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时间:2020-02-23 21:38:49    下载该word文档

让兴趣成为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殿堂的火把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在座的同行们聊一聊。我不是一个健谈的人,词汇也很贫乏,当我接到老师的电话,让我在读书报告会上发言时,就好比泰山压顶一样。因为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即便偶尔拿起书来看,往往是读到一半便停下了,再不想翻看。自从我加入我们这个课题组后,读书成了我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学生和我一起读书更成了我的一个大难题,而如何让自己和学生一起长久地热爱读书就更加成了难上加难的难题。

就在我为此头疼时,同事无意中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啊,我只要把自己和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那么一切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此时我想起了朋友曾经推荐给我的一本书《俗世奇人》,她说冯骥才的作品有生活,有内涵,语言也很精彩,值得一读。恰好我们教材当中也有《俗世奇人》里的作品——《泥人张》和《好嘴杨巴》,因此我就打算以此为契机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在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俗世奇人》这本书。该书由19短篇小说连缀构成,19篇小说,短小精悍,情节迂回曲折,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每篇作品的主人公,或在本行当中有突出的表现,或性格、行事作风独具一格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我拍案叫绝,一气呵成不算,还连读了好几遍仍然意犹未尽。如《刷子李》写的便是一名技艺精湛,几近神乎其技的粉刷师傅;正因为自己长期训练而来的粉刷技术出众,每每在粉刷时,总特意穿上一身黑衣裳,以证明墙壁粉刷之后,身上绝不会留下丁点的白漆;《泥人张》写的是一名擅长捏泥人的民间艺人,而他只需和人对面坐谈,便可把对方的外貌用泥土捏出生动异常、栩栩如生的泥人;《苏七块》写的是一名技术高超的跌打师傅,为人因过于讲究原则而变得固执,上门求诊者,若交不出七块钱,便不给治疗,任凭对方因脱臼而痛得死去活来也不予以理会。……

我想对这本书作出评价,但我觉得自己的语言是那么苍白,无法展示它的魅力。今天我想侧重说说我是怎么由这本书把学生一步步引领进阅读的殿堂的。

我利用课上时间,从文章标题入手,由文题可知,本书要点有二:一写“俗世”中人,二写“俗世”之中的“奇人”,一“俗”一“奇”,便是文章的要领。泥人张、好嘴杨巴均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们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称之最恰当不过。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泥人张》和《好嘴杨巴》两篇文章。在座的各位一定对这两篇文章很熟悉,大家回忆一下当时我们自己读这两篇文章的感觉,是不是觉得特别过瘾,我们当时就是一气呵成,意犹未尽吧!我至今还记得学生们读完这两篇文章的表情,简直就像吃了一顿饕餮盛宴一样,面部表情很愉悦。并且兴高采烈地对我说:“老师,这文章写得太好了!太有意思了!”我顺势问学生,想不想再多读几篇?学生当时就问我:“老师,还有什么样的?”我一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故意卖卖关子。可能我说到这里,在座的各位会想,我会根据语文课的需要,提几个有关阅读的问题。要是在以往,我可能会这么做,但是我没有。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带着任务去读书,是不是会磨灭了你对读书最初的兴趣。随意性是自主性滋生的前提和基础。当时我只是顺势向学生推荐了《俗世奇人》这本书。我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来读这本书,有的学生甚至一天不到就读完了,还有的学生跟我说,老师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我都读了好几遍了。在这一周内,作为老师,我们绝对不能无作为,要进行跟踪调查,看看学生都读到哪儿了?有哪些地方没弄明白?一周后,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召开读书研读会。主要就人物塑造的方法和文章语言进行讨论。因为学生对《俗世奇人》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我们避开空泛的讨论过程,直接把结果呈现出来。让学生的阅读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

首先,我来谈谈我们在读书研讨会上对这本书的人物塑造方法的探讨,当然这里的结论是我查找一些资料所得。我把《俗世奇人》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方法有所了解。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考虑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三、我认为读书是获得心灵的享受而不必把它肢解开来。我们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各行各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从事文学工作。而且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每一个结果都是学生讨论所得,前人已经总结得很好,我们为什么非得让学生反复讨论,浪费时间跟精力?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快速收获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本领十分高明,堪称一绝,尤其是运用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取得了绝佳的艺术效果。人物的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方法。在《俗世奇人》一书中,人物侧面描写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境写人

