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湘乡方言俗语初探

湖南湘乡方言俗语初探

时间:2023-03-15 13:33:53    下载该word文档
甏| ●吴春波云 薯 § 毫 镬 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外部世界认知的 13)黄驹虫f黄鼠狼1变猫,变发不得 俗语在性质上相当于一个词.但在 产物.是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认知思维 高。(让步单层复旬) 汉语的词汇系统里.俗语又不同于一般 能力互动的结果。所以,从认知的角度研  41打得一事开.免得万事来。(因果 的词.传统语言学认为它是一个“长词” 究俗语语义的形成、发展和固化.更利于 单层复旬) ng word)。它以句子的形式出现,这种 抓住本质.揭示其内部隐含的语义规律。 5)行得正.坐得正,不怕跟和尚做 句子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有稳定的意 本文以湘乡方言俗语的真实语料为 头明(睡1。(多层复句) 义.有其内在的词法和句法结构.且具有 分析对象.以其句法结构为切入点.在认 16)崽(儿子)像娘,瓦盖墙;崽像爷(父 就表层的句法结构形式而言.湘乡 方言俗语的句法形式是不平衡的.以复 独特的修辞功能和语用功能.有独立于 知语言学理论的支撑下分析探讨其语义 亲),有(没有)饭吃。(多层复句) 概念体系之外的特定语义.所以它又被 认知规律 界定为一种特殊的词.被看作是词汇学 研究的范畴 湘乡方言俗语是当地人民 的口头创作.用简洁的语言形式,反映出 1、湘乡方言俗语句法结构形式特点 句形式为主。在其单句形式中.主谓式占 湘乡方言俗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活 优势.带有一定的书面色彩.这反映了它 湘乡人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特有的认 泼生动.从句法结构上分析.可以分为单 在交际过程中.追求一种独立、完整的形 识。它们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无限智慧、思 句型和复句型两种形式。单句由一个句 式.而不是一味的为省略而省略.这里既 想情感和生活经验。它们短小精悍、通俗 子构成.单句型俗语是指由一个句子构 有文人的润色加工.又有文字记录的影 形象、语言质朴、含义隽永,堪称湘语的 成的俗语.根据结构又可分为主谓句和 响;湘乡方言的复句型俗语中,意合式俗 活化石。 非主谓句两种形式。复句型俗语有单层 语占绝对优势.较少使用关联词语.其逻 目前.对湘乡方言俗语的专题研究 和多层的形式。湘乡方言俗语中复句型 辑关系主要是从语意上判断.关联词语 比较少见.仅有的也限于静态层面.主要 俗语占大多数。例如: 是从句法结构、追源溯流等角度进行的 静态描写 如李丽颖等的《湖南湘乡方言 俗语的句法结构分析》、杨慕如先生的专 著《品味湘乡话》等。对于湘乡方言俗语 语义的形成、发展和固化不能仅仅归因 于社会、历史等表层因素.而更应从内部 1卜一粒胡椒化口气。 的省略。体现出鲜明的口语化特点 2、湘乡方言俗语句法结构认知特点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学研究 范式.重在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 2)堂屋(客厅)里不是试肩(挑担)的。 3)耳朵梗子嫩软的。 4)揿(用手按)哒石头打浮泅(游泳)。 51扶不起的稀牛屎。 间的内在联系 该学说强调语言不是直 接表现或对应于现实世界.而是有一个 湘乡方言复句俗语既有单层的.也 中间的认知构建(Cognive Constucon) 层次将语言表达(Expresons)和现实世 6)亲料亲,族料族。(并列单层复句) 界(Realy)联系起来。在认知建构层面 因素人手探寻其语义规律 认知语言学 有多层的形式。如: 理论为我们探讨语义的深层规律提供了 科学的支撑理论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 法。 7)三更想自己,五更想别人。(顺承 上.隐喻和转喻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 单层复句) 说,隐喻和转喻是基本的人类认知机制。 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  8)企(站)起死,顿(竖)起埋。(递进单 前者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相对于结构语言学等传统语言学而 言.认知语言学更注重探寻语言深层规 层复句 律以及语义的研究 该理论认为.自然语 9)金窟(窝)银窟,不如自己的草窟。 知方式:后者是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 心理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  言作为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它在本 (选择单层复句)质上是人类感知、认识世界,通过心智活 并将其编码的结果 因此,人们赖以思考 或转喻性的.