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十九大健康中国

十九大健康中国

时间:2018-06-06 18:38:23    下载该word文档

十九大绘就健康中国路线图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大健康”理念将从理论付诸实践、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全面破解“世界难题”、从田野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将实现全面构建,这是十九大报告为全体国民描绘的“健康中国”总体路线图。未来,中国将沿着十九大画出的健康中国路线图扎实前行。

  “大数据”推动“大健康”

  数十万亿市场悄然启动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意味着“健康中国”从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血液病科大夫唐中源认为,大健康的思路,与中医千年以来始终提倡“养生”“治未病”的思路一脉相承,但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医疗卫生、生物技术、营养保健、健康护理、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酒店与休闲等方面,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全新服务体系和产业、业态。

  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未来市场前景广阔,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2016-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为4.9万亿元,2021年将达到12.9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26%。

  与大健康密切相关的是大数据,从事互联网科技运营的专业人士认为,移动医疗将是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有两个改变是必然的。第一个是付费方的改变,第二是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转变。2016年底,一款针对糖尿病的APP推向市场,虽然初期平台很小,但却迅速搭上了大特保等互联网保险企业一起打造新型的保险产品,成功迈出移动医疗走向商业化的关键一步。

  招商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李珊珊认为,未来的移动医疗领域一定会有某一家企业成功开发一种模式,能够贯穿医疗全流程,而这个全流程一旦被贯穿,会比单纯在某个节点上挣扎的其他模式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一旦有企业大获成功,势必会颠覆甚至摧毁现有的行业模式。

  医疗改革“整体观”

  全面破解“世界难题”

  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报告称,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也认为,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改革成就令世人瞩目。

  多位医疗领域的专家、经济学家认为,十九大报告中的医疗体制改革整体布局观念,是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领先思想。

  推进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横向联动”,构建从中心医院到县乡基层医院“医联体”的“纵向联动”,打通医疗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的“任督二脉”。业内人士认为,医联体能否在医疗体制深层改革中成为“破冰范式”,有赖于三个方面:一是权力的转换程度及利益的共享程度,地方政府在医院管理中要敢于“放权”“创新”,才能实现医务人员技术和能力的持续“激活”“提升”;二是从制度设计的细节来打造“医联体”,在医保等支付政策、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等给予政策支持;三是打通纵向一体化的资源共享和横向的全科医生培养机制,对医生的考核、评定、职称评审等采取有利于医联体资源流动的方式进行。

  “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医改工作的重大指点。专家们普遍认为,药品招标采购只是药品供应链条中很小的一个环节。中国药品供应应该“从源头抓起”,一是狠抓药品质量,二是严控药品价格。2015年开始,国务院、食药监总局对新药和仿制药重新定义,实现了重要突破,到2018年底,我国将完成首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89种国家基本医疗目录化药部分的口服固体制剂将有了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意味着我国的药品质量管理正在走向“规范化”“精细化”。

  药品流通进入“全程透明监管”时代。2016年以来,安徽等省区食药监部门牵头,在全国率先实施“两票制”,有利打击了挂票经营、过票洗钱、带金销售的药品流通乱象,在一定层面上挤压了药品回扣的空间,具备现代化医药产品物流条件的药品流通集团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专家建议,针对我国县乡基层范围广、医疗机构数量多、用药品种少、配送成本大,配送企业因利润低导致积极性不高及部分药品短缺,低价药、“孤儿药”、急救药生产厂家少、医院使用量小、利润薄等一系列问题,下一阶段,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药品流通网络;二是对低价药、孤儿药、急(抢)救药,给予医疗机构一定比例的自主采购权;三是从制度上约束医疗机构的回款时间;四是在药品集中采购中,让药品生产企业选择配送企业,落实中标企业的主体责任,配送企业承担代储代运业务,鼓励实行“一票制”。

  构筑从田野到餐桌的

  食品“安全防线”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群众的诉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一方面要严管,制定最严格的标准,强化最严厉的监管,启动最严格的问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生产的源头把控,尽最大可能降低污染。

  农产品从田野到走上餐桌,一般要经历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四个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存在于各个环节。”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同刚表示,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农产品最终的质量安全。

  四大环节中生产环节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而小户经营、分散生产的模式,往往使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证,而这种隐患肉眼往往难以辨别。像“毒豇豆”,就是在生产中施用了违禁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健美猪”则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瘦肉精”。在运输、加工和销售环节,由于设施缺乏或落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或质量安全。

  食品监管部门正在不断加强监管,严格准入门槛,通过“严进”把好关口。在生产加工环节要着重抓住原料关口,在流通消费环节要着重抓住食品进货渠道监管。

  在重庆市,已经探索在各乡镇、街道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每个乡镇确定2至3名专职人员,平时对生产者使用农药、兽药等进行技术指导;监管乡镇的农药、兽药、饲料等销售点的台账,举报违禁药品或添加剂使用线索,对将出售的大宗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一些地方还在探索食品“追溯追责”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检测发现生产基地或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不达标,将取消整个基地或企业上下游所有公司的市场准入资格,在政府加强监管职责同时,督促生产经营者相互监督,减少督管盲区。

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健康中国,新时代新起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进入新时代,立足新方位,健康中国战略如何实施?怎样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本报采访到多位代表与专家,他们结合切身感受,谈期待、谈建议,谈决心、谈行动。