即以社会环境写人,包括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社会风尚、生活环境等。如《俗世奇人·刷子李》开篇这样描写:“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人物还未出场,冯骥才就以津味十足的文字真实刻画了天津卫当时所特有的社会风貌。作为货物集散地的水陆码头天津卫,南来北往的商贾催生了错杂的街道,林立的洒肆,遍地的商铺,热闹的戏院,也造就了经济的空前繁荣但是天津卫并不是遍地黄金任你捡,这里还有现实的码头生存规则
这是经过长期社会选择而形成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强者风光弱者受窘的规则。不止如此,冯骥才接着又饶有兴味地描写天津戏迷对好戏和坏戏的态度:“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像见皇上”与“茶碗扔上去”,这一正一反、天差地别的表现更鲜明地印证了“手上必得有绝活”的存在需要,也揭示了能在码头生存的“绝活”的分量。那么,究竟哪些人有这样的“绝活”?“绝活”究竟“绝”成何样?终于,经过长篇的铺陈渲染之后,在读者的百般疑惑与无限期待中,刷子李的名号出现在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名单里。

这里冯骥才虽未对人物着一字正面描写,但读者已经能从开篇这一段社会环境的描写中掂量出刷子李这一手绝活的分量,收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效果。
二、以物写人
即以与人物有关的物件写人。《俗世奇人·泥人张》为刻画手艺道上排第一的泥人张,有这样的一段精彩描写:“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面对海张五的挑衅,艺高胆大的泥人张亮出了他的绝活——捏泥人。且看此泥人,造型逼真,紧紧抓住海张五的形貌特点,竟然像到了“比海张五还海张五”这无以复加的地步;再看此泥人,虽栩栩如生,但其形其神全聚集在“只有核桃大小”的泥块上,可谓方寸之间大有乾坤;三看此泥人,竟是泥人张“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做成的,用料之随意普通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四看泥人张的泥人——“面目径寸,不仅形神皆备,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
单看这小小的物件——泥人,就泥人张的技艺了得,果然名不虚传。

三、以人写人

即借助其他人物来写主要人物。在《俗世奇人》这一具体文本的运用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借用他人的感受来表现主要人物

如《俗世奇人·刷子李》中,作家写刷子李精妙绝伦的刷墙功夫。依照常理,作者应该多在刷子李是如何刷墙这点上多着笔墨,但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最高、最绝的技艺,而这种功夫很难具体描摹。于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索性将笔势荡开,写另一个人物曹小三。曹小三是刷子李的徒弟,更是刷子李的敬慕者。每次面对师傅那一身刷墙穿的黑衣,都觉得这身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这身黑衣是师傅立下的有白点不要钱的凭证,是师傅一手绝活的象征,更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可是,就在此时,作者细细刻画了一段曹小三“惊人”发现后的心理活动:“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妨不住还要扫一眼。”作为刷子李的敬慕者,曹小三的这个“惊天”发现打破了前文为刷子李树立的神圣不可置疑的权威,令他失望至极;而作为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的这一发现又令他难受至极。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发现,更不知道如何向师傅表达他的发现。就在曹小三和读者都不知应如何看待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刷子李徐徐发话,于是曹小三再定睛一看:“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谜底揭开,曹小三的“惊人”发现原来只是一场“人为”的意外。在这段曹小三感受的描写中,冯骥才以“威严”——“完了”——“奇了”——“发傻”为关键词,真实再现了曹小三的心理活动,也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空白,使读者发挥想象,再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填补空白。当曹小三和读者都有虚惊一场的感慨之时,正是刷子李绝活展现得精妙绝伦之时,也正是刷子李这一主要人物刻画得成功之时。
(二)借用与他人的比较来衬托主要人物
为了突出强化主要人物,用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人物从旁衬托,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突出地显现出来。正如刘熙载《艺概》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它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人物相类似的人物来作衬托,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如《俗世奇人·苏七块》塑造了一位医术了得却“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才肯瞧病的大夫苏七块。面对突然得了疾病而又没钱的三轮车夫张四,苏大夫置若罔闻,而有着“出名的心善”之称的牙医华大夫赠钱给张四看病。最后,苏大夫不仅将钱还给了华大夫,还赠送膏药给张四。在心善的华大夫的衬托下,苏七块讲究规矩的“善”中也不乏充满温情,且在这个同样讲究规矩的天津卫,苏七块讲究规矩的“善”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衬就是利用同描写人物相反的人物来作衬托,达到水落石出的效果。

鲁迅说:“优良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气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
如《俗世奇人·泥人张》中这样描写海张五:“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这一问一答中,海张五之流狂妄自大、野蛮粗俗、愚蠢可笑的形象已真实可感,也能更好地衬托出沉稳聪慧、身怀绝技的泥人张。反衬在这里给人的审美感受,岂一妙字了得?

