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整理2020热点人物事迹 - 个人事迹

整理2020热点人物事迹 - 个人事迹

时间:2020-08-04 09:52:24    下载该word文档

2020热点人物事迹_个人事迹

整理表

: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个人事迹

翟长盼,女,2012级机械(模具)专业1201班学生,入校以来,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勤奋,自觉性强,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受到老师和领导的认可。

在思想上:首先,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的带头和模范作用;其次,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各项团支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展现自己的能力,帮助团支书按时完成活动任务。经过自己的努力,在201310月顺利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201411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每次都按时交纳党费,从不拖后腿。

在学习上:该同志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从进校以来一直不敢松懈自己的学习,认真制定学习计划,注重学习方法和效率,用心学习各课知识,在其努力下,过去三个学年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获得校长奖学金、两次国家奖学金、两次院长奖学金、两次一等奖学金,荣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标兵”“校十佳青年学生”“校三好”“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一级、二级。平常的学习中,她还参加了竞赛,曾获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在平时的学习以及期末复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帮助专业里学习薄弱的同学,甚至帮助其他专业的同学,耐心讲解他们不懂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完成每次的学习任务,在期末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尽量少挂科以及不挂科。

在生活上:首先,积极与室友、本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同学搞好关系,由于平易近人、待人真诚,所以一直以来与别人相处的甚是融洽,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朋友。在生活中,还是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女孩,喜欢打羽毛球和跑步,并在部门的羽毛球比赛中获一等奖。最后,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合理利用自己的生活费,深知金钱的来之不易,从不乱花一分钱。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兼职,寒暑假时做兼职,不但锻炼了自己,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在工作上:大一时,参加了班级里的班干部竞选,虽然最后遗憾地没能选上,但是她仍然尽心尽力地帮助辅导员完成女生这边的工作。还加入了大学生民主监督委员会(宿管科),在工作中,自己从不迟到早退,按时并出色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通过自己一年的努力,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大二时,很荣幸地被选上了副主席。在工作中,更加积极配合部门的工作,及时传达消息,并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建议;为了不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勤恳踏实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劳动时自己总是冲在最前面,并且把部门里的文明督察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在大二时参加了院京华班,并担任班长,积极完成各项活动。通过这些工作,既锻炼了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

除了以上的四个方面,她还积极的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大三时,参加了江苏大学菁英学校,积极参加其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讲座,完成班级以及小组的任务,由于自己的出色表现,最终获得结业证书。也曾参加由惠众教育举办的素质拓展活动,在其中担任助教,并顺利获得嘉许证书。也曾参加过镇江博物馆的志愿者活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她一个平台,她将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一、赵进平(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是我国专门从事北极研究的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极地考察和研究,为极地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4年,赵进平作为首次南极考察队员参加了南大洋的考察。1995年,他作为7名队员之一参加了民间组织的我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的科学考察,靠滑雪到达北极点。1999年他参加了国家组织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此后,他还参加了2003、2008和2010年的北极考察。最近十年,赵进平依托科技部和极地办的项目,组织中国海洋大学的飞机支持的加拿大多年冰区考察(2010),北极海雾考察(2014),以及两次北欧海考察(2014,2015)等4次北极考察。此外,赵进平努力推动12个国际合作航次,他本人参加了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家组织的北极考察8航次。他迄今15次前往北冰洋考察,具有丰富的极地考察经验。

随着北极科学的发展和对北极考察的强烈需求,赵进平除了开展传统的物理海洋学观测之外,不断创新性发展北极考察的方法和手段。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光在海冰中侧向衰减的概念,并设计了埋入式观测方案,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他开发了冰底光学观测仪器,并依据仪器的数据获得了可靠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海冰吸收的太阳辐射。他提出并推动系留气球携带的海雾光学剖面观测,成为国内外独创的海雾观测新手段。他坚持海洋光学观测10年,完成了14个航次的光学数据,使我国成为北极光学观测数据最多的国家。通过这些观测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北极科学的发展。

