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完整版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完整版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0-08-29 08:18:49    下载该word文档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2

 

 

2

9.10-9.14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5

10.01-10.06

 

 

 

6

10.08-10.12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2

 

 

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2

 

 

11

11.12-11.16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

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5

12.10-12.14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6

12.17-12.21

练习

5、运动与摩擦力

2

 

 

17

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

练习

2

 

 

18

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2

 

 

20

1.14-1.18

复习第二单元

2

 

 

21

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

2

 

 

22

1.28-2.01

测试

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队鼓、盐、泡沫小球、水、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

2、学生准备: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1、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板书课题: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明确目标

1)能制造声音并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学会 “做”中学

3、预期效果

相信大家在自己观察和小组的讨论中能完成今天的目标。

自学指导

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谈话:我们拿保鲜袋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开始!停!谁能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2)、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对物体施加外力就能产生声音呢?

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第一部分是我的预测,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内容填上去。第二部分是我的试验,请按照要求做试验并填写表格。第三部分是我的结论,做完实验后,把你们组的结论写在上面。

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记录表

_____

我们的猜测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我们的

验证过程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发声时

不发声时

 

方法

现象

方法

现象

尺子

 

 

 

 

橡皮筋

 

 

 

 

……

 

 

 

 

我们的结论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全班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提出要求: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三点建议:

1)看谁的发现最多;

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

3)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使用哪些方法实验,结果怎样?观察交流尺子或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3、总结交流

1)小组展示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发声的原因。(小组互相帮助)

课件填实验记录表(小组订正表)

师生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这些“颤动” “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什么情况尺子和皮筋不会发出声音?弯曲挤压尺子发声了吗?弯曲拉长皮筋发声了吗?

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学生一起小结)

2)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演示鼓面上的豆子振动。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演示按压鼓面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意图: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设计反证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简单。]

3)刚才我们验证固体振动产生声音,那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1)拿杯子倒水,这是什么在振动?

2)拿出空饮料瓶,对着瓶口吹。

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

在水中和饮料瓶中加入黄豆大的泡沫塑料小球来验证)

[这里演示的两个实验,一个证明了液体的振动,一个证明了气体的振动。]

当堂检测

1、目标检测(看题直接写出答案)

1)判断:

A、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B、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2)看图说出什么地方在振动?

吹长号、摇铃铛、敲架子鼓、弹钢琴、弹吉他、唱歌。

3)学生做喉咙发声实验。

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声带在哪里,有哪位知道?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生跟着师做、说:“你好”、“我们爱科学”)手有什么感觉?(生尝试后写感觉)

讲述:

2、结果反馈

看答案同桌互相判,互相解决问题。

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鼓声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动,流水哗哗,那是溪水在振动,北风呼啸,那是空气在振动,我们歌唱,那是声带在振动……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损坏了,人的声音就会变得嘶哑、难听,甚至发不出声音。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今后改进的?

4)拓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如声音的高低、怎样传播等)

作业:

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声音的小诗。只是还未完成的,请同学们补写完。

声音的世界

北风呼呼, 是空气在振动;

小溪哗哗, 在振动;

蜜蜂嗡嗡, 在振动;

咚咚的鼓声,是 在振动;

滴答的闹钟,是 在振动;

砰砰的心跳,是 在振动;

啊,声音!

正是有了你,

我们的世界 才如此美妙。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 产生声音

物体

停止振动 声音消失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业练习含答案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声带越( ),发出的声音越( ),声带越( ),发出的声音越( )。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而产生的。

3、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物体。

4、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 )(填“能”还是“不能”)发岀声音。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 )。二、选择。

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2、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 拉伸橡皮筋 B 揉搓橡皮筋

C 用手按压鼓面 D 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4、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最佳方法是( )。

A 用力拉伸橡皮筋 B 轻轻拨动橡皮筋

C 揉搓橡皮筋 D 挤压橡皮筋

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更慢了

C、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

3、被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音叉在振动。( )

4、振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功能,如心脏的搏动。( )

5、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

6、敲击音叉后轻触水面,水面会有变化。( )

四、你能想办法使塑料小尺发出声音吗?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五、实验操作题:利用音叉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目的:探究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水槽、水、音叉

实验猜想:音叉发声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

(3)观察水面,用手轻轻触模击打过的音叉

实验现象:

(1)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 )。

(2)用手轻轻触摸击打过的音叉,感觉音叉在( )

实验分析: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会产生水花和波纹,说明此时的音叉正在快速地振动。用手轻轻触音叉产生“麻麻”的感觉,也能说明音叉在振动。

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声音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声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振动 )而产生的。

3、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振动 )物体。

4、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填“能”还是“不能”)发岀声音。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振动 )。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 振动 )。二、选择。

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B )。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2、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下列做法中,( D )会发出声音

A 拉伸橡皮筋 B 揉搓橡皮筋

C 用手按压鼓面 D 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4、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最佳方法是( B )。

A 用力拉伸橡皮筋 B 轻轻拨动橡皮筋

C 揉搓橡皮筋 D 挤压橡皮筋

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 )。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更慢了

C、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3、被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音叉在振动。(