以上所谈即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到书中去寻找,寻找相对应的运用侧面描写的例子,加强学生对人物的侧面描写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还引领学生赏析了作品中的语言。冯骥才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具有优美、典雅的特色。这里我想要解释一下,现今的学生,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底蕴不够深厚,大白话和网络语言比较多,阅读和写作能力薄弱。如何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对经典名著热爱,最主要的是让他们像喜欢网络一样喜欢经典名著,喜欢传统文化。而我个人觉得冯骥才的作品贴地气,作品语言有感染力。所以我特意带领学生赏析他作品的语言,由于学生事先已经阅读,所以赏析起来有的放矢。幻灯片

首先,在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对偶、排比句的使用是他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

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冯五爷》熬小鱼刺多容易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牙。《好嘴巴杨》

“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刷子李》“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刷子李》
在这里出现的对偶,很多时候不像诗歌中的对偶那讲究,是属于较为宽松的对偶同样,除了对偶,作品中还多处运用排比。

“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认牙》这一句排比是说明事项,却在强调牙医华大夫的敬业乐业,工作时专注、专心的特点“据说他偷瘾极大,无日不偷无时不偷无物不偷。”《冯五爷》这句排比也是起着强调的作用,不同的是,这一排比句有层层递进、夸大特点的效果,生动刻画了盗窃犯的偷窃心态与犯罪怪癖,这样的表达,更富有趣味。
此外,冯骥才在语言运用方面还有一绝,特别擅长运用类似排比的手法,把词语排列起来,形成形式整齐,节奏明朗,跌宕有致,别开生面的用语方式。根据排列的词语多寡,可分成单音节、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语。

1、单音节词语

比如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酒婆》“在地上划天书了。” 《酒婆》逢到人挤人,如果按今的用法,可以说成每当人挤人每逢人挤人赛在地上划天书,一般的用法,有好比在地上划天书正如在地上划天书好像在地上划天书。用每当每逢,用代“好比”、“正如”、“好像”,文言色彩浓厚,自然洋溢古味。这种单音节词语在冯骥才的多篇小说中都有频烦的使用,似乎成为他用语特色。

2、二音节词语

这类用语的特点是,词语之间不一定会有标点符号的间隔,但是读起来,却需要两个字两个字地读。正因为字少,音节紧凑,急迫的气氛顿起,无论是描绘紧急状态,或是表现紧张的氛围,十分传神。

“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七块》这句话写的是张四,因为工作而摔坏胳膊,只好到苏七块的诊所就医。当苏七块开始医治,怕痛的张四,立刻抽肩缩颈闭眼龇牙简短的四个词语一字排开,十分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动作及状貌。

“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苏七块》这句话也是取自《苏七块》这篇小说,描绘的是正在打牌的苏七块,因为牌局紧张,故事中人物拿牌,看牌,摸牌,一时喜、一时忧,可谓七情上面,玩牌时的乍惊乍喜,一应俱全。因为全都押了韵,读来和谐轻快,琅琅上口。

以上两段简单描写,使人物的动作,心理,一气呵成,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叫人拍案。
3、三音节词语

“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一个。”《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这些主家花钱买几张票,又看戏,又帮忙,落人情,过戏瘾,谁不肯?”《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上面两个,或叙述事件,或概括地说明心里所想的,叙述起来,简单扼要,干净利落,清楚明了。
4、四音节词语

“这日下晌,李中堂听过本地小曲莲花落子,饶有兴味,满心欢喜,撒泡热尿,身爽腹空,要吃点心。”《好嘴巴杨》“老板缺德,必得报应,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酒婆》
这样四个字一组的串联,无论是在对事件的叙述,或是在对人物外貌的描绘,读来轻快明晓,快意十足。

最后,为了突出地方性,冯骥才在文中屡屡使用天津方言。

《酒婆》中: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的表达,便是天津方言。

“青云楼主,海河边一小文人的号。嘛叫小文人?”《青云楼主》“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刷子李》“若是真穷,拿嘛帮助自己?于是心里不抱什么希望了。”《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对于上面的例子,即使不懂天津方言的人读了,也不会觉得难以理解。善于利用方言,文章具有特色的时空背景,才会从容、自然地流泻出来。

在语言赏析这一部分,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冯骥才语言特点的理解,从作品中举例加以诠释,加强学生对作品语言的赏析。

可以说,对自己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赏析,学生不会反感,他们会重新审视自己读过的作品,会更好地品出其中的滋味,会对文章有更深的认识。他们不仅喜欢上了《俗世奇人》这本书,同时对书的作者冯骥才也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借机向学生推荐了冯骥才先生的其它作品。如《珍珠鸟》《神鞭》《雕花烟斗》等。当然我也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对这些作品进行阅读,以便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深入了解冯骥才这位名家,感受他带给我们的无限的文学魅力。

谢谢大家!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俗世奇人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