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时间:2019-08-23 19:05:46    下载该word文档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这强调的是

A.古为今用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2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在哲学思想上各有侧重,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甲、参悟生死问题;乙、探索人的理性;丙、规范社会秩序。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国家应是

A.中国:甲;印度:乙;希腊:丙 B.中国:丙;印度:甲;希腊:乙

C.中国:丙;印度:乙;希腊:甲 D.中国:乙;印度:丙;希腊:甲

3“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4在梭伦执政的年代,我们能能看到的是

A.国王住在有巨石围墙的王宫中,统治全体臣民

B.公民步行走向各自选区,参加选举公民代表

C.公民大会正就公职津贴是否要增加展开激烈辩论

D.在法庭上,其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

5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有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6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终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制定十二铜表法与此事时代相近的是

A在古代中国,秦发动战争兼并六国

B在古代西亚,汉姆拉比法典制订

C在古希腊,雅典的“伯里克利时代”

D在地中海东岸,基督教创立

7“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封建贵族 B.封建农奴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8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C.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也被目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D.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9.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相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10“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三千年前“帝都”的名称是

A B C.咸阳 D.长安

11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12“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

这符合哪派学说的思想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3观察右图,判断图示时期出现在地区重大历史事件

A商鞅变法

B.焚书坑儒

C.迁都洛邑

D孟子著成

14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设置

A.陇西郡

B河西四郡

C安西都护府

D.伊犁将军

15西汉后期流行这样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籯(竹笼),不如一经。造成这种心态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16右图为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这种字体开始通行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7北魏改革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18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道

19能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所用的地图是

A B C D

20史载,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21历史上,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下列人物组合与此相似的是

A.徐光启和伽利略 B.朱元璋和拿破仑

C.悉达多和穆罕默德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22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23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认为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这一主张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4“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导致上述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5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6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C.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7启蒙思想家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思想,与卢梭明显不同的是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28“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30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尚书》)。对这两个“民主”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两个“民主”的含义不同,但两者都对各自的“民主”持赞扬态度

B.前者“民主”是指“公民做主”,后者“民主”是“指为民做主”

C.在古代的中国和希腊,都有人在思考政治制度的合理选择

D.无论是古代雅典还是古代中国,实现“民主”是民众的普遍愿望

32右图为商代的铁刃铜钺。经化验,它是用陨铁锻造成薄刃后,浇铸青铜柄部而成。对该金属工具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商朝是中国进入铁器时代的开端

B.因陨铁量少,不足制造整件工具

C.商人开始认识铁的优点并加以利用

D.这可以作为商朝手工业水平的证据

3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B.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34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孕育了西方民主制度

B.法国的政治、思想革命深刻影响了之后的世界文明

C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有着必然联系

D.法国启蒙思想家构建了理想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5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里托克维尔要表达的是

A.美国宪法所确立的联邦制是一种有别于君主立宪制的新制度

B.美国联邦宪法具有天才般的制度创造,但却不具有普适性

C.联邦制的创新与确立促进了美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联邦宪法使其起草者发财致富,而对别国却毫无借鉴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关于罗马文明与西欧中世纪文明之间的关系,一向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课题。12分)

传统观点认为:伴随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宣告了古典文明的终结。中世纪文明是蛮族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的重构。

近年来,也有学者从罗马世界的转型视角,认为帝国时期的蛮族已经属于罗马世界。中世纪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罗马文明的延续。(如,高夫特《蛮族的浪潮——迁徙时代与晚期罗马帝国》)

1)“蛮族”主要是什么人西罗马帝国灭亡是什么时候?2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中世纪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罗马文明的延续”的史实依据?(6分)

3)为什么说“中世纪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罗马文明的延续”是“罗马世界的转型”?(4分)

37宋朝对外贸易(12分)

阅读以下材料:

宋承五代之弊,为增加岁入,而于太祖开宝四(971)年,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市舶司(《宋史·食货志下八》)。由于收入丰厚,乃从而激励对外贸易。

高宗于绍兴七(1137)年谕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十六年又谕:“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早通货购。”(均见《宋会要·职官·市舶司》)……将关税税率由30%降为10%。另一方面,则是广开贸易港,而须增设市舶司……

神宗熙宁时,“广州市舶亏(减)岁课二十万緡,或以为市易司扰之,故海商不至,令提举司究诘以闻;既而市易务吕邈入舶司阑取蕃商物,诏提举司劾之”(《宋史·食货志下八》)。

绍兴六年对于有能力导引外贸使关税收入达五万到十万贯的商人,授以承信郎(八品);闽广舶务监官出口乳香一百万两者,升转一官(《宋史·食货志》)。

每年于十月内,依例支发官钱三百贯文,排列筵宴集本市舶司提举官同守臣犒设诸国蕃商等(《粤海关志》引《宋会要》)。

回答问题:

1根据地图,概述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6分)

