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词的意境美01

古诗词的意境美01

时间:2020-04-25 08:18:21    下载该word文档

古诗词的意境美

学好文学古诗词对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 鉴赏能力和语言素养有极大的意义。 在平时教学中,多运用古诗词来授课,可以起到增强学生理解、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经典古诗词作品都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在教学中运用古诗词要注重意境美的欣赏是运用好这种授课方法的主要途径。

一、意境的内涵

诗的美,集中体现在意境上。 意境是作者在作品中创设出来符合自己个性、时代的一种氛围、情味。 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 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 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优秀诗歌中的意与境是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 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而在抒情时,则往往又是寄情于物,借物载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意境的美, 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诗句的表层进入作品的“灵魂”,并由此获得美感。

二、意境美的欣赏途径

1、反复诵读,创设诗歌意境

课本中的古诗词作品都是经典名家之作。 从形式上看,古诗词都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因此, 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语气轻重等,特别是感情的投入。 语言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主要就是依靠声情并茂的朗读, 只有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才有可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声声慢》时,教师可以先用低缓的语速,深沉、忧郁的语气读出这首词的深情、伤感,给学生初步的感知。 然后,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在音乐营造的情景中去体味、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就容易达到教学效果。

2 缘景明情,赏析意境美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事例俯拾即是,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正是这样情景交融的语言珍品,需要我们紧扣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引领学生倘祥在古诗词所营造的美的意境里。 如周邦彦的《苏幕遮》,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这样就由描写 “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用生动的语言写出荷花的神韵, 抒写了自己淡淡的乡愁, 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 又如杜甫的《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静夜、鼓角之声、人的气息、山川河流、晴空、星影组成了一幅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还有杜甫的《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这样的自然景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 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10个字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意境壮阔,气势极大,置身在这样的诗境,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读者和作者同情共感, 进入情境交融、 物我合一的境地。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可见,诗歌艺术中出现的景并不是自然形态下的景, 而是在特定情感的支配下经提炼取舍所创造的景, 它无不浸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 而自然界中的山水花草只不过是表达个人情感的依托物。 古诗词意境之美表现在意与境的妙合无间,情与景的完善结合,并变幻出种种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不同的风采。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这一道理,对分析、归纳诗词的思想内容,领会意境美,无不稗益。

3 抓住诗眼,步入意境美

有些作品的精妙处,不在整个诗篇的优美、浑成,而在于一联、一句之美,甚至一词之妙,以小见大,着重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 如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写祠堂内的景物,更深刻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自春色”的“自”字和“空好音”的“空” 字,是这两句中的关键字,诗人用这两个字典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清,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成功地写出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 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 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

4 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的诗境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 《李凭箜篌引中》诗作想象瑰丽,境界奇幻,“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免。 ”诗人用神奇的想象写出了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 《琵琶行》中,白居易将难以捉摸、难以描述的声音形象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以“急雨”比喻乐声的紧密,以“私语”表示乐声的幽微,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其流利清脆,以 “泉流”象征其呜咽与低沉。 将高超的琵琶演奏技巧所创造的音乐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这些显然都是靠诗人的天才想象而来。 阅读诗词,捕捉意境,则是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 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作者以无尽的江水喻无穷的愁情,化抽象的情思为具体可感的画面,不但形象生动而且传神感人。 作者凭借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所创设的委惋、深远的意境,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古诗词时, 不仅要对其中精妙之处予以点拔指导, 更要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突破空间、时间上的局限,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能力,把词藻还原成一个个生动意象,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绘的逼真画面, 还要让学生调动自己感觉器官的经验,去体会诗歌深层意境,获得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感受。 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满怀诗意,满怀诗情,也才能更好地品味出古诗词中深邃而绵远、 空灵而优美的意境。

美学家宗白华在《艺境》一书中说:“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而古诗词中艺术意境同样是异彩纷呈,让人美不胜收。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意境美的赏析研究,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并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强学生在古文方面的语感。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宋全龙 甘肃省临夏中学

【摘 要】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典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美的欣赏,可以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意,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古典诗词 欣赏 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6007501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典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个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故事,借此可以听到古人心灵的歌唱。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美的欣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创造活动。如果离开了意境美的欣赏,那就体现不出它应有的特色,体现不出它与其他语言艺术审美教育的区别,更谈不上对古典诗词真正的审美欣赏。要真正能够使学生 “自出于吾心”,欣赏自身的感悟,教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意境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无法作为代言人,将“美在何处”直白地告诉学生,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欣赏古典诗词意境美呢?一 发挥想象,进入诗词的意境,欣赏意境美

诗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活动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阅读古典诗词、捕捉意象,是对诗歌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学生打开了想象的翅膀,认识到: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因此,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能否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是学生能否进入意境美的重要问题。启发学生想象的艺术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对诗词作品的体验感情的深广度。教师可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实际出发,设计一系列的提问和启示,这样诗中描绘的形象就会活灵活现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就容易进入诗词的意境。

突破名句,举一反三,感受意境美

名句是他人意中所有语中所无的句子,能惊醒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鉴赏可从解读名句入手,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例如,在教学《登高》时,教师即可从名句入手,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后人传诵的佳句。教师此时设问:“落木”这一意象有何特征?“长江”有何寓意?“萧萧”和“滚滚”写出了怎样的情态?“无边”和“不尽”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对诗句字斟句酌,深入思考,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明确: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所以,名句赏析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美的意境之中。贴标签式的品评,是永远探究不到名句的底蕴的。

比较欣赏,领会异同,体会意境美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品味古诗词的意境,我们可以把内容相近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赏,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习惯。

例如,下面这些诗句,总体上看都写了优美的意境,但其情趣却各有千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其意境是清丽的,充满喜悦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意境是静谧的,温秀可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显得清淡静穆,有淡淡的哀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其哀婉之意境,令人愁肠百结;“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显得郁闷与枯涩;“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则显得恬静淡远。通过大量诗词的比较阅读来拓展鉴赏层面,对于培育学生的诗词素养,培养学生分析、把握诗文的能力尤为重要。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身临其境,感悟意境美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许多情感的记忆,诗人的情感体验,其实学生心中往往也有同样的情感体验。创造情境教学,就是要架设一座让学生能进入诗歌意境的桥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和诗人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能够身临其境。

例如,马致远的《天沙净• 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老师可通过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一幅全景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其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再如,讲授《蜀道难》时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秦蜀之间不可逾越的崇山峻岭,青泥盘盘,百步九折,古木参天。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蜀道雄奇险峻。让学生在瀑布跌入山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中,在悲凄的鸟叫声中,感受蜀道之险。紧接着再播放韵律优美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这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感悟到了诗与情,诗与境的交融,领略到了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品位和修养,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必须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能深入品味,发现更多的美好,“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古诗词的意境美01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