此外,他承担了海洋公益项目,开发并在北欧海布放了我国的大型海气耦合浮标,成为北欧海唯一的浮标,在浪高超过16米的恶劣海况下断续运行了3年。他组织开发了超长寿命漂流浮标,平均寿命达到2.2年。他组织开发了我国独创的上层海洋冰基海洋剖面浮标取得成功,至今已完成300多个剖面的测量。这些自动观测设备使我国的北极考察从单一的夏季考察拓展到全年考察,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北极考察能力。随着布放在北极的自动观测仪器越来越多,现在拥有大浮标、漂流浮标和冰基海洋剖面浮标等多种实时数据。在学校的支持下,赵进平创建了国内首个北极实时观测中心,推动整个团队利用实时数据开展研究,为国内外用户分发数据,为未来北极观测网建设的数据管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北极考察的基础上,赵进平带领的团队专业开展北极研究,在海洋、海冰和大气各个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他成功地观测到光在海冰中的侧向衰减,获取了冬季和夏季海冰中光的侧向衰减系数,认识到侧向衰减引起的能量消耗。他通过观测数据直接计算了海冰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定量获取了北极中央区的能量收支。他将温盐深数据与光学数据相结合辨识水团,丰富了对水团和环流的认识。他发展的一系列海冰光学观测手段成为海冰、积雪、融池研究的重要数据源,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在过去10年,赵进平领导的北极研究获得了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和1个973项目的支持,并获得了极地办南北极考察专项的支持。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参加国家的北极考察和国际合作北极考察,取得了丰富的考察成果。他和团队的师生在北极物理海洋学、海冰物理学、海洋和海冰光学、北极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冰海耦合数值模拟、卫星遥感等方面发展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对北极科学有整体性的布局,努力推动对未知区域和现象的考察,成为勇于拼搏、知识广博的北极学者,也是国际知名的中国北极科学家。他在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100余篇,有些论文在JGR、JPO、JRL、Deep Sea Research、Tellu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

他努力推动北极领域的国际合作,将中国的北极科学与国际接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由此当选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下辖的北冰洋科学理事会(AOSB)副主席,是第一个由欧美以外的人担任的职务。他作为中方代表积极参与多个国际合作科学项目和计划,担任国际北极变化研究中国秘书处的秘书长。他本人与美国、加拿大、挪威、韩国的极地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建立了通畅的国际合作渠道和良好的国际信誉。

赵进平长期担任博士生导师,每年保有的研究生数量在10-15名之间,10年来培养了博士毕业生18人,为国家极地研究机构输送了人才。他领导的“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他每年多次参加社会组织的北极报告会,传播北极知识,为青少年认识北极,建立对北极的兴趣做了大量工作。

赵进平不仅身体力行参加北极的考察和研究,而且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思考我国北极科学的长远发展,在极地办和科技部的支持下,对我国的北极观测网建设北极西北航道的发展战略、北极科技发展战略、维护和拓展北极科考权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撰写了4篇极地战略研究报告,发表了多篇科学与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论文。赵进平还作为北极专家参加国家海洋科学领域“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为繁荣我国的极地科学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二、程晓(北京师范大学)

1、极地现场考察工作足迹广泛,成绩显著。

格罗夫山考察。2005-2006年,程晓为开展卫星遥感的地面验证,奔赴南极内陆400公里处的格罗夫山地区。这里被称为暴风雪频繁、裂隙遍布的“魔鬼地带”。他历经艰难险阻,在冰盖和陡峭的岩石露头上安装了11台雷达角反射器,为卫星在地面安装了“对话装置”,实现了对极地复杂冰川运动的连续监测,成为我国极地遥感开创性的大事件。

测绘冰穹A。2007-2008年,程晓带领测绘小分队克服高寒缺氧、软雪带等重重困难,采用创新的“后处理差分GPS”技术成功快速地完成了在冰穹A中心区域(海拔4000多米)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选址测绘任务,在冰穹A地区驾车行进1000多公里测绘了400km2的高精度冰盖地形图,为我国2008年底启动建站提供了急需的基础数据,该成果获2012年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程晓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同时考察过格罗夫山和冰穹A两大内陆地区的科学家,对南极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此外,2013年起先后三次进入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和格陵兰地区考察,深入了解北极地区。

2、极地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2004年程晓参加工作时,欧美科学家已成功将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两极研究,而此时我国极地遥感研究还几乎出于空白,是我国极地科学研究落后的原因之一。程晓立志改变这一切,先后开展了雷达干涉技术南极冰流速测量(2004-)、全南极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地表覆盖制图(2007-)、极地极端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2008-)、南极冰架崩解探测(2010-)、极地海冰实时监测与船舶导航(2010-)、北极航道航运环境评估(2012-)、极地遥感无人机(2013-)以及极地监测微纳卫星(2014-)等研究工作。

上述研究方向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引领了我国极地遥感学科的发展,代表了我国极地遥感研究的最高水平,使我国极地遥感行业实现了以下4大转变:1)从局部地区的遥感数据应用发展到整个极区的大范围遥感制图;2)从静态测量发展到连续过程监测,实现了对冰架、海冰这类快速变化对象的连续监测;3)观测方式从单纯卫星数据应用发展到星-天-地一体化,极地监测微纳卫星、无人机航空遥感以及极地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都获得成功;4)遥感技术在“雪龙”号极地航行保障和北极航道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切实服务国家战略。

