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四川客家文化-

【精选】四川客家文化-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川北客家


仪陇地处深丘,农业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数代人的不断迁徙成就了他们超乎常人的适应能力,促成了他们凡事必胜的信念。近代启蒙思想家、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曾赋诗赞叹先人:“筚路桃符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一首诗把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迁徙闽、粤、赣,继而又西南、华南直至海外的漂泊史刻画得入木三分。
仪陇客家人的当地语言虽是四川话,但保留着若干由客家语言移植的土话,随意捡来:猪舌子,“蚀”之意而叫“猪利子”;,“散”之嫌,称为“遮”;看病“, 看先生”;抓药“, 捡凉茶”。甚至小孩的乳名也直呼“牛崽”、“毛狗”、“落娃”。
仪陇客家的年节风俗虽然大体上和内地的习俗一致,但更重视细节、更关注节气的交替。如春节前的腊月,从杀猪、磨豆腐到煮腊八,继而扫扬尘、贴门神,直到除夕的祭祖、送年守岁、开门炮、开财门、抢金银水等等。立春时要“接春”,元宵要“闹灯”,清明要集中“祭祖”,还必须讲客家话。端午,门前必挂菖蒲陈艾、吃新麦包子。立秋,要“尝新米”,7 月半要再“祭祖先”,中秋,要“祭月亮”,重阳,为“九月节”,要请老人吃饭。从这些习俗的形成、延续以及重视程度分析,不难看出与客家人长期的颠沛流离,无数次的迁徙跋涉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荡中家人出现的分离使客家人更重亲情,流浪中的生存环境使客家人更珍惜自然界带给他们的回报。

6




仪陇的陈氏祖坟


仪陇的客家民居

6




仪陇的“老家医书”
建筑风格上,仪陇客家依然恪守着固有的传统。比如马鞍镇老街两边遮风避雨的廊檐,数百年来不离其宗。不断地迁徙是为了生存,居的坚固性和防御性成了仪陇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因此家人、家族齐聚而居以求在异乡获得最大的安全感,也就成了仪陇客家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说到民居,号称“川北第一庄”的丁家大院应该是仪陇客家人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
丁家大院现无人居住,保存完好,它是仪陇客家人永远的情结。大院占地6800 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石拱门12 ,108 间房,走马转角楼,四水归堂,一大二小三天井。走近看,面对大门右侧是人工挖出来的一个大荷塘,寓清风绕塘,曲径通幽之意。沿池边石板路丈余便是连接大院的护卫楼,因整个大院皆一楼一底,设有枪眼的护卫楼就和整个大院浑然一体。拾数级台阶,进入院坝门,眼前豁然开朗,1000 平方米的门前院坝由石条砌成半圆型的垣墙,垣墙外是宽5 米、40 多米的护6


院河。院坝正中即是大院大门,门由石条拱砌,两边几个外窗。从大院的建筑气势看,这道主大门略显小气,却正好又印证了客家民居集居住与防护为一体的谨慎建筑风格。走过门厅便是200 多平方米的大天井,左侧有楼梯上楼,正中是主堂屋,东西各是厢房,厢房中间又各有堂屋、各有天井。院中12 道石拱门上全部雕花并刻有激励后代与人为善、耕读传家的对联。大门一关,各家自成一体,大院自成一体。
与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相比较,仪陇的丁家大院,其建筑理念与风格显示了富有人家在动荡年代中那种开放与自闭兼有的心境和谨慎是福、平安为上的心态,更重要的是,仪陇客家丁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完全承袭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客家人可以走遍中国的东南西北,可以漂洋过海旅居异邦,但浓浓的中原情结使他们哪怕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客家人阅尽历史沧桑,踏平世间坎坷,在漫长的迁徙经历中成就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他们无愧是中华民族中的强者。《大英百科全书》在说到客家人时这样评价:“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妇女是强健的劳动者。”英国学者爱德尔在所著《客家人种志略》等书中也指出:“客家人刚柔相济,有一种不侮弱小、不畏强暴的特性”。敬爱的朱德元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戎马一生,穷尽毕生精力,受到人民的爱戴。作为元帅家乡的仪陇人民,尤其仪陇客家人对朱老总更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结,因为朱老总不仅是仪陇人,更是仪陇客家人。还有一位让仪陇客家人自豪的便是张思德,毛泽东著书表扬的烧炭红军战士。“两德”是仪陇客家人的骄傲,也是仪陇客家人的为人准则,襟怀坦荡,兢兢业业。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6



