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11)-中大网校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11)-中大网校

时间:2013-10-25 08:12:55    下载该word文档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11)

总分:100 及格:60 考试时间:1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1)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自我实现需要

D. 归属和爱的需要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的关系。

A. 授受

B. 民主平等

C. 相互促进

D. 依附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在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监控策略

(4)系统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此过程是(  )。

A. 教学评价

B. 测量

C. 测验

D. 控制

(5)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 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 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 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 玩走迷宫游戏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 课程

B. 课程标准

C. 课程计划

D. 课程目标

(7)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这使用的是(  )。

A. 正例

B. 反例

C. 变式

D. 概括

(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一平衡一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9)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建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  )。

A. 先行组织者

B. 认知结构

C. 比较性组织者

D. 固定点

(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属于(  )。

A. 模象直观

B. 实物直观

C. 言语直观

D. 想象直观

(11)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A. 加涅

B. 布卢姆

C. 波斯纳

D. 罗森塔尔

(12)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宗教本位论

D. 文化本位论

(13)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 学生

B. 班级

C. 知识

D. 课程

(14)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A. 激发兴趣

B. 引起注意

C. 丰富想象力

D. 分化概念

(15)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必须组织起来形成连贯的计划,才能使它们产生“累积效应”。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的主要准则,这些准则不包括(  )。

A. 连续性

B. 顺序性

C. 整合性

D. 循环性

(16)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 德育意义

B. 德育内容

C. 德育目标

D. 德育任务

(17)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

A. 生理需要

B. 爱与归属需要

C. 自我实现需要

D. 尊重需要

(18)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柯尔伯格

C. 加涅

D. 夸美纽斯

(1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A. 参观法

B. 演示法

C. 情景法

D. 欣赏法

(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 巩固知识

B. 领会知识

C. 运用知识

D. 检查知识

(21)“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 定势现象

B. 迁移现象

C. 记忆现象

D. 应用

(22)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 近因效应

B. 社会刻板印象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23)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因材施教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24)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

A. 加涅

B. 弗拉维尔

C. 维果斯基

D. 列昂捷夫

(25)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A. 教学计划

B. 教学大纲

C. 教科书

D. 教学参考书

(26)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  )。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7)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的(  )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A. 学习积极性

B. 学习自觉性

C. 要花多少时间

D. 智力水平

(28)儿童心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

A. 不平衡性

B. 阶段性

C. 灵活性

D. 差异性

(29)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隐性课程

(30)(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A. 教学计划

B. 教学大纲

C. 教材

D. 课程表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不能加快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

(3)根据概念的定义,泰山、月球等都是概念。

(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6)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7)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关系。

(8)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9)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10)学生座位的安排不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1)  张小强怎么了?张小强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张小强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课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地做……  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解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2)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3)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4)简述学校咨询会谈的一般过程。

(5)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6)简述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的情感发展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

(1)  张小强怎么了?张小强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张小强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课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地做……  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解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2)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l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l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1) :C

自我实现是人最高级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2) :B

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3) :C

画示意图属于组织策略。

(4) :A

略。

(5) :A

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6) :B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7) :B

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反例传递最有利于辨别信息。所以,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这使用的是反例。

(8) :C

多血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强一平衡一灵活”,胆汁质对应“强一不平衡”,黏液质对应“强一平衡一不灵活”,抑郁质对应“弱”。

(9) :A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 :A

模象直观指的是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11) :C

波斯纳提出了“经验+反思一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

(12) :B

法国思想家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13) :D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14) :D

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因此,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变式可以提高概括的成效,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对概念有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

(15) :D

对如何组织学习经验,泰勒提出了3项主要准则: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Integration)。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个后继经验要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以便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16) :C

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7) :B

当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感到孤独。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需要。

(18) :A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19) :D

根据排除法可知。欣赏法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创设一定教学情境,或利用特殊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性情和培养正确的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

(20) :B

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巩固与运用。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21) :B

略。

(22) :B

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社会刻板印象。

(23)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24) :B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5) :C

教师备课、上课,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26) :D

0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27岁属前运算阶段,711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1115岁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27) :C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28) :A

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可知。

(29) :A

由学科课程的定义可知。

(30) :D

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 :

正确。理由:先进的政治制度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后的政治制度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2) :

正确。理由:(1)学习者把保持的意义提取出来,即为再现,也包括再认。(2)影响可利用性阈限的因素:一是再现法与再认法的要求不同,前者要求高阈限,后者要求低阈限;二是在许多内外因(情绪、态度、动机、竞争等)影响下,阈限值本身就有波动。

(3) :

错误。理由:泰山、月球都属于符号。

(4) :

正确。理由:教给学生知识是重要的,但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5) :

错误。理由: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6) :

错误。理由: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7) :

错误。理由: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8) :

错误。理由: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9) :

正确。理由:(1)一般认为,认知方式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与学生的个性相关,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2)认知方式一般根据两极来描述,没有高和低、好和差之分。所以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10) :

错误。理由: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位置,师生互动的程度不同,因此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1) :

  张小强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张小强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张小强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1)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爱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2)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2) :

(1)班级组织纪律管理。(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3) :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 :

  (1)建立咨询关系。(2)澄清和评估问题。(3)确定改变的目标。(4)促成改变的实现。(5)结束咨询即追踪效果。

(5) :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共青团活动,这是通过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开展活动来对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4)劳动,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5)班主任工作。

(6) :

(1)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2)高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的热情。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

(1) :

  张小强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张小强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张小强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1)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爱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2)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2) :

(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