2根据材料,归纳宋朝时期对外贸易兴盛的原因。(6分)

38.阅读观察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图示,判断上述制度分别出现的朝代。(3分)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概述在此期间中央机构演变的趋势。(7分)

39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庆典(16分)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亲历了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的盛大庆典。当时,伦敦成了鲜花和欢乐的海洋。威仪万端的女王,乘着眩人耳目的彩车,眼前是狂欢如潮的人群,左右簇拥着当朝显贵,身后紧随着各国来宾,俨然一个征服世界的“胜利者”。为此汤因比后来在其著作中写道:

189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庆典活动使人不禁回想起60年来的种种往事。……1837年到1897年间,西方确立了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便是这一进程的圆满结局。……

因此,西方的优势地位的建立尽管只是晚近之事,却似乎将永世长存。到1897年,西方瓜分世界的形势似乎已成定局。西方文明的过去,汹涌激荡,充满着惊恐徬惶,徘徊无措,而今这一切都已被愉快地抛在了身后。……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序言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维多利亚女王执政的60年间,英国这个征服世界的“胜利者”有没有受到挑战?简述理由。(4分)

219世纪中后期,西方是如何“确立了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的?(12分)

40.英国工业革命(2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西方文明历史中,工业领域中曾有过很多次革命,无疑以后还会有很多,急速的技术变革时期,常常被称之为革命,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历史上只有一次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和新的生产方法触发了社会和政治的大变动,这种变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后果。

——《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

材料二: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度的基础。

——安德鲁·伍尔《工厂制造业哲学》

材料三:最终,由于建造一个巨大的工厂并在其中进行生产的费用较低,再加上许多工人在同一个厂房内做工效率较高,所以大规模的工厂就逐渐代替了小的厂房。到1851年时,受雇于棉花制品手工工场的工人中,有五分之三是在中型的和大型的工厂中做工的。……手工织工可能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明显的受害者。他们不甘心放弃他们的生计走到工厂,但实际上,他们的工资越来越低,到1830年,每周只有可怜的六便士。他们的人数在1815年时有25万人,到1850年只剩下4万人,到1860年只有3000人。

1760年英国出口的棉花制品的货物其价值不到25万镑,到1800年它的出口价值超过500万镑,在1760年,英国进口了价值250万镑的原棉,在1787年为2200万镑;在1837年为3660万镑。……到1815年,大不列颠的棉纺织品的出口占全部国内出口货物价值的40%

——《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

材料四:1750年,英帝国的人口包括了它在美洲的约150万人,在爱尔兰及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基地的约240万人。到1820年,它虽然损失了13个北美殖民地,但却控制了大约有一亿人口的印度领土。

——《世界千年经济史》(英·安格斯·麦迪森著)

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一次“急速的技术变革”?(4分)

2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不同行业的“技术革命和新的生产方法”?(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与现代化关系的认识。(15分)



xx十三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D 2B 3C 4D 5D 6C 7A 8D 9A 10B

11B 12D 13A 14B 15C 16B 17C 18C 19C 20D

21A 22A 23C 24B 25C 26B 27A 28A 29B 30C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

32

33

34

35

3分项

A

C

C

B

B

1分项

BC

BD

AB

CD

AC

0分项

D

A

D

A

D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12分)

1)日耳曼人(1分);476年(公元五世纪)(1分)。

2史实:西欧中世纪历史全过程看罗马文明遗产对西欧社会的诸多渗透与影响。(6分)

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角度看:(共4分:每点1分,用历史性语言表述合理1分。)

罗马时期带有封建因素的隶农制对西欧农奴制的影响;罗马贵族与蛮族上层的相结合构成封建国家统治集团;基督教被蛮族接受并逐渐成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

从西欧中世纪文明后期发展角度看:(2分)

罗马文化遗产在意大利保存促进了中世纪的文艺复兴。

注: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回答,可酌情不给分。(建议最高得5分)

3)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视角进行辨证思考(4分)

如:罗马文明是罗马人、非罗马人,包括蛮族共同缔造的;罗马文明遗产深刻影响着中世纪的社会及其历史进程;但中世纪文明绝非罗马文明翻版,而是新的社会转型。

一个角度看问题,同时看到罗马文明的缔造也包含了蛮族的成分(2分)

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没有看到罗马文明的缔造也包含了蛮族的成分(1分)

3712分)

1根据地图,概述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6分)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受陆上丝路受阻(1分),比之前有所发展(1分);具体到达地区(2分);丝路来往商品和港口等(2分)。

26分)宋朝统治者认识到对外贸易能增加财政收入,所以重视对外贸易(1分),采取一系列激励政策:设立市司、降关税税率、注意外商之反应、优待外商、以官位激励积极外贸者等(5分)。

注:必须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具体激励措施写出一点得1分。

38.(10分)

1)(3分)

A秦朝 B北宋 C唐朝

注:C写隋朝不得分。

2)(7分)