语言是一个族群赖以生存的特殊手段,风俗则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点滴积累最终得以传承的印记。千百年来,仪陇客家人所保留的北方语系仍然正宗地道,客家方言更是流畅标准。仪陇客家人恪守一条原则,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在仪陇的客家人中,一般来说,50 以上的人如今都能说客家话,稍年轻一些的,虽然不能说,但基本可以听懂。马鞍镇老街上76岁的饶振群是土生土长的仪陇人,说客家话张口就来,边说还边翻译,让人感到如同在老广家里一般。饶老先生说,客家话是家里老人教的,祖上从广东一带迁来,具体是什么时候说不清楚。在马鞍老街,数百米长的街上至今尚能找到五宫一庙的痕迹,而五宫一庙在沿海一带应该说是无处不在。饶振群老先生回忆起儿时街上五宫一庙办庙会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那时侯热闹得很,人来人往,都走不通,耳朵里装的全部都是客家话。
“客”系何来
何为客? 行者为客。而“客家”则不然,往小了说,它是长期迁徙游走的一群人的统称,从大处看,它是华夏文明一段辉煌成就形成的历史。
清同治版《仪陇县志》卷一载:清初,仪陇仅10 余户(客家人 ,同治年,人口已达2 7千多户。由此可以确认,仪陇县的客家人应是明末清初进入四川、进入仪陇的。史载,康熙初年四川人口约60 ,而仪陇几无人迹。据此情况,必生疑问,客家人为何来川? 又为何定居仪陇? 客家人祖籍中原,本栖黄河而居,数次南迁、西移、东进,成了客家。那么,仪陇的客家人是何时南下的呢? 这又要说到历史上五次较大的移民迁徙。第一次迁徙是中原人的首次大迁徙。晋永嘉年以后,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大批中原人开始南迁,远及江西、福建。当地土著人把这些新来户统称为“客”,这亦是“客”第一次在中华民族6


内部出现。第二次迁徙在唐末。时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又起战事,此地恰又是客家人迁徙之地,于是他们又开始迁徙前往比较平安的赣东南、闽西南和粤地。第三次南迁在宋。时金、元人入侵,赣、闽、粤成为兵家争夺之地,先南迁到此的中原人不得已再次分头迁徙粤东、粤北。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是第四次大迁徙。当时,四川兵乱已长达30 余年,地荒人稀,急需发展,现居仪陇的客家人即是此次迁徙而来。清末的第五次迁徙是客家人漂洋过海、足迹遍及世界范围内的大迁徙,远至南洋、欧美,使客家人或是侨胞从此名扬四海五洲。
最初到川的移民,不仅在政策上得到官府的倾斜,在经济上也有利益。为取民心,康熙皇帝还赐给迁徙男子纹银8 ,妇女、儿童纹银4,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
先期湖广移民尽占天时地利,很快就安居乐业。而广东、福建的客家先民“闻西蜀沃野千里,地旷人稀”,纷纷拖儿带女向四川进发。一路经贵州、重庆,沿合江到龙泉,又沿酉阳、涪陵、合川、渠县、广安、营山进入仪陇。如果加上沿途从各地分流的客家人,四川共有30 多个县接纳了南迁的客家人,使四川成为如今客家人数占全国第五位的省份。而仪陇则以乐兴乡为中心,在丁字桥、周河、马鞍、杨桥、石佛、武棚、芭蕉等29 个乡镇的地域上遍布了客家人。经历400 年的繁衍,如今人口已达22 万之众,占仪陇县总人口的20 %以上。

风雨飘摇中的土碉楼 客家移民活化石

碉楼俗称炮楼,是古人为防御匪盗和外来侵略而修建的护院工事。近日,三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小组在新建乡邱碑村群山环抱的的山沃间发现了一座晚清土碉楼。经文物工作人员考证,这种土木结构6