换句话说.隐转喻思维能力 101草鞋有样,边打边像。(转折单层 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 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 结构上讲.“隐转喻都有喻体和本体.或者 连接体:就功能而言.两者都体现语言的 (11拨德春风,必有夏雨。(条件单层 代替部分,以表达对事物指称的方式。从 121出门带根绳,万事不求人。(假设 叫源域和目标域.以及其理据.即喻底或 动将经验获得的外在现实加以概念化. 复句)  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 复句)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俗语, 单层复句 日 2年第1期下半月・第4 
学 地 潍豳嘲I面 ● 比喻用法.即从常规所指对象到新的所指 现的俗语句 例(1)表示说话人不像是听 91三十夜里的甑箅子f放在锅内用来 对象的转换f shi),并且可以实现直接 话人肚里的蛔虫一样了解听话人.句中 蒸制事物的炊具1 的语用目的”(Rui de Mendoza.19971 的“我”和“你肚里的蛔虫”分别是本体和 10)钱无碑基(界碑),屋无大细(小) 俗语是源自生活或社会实践.而隐喻 喻体:例(2)中“赚钱”和“针挑土”分别是 喻在俗语语义形成、发展和固化的过程 就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困难”.而 中起到重要作用。湘乡俗语方言也不例 “用钱”和“水推沙”构成隐喻关系的理据 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其语义认知 6)一(11)例属于整个俗语是一个隐喻 11死脔(蠢人)人粮子(旧时军队),三 12)企(站)起死,顿(竖)起埋。 3)炊壶滚起吱介f那样)翻,茶叶子 和转喻的理据都来源于经验。因此.隐转 本体和喻体.二者之间构成隐喻的理据 天起拱子f造反1 外.它是湘乡人们在相似性基础上认识 是二者都有“很容易”这个相似性特点: 还在安化山 4)十个麻子九个厉,麻子面前企 的过程是通过相似性把源域和目标域连 或转喻句,隐藏了来源域和目标域.也就 站1都莫企。 接起来.实质就是源域概念向目标域概 念的映射过程 其结构表现形式为:本体 ources+映射媒介(medium)+喻体(ar get).表示一种意义固化的隐喻或转喻的 俗语句子 具体来说.湘乡方言俗语句法 结构在认知层面上看呈现三种特点:一 种是整个俗语是一个隐喻或转喻句.隐 藏了来源域和目标域:一种是来源域和 目标域同现的隐转喻句:另一种是或出 现来源域或出现目标域的隐转喻句 例 如: f1我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 2)赚钱好比针挑土.用钱好比水推 沙。 3)养崽不学艺(技艺),担脱箢箕(竹制 的挑土工具1系 4)男子无性,顿铁无钢;女子无性, 窠f一窝)糟糠。 5)一赚钱,腰上切;二赚钱,铁打铁; 三赚钱,桌子边上谐。 61一粒胡椒化口气。 7)六十年风水轮流转。 8)耳朵梗子嫩软的。 9)堂屋(客厅)里不是试肩(挑担)的。 0)豆腐花咯(了)肉价钱,碟子花咯 碗价钱 11一个司孙子(神汉)一道符(司孙子 的符是驱邪镇宅之物) 12)扶不起的泻牛屎。 13)唱戏不帮腔(唱和),分起钱来眼 光光 (14) ̄t来不束(约束,调教),长大变根 黄杆竹 5)立夏日吃餐羹f用米粉做成的团 子1。石头踩条坑。 16)崽(儿子)像娘,瓦盖墙;崽像爷(父 亲),有(没有)饭吃。 (1)一(5)例属于来源域和目标域同 是本体和喻体 例句中并没有直接推出 15)只有咯大的虫唧f后缀,无实义1, 想要比喻对象或被比喻的对象.而是借 只能蛀咯深的木唧 助整句的隐喻或转喻来映射想要说明的 以上例旬的语义认知既有隐喻机 道理:(12)一(16)例属于或出现来源域 制,也有转喻机制.因为“相似性被附加 或出现目标域的隐转喻句。 到了邻近性上.转喻带有一点隐喻性.而 & t 0% 3t tt‘ t 隐喻带有几分转喻的色彩”(Jakobson: 1、湘乡方言俗语的语义认知模式 960),即,既在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存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人 在着与原语境有联系的同一ICM之间转 类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思维与客观 喻映现.也伴随着两个认知域之间的隐 世界互动的结果。如前所述,俗语源自生 喻映现。分析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虽然我 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是人 们用相对来说是突显的来源义作为载 类思维对于外部事情系统化和概念化的 体.去激活目标义.但话语要突显的不是 外化形式 其意义由临时意义逐渐转化 来源义,而是目标义。如例f9)常常用在说 为固定意义.这个固化的过程是有理据 明“某种物资紧俏.