总体上,从秦到宋,中央机构演变有助君主集权。(1分)

从皇权、相权和机构设置、职能三个角度叙述:

皇权至上,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来掌握人事大权,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

相权逐渐受到抑制和分散,减少对皇权的威胁。

中央政府机构日益扩大,职责日趋;等。

注:每个角度2分,概括总结1分。

3916分)

1)有。(1分)

19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主要国家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加上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等国经济崛起,威胁到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和“殖民霸的地位。(3分:建议“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得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等国经济崛起”2分。)

2)(12分)回答要点参考: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之后美、法、德、俄等欧美各国相继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逐次扩展。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主要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4分)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国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法国民主政体确立等,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欧美普遍建立。为亚非拉各国各地区争相效仿(3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4分)

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并通过殖民主义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1分)

注:叙述内容必须有具体史实,表述必须有逻辑,结构必须有总与分。

40.(25分)

14分)

生产工具与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26分)

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怀特尼发明的轧棉机

动力机器: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

交通运输业: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蒸汽船

注:行业分类2分,具体发明4分。

315分)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1:能把所有材料联系起来思考,提出观点(4分)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英国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工厂制等新制度和新法规应运而生;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等的深刻嬗变。推动英国乃至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使社会阶级结构产生重组,必然造成社会一些阶层和民众的利益牺牲,同时在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中损害其它的国家地区。

水平2就工业革命与现代化关系提出单个角度的观点(2分)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材料无关(0分)

评分项二:史实(4分)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作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较完整的信息(2分)

水平3: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1分)

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回避问题(O分)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

参考学校:榆林一中、绥德中学、靖边中学、神木中学

24、西方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宗法观念浓厚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个人观念淡漠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25.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 B.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C.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

26.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27.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 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8.《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9.广东三件宝:传统的陈皮、老姜、禾秆草;20世纪50年代的司机、医生、猪肉佬;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冰箱、洗衣机;20世纪90年代的买楼、买车、买电脑。广东三件宝是广东不同时期民生的表达,它的前后变化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B. 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C. 我国科技水平的变化 D. 我国社会风俗的变化

30.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坚定不移地同罗马教会作斗争,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并处以火刑。但在此之前,马丁·路德同样反对罗马教皇却免遭其难。马丁·路德免遭其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主张教随国定得到世俗权力的支持 B.反对赎罪券得到教会人士的同情

C.布鲁诺对罗马教廷的威胁更大 D.创立路德教派扩大了天主教会影响

31.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间喜剧》是该类文学的代表作 B.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C.中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具有类似的文学手法 D.这类文学在英国的代表是雪莱

32.伏尔泰曾说:“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据此,他推崇的人是

A.甘地 B.牛顿 C.克伦威尔 D.爱因斯坦

33.“(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收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脱离现实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引进资本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34. 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35.“供应学派”(兴起于20世纪后期)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即忽略了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来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该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不同(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B.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于生产

C.扩大国家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高增长

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的政府和私商已不再容忍中国体系的束搏了。商人要求有更大的行动自由,西方国家的政府则刚刚从拿破仑战争中解脱出来,且因工业革命而实力大增,也不愿再承受藩属的待遇。他们坚持要按照欧洲的法规和外交惯例来发展国际关系;但中国人却不愿意放弃他们珍视的体系。实际上,中国人声称“吾非求尔等前来,汝既来即须进吾之章程”,西方人则回答说“你们不能阻止我们前来,而且我们要按我们的方式前来”。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48年秋,林则徐针对英国人入城,在致新任两广总督徐广给信中说:“承示粤民可用,弟尝谓今之所恃帷此一端。今经执事为之作新,更可供指嘴之使。并闻新来头目颇以前此之态纵为非,想可就我范围,消其反侧,从此福星坐镇,海波不扬,当可延颐以侯矣。”1887年,薛福成对此则说:“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见大吏,借以通隔阂、驭商民,乃粤民一激再激,叶相(叶名深)复一误再误,使拱手而有粤城……益知中国易与,遂刘法、俄、美三国兵船北上,驶入大沽,阻我海运,立约而还……粤民激于前此大府议和之愤,万众一辞,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以为快,屡请屡拒,纷坛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约皆成于此,由今观之,甚无谓也。……夫民气固结,国家之宝也,善用之,足以制敌,不善用之则筑室道谋,上下乖睽,互相牵累,未有不搜致者。”

摘编自《林则徐书简》《薛福成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关系出现冲突时的国际形势及中国做出回应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士大夫对中英交往认识的变化及启示。(13分)

41.(12分)材料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美)《商业周刊》19981019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评述材料中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的观点。(就材料观点进行评论,要求史论结合,层次清晰,表述清楚)

请考生在4546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请考生把所选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以下是马丁·路德和卡尔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个人与社会

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

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

经济方面

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

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

政治方面

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

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

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6分)

2)对比马丁·路德,卡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卡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9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9分)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