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时间:2019-06-19 13:17:27    下载该word文档

2019届(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

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C.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D.《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12分)。

九旬叶嘉莹:舞诗弄词是一生

2014510,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共贺嘉莹先生九十华诞。在致答谢词时,叶嘉莹如此袒露心声:“如果人有来生,我还愿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而实际上,自1979年起,叶嘉莹先生就每年回祖国大陆讲学,为当时百废待兴的古老的“诗的国度”注入诗意。在南开大学,她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捐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用于奖励师生。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古老的家族,祖父曾在清朝为官,他们原本祖居于叶赫地,本姓叶赫那拉,又称叶赫纳兰,与著名的饮水词人纳兰性德源出一家,因民国以后废除满族姓氏,方简化为“叶”字。在这个早已被汉文化同化的大家庭中,一直信奉的是儒家思想,这对叶嘉莹的影响十分之大。闲暇时光,叶嘉莹的父亲与伯父会在院中散步,声情并茂地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则会各执一册诗词选集默默研读。按时间计算,叶嘉莹的一生几乎与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同步,同样,她也经历了这个大时代所有的幸与不幸,甚至曾经入狱。在屡次磨难中,叶嘉莹丢掉了衣服、行李,而始终贴身携带的便是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在诗词大师顾随的影响下,对古诗、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研究一直伴随在叶嘉莹的生活中,包括“白色恐怖”时期。“放出去后我没有工作,甚至没有桌子床铺,先生仍在监狱,身边带着吃奶的孩子。我放弃过研究还是没有放弃过?”叶嘉莹似自问又似自答,伴以怅然叹息,“或许当时我内心仍然热爱着我的古诗,但是我在生活中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生活非常困苦,但是我还会背诗啊。”

叶嘉莹认为最美好的时光也与做研究有关。上个世纪60年代,她来到哈佛与一位教授合作做研究,在那段时间中,最让叶嘉莹印象深刻的是哈佛大学的总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丰富,少有比肩。“我的办公室就在图书馆楼上。与我合作的美教授为我提供了很多方便,他告诉图书馆的人,五点钟闭馆,但是先生可以一个人留在里面看书。”于是,叶嘉莹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为了尽可能节约时间,她每天很早起床,一杯咖啡,两片面包做个三明治,带到图书馆算作午餐,然后去馆外的推车买个三明治又是晚餐,一直工作到天黑。

叶嘉莹逐渐在古诗词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于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其实很早之前,叶嘉莹便在台湾的三所大学、两个电台讲学,当时外国汉学家前来“取经”,都能听到她的名字。久而久之,国外大学都请她去讲学。而令人称奇的是,这位能以流利英文授课的学者起先并不懂得多少英语。叶嘉莹坦率地说,那是被“逼”出来的。初到温哥华,叶嘉莹每天查英文生词到两点,然后第二天去教书。也曾有人担心,叶嘉莹会不会因为英文不通,被学生赶下台,但奇妙的是,不只学生喜欢听,连听过叶嘉莹讲演的教授都说她是教书的天才。

红学家冯其庸认为,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上,叶嘉莹的成就之高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而台湾的历史学家汪荣祖指出,某种程度上,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使中国古典诗词“再生”。她不但写出了重要的学院派论文,还像一位传教士,在东西方普及中国的古典诗词,连对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精心去讲。她做了很多“清高”的诗人或学者不愿去做的事情。她把投身诗词教育当成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她最多时曾同时在三所大学教书。她说,自己现在的身体已经到了衰老的阶段,没有年轻时的精力,可是只要有人希望她教下去,她仍愿意尽力。

“我现在已经归来啦。”此前一直两地奔波讲课的叶嘉莹说,“回想我这一生,实在是幸运的。现在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在中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一位晚辈记得,有一次他们几个人送她到机场。进入登机口后,她一个人拎着那么大一个包,身影孤独。这样一个瘦弱老人的身上,担负着一种东西。30年来,她不断往返于祖国大陆、台湾、加拿大。(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②先生从事教育事业近七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七十年来,先生一边孕育桃李,一边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温家宝贺叶嘉莹九十华诞)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在古典诗词领域的成就,加拿大皇家学会授予叶嘉莹“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可见其在国际上的巨大影响。

B.虽然不曾丢弃恩师的授课笔记,但在“白色恐怖”时期,考虑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叶嘉莹在当时完全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古诗。

C.在哈佛期间,图书馆的人允许叶嘉莹在闭馆后留在里面看书,能够工作到天黑,这跟与她合作的教授的叮嘱是有关的。

D.叶嘉莹尽管最初英文不好,但依然能够吸引学生来听她的课,这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同时又体现了她自身的素养。

