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时间:2016-06-23 11:14:58    下载该word文档

第1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1.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2.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3.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4.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5.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6.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7.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8.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10.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11.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起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

12.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13. 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14. 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15.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16.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关键阶段。

17. 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18.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19. 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发展性取向。

20. 建设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21.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22. 素质教育并不否认人的差异,不否认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

第2节 学生观

1.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3.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5.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6.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7.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8. 教师学院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

9.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10.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11.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2.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13.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14.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15.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16. 根据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17.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18. 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19. 因材施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成才条件。

20. 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方面,中学生在生理上处在青春发育期,个体生长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之中学生的心理方面也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不够完全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差。其次,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特点是指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自我意识凸显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叛逆。最后,中学生在具体的德、智、体、美等教育内容方面也有着鲜明的发展特点。

21.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对中学生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中学生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实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得以充分满足。中学生不仅处在生理发展的巨变时期,也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22. 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对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提出的要求是,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起全面发展的人所需要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23. 全面发展是对中学生社会文化素养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准备和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

25. 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26. 所谓不因性别而造成受教育者的发展差异,做到促进男生和女生的共同发展,就是要做到不要因性别而形成一种性别学生发展的优势和另一性别学生发展的劣势。

27. 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必须受到重视,使各个民族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8. 正确地对待可能由于地域造成的学生发展差异,不能因学生所处地域的差异而歧视一些学生,要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学生共同发展。

29. 教育者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种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困难而歧视学生。

30. 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就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

31. 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第3节 教师观

1.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民族素质的使命。

2. 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特征。第一,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第二,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第三,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性。第四,教师职业有自己的专业标准。第五,教师实践是现代教育科学重要的专业研究领域。

3.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4.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6.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复杂性。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创造性。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学院“教育机智”。\主体性和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是由于教师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也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劳动空间的广延性是指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个体性与群体性。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7.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启动了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们一般习惯上称这次课程改革所设计实施的课程为“新课程”。

9. 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

10.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1.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12.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3. 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过程。

14. 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15. 教师应该培植起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16. 我们应该不断向研究性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分析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7. 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新课程还提倡实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18. 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教学教学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力。

19. 在职前培训要掌握从事教师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素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0. 中学新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作全面地了解和学习,并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岗位知识,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21. 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

22. 许多优秀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都表明,做反思的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研究教育,是教师获得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23.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可以进行组织化观摩。

24.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都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5. 关注生存阶段: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26. 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的知识。

27. 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育学是教师首先应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

28.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9.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加里宁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1. 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32.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职业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和人类都有巨大贡献,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3.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担着文明传承的重任。

34. 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是指教师职业可以满足教师的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劳动。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主要是通过其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35. 当代教师的个人价值首先表现为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36. 教师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教师个人的精神需要也因此得到了满足。

37.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即教师是通过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才实现自身的价值的。

38.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自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基础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第2章 教育法律法规

第1节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1.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教育法仅指由国家权力部门(或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

2. 教育法的功能指的是教育法的属性、内容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教育法的潜在效用。

3. 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从事有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三个要素组成。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又称为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内容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已经法律规定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4. 权利当中的利益是可以放弃的,但当权利与职责相联系时,法律关系的主体就不可以随意放弃。

5.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6.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法律的总章程,是我国一切立法的根据,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法源。1995318日通过的《教育法》就是我国教育基本法。

7. 地方性法规其前提是不得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并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8. 我们通常对法律责任定义为:法律责任是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实施了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的带有强制性和惩罚性的法律后果。

9. 承担教育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0. 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

11. 对教师提出的申诉,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天内进行处理。

12. 行政诉讼是一种“民告官”的诉讼。

第2节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91日起正式实施。

2.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是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率,是我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教育大法,是我国的“教育宪法”在教育法律法规纵向层次中处于顶层,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母法。

3. 教育法总则:【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教育的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的任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存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基本内容】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教育与国家利益】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语音文字】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管理体制】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4. 教育基本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根据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继续教育】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终身教育】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6. 教育与社会【文化机构的教育】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

7. 教育投入与推进保障【专项资金】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8.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合作原则】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9. 法律责任【刑事、民事责任】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0. 附则。我国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扫除文盲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教育法规定里包括教师的地位、待遇,建立国家教师资格制度,以及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制度等。在受教育者权利与义务规定方面,特别强调了国家要保证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合,纳入到教育的法律关系中,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方面,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来源稳定。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4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8671日起施行。20066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6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公布,自200691日起施行)

12. 总则【制度概况】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保障措施】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教师资格证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