的碉楼如今在四川地区很罕见,在川北汉族地区属首次发现。追溯其历史,应是清朝初期迁徙而来的客家移民文化遗址。
据三台县文管所所长毛建军介绍,这座碉楼始建于晚清时期,前后两座,山门前为次碉楼,为当地邱氏客家族人沿袭居住。碉楼整体建筑布局奇特,规模较大,附属建筑为一四合院,主体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均为土木结构。碉楼坐北朝南,三楼一底,通高12米,每层均为长宽各4米的正方体,墙体厚0.4米。楼层为木梁铺竹,整个碉楼建筑雄伟、构思巧妙、融防御与宅为一体。 穿越百年的岁月风雨,高耸的碉楼已经斑驳陆离,四合院外墙开始风化,大门周边墙壁己垮塌,在当地邱氏族人的带领下,我们穿过迷宫式的房间,来到碉楼底层,在屋子的边上有架有一结实木梯,窄而陡,坡度几乎有70度。由于屋内光线昏暗,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木梯缓缓来到碉楼第二层,见楼层三面分设瞭望孔一个,墙面呈品字型分设三个射击孔,射击孔设计巧妙形似木斗,外窄里宽,配同的邱氏族人告诉我们,那是用来架枪的口子,在这儿架枪射击,里面可以打到外面,外面却很难打进来。通过昏暗的光线可以看见碉楼由坚实的泥土夯成,历经百年而没有一丝裂缝。顺着相同的梯子向上攀爬,见碉楼的第三层与二层略微相同,只是窗户与射击孔比第二层要多,而在第四层却堆有部份碗大的卵石。据介绍,为防御匪患,当时碉楼内都备用了卵石和石灰包作自卫之用。
邱氏族人的家谱记载,当地邱氏族人是清朝初期从江西迁徙入川的客家人。据现居住在碉楼下的76岁老人陈淑纹讲述,她当初嫁入6


邱家时碉楼就存在,从上辈那里得知,当初修建碉楼时墙体内采用大量圆木布筋,筑墙所用黄泥是用筛子过滤后舂筑而成,十分坚固。5.12地震具烈的摇晃,碉楼仍安然无恙,即然连碉楼顶层的青瓦都没有丝毫松动。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修筑碉楼除了可供居住外,还可以用于防御匪患。如今历尽沧桑的客家碉楼铭刻着历史的印记,能保存至今使属不易,为研究客家移民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6




考察参考地点:仪陇县马鞍镇丁家大院

川东南客家

屏山古镇楼东

坐落于金沙江畔、书楼山下的屏山古镇楼东,因为蕴藏着深厚的客家文化而为外人所向往。今秋八月,乘着初秋的气息,笔者来到了这座心仪已久的小镇。 客家人的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建筑中。屏山自古就是僰道县地。元代置马湖路,明代设马湖府。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设府治,清代雍正存县于今。楼东古称罗东,民国初年改为楼东,它自古就是宜宾通往雷波、马边、屏山的重要驿道,可以想见它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进入楼东,其中一些如6


凌家、胡家、黄家的大户望族,在此大量修建了如凌家商号、万寿宫、员外府、大夫第等一些与当地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成就了楼东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美的客家建筑 沿着镇中心一条长300余米的青石板街道,由东向西一路走来,精美的客家古建筑让人流连忘返。 镇东老街尽头是占地近千平方米的清乾隆11年的南华宫,尽管部分建筑已经坍塌,但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间还是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南华宫是清代广东移民在四川的会馆,而今它已经成为客家建筑的标志。 紧连南华宫的是员外府,清道光年间建造的员外府内有两楼一底的大小天井、花厅4个,宽大的门庭和过道,全木框架的前厅、正堂、后书院处处幽深,檐口、窗棂、厢房门壁等的雕刻繁复精致。 与员外府一墙之隔的是凌家祠堂,作为一处有着西洋教堂建筑元素的全砖式房屋,显见楼东于清末民初是一个受外来文化影响巨大的地方。位于凌家祠堂后面的万寿宫,坊上石刻题记“忠孝神仙”四字刚劲有力,“渔樵耕读”浮雕人物造像精美别致。 镇上最古老的建筑,当是老街上的驿站了。驿站坐北朝南,青瓦覆顶,是穿斗木结构两层楼房。整个驿站占地约400平方米,厅、堂、6