程晓不仅仅做自己的研究,还非常注重国内相关领域水平的整体提高。“十一五”以来,程晓直接参与推动了我国在极地遥感领域3个重点研究项目的设立,包括2个863项目(全南极高分辨地表覆盖制图和南极环境遥感关键技术,2008/2009年启动)和1个973项目(近百年极地冰层和全球及典型区域海平面变化机理精密定量研究,2012年启动)。这些项目对于壮大我国极地遥感研究队伍并提升我国极地遥感研究水平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他主要的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包括:

1、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全南极高分辨率遥感镶嵌图和全世界首个南极洲地表覆盖图,科学和政治意义深远。全南极制图成果入选2011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受到刘延东国务委员的关注。基于这幅高分辨率的全南极卫星遥感图,程晓团队应国家海洋局之请完成了我国第5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工作,确定新站址位于罗斯海西侧的维多利亚地地区。

2、发展极地长时间序列卫星资料动态分析技术,揭示南极冰架崩解机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这是我国极地遥感学科的第一篇PNAS论文,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也表明我国极地遥感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在极区海冰快速变化遥感方面,发展了卫星遥感数据快速处理与分析技术,连续6次指导“雪龙”号南北极航行破冰,2014年初成功协助“雪龙”号从南极海冰脱困,同时在北极航道开发方面初步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1月2日,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在成功营救被困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后自身被困冰海,程晓带领团队连续奋战,终于在1月7日在快速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支持下,助其成功脱困,加上程晓所在团队自始至终为“雪龙”号提供服务,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先后两次于1月8日、3月4日发来感谢信,国内外相关媒体也给予了大力报道。该工作成功应用于我国极地考察船的保障,取得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程晓团队制作的图件被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多次采用。

该技术直接在海洋公益项目之北极航道航运环境评估工作中得到应用,有效支撑了中国第5、6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以及中远“永盛轮”2015年走航北极东北航道的行动。由于在北极研究的成果突出,2015年10月,程晓作为中国政府派出的高级别代表团成员,参加在冰岛举行的第三届北极圈论坛,在中国国别专题中讲述我国涉北极气候变化研究工作。

4、推动极地观测新技术发展,包括极地极端环境无线传感器、极地遥感无人机以及极地监测微纳卫星等,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开展了面向更加明确科学观测需求的设备平台自主研发,突破风光互补的能源获取与存储技术等,成功研制了两套不同应用目的的极端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并在南极地区成功架设运行3年以上。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项。

领衔研制的低成本高可靠极地遥感无人机技术,2014年先后在北极和南极成功首飞,其中于2014年12月在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成功飞行7个架次,首次获取整个地区的三维高清地理数据。该工作在2014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得到报道:“我遥感无人机南极成功首飞”。这两次南北极成功飞行宣告我国极地遥感进入无人机时代。2015年9月,第二代极地遥感无人机在北极黄河站航飞大获成功,A冰川的三维图像成功获取。



三、张胜凯(武汉大学)

2002/2003年,张胜凯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闯入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格罗夫山区,在我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南极格罗夫山区进行大范围的遥感测图。在海拔2000多米的冰盖上,冒着零下30多度的酷寒和冰裂隙随时崩塌的危险,成功埋设了8个永久性中国测绘标志,测定了8个GPS大地测量控制点,绘制范围达8000平方公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在该地区布设控制点最多、控制范围最广的国家,在国际上首次测绘出格罗夫山区的地图,为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区进行地质、陨石及冰川学等多学科考察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基础,对于维护我国在南极的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4/2005年,张胜凯参加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前往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区域进行科学考察,主要负责测定南极冰盖最高点、内陆冰盖队的导航、测绘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地形图及冰川动力学监测等任务。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Dome A的最高点,为我国在Dome A区域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及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做前期调研。

在内陆冰盖队从中山站出发后,张胜凯白天要利用GPS导航仪进行导航,引导车队前进。在中午修整时,他协助机械师为雪地车加油。晚上宿营后,他同队友一起对雪地车除冰,为雪地车加油,从发电仓扯电线至各个车头和车厢,挖雪化水做饭,搭建临时厕所,等完成队里的各项公务工作以后,他还要进行高精度GPS观测,以监测东南极的冰盖运动,然后整理当天的资料,处理数据,经常要工作到夜里2、3点钟,往往是队里最后一个睡觉。

在严寒、高原环境下奔波,对科考队员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严峻考验。平时,队员们宿营时,睡在成员舱内。但由于缺氧严重,大家都感觉喘不过气来。张胜凯睡在上铺,更是觉得难受。没办法,他只好睡到成员舱的地板上。吃饭,对于科考队员们来说,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考察队准备了“航空餐”,可每一盒都冻得梆梆硬,加热需要一个半小时;用水得用铁锹挖雪加热化水,等到烧开需要一两个小时。一顿饭下来,需要三四个小时,为节省时间,队员每天最多只吃早晚两顿饭,工作忙起来时,经常只能吃到一顿饭。而一个多月里,顿顿航空餐,千篇一律也让大家吃得老想吐。然而,由于准备的煤气不足,在最后一段时间,只能靠一只电热壶烧水喝,连“吃得想吐”的航空餐也吃不上了,只能干啃饼干和方便面。在南极内陆,由于用水非常困难,日常洗脸,洗手,洗头等都成了问题,为此,张胜凯出发前就剃了个光头,在2个多月的南极内陆考察期间,张胜凯没能洗澡,一两个星期也只能用湿毛巾擦一下脸。