买不到也借不到的时 的而不是任意的。俗语的“隐喻义与其组 候”。其实质是以来源义“人们在大年三 成成分意Y-( ̄O字面义1之间的关系不完 十夜里都用甑箅子蒸制食物.所以甑箅 全是任意的.在多数情况下.俗语的隐喻 子紧俏”.去激活目标义“某种物资紧俏. 义可以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中还原出来. 买不到借也不到”.凸显的是目标义 对 因此.大多数俗语的意是有理据,可分解 于转喻认知机制.Langacker(1991)认为. 的”。(寇富明:2009)也就是说,俗语中某 “转喻由相对突显的原则提供理据.以高 些的意义是与俗语的整体意义相关的. 度突显的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 该词却与构成这个俗语的总的认知机制 不那么突显的实体.说写者或听读者以 有关 人们在使用这些俗语时.侧重的是 概念中其他成分提供的背景与另一个概 由字面意义固化了的隐喻或转喻意义. 念实体进行概念接触”从而传递语义信 而完全不必关注其字面意义 如在使用 息。 词语“山脚”时是要表达“山的底部”.而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其语义认知 不是要表达“山有脚” 湘乡方言俗语中 基本模式.如果用x表示湘乡方言俗语 以隐喻或转喻为认知机制来表达语义的 的来源义或者是来源域.Y表示其目标义 不乏其例: 或目标域.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 1)细崽f、孩)不讲假话。 写成:“v=fx)”也就是说,在相应的语用 21孔夫子不嫌字丑。 环境下.目标义(域)是来源义(域)的映 3卜一个只晓得一个。 射 这个函数关系式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4)三朝日f小孩出生的第三天)不是 的含义: 看媳妇的 ①在某一语境中,湘乡方言俗语的 5)各人肉唧(子女)各人痛(疼爱) 目标义f目标域概念系统1 Y是以另一个 6)金窟(窝)银窟,不如自己的草窟。 认知域X.即来源义(来源域概念系统)为 7)揿(用手按)哒石头打浮泅(游泳)。 背景的;且来源义(来源域概念系统)X在 81扯起瓜棚搭柳叶。 认知上的“凸显度”要高于目标义f目标域 叠≤  2年第1下半月I 6 《 
了Ic园地 舞 函 掰躐阏蹦 概念系统1 Y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标义 显性字面义(来源义)和隐性比喻义(目 二是仅就隐 ⑦在来源义来源域概念系统)X到 (隐转喻义.即隐性义)产生的原因是因 标义)交互作用的理解模式:日标义f目标域概念系统1Y的映射过程 为俗语有两个所指.一个是显性的(X), 转喻义(或称目标义、隐性义)理解模式。 中.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的.以激活X为切 人点.激活并凸显Y 2、湘乡方言俗语的语义理解模式 个是隐性的(Y)。再如,“扶不起的泻牛 本文选取的例句虽没穷尽所以的湘乡方 屎”.显性所指的是“牛腹泻拉的粪便呈 言俗语.但尽可能多地选取了典型的、活 流体状.不能成型”.隐性所指的是“批评 的湘乡俗语.以期把握住湘乡方言俗语 上一节结合湘乡方言俗语语料分析 那些太不争气、太不努力,无论怎么帮助 的语义认知规律.为这一脉形式凝练、语 其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认知关系.提 他们也取不得成绩的人” 出其语义认知模式函数关系式y=f)”。 义隽永的方言之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 据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湘乡方言俗 持 F 本节以其语义认知模式为基础.结合语 语语义理解模式.一是显性字面义(来源 料进一步探讨其语义理解模式 我们以 义)和隐性比喻义f目标义)交互作用的 条湘乡方言俗语“出门带根绳.万事不 理解模式:二是仅就隐转喻义(或称目标 求人”为例展开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其 义、隐性义)理解模式。后者主要是针对 假设性语义理解模式.然后用湘乡方言 那些石化了的俗语.其显性字面义(来源 俗语的其他语料来验证 义)已经消亡.或不再被人关注 如“有盐 “绳”源语义是指“用两股以上的棉 同咸.无盐同淡” 俗语本身相当于一个 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说文 完整的“词”或“固定词组、短语”.在理解 解字》说“绳.索也”.也是湘乡方言俗语 这一类俗语时既没有必要将其视为自由 “出门带根绳.万事不求人”中“绳”的原 组合的词组.也没有必要对其内部个别词 型语义范畴 随着语言的发展.“绳”衍生 素或词进行拆分理解 出“标准、法则”等隐喻型语义范畴.但这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语言使用过 条俗语与语境结合又生成“准备充足的 程中.俗语在多个类似语境中会形成多个 物品”等隐喻意义。在语义认知、发展的 相似特殊含义 所以在理解俗语和运用 过程中.