5.叶嘉莹先生在古诗研究中能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4分)

6.叶嘉莹先生不仅在诗词领域成就巨大,她的人格魅力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请结合文章谈谈叶嘉莹先生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14 分)

徐慧芬

    艳阳高照,她右手打伞罩着我,左手搂住我的左肩。异地风情,加上这份陌生的亲近感,让我有点神思恍惚。

    一袭旗袍裹住她窈窕的身体,我好奇,职场奔忙的女性,怎么爱穿旗袍呢?她却笑着对我说,我要用中国女子最隆重的服饰来迎接您。

    我确实是恍惚的。

    五年前,她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已经记不得眼前人了。她轻轻的报了自己的名字,又说了自己是哪一届的学生。她说,老师还记得吗,那时我长得瘦小,坐在教室靠墙一排的第二座。有一次你让我回答问题,你说答得不错呀,可是为啥这么紧张呢?还有一次画女孩头像,你过来给我改了几笔说,你看,这样就美了……

    类似这样的话,我当然会是说过不少的,可是我确实记不得她了。教了多年的美术,特别有天赋的孩子,格外顽劣的捣蛋鬼,那些面孔记忆中是不易褪去的。而她,太普通了。

    她看出了我的茫然,帮我解围。她说,我初二时搬家转学了,您只教了我一年,当然是不记得了呀!后来我大学考到外地,又在当地工作成家。故乡我一年也难得回一次,但我一直在找您,打听了很多人呢!

    这一次的突然造访后,我们开始了联系。以后几年里隔一时段都有她电话中长长的问候。今年十月长假前夕,她又一次出现在我面前,不由分说,要带我去她生活的城市看看。她说,您去领略一下南国都市的风貌吧,我在乡间也买了房子,那儿有山有水空气好,您也会喜欢的。我感动之余,终究还有着不安和疑惑,毕竟我这个每星期只上他们一节课的副课老师,从来也没有给过她特别的照顾和关心,她却如此牵挂。

    现在,我正被她拥着走进一家服装店,她一眼指着模特身上那套华美的裙装,让我试穿,并要为我买下。她说,您身上的衣服实在太朴素了。

    见我执意不肯,她很是失望,脸也红了,然而她的手臂仍搭在我肩上,那般温热。

    到家后,我才发现,我外衣左肩缝处的线脱开了寸半,白色的内衣背带露出一截。她是早已发觉,只是默默将那只温热的手,遮住了我的难堪。我的眼睛湿了!

    她说,老师你坐着,衣服不必脱下的,我找出针线来,马上帮你缝合好。

    她边缝边说:老师,你现在写小说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藏在我心中好多年了,你可以当素材哦……

    从前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开始父母也喜欢女儿的,后来儿子的学习成绩要比女儿好,他们就渐渐不太喜欢女儿了。为此女孩开始自卑,做事也常常丢三落四。有一次,这个刚读初一的小姑娘,早上去学校途中,外裤腰上的一粒纽扣掉了,那时候裤子不用拉链的,眼看裤子就要掉下来,她赶紧捏着裤腰往家走,到家后她让妈妈找粒纽扣帮她订上,上完夜班刚回家的妈妈劈头就是一巴掌,对她吼:这么大的姑娘,临上学,裤子上的纽扣也弄丢了,你就拎着裤子去上课吧!

    小姑娘怕迟到,就一路拎着裤腰,奔到学校,上课铃已响,她不知道怎么办,就躲进厕所里哭,这时有个穿蓝大褂工作衣的老师进来了,而后这个老师就让小姑娘跟着进了她的办公室,老师拿出了针线,可是没有找到纽扣,这时只见老师从身上的蓝大褂领口处拽下了一粒,那是一枚像两分硬币般大小的蓝色胶木纽扣,但是纽扣大,扣眼小,老师又用剪刀在扣眼处剪了一刀。老师说,你坐着,裤子不要脱,后来老师蹲下来,先把剪开的扣眼锁上边,然后再把纽扣订上,再然后把女孩送往教室。从那时起,女孩在心里告诫自己,我以后一定要变得好一点,要有进步,要有出息,为此她也一直在努力着……

    她的声音哽咽了,而我记忆的潮水一下子涌到眼前——看到了那个躲在厕所一隅埋头哭泣的女孩。

    她放下针线,双臂拢过来,拥抱我。轻轻说:老师,我一直记得您。

      (《小说选刊》20163期)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的故事源自一枚纽扣,故事的支撑是老师在女孩无助时,伸出热情的手,帮她把纽扣订上,这就使作品的思想深度得到进一步展现。