绘就新时代健康卫生工作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代健康卫生工作的纲领。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蒙医医院副院长斯日古楞代表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这体现了对健康公平的关注,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说,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要一个不少、一个不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国民健康水平才能得到同步提高。

在雷海潮看来,健康中国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也是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再部署。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也给我们提出了改革发展任务,必须改革创新,必须凝神聚力,必须奋发图强,才能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雷海潮说。

“十九大报告让我倍感振奋。”青海省藏医院副院长昂青才旦代表说,“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既符合国情,也符合民意。我们中医药工作者要在十九大报告精神引领下创新工作,把中医药、民族医药进一步提升,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病有所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报告中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让不少基层代表和专家感触很深。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副处长、主任医师陈涛代表说:“让群众看上病、好看病、看好病,我们将不断探索和总结更多更新更好的经验,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在病有所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几年海南积极增加医疗建设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还解决了冬天到海南度假的群众异地医保报销结算等问题。

“病有所医”,一些地方、一些群体对全科人才有更具体的渴盼。

比如偏远农牧区的医疗需求。斯日古楞说,如今在内蒙古,医疗卫生服务已基本覆盖、农牧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农牧区“病有所医”,但仍面临基层医疗人才的短缺问题,特别需要从基层农牧民实际出发,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服务。

比如高寒地区的医疗需求。昂青才旦说,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基层医院的人才队伍仍然薄弱。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比如乡村的医疗需求。“现在群众得了病基本都能及时就医,还有许多人定期来找我做身体检查。每个村都有独立的卫生室,还配备了健康一体机等诸多设备。”贵州省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卫生室医生钟晶代表说,过去几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改善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仍然面临着基层医疗队伍规模偏小、水平不够的问题。“在我们那儿,每个村至多配备两名村医,平均每名村医要服务1000名以上的群众,对于慢性病管理等还可以应付,真正要做到小病不出村还存在一定难度。”钟晶认为,现在急需村医人才队伍的充实和诊疗水平的培训提高,而基层卫生队伍的主体是全科医学人才,“要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比如老年群体的需求。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王震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老年群体的医疗需求,具体而言,一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高,且更需要长期照护、康复护理等服务;二是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自理老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强调便捷性,更多是慢性疾病的管理和照护。全科医生建设,必将改善老年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报告中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可以为老年群体提供连续性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期待更多配套措施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让医生护士心无旁骛、治病救人,也让治病救人的价值理念得到真正回归。”对于十九大报告里的相关表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江帆代表说。据介绍,截至今年2月1日,上海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面实现药品零加成。

江帆认为,接下来既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医疗支付不增加,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本质,又要让医务工作者的劳务价值和职业尊荣得到充分体现。对此,要特别关注特殊患者在治疗中产生的隐形医疗成本。江帆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配套措施,在不增加病人负担的前提下,对于“小、难、重”患者的救治,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给予更多分类指导政策,更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此外,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三级医院应更多聚焦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完善疑难危重医疗救治定价和补偿机制。”江帆说。

河北省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郑百芹代表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第一道关口,“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郑百芹说,近年来,国家推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与管理,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部门的工作成效显著。如今,农产品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产品检测需求也越来越多样。但县级农产品安全监测机构受人员、资金的限制,无法满足这些新需求。郑百芹认为,要更好发挥基层农产品监测机构的作用,应该加大对县级农产品监测机构的投入力度,设立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执法经费和监测经费,与此同时,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中国的健康指数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给公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延长寿命减少死亡

        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2030年达到79岁。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目前的8.1‰、10.7‰和20.1/10万,下降至2030年的5.0‰、6.0‰和12/10万。

        2.吃得有营养,锻炼有保证

        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

        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从2014年的3.6亿人上升至5.3亿人。

        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3.健康教育增加,不再被养生“砖家”忽悠

     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

        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有差距,慢性病呈现“井喷”态势。我国成年人中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每四个中有一个患有高血压,有不少人带病生存、生活质量不高。如果仅仅将健康的追求等同于医疗治病,不加强预防,就难以应对严峻的健康国情。规划纲要从健康生活入手,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对疾病挑战最直接、最积极主动的应对。

        4.医护人员增加

        到2030年,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0人,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5.就医秩序改善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省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

        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

        我国通过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国96.5%的医疗保障网。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慈善救助等逐步健全了医疗保障体系,改变了过去“小病扛、大病等”的情况。尽管医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但我国保障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医保要变成一个节约型的医保。

        6.医保成熟定型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

        没有一个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投入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人民群众就难以从卫生与健康发展中受益。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需要以人为本,完善功能,强化合作和联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

        7.天更蓝,水更清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在2020年超过80%,到2030年持续改善。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在2020年超过70%,到2030年持续改善。

        到203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食源性疾病报告网络实现全覆盖。

        8.排污要持证,农业生产清洁化

        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推动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排污台账,实现持证按证排污。

        加快淘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工艺、设备与产品。

        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染专项治理。

        以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行业达标排放改造。

        全面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农业生产,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推进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

        加强对食品原产地指导监管,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

        当前,我国面临经济转型与“多重疾病负担”、人口老年化和结构变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卫生有待改善等多种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绿色发展与健康环境互动的战略选择。要把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有机统一,动员全社会共同营造健康环境,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等各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居民健康生活和工作,使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十九大健康中国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