厉。教师在惩罚前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他可能会对惩罚作出的反应及其后果,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偏
差,更不宜使用千人一面的惩罚方式,其结果只能是对某些学生造成刺激而对另一些则如同隔靴搔痒。

3.隐形的心理惩罚

有的教师并不采用批评、体罚、训斥等直接的方式惩罚学生,而是采取冷嘲热讽、故意冷落、忽视等方式对学生实行隐形的心理惩罚,这种师生间的“冷战”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及认知不协调远远超过了直接惩罚。越是学生尊重的教师,越是学生喜欢的科目的任课教师一旦采用这种惩罚方法对学生心理造成的创伤就越大。有人认为,那些与儿童情感联系越紧密的人对儿童实施惩罚的效果就越好(李虹,1991③,但是教师与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儿童对父母有一种天生的依恋,而对教师则更多的是一种信任感,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剥夺”(如冷淡会引发孩子的焦虑感,孩子会力求重建那种亲密的亲子情感关系,而教师对孩子实行隐形的心理惩罚教育,只会引发孩子的委屈感和愤恨感,他们多会选择对抗或抑制的行为模式,引起师生关系更加淡漠和紧张。

教师对学生惩罚,特别是年纪稍大、自我意识水平较高的,尤其不能使用隐形心理惩罚,除了上述的危害,儿童还有可能从教师那里学习到对人冷漠疏远的替代性的攻击性行为并形成行为习惯,这是从教师不当惩罚这个反面榜样中学习到的结果。

4.不注意惩罚实效性、强度、连贯性

研究表明,“早”惩罚比“晚”惩罚更有效;重的惩罚应尽量避免;对儿童的同一种行为不能时而惩罚时而不惩罚,也不能惩罚者之间本身观点就不一致(李虹,1991③。本文余不赘述。


教师的惩罚是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教育手段,在了解教师惩罚影响学生行为反应模式的机制的基础上,注意惩罚的方式,它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就能扬长避短,既可促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又避免了不良行为模式的形成及其对学生个性和适合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