B.小说开篇运用设悬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读者走进故事的深处,快结尾时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手法完成全篇。小说巧设悬念,情节一波三折,给人一种“曲径通幽 之感。

C作者抓住针线缝衣这象征母子情感的事物特征,写了老师为学生和学生为老师密密缝衣的两个看似平凡的细节,就是这小小的温情,足以让人感动。

D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关于一颗纽扣中隐含着深切爱的故事;善于通过“白描”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E.作品整个故事写得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将两个故事融为一体,情节设置非常精巧,又合情合理,具有很强的震憾力。

8、文中画线句子“她右手打伞罩着我,左手搂住我的左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中的“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令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规定受封的诸侯要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等义务。

B.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这一职位最早是出现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到楚汉之际,都尉一职开始频繁出现。

C.江东是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古指长江以东地区,我国古人对方位的认知多以中原为中心,以东为左,故江东又称“江左”。

D.长者在古代只是对年龄大的人的一种尊称,能被称为长者的人因为年长而所见所闻众多,往往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作战勇猛,武艺过人。在垓下时,他缺兵少粮,并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但他还是能凭剩下的八百多人,杀出包围圈。

B.项羽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当他逃到阴陵时,迷失了道路而去询问一农夫,被骗而失去了最佳的逃跑机会,因此而丧命。

C.项羽为人不知反省。当他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自知难以逃脱时,项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用“三胜”敌人来证明。

D.项羽信奉天命。当乌江亭长建议他东渡过乌江时,项羽选择了放弃,并说这是上天要灭亡他,还渡乌江有什么用呢。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5分)

2)纵江东父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金炉香尽漏声残”中的“漏声” ,指古人用漏壶测算时间,漏壶里水滴的声音,这里用“残”字形容,表示时间过去没多久。

B.“翦翦轻风阵阵寒”中的“翦”字,本意是指整齐的羽毛,这里是用来形容寒风料峭,描写出了风的“轻”“寒”。

C.本诗第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色”为何“恼”人,这背后肯定有玄机,但作者没有明说。

D.这首诗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作者写夜,通篇是利用了各种物景的变化来替代的,没有直言,这体现了中国诗词一贯含蓄的作风。

E.这是春夜怀人之作,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

15.本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诗经·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3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

4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II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落(ruǐ)  方(nèi) (nì) 混钝

B(hān) (yī) (zhī) 训鸽

C.点(zhuì) (qiàn) (zhé) 萧索

D.干躁 侘傺(chà chì) (jí) 凋谢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在一起起因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面前,有些人真可谓九死不悔,对红灯依然是视而不见,乐在“闯”中。

②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控们也是夙兴夜寐,早上起床读头条,晚上睡觉还要先逛朋友圈,忙得不亦乐乎。

③氓用当初的憨态俘获女子的芳心,但婚后的变心又让我们看到,恋爱中那信誓旦旦的承诺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④在中国文学这个浩瀚的海洋中,无论是古代的苏轼,还是近代的朱自清,尽管他们的文学成就不小,但还是沧海一粟

⑤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蔚蓝的星球上,地球环境的好坏,可以说与人类未来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⑥心中有了梦想,就要像马丁·路德·金那样努力把梦想变现实,否则,再美的梦想最终也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通过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的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B.陆蠡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他不仅寄托了自己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而且还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

C.《孔雀东南飞》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既然是故事就会有完结的那一刻,但它给人们留下的思考与启示是不会完结的。

D.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2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草的种类繁多, 是在同一片旷野之上, 会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草同时生长。那草高的可与人比肩,有的没过膝盖,更多的高不盈尺, 有的只是一片片地匍匐在地。它们的形象 不尽相同,有的摇曳多姿,有的刚直笔挺,有的乖巧玲珑, 怎样千姿百态,所有的草在阳光下 竭尽全力地展示着自己。

21.请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写一段话,要用上下列词语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诗句,要求语意完整连贯,文字流畅。100字左右。(8分)

恬适 理想 绽放 自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可以活出闪光点来,不管是锈铜烂铁,还是新型钛合金躯体,能让你闪光的,永远是你内心的勇气和智慧。

——美国影片《机器人历险记》的台词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邻水中学高2019届(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5.(4分)

6.(5分)

7.(5分)(

8.(4分)

9.(5分)

13.(10分)

1)(5分)

2)(5分)

14.(5分)(

15.(5分)

16.(6分)(1

2

3 4

21.(8分)

四、写作(60分)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