院落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明朝马湖府(今屏山)提学唐振曾有《罗东驿》诗曰:两山碧立见青天,百道飞泉洒尽船。伐鼓阗阗催去棹,不知身是地行仙。此外,在老街尽头,还有凌家老房子、新房子等多处古建筑。 客家人文融入生活 客家人的文化更多地溶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在古镇上,每个四水归堂式的宅中都住有七八户或十多户人家,大家合住一家大院,有趣味,你家炒什么菜,我一闻便知,他家电视放哪个台,你一听便晓。哪家来了客人,便是大家的客人,上茶敬烟。哪家出了个事,便是大家的事。忙前忙后,众人互亲互敬,互帮互助,和和睦睦,其乐融融。至今,古镇上的人们在婚、丧、娶、嫁时都还要摆 “九大碗” 吃,这都是客家人文的体现。 在金沙江水能开发建设中,古老的楼东将被淹没。一些文物将被搬迁至其他地方重建,一些文物则只能长眠江底。走在楼东古街上,你更能分明体会出什么叫沧海桑田,何为浮云苍狗。 楼东,一个几百年前因“湖广填四川”移民而兴盛的古镇,21世纪初也将因支援国家水电建设而“移民”,成为川南最后的客家文化古镇。

隆昌客家

6



四川南部的隆昌县古称隆桥驿,是客家移民入川后西进北上的重要中转站和川南客家人大本营。驻足隆昌一带的客家人多数来自广东,也有福建和江西客家。隆昌客家文化遗存丰厚,有广东客家会馆南华宫,福建客家会馆天后宫,江西客家会馆万寿宫。在客家人聚居村落,宗祠可见,族谱流传,男女老少仍操客家方言。隆昌城乡还耸立着造型独特、雕刻楹联优美的客家牌坊。如此丰富的客家文化体现,为隆昌县作好文化经济互动的文章准备了良好条件。
1999年开始,隆昌研究客家文化的学者就与县上有关部门结合,作着“打客家牌,振兴隆昌经济”的策划。 20007月,召开隆昌县客家人座谈会;
20017月,又召开客家人招商引资座谈会。这两次会议调动了隆昌客家建设家乡、参与招商引资、振兴隆昌经济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全县客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他们从隆昌石牌坊入手,先肯定客家石牌坊的人文价值,再分析牌坊用材石料——青砂石岩的经济价值,得出了青砂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结论。
2004年,在省客联专家协助下,隆昌“古建筑工艺品公司”在上海博览会找到摊位,展销隆昌石牌坊用材青砂石,与国内外商家签下一批合同。这仅是隆昌把客家文化与经济活动结合、推动招商引资的一个小插曲。目前,隆昌县正在积极挖掘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打造“三古之旅”旅游精品,努力实现建设旅游新县的目标。6


“三古”就是古牌坊、古城堡、古宇湖。古牌坊、古城堡均与客家移民关系密切,古宇湖湖周为客家聚落,客家话的古音终年在湖光山色间回荡。为此,隆昌县成立了打造中国古牌坊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拟每年拨出1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古牌坊景区规划制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包装宣传和旅游人才培训。目前,重庆世源实业公司和展煌实业公司,已与隆昌县政府签订了共同开发古牌坊群风景区的协议,将逐步建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融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4A 级风景名胜区,为隆昌县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增加活力,为建设“工业强县、商贸大县、旅游新县”增辉添彩。
隆昌古湖
隆昌古湖风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古宇庙为主体,由县城石牌坊群、古宇湖圣灯山片区、云顶山片区三个风景区组成,包括“立体史书”石牌坊、“川南明珠”古宇湖、“梦幻奇峰”云顶寨、“石化圣地”圣灯山、西部青石文化城等景点。
景区有峭壁、怪石、瀑布溶洞、寺庙、牌坊等风景名胜。古湖位于隆昌县城西南2公里,在楼峰山与圣灯山之间,湖面5平方公里,湖心水鸭、翠鸟成群,镶嵌着大小岛屿6个,有龟娃山、马头峰、甘泉洞、三墩石、古代人洞穴等景点,湖区培育着各种树木,更显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人神往圣灯山北临古湖,十里松林复盖山顶,为我国最早发现的天然地矿藏地之一山麓昂天岩溶洞,长约2公里,洞内石笋、石乳造型奇特、壮观,金鹅镇北关、南关的明清石牌坊群,6


造型端庄,雕工精细,保存完好,镇南一公里的隆昌河上有高30的洞坎瀑布,吼声震天,称为“鹅洞飞泉”。
隆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古有“隆昌八景”(道观凭眺、鹅洞飞雪、响石余音、乡校留徽、正觉晴云、楼峰耸翠、隆桥夜月、高洞弹琴),今有“三古之旅”(古牌坊、古寨堡、古宇湖)。隆昌古湖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隆昌石牌坊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素有“立体史书”之称隆昌石牌坊现存17座,其中主要的13座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位于巴蜀古驿道隆昌县城南北两端的驿道中央。[牌坊沉淀和蕴涵华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粹,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全国最大的石牌坊群、全国唯一男女同坊、牌坊种类多样、奉旨建造、雕刻精美等特色,与安徽歙县牌坊相媲美20053月,隆昌县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古宇湖为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水库湖面面积5.4平方公里,东西最长7.5公里,南北最宽2公里,最大水深27米,平均水深15米,库容量5600万立方米,湖中岛屿和半岛较多。以湖泊水景、环湖松林、成群野鸭灰鹤为景观特色,春夏赏湖光山色、秋冬观万千水鸟,素有“川南明珠”、“侯鸟乐园”之美誉古宇湖的野生水禽有56