隐喻和转喻交替发生.不同的变 俗语的时候.我们首先调用的是隐性的隐 化包含了或隐喻性的或转喻性的理据连 转喻义或称作目标义.然后依据这一隐性 接的不同组合 该条俗语的语义认知过 意义推导出某个语境下的特殊含义 这 程就是.首先唤醒的是字面场景“出门的 点依然吻合我们推导出的湘乡方言俗 人随身带根绳子”.同时.也形成深层理 语语义理解模式 解该俗语的心理表征.从而获得“在出门 §§练京 | 前.要预见到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 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的 有备无患.带足各种用具。”(杨慕如: 结果.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也是认知处 2007)的比喻意义。实际上.我们在使用 理的过程.因此.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语义 这样的俗语时.主动回避了字面场境即 范畴是同步扩展的 湘乡方言俗语是当 显性层面的因素.强化了比喻场境即隐 地人民的口头创作.精炼简洁.凝聚着当 性层面的因素.从而达到调用其隐喻义 地人民的无限智慧、思想情感和生活经 也即目标义.而非字面义的目的 这个过 验.反映出湘乡人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 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特有的认识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它们的 形成是客观世界与人类思维 标 互动的结果.是一个认知域的 概念系统在另一认知域的映 射 因此.隐喻和转喻的认知 机制在其语义形成、发展和 、 固化的过程起到重要的作 用:其语义的理解过程是以  一个概念域的事物去理解或  ………………‘’ 。“” 蝇指 经历另一概念域的事物.其 X为源域,Y为目标域,J为俗语) 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 2011年第12期下半月.总第496期 参考文献: 11程琪龙.语言认知和隐喻卟外国语, 2002(I)。 21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 方言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1刘文欣.谚语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功能 U1.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李丽颖,曾芳.湖南湘乡方言谚语的句 法结构分析U]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5]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 畴的延伸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61寇福明.论谚语的语义特征U1.内蒙古民 族大学学报,2009(1)。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5 8]ta ̄.衡阳方言俗语的句法结构分析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 9】温瑞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5。 10】湘乡县志编制委员会.湘乡县志[M】.长 沙:湖南出版社,1993 11]袁圣敏.方言谚语结构语义探析uI桂 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12]杨波,张辉.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 模式、分析与应用卟外语研究,2008(5)。 13]杨慕如.品味湘乡话【M ..长沙:湖南人 民出版社,2007。 1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5]Lakof‘G and M‘Johnson.Phiosophy n the fes:The embodied mind and is chaenge tO wesern thought[M]New York: Basic Books,1999。 Ⅱq RichardP・Honeck.Aproverbinmind: A cognitive science of proverbil wi and wis— dom[M].NewJersey:Lawrence Erbaum,199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苏非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湖南湘乡方言俗语初探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