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只合住湖州”解读

“人生只合住湖州”解读

时间:2023-11-13 08:12:27    下载该word文档
“人生只合住湖州”解读
虞文清
【摘要】The11thPartyCongressofZhejiangProvincecameupwith“buildingupanewZhejiangwithrichmaterialandwealthyspirit”.HuzhouislocatednearTaihuLake,whichliesontheYangtzeRiverDelta.It’salsooneofthemostfamousancienttownsinChinesehisto-ry,beingknownforitsmonumentandprosperity.Itisnotonlydescribedasalandofabundance,thehomeofsilkandastateofculture,butalsoarichandbeautifulcityforhighqualityliving.“PeoplearesuitabletoliveinHuzhouonly”seemsajokeofaYuandynastypoet,how-ever,itreflectstheuniquenessofHuzhouexactly.NowadayspeopleinHuzhouarefullofconfidence,fightingforestablishinganecologicallakesidecity.%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新浙江”的号召。湖州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太湖之滨,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江表大郡”和“东南望郡”。湖州不但是中国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而且是一座“富饶秀美宜居乐活”之城。“人生只合住湖州”看似元朝诗人的一句戏言,却准确地反映了湖州的不同凡响。现今,湖州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创建生态型滨湖大城市而不懈奋斗。【期刊名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期】2014(000002【总页数】4(P77-80
【关键词】湖州;宜居城市;深度解读

【作者】虞文清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图分类】G127

元代诗人戴表元有诗赞美湖州:“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笔者认为,这既不是诗人的信口胡扯,也不是一般的文学夸张。湖州作为一个“长三角”地区并不十分起眼的城市,无论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还是琴棋书画层面的精神生活,都有超乎其他城市的优越之处。历史上,湖州人一直过着“衣则绸缎,食则鱼虾,居则竹林,行以舟辑,艺则书画”的精致生活,对于追求生活质量与品位的文人墨客来说,无不对其心驰神往。一、丝绸之府与“湖丝衣天下”
湖州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距今4700多年前的湖州钱山漾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绸残片。1958年,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同时还发掘出一批丝织工具。经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测定,确定绢的出产年代在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根据史料记载,湖州人擅长种桑养蚕,“尺寸之堤必树之桑”,以“嫁接”“矮干”“养拳”三法并用培养成的“湖桑”,是全国最优良的桑种。湖州丝绸质量天下闻名,早在明清之际已经声名大噪,“冠绝海内”“利布四方”。尤其以湖州南浔“辑里湖丝”为代表的“湖丝”,更是以白、净、柔、韧著称,曾先后获1851年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中国唯一参展商品)和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其他各类奖项更是不计其数。