16种,其中有大白鹭、鸬鹚等四川稀有种类,四川省熊猫馆馆长、省鸟类著名专家吴先智评价说:“古宇湖的水禽种类多,数量大,在四川的河湖库塘中是罕见的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十万余只水鸟在湖面飞翔,蔚为壮观,勾勒了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古宇湖距县城仅0.5公里,是成渝地区离城市最近的湖泊,极适宜都市人休闲旅游。
云顶古寨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占地245亩,寨墙总长1640米,墙高7.4米,寨墙宽4.5米,有庄院48座(现存13座),是隆昌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四川乃至西南都具有唯一性云顶寨具有独特的家族文化郭氏家族在云顶寨聚居600多年,生息繁衍,发展成为一个与安徽桐城方家齐名的大家族600年来形成了郭氏家族独特的族规族距,规章制度;演绎了云顶寨内许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成就了郭氏家族工农商学兵的杰出人才。云顶寨具有独特的建筑文化云顶古寨是郭氏家族垒石成墙、筑寨自保的族居地,寨墙规模宏大,高大雄伟,寨楼、炮台、兵棚、马房、仓库、武器库、蓄煤池等一应具备,内容和形式构成上同欧洲的古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国内实属罕见,寨内建筑形式多样,有川南民居、客家民居、徽派民居及中西混合式风格,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评价说:云顶寨的建筑在建筑学上堪称世界少有,是中国传统与近现代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云顶寨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古寨为依托的云顶场被誉为川南民风民俗的活化石集市交易形成了独特神秘的“夜半相聚,鸡鸣则散”的半夜市场,俗称“鬼市”,构成一幅川南6


民风民俗的生动画卷这一民风民俗在全国是唯一的,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探询“鬼市”的神秘。总之,云顶寨以其“万担地主收税院”、40平方公里地主庄园微缩景观、千年民风民俗活化石和独特民俗云顶场“鬼市”而享誉四海。[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搜索天下》栏目,先后到云顶寨拍摄了旅游专题片,并在中央台黄金时段播出,提高了云顶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云顶寨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距离隆昌县城仅19公里,车程仅需20分钟。 与古宇湖襟连而成的圣灯山,有纪念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视察“3?27”炭黑车间的纪念馆,是留下毛泽东一生唯一蹲姿视察记录照片的地方。有水气同井的温泉资源,经初步测定,温泉日产量可达8001000立方米,水温达6070℃,所含对人体有益的矿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医药保健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隆昌盛产青石,为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城市特色,隆昌正在着力打造西部青石文化城。已由四川美术学院瑞地设计室编制完成了隆昌县“青石文化城” 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按照“青石文 化城”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将在城市空间中设置 “城市之门、城市文脉、城市客厅、城市通廊、城市绿地、景观环道、城市金街、地标建筑”八大青石形象要素景观,构架“一座牌坊古镇,一座青石文化广场,两条城市文脉,四座城市之门”的青石文化城西部青石文化城的建设,增添了隆昌旅游的新亮点。

6



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造就了隆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及地方名产。隆昌羊肉汤以其熬制独特、汤鲜味美而闻名。隆昌是世界名兰“隆昌素”的发祥地,“隆昌素”叶姿飘逸,花朵素洁,香气醇正,多次在国际、国内兰展中夺冠,是兰中珍品,世界名兰隆昌也是夏布之乡夏布作为隆昌的民间传统制品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生产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夏布具有透气、结实、抗菌等特点,远销韩国、日本。此外,藤编、陶罐、牛角制品、青石制品也是隆昌的地方名产,深受游客喜爱。

考察参考地点:屏山古镇楼东、隆昌湖
西昌客家 鲜为人知的西昌客家人
宋明
中国民族报200311048
编者按:
1028日,为期3天的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客家人是中国最早自内地迁移至东南一带的中原人士。在魏晋南北朝时,许多中原人士不愿被“胡化”,为秉承汉人的文化和生活传统,一路南下并长期客居。于是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据悉,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将于明年在福建漳州举行。
6