4、人类生活中离不开振动,振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功能,如心脏的搏动。(

5、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

6、敲击音叉后轻触水面,水面会有变化。(

四、你能想办法使塑料小尺发出声音吗?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方法一:弹拨小尺。

方法二:用小尺拍打桌面

方法三:把小尺使劲摔到地上。

五、实验操作题:利用音叉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目的:探究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水槽、水、音叉

实验猜想:音叉发声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

(3)观察水面,用手轻轻触模击打过的音叉

实验现象:

(1)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 荡起波纹 )。

(2)用手轻轻触摸击打过的音叉,感觉音叉在( 振动 )

实验分析: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会产生水花和波纹,说明此时的音叉正在快速地振动。用手轻轻触音叉产生“麻麻”的感觉,也能说明音叉在振动。

实验结论:用力击打音叉,音叉会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当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引起水面振动,使水面会荡起波纹。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 声音的高与低 教案

课题

声音的高与低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

声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有根据的

推测和科学操作的能力。

2.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

据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重点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

声音越低。

难点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有根据的

推测和科学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新课聚焦

播放视频《《月光奏鸣曲》钢琴演奏》

钢琴能弹奏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生活中一般来说,女性的声音比男性的声音要高,大人比小孩的声音要低一些。

声音的高低简称音高。

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出示课题:声音的强与弱。(板书课题)

观看视频

猜测答案

通过观看视频和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的高低,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步骤:

(1)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铝片琴,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实验3次,描述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

琴片越长,声音越低;琴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分析:

同样材料由于大小不同,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的时候,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实验结论:

声音有高低的不同,铝片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琴片的长短。

探索二:吹奏口琴,使它发出不同的声音

实验步骤:

(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实验3次,描述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声音和簧片有什么关系?

实验现象:

簧片越长,声音越低;簧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分析:

口琴的发声部分是固定在簧板上的簧片,当用相同的力度吹奏口琴的时候,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实验结论:

声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簧片的长短。

探索三:钢尺实验

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的关系。

实验猜想:

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伸出越长,音高越________;伸出越短,音高越________(填“低”或“高”)

播放视频《声音传播的特性》

实验步骤:

(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压住。

(3)用力拨动钢尺,反复3~4次,仔细倾听钢尺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振动用快、较快、较慢、慢来描述。

(4)把钢尺依次伸出桌面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就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的声音低;钢尺仲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分析:

(1)通过对记录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的频率有关。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钢尺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声音高低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2.音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单位:赫兹。

我们可以用柱形图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

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分析:

通过对“音高变化柱形图”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音高与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关系。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观察铝片琴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猜想答案

观看视频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记录实验数据

认真听讲学习。

通过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铝片琴,研究铝片琴发出的声音的高低。

通过用相同的力度吹口琴,研究口琴发出的声音的高低。

探究不断的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

柱形图是我们科学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便于我们分析数据,它可以直观地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从而让我们我出数据之间的规律。这给我们的观察和预测提供了 可靠的依据,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数据能力。

3. 科学研讨

研讨一: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

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钢尺声音的高低与钢尺的振动频率有关,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研讨二: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研讨三:推测声音高低变化,并说明理由?

图一为不同粗细、长短的音叉

图二为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

图三维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编钟

经过逐敲击,我们发现粗、长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细、短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因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振动频率)有关,物体越细、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通过学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振幅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思考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研讨环节,能够回忆思考今天的实验内容,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振动频率和声音高音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

4.拓展提高

科学零记录:根据声音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

当一辆鸣着笛的汽车或火车向你驶来时,鸣笛声就会变得越来越高;当一辆鸣着笛的汽车或火车离你而去时,鸣笛声就会变得越来越低。这是因为声源相对于我们发生运动时,会使人

耳感受到音高在发生变化。同理,有经验的炮兵会根据炮弹在空中音高的变化来判断炮弹是飞向他还是远离他。

拓宽知识面,能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越慢,声音越弱,发出的声音越低。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6声音的高与低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板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声音的高与低 练习题

一、填空。

1声音的 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 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 单位:赫兹HZ),它表示物体秒钟振动的

2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 等因素有关。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 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 改变了。

4尺子伸出桌面 发出的声音 尺子伸出桌面 ,发出的声音

二、选择。

1)( 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 B.拉松一点 C.把橡皮筋用力搓

2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变

3如图,铝片琴 边的音高, 的音低。

A.左边 B.右边 C.中间

4敲击下面的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5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放松琴弦 B.拉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三、实验探究

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两支铅笔使橡

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四、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

尺子伸出桌

面的长度厘米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的快慢

8

12

较高

较快

较高

较快

16

较低

较慢

较低

较慢

20

音高的变化规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 ,音高越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的越 ,音高越

五、培优训练

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

六、在图中用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声音就 ,而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声音就

参考答案:

1.1高低 快慢 越高 越低 次数2粗细3长度 快慢

4越长 越低 越短 越高或越短 越高 越长 越低

2.1A 2A 3B A 4C5B

3.123物体振动的快慢

4.

5. 6 5 4 3 2 1

6. 振动 振动 振动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