湖州丝绸产量全国居冠。湖州出产的“白厂丝”曾经是近代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上海生丝贸易报告》:“中国出口生丝,几乎全产于浙江北面的三个府,即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上述三个府中,湖州府的产量较其他二府为多。”有一首《南浔丝市行》的诗歌,记载了湖州当时丝绸海外贸易的盛况:“申江外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先狂。”这首诗对此也作了极为生动的描写:“市中人群不得行,千户万语聋人耳”“一日贸易数万金,市人谁不利熏心”“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明清以后,湖州逐渐崛起了一大批丝绸专业市镇,“如我湖归安之双林、菱湖、练市,乌程之乌镇、南浔,所环人烟者数千家,大者万家,即其所聚,当亦不下中州郡县之饶。”(明·茅坤《茅鹿门先生文集》)明清时,“湖丝甲天下”“湖丝衣天下”已经蜚声中外。
二、鱼米之乡与“天下粮仓”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物质生活条件来看,湖州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人民勤劳智慧,所以物产富饶,百姓富足。“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因为这里有“桃花流水鱖鱼肥”的优越生活条件。历史上,湖州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条件比温州要好得多。曾经担任温州知州的吴咏在谈到温州农业时曾经说过:“总一岁之收,不敌浙西一邑之赋,举全州尽熟,不如苏湖一顿之粥。”[1](P226)因为人多地少,温州人只得千方百计外出闯荡谋生。曾经担任湖州知州的苏东坡对湖州的描述是:“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这里,苏东坡形象地描绘了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湖州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明代学者徐献忠在《吴兴掌故集》中记载:“吴兴介于苏、杭之间,水陆饶沃之产,实过两郡。”
湖州是中国享有盛名的“渔都”,中国的四大家鱼在这里最早完成了由野生到家养的转化。《山海经·南山经》就有“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觜鱼”的记载。这也为木桨、渔网、船只等湖州地区的相关出土文物所印证。由于地处水
乡泽国,从秦汉以来湖州就形成了“外荡捕鱼,池塘养鱼”的渔业模式。苏东坡的《将之湖州戏赠莘老》写得最为传神:“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湖州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湖州还是中国著名的“天下粮仓”。南北朝时这里已开始“稻麦二轮作”(稻与豆、粟轮作),标志着粗放型生产逐渐转入精细化耕作。唐朝时,湖州的水稻栽培由直播改为育秧移栽。从此,浙北的湖州、嘉兴与苏南的苏州、常州被国人并称为“国之仓廪”。汉晋以来,“江表大郡”的湖州“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至唐宋时,湖州已成为“东南奥区,国之仓廪”;自宋以降,则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丝绸之府”与“鱼米之乡”的结合点就是“桑基鱼塘”。所谓“桑基鱼塘”,指的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蚕粪和蚕蛹喂鱼,塘泥为桑地农田提供肥料。这是中国最早的循环经济模式,既充分地利用了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同时又很好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稀奇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了,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认定,湖州菱湖的桑基鱼塘是中国惟一保留完整的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2](P14
湖州是中国著名的“茶都”。唐朝时,湖州产茶已经名闻遐尔,长兴的紫笋茶与金沙泉都是朝廷的贡品。著名茶圣陆羽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考察了数以万计的茶叶类型,来到湖州之后,被湖州的山水田园风光所陶醉,为湖州卓尔不凡的茶叶和湖州人温文尔雅的气质所吸引,乃至流连忘返。他研究了湖州人种茶、养茶、采茶、制茶、品茶等茶叶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结合外地的资料,经过精心提炼,写出了千古流传的世界最早的茶文化专著《茶经》。今天,湖州的茶文化可以说是继往开来,精彩无限。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茶、德清的莫干黄芽,尤其是被誉为“茶中珍品”
的安吉白茶,更是享誉海内外,名噪当今时代。三、“中国竹乡”与宜居环境
秀美是湖州山水的气韵。湖州北傍太湖,西临天目,双溪夹流,山水映发,其清丽修远,秀甲于东南。永嘉学派领袖叶适曾经在《北村记》中赞许:“天下山水之美,虽质文变态各异,而吴兴特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在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同时,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虽然西塞山已经风光不再,但是,湖州的山山水水依然保留着清新雅致的风韵。
小桥、流水、人家是湖州古城的特色之一。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湖州刺史杨汉公《登郡城楼》诗云:“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这首诗是描绘湖州水晶宫般如诗如画的千古绝唱。临水竹楼,跨桥云屋,组合出一份水城古郡特有的静谧与素朴。书画大师赵孟頫在《吴兴山水清远图记》中描绘:“春秋佳日,小舟溯流,城南众山环于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与船低昂。洞庭诸山苍然可见,是其最清远处。”青山绿水,钟灵毓秀,可见一斑。
湖州是中国著名的竹乡,在其全部林业用地中,竹占据了一半以上的面积。在总量5818平方公里的湖州,有超过15的面积被竹林所覆盖。青青翠竹不但给湖州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给湖州人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丰富的内涵,既美化了环境,又保持了良好生态。著名诗人姜夔描述湖州的居住环境是:“人家多在竹篱中,杨柳疏疏尚带风。记得下菰城下路,白云依旧两三峰。”竹子那种节节向上的品质,虚怀若谷的君子风度,讲究气节而又经得起风吹雨打的柔韧秉性,点点滴滴渗进了湖州人的精神世界。“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段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阴西。”宋朝黄庭坚赞美湖州的诗句,写出了竹子在湖州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安吉县继2009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之后,20129月又捧回了全球人居领域的至尊桂冠“联合国人居奖”。这是中国大陆
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今天的湖州,在居住条件方面仍然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四、水乡泽国与“舟行天下”
湖州是水乡泽国,在公路铁路民航出现以前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唐代文学家顾况在《湖州刺史厅堂记》一文中论断:“江表大郡,吴兴为一……,其贡桔、柚、纤、缟、茶,其英灵所诞、山泽所通、舟车之会、物土所产,雄于楚越,虽临淄之富不若也。其冠之盛,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其中的“山泽之通,舟车之会”就是指湖州的交通。晚唐湖州诗人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诗:“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写的就是湖州人乘船出行的现实生活与情趣。明朝湖州学者董份的一首《苕霅道中》,也描写了湖州的“舟行天下”的美景:“一放苕溪棹,来从田野间。黄云千顷稻,青霭万重山。秋草客行路,夕阳人闭关。悠然看孤鸟,飞往复飞还。”今天的湖州,除了原有的水系不变外,还有华东第二大通道“宣杭铁路”纵贯全境,杭宁高铁与杭宁高速公路南北通达,申嘉湖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东西相连,还有104318两条国道与外界相通。
五、文化之邦与“半部书画在湖州”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裕的情况下,人们较多地关注内心世界的充实,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湖州是“吴文化”与“越文化”的融合区,后来又接受了中原文化的诸多影响,南朝时期大批北人的南迁和南宋时期政治中心的南下,对湖州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精神文化的“琴棋书画”来看,湖州有“湖笔文化”的辉煌历史。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即知识分子生活离不开琴棋书画,而从事“书”与“画”又离不开“文房四宝”。湖州是我国文房四宝之首湖笔的正宗产地。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笔圣蒙恬来到湖州,改进了湖笔制作工艺。或者不如说,正是湖州成就了蒙恬的“笔圣”盛名。湖州的善琏素有“湖笔之都”的美称。撰写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
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也,其地名善琏村……”湖州人的聪慧灵巧也体现在湖笔制作中。制作湖笔需要的耗材并不多,湖笔的价值主要出自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性智慧。用今天的话来说湖笔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一套完整的湖笔制作工艺流程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一个学徒苦学3年,才能初步摸清门道,可见其工艺的深邃复杂。”[2](P120
湖州历史上的书法家与国画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类若星辰。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都在湖州担任过“太守”或“剌史”一类的官职,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文坛佳话。湖州藉的书画家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著名的如三国时期的曹不兴、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智永、张僧繇,元代的赵孟頫、管道升,明朝的王蒙、董其昌,近代的吴昌硕、沈尹默、王一亭、赵延年等。他们的书画成就在当时都达到了无人能出其右的最高境界,在中国数千年的书画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以至有人不无夸张地说,湖州占据了“中国半部书画史”。中国书画史上三大典故皆与湖州相关:一是曹不兴的“点墨成蝇”。曹不兴是最早影响中国书画史的湖州人。读者熟悉的“曹衣带水”就是此公所为。相传,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留神溅了一滴墨汁在屏风上,曹不兴即兴把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孙权来了,以为是真苍蝇在捣乱,就用手一弹,没弹掉,才明白过来,叹为神笔。二是湖州画家张僧繇的“画龙点睛”故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三是王献之与羊欣“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的故事。相传,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在任吴兴太守时,乌程县令羊不疑的儿子羊欣穿了白练裙(即绢裙)午睡。王献之见状,就在羊欣的绢裙及绢带上写了几行字。羊欣也爱书法,醒后喜出望外,从此更加用功地学习王献之传授的书法,遂成南朝宋代著名书法家。“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的典故就出于此。六、崇文重教与“人才荟萃”