在通向南极冰盖最高点的沿途,有多个冰裂缝发育区。冰裂缝深不可测,曾经有些外国科考队员掉了下去,再也没能出来,永远留在了南极。这次,张胜凯也差一点被冰裂缝吞噬。2004年12月下旬的一天,当张胜凯在雪地车附近工作时,曾一条腿掉进冰裂缝,幸亏那条冰裂缝不宽,张胜凯当时比较冷静,没有慌张,最终安全爬了出来。

经过29天的艰苦行军,终于到达Dome A区域,首先要进行寻找Dome A最高点的工作。Dome A最高点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中的是一个明显突起的顶点,相反,Dome A最高区域是一个相对比较平坦的区域,肉眼根本分不出高低。Dome A区域海拔4000多米,气温达到零下40多度,气压只有500多百帕,含氧量极低,他扛着十几公斤重的仪器,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大口大口的喘气,这样在外面工作一、两个小时后,手、脚、脸部都冻的麻木了,当随行的央视记者把摄像机镜头对着他时,他的嘴唇竟冻的直打哆嗦,讲不出话来。接下来的几天,每天白天他都要在外面工作,采集数据,每天晚上都要处理当天采集的数据,几乎每晚都要工作到凌晨4、5点,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经过8天的艰苦工作,共测绘了Dome A最高区域70平方公里范围的地形图,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准确位置,为我国下一步在Dome A区域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及建立第3个南极考察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2009年,张胜凯参加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参与南极内陆昆仑站建站。他是内陆冰盖队中唯一的一名测绘人员,主要为建站提供测绘与导航技术支持,同时还承担着监测冰川冰盖变化等科考工作,并为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即将建设的中继机场做地形测绘。

在南极内陆冰穹A建站,是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重中之重。1985年2月,我国在南极的乔治王岛南端建立了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从无到有”。1989年2月,我国在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从小到大”。而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则是以昆仑站的建成为标志,不仅标志着我国已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还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昆仑站建成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我国南极考察队。他指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必将拓展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这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做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2010年及2011年,张胜凯两次参加我国北极黄河站考察。黄河站为我国北极地区唯一一个考察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为了研究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冰川运动特征,探索其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张胜凯利用GPS技术和冰雷达测量了冰川运动速度和冰下地形,为深入研究北极冰川动力学提供了分析依据。



四、王汝建(同济大学)

王汝建教授长期从事我国北极和南极海域的海洋地质学和古环境的考察和科学研究,自参与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研究工作开始,他于2003年亲自参加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他所领导的团队成员分别参加了中国第三次至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并将于2016年夏季派员参加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为中国的北极海洋地质考察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我国北极海域的海洋地质和古环境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国际北极古海洋学与古气候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王汝建教授还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参加中国第二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成功采集到多个湖泊沉积物样品,为东南极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他的团队成员还分别参加了中国第二十九次至三十二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南极半岛,普里兹湾,罗斯海,南大洋西风带开展古海洋与古气候学研究,已经获得了以一些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已经被《文汇报》《科学时报》《中国海洋报》和上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

王汝建教授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重点项目,作为学术骨干,同时参加国家“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2012-2015年度北极海域海洋地质考察和南极周边海域海洋地质考察课题)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检索论文14篇(国外论文6篇)。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极地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等殊荣。



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介

本人魏国,200831日进校,主要从事驾驶培训;2012年开始担任驾训中心负责人;曾于2013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

二、思想方面

思想政治方面要求进步,自觉学习党的理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我坚持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我对自己严格要求,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是我最大的特点。

三、工作方面

2008年进校开始,本人积极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驾训中心担任驾驶指导老师,本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培训期间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部门老师共同研究教授方法,使学生爱学好学,规范操作。至今,驾训已是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在担任指导老师期间,本人还参与校实习工厂的一些工作,积极配合校工厂按时按量的进行货物配送,到江淮厂帮助销售人员下货上货。按时间节点把我校工厂服务人员送达指定地点,因为做事认真细致,本人得到了校工厂领导和各位同仁的肯定。

本人还参与了教学处资产管理部的相关工作,主要是帮助资产管理处时间节点,及时把物资运输到位。同时还帮助学校其他部门运输物资;因服务热情,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本人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驾培的岗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的服务好学生,按学校领导的要求,为各部门运输工作服务。

魏国

2015/4/1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