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重视的六个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重视的六个问题

时间:2023-03-20 17:03:10    下载该word文档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重视的六个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工业化,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结合湖北工业的现状和特点,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认清差距:湖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基础

湖北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从十九世纪末张之洞创办近代工业开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工业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无论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相比,还是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湖北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与工业化成熟阶段的基本要求相比,湖北的工业化程度还很低。一般认为,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主要有四个指标,即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在20%以下,城镇人口的比重在60%上,人均GDP4800-9000美元。对照这几个指标看,湖北的差距是很明显的。2002年底,湖北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4.249.236.6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

48.0%;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319元(折1004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湖北大体上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与工业化成熟阶段的要求相比,人均GDP明显偏低,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低,因此,如何加快发展,农村人口如何有序地流向城镇,二、三产业如何有效地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第二产业内部下岗职工如何再就业等,这是湖北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相比,湖北工业的发展模式还比较落后。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工业化的道路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在第一次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下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时间长、耗高、污染重,代价高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内容。具体体现在五个强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强调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强调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低消耗、低投入、高产出的发展道路;强调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强调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过去几十年,湖北工业基本上沿袭着传统模式在发展,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新产业发展慢,效率低、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不高等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既不同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不同于我国过去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任重而道远。

与沿海先进省市相比,湖北工业化进程相对落后。2001年湖北GDP总量只有广东的44.2%,江苏的49.0%,山东的49.4%,浙江的69.6%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职工收入等方面也有明显差距。20031-9月,湖北工业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个百分点,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先进省市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而相对于中西部省市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


二、深化改革:增强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有经济比重高,民营企业发展慢,是湖北工业缺乏内在动力的重要原因。从国有企业来看,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但国有企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未彻底解决,湖北国有企业负担很重,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不合理,出资人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企业机制转换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劣势企业还不能及时退出市场,减员增效、再就业和企业稳定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从民营经济看,2002年,湖北集体、个体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仅为22.7%,而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分别为34.6%33.2%33.9%36.1%。浙江的温州模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成气候,江苏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也已在2000年以前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已成为其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湖北民营中小企业扩张较慢,乏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民营企业,全省工业发展仍主要依赖少数国有企业。因此,要增强湖北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必须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两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界定和规范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能、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按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加强对各类产权的依法保护,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动。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著名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实现国有资产有进有退,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重点抓好一批大公司、大企业建设,促其加快向国内一流企业或跨国公司迈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平等竞争,全面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此外,要加快劣势企业的退出步伐,争取经过三、四年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劣势企业退出机制。


三、加快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一是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慢,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工业结构的依赖性、老年性、脆弱性等特征十分明显。从依赖性看,近两年湖北工业增长主要依赖于汽车、钢铁、石化等少数行业。从老年性特征看,湖北存在着老工业基地固有的通病,大中型骨干企业绝大多数属重化工类,部分工艺设备长年带病运转,缺乏必要的更新改造,企业的传统产品比重大,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低,特别是生活资料领域的精品名牌少,市场竞争力很弱。这种老年性、依赖性最终表现为应对市场变化的脆弱性,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其增长速度和效益都会受到影响。二是企业技术结构上并存着落后技术、一般技术和先进技术等三元结构,开发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三是技改投资规模小,技术改造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渠道单一。自1995年以来,湖北技改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不到20%,2002年只有18.19%四是工业园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除武汉、襄樊、鄂州市的开发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外,其他市州的工业园区虽然数目多,但目前大部分还处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到园区投资过2亿元的项目比较少,世界500强到园区投资办厂的更是微乎其微。已经入驻各工业园区的企业,相当一部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并不高。除了在光纤通讯、激光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少数领域初具产业化的雏形以外,还没有一个高新技术行业成长为湖北的支柱产业。因此,要加快湖北的工业化进程,首先必须切实把实现工业化与推进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在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全面推广和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各种资源,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其次,必须坚持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我省科教大省的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水平,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一大批拥有前沿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著名品牌。第三,要更加注重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大招商引资,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振兴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工业,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升级。东湖、武汉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以省级技术开发区为支撑,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四、开源节流:缓解工业发展的资源制约

湖北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的问题很突出,一些重要资源特别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湖北石油消费量723.92万吨,而生产量只有75.11万吨,缺口为89.6%;煤炭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