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大学生马原考试辨析题整理-

大学生马原考试辨析题整理-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辨析题

绪论

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 丝一毫的修改。
这一说法错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 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 去解决。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生搬硬套、机械僵化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而应该以科学的态 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

这一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 阶级利益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科学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实描述 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这一客观现实,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因而 它又是科学的。
第一章

1、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这一命题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存在”一词只有与意识相对应时才具有确定的含义,即指物质。如果笼统地说“世界统一于存在”,

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错误命题。因为“存在”指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物质是一种存在,精神也是一种存在。因此,正确的说法是“世界统一于物质”。

2、错误的意识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


答:此观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其中,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产生预期的好的效果,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错误的意识不是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只是产生的作用是消极的、不利的。

3、否定就是新事物完全抛弃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通过辩证否定,事物向前发展。又由于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长的,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有价值的成份,当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时,新旧事物之间仍然存在着继承性的联系,辩证否定又将新旧事物联系起来了。因此,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

4、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辨析)

错误。 以上谚语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事物变化中的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小善小恶是在进行量变,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运待续下去,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 起质的变化,而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 生。
5、静止就是不动(辨析)

错误。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 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的静止,,静止是相对而言 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 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容。

第二章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

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以完全被认识的。

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世界是无限的和发展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但不能因此否定世界的可知性,得出不可知论的结论。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识的。

3、“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

答:此看法是错误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真理没有阶级性,但是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或选择。

第三章


1、“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答: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 18 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2、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如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能解决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否认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3、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并不否认个人意志及其活动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不论是积极的推动作用还消极的阻碍作用,而是强调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4、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辨析)
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用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科学性为前提的,认为真理这所以有用,就是它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而 衫主义离开真理的客观性、科学性,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鼓吹“有用就是真理”,把个 人利益,自己需要的有用性凌驾于真理的客观性之上,进而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这是一种 唯心主义真理观,是错误的。
第四章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

答:该命题错误。因为,尽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但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当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时,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其中所付出的劳动才形成为价值。劳动产品直接用于劳动者个人消费,或无偿供别人使用,就不是商品,也不具有价值属性。

2、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答:观点错误。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至于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并不是人类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3、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辨析)

4、错误。 在历史的进程中,杰出人物对一定的历史事件具有领导的组织的作用,但是人民群众才 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 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五章

1、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答:该观点错误。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导致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因为,从全社会来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2、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答:该观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他们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他们还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他们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1、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答:此观点错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非常强调无产阶级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这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革命几乎都给予了无情镇压。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排除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争取统,
治权的可能性。

2、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答:此观点正确。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而且,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也不会一帆风顺。所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

3、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辨析) 错误。

无产阶级的革命有暴力和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这是因 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在资产阶级占有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 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 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必须经过暴力革命。
第七章

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答:此观点正确。与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符合社会规律的事物必然要得到实现。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已被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它必将被更为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因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合规律的。同时,社会规律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作用的,而人们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因而社会规律的实现和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因此,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大学生马原考试辨析题整理-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