历史上,湖州不但文人荟萃而且名人辈出;不但文化积淀深厚而且文化品位高雅;不但有富可敌国的儒商巨贾而且有领先时代的科技精英。受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元勋”,就有3位是湖州同胞。这些类若星辰的人才出现,与湖州人与书为伴、家学渊源是分不开的。
湖州人善于读书。这一切都来自于湖州人的精神追求“崇文重教”。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湖州安定书院、归安晦岩书院、菱湖长春书院、德清吕成公书院都创建于宋代。其中,宋代大教育家胡瑷创立的“安定书院”与“湖学”是国家“太学”的榜样。明清两代,湖州教育繁荣,书院遍布全邑,前后长达20多年。在近代,湖州人徐一冰创立了中国最早的体操学校;梁希和陈嵘则开了中国林业教育的先河;许炳堃是浙江工业专门教育的奠基人;章鸿钊于191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培养地质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地质研究所;沈信卿则堪称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
湖州人精于著书。一部中国的二十四史,三部为湖州人所著,占全部的18《三言》《两拍》中的《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蒙初就是湖州人。臧懋循则整理了包括《窦娥冤》、《汉宫秋》等100多部《元曲选》作品,对元杂剧的流传贡献甚巨。南朝文学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与当代文学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更是名噪一时。明朝文学家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抄》为历代所推崇。
湖州人长于刻书。崇文重教的湖州印刷昌盛,明清之际就是中国印刷业的中心之一。在宋代,湖州成为与杭州并行的江南刻书中心,密州观察使王永从捐资,湖州思溪(今菱湖)圆觉寺刊刻《大藏经》,规模之大,质量之高,水准之精,称雄一时。明清时期,湖州形成了晟舍闵、凌家族,长兴鼎甲桥臧懋循家族,花林茅坤家族等印刷出版大家,集藏、著、刻、贩于一体,涌现了大批刻书商人,推动了湖州原始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湖州刻书业繁荣。到了明清时期,湖州地区出现了手
工业与小农业脱离的现象,由此生产技术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湖州中心城区和运河周边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技繁叶茂,兴盛蓬勃。湖州人酷爱藏书。历史上,湖州出现了许多知名的藏书家与藏书楼,比如陆心源的“皕宋楼”、刘承干的嘉业堂藏书楼等。据史料记载,在清代三百多年间,浙江共出现了350多位藏书家,其中湖州嘉兴两府有130多位。湖州出了藏书盖过朝廷的古代藏书家,也出了影响世界的近现代私人藏书家。“湖州藏书文化守先待后,源远流长,藏书家不绝如线,藏书楼阁名寇天下,是无可争议的中国藏书文化重镇、藏书文化中心之一。”[3](P4)比如南朝的沈约,藏书两万多卷,达到“京师莫比”的程度。至今保留完好的湖州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已列为国家文保单位。参考文献:
1]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2]罗开富.湖州人文甲天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3]王增清,龚景兴,李学功.苕水悠悠芸香远——湖州藏书文化研究[M.州:杭州出版社,2010.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人生只合住湖州”解读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