国内许多关于客家人的资料中,四川西昌客家人却没有记载。山彝族自治州州内惟有记载的是会理的客家人,但会理客家人少之又少。居住在西昌黄联关镇周围的西昌客家人可不少。但是少有外人知晓。
在今天的《西昌市志》(1996年版里记载:“市境西 南的南宁区黄联关镇,盐中区中坝乡有一个客家人聚集区……他们主要分布在黄联关镇鹿马村一、二、八组,约500人;石坝村一、二、三、四、五组,约1200人;大德村一、二、三、四、五组,约1000人;东坪村三、四、五组,约1000人,中坝乡大中村,约2000人,共计5000人左右。”西昌客家人分布在今黄联关镇所在地的周围,南北长一二十公里,沿安宁河东岸为多,108国道西攀高速公路和成昆铁路经过其聚居区。
《西昌市志》反映的是前几年并不完全的统计数字,现在人口有增无减,加之当时未把周边乡镇的不少客家人统计入内,难怪今天的西昌客家人说:“现在我们这里的客家人应该有上万人! 和一般的汉族那种故土难离,不愿背井离乡的传统思想观念不同,客家人在我的印象里是最善于迁移,而且充满着开拓和敢闯精神的。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人中客家人特别多就是例证。 那么西昌客家人是从哪里来的?来了多少年?黄联关镇石坝村二社的张友良家里依然保留着族谱。笔者从其族谱里看到,他家原系“福建汀州府上抗县南里田甲住”,“十三世张公讳俊先葬在四川绵州东乡二里沉香堡云盖寺大垮里。祖妣朱孺人葬在四川宁远府西昌县起死6


鹿马山。十四世祖张公讳秀全在广东嘉应长乐县黄埔村生长……卒于道光六年四月初六日寅时告终,葬在西昌县黄连坡巴西大湾揸申山寅向”。族谱记载了21代人,先是在福建汀州,后在广东嘉应长乐县黄埔村,在第13代左右的清末时迁入四川西昌的黄联,至今有100多年时间。石坝村二社以张姓为多,200多人,石坝村其余的姓周、何、杨等客家家族估计也大约在那个时间迁入。
笔者采访了东平村一组66岁的老人赖国明,他说他们家族来自于广东省嘉运州平远县东石乡梨花嘴。据说来的时候赖家只有两兄弟,后来繁衍子孙,到现在已8代。他们这里还有刘、李、杨、邹、张等姓的客家家族。经调查,客家祖先来这里的时间大致相同,想必是与清朝时期政府的移民垦荒有关。
来到这里的主要是福建和广东的客家人,一个家族有一个族长,家族不同的客家人互相通婚。今天因为交往增多,客家人与外面通婚的多了,纯客家人的家庭在减少。
西昌客家人的习俗和建筑与当地区别不大,与其他客家人一样,最显著的特色是语言。“他们一般能说两种方言,对外说西南官话对内说客家话,当地人叫广东土话。他们在西南官话中保存了自己特色的客家话。西昌形成了以城关话作为西昌方言的代表,以小渔村和黄联客家话两个方言为独立方言。”走入这些客家聚居区。听见他们说的就是客家话,据说在这里的中小学校除了上课时间外,孩子们的交谈也多是客家话。
6



西昌客家人的经济收入过去主要以传统的水稻麦子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林果业,主要种植石榴。大德的石榴发展最好,据当地人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这里就开始种植石榴,秋天坐汽车从聚居区里过,满眼都是石榴。石坝村和其他村的石榴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客家人中还有不少在搞汽车客运。西昌客家人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也富了起来。
客家人居住的这片土地据说以前是荒滩,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终于改造成了良田。这里是典型的安宁河谷平原区,因为地势特别低,与河床高矮相差无几,于是常遭水灾,以1998年为最。当时大德倒塌不少房子,今年石坝村又遭遇洪水袭击,也垮了一些土房。可是客家人依然不屈不挠地同大自然作斗争。今天,客家人又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新房,不少人还修起了外面贴瓷砖的楼房。
西昌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和其他的客家人一样,信仰传统的佛教、道教。此外,客家人崇拜祖先,信奉鬼神。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城乡妇女纷纷携带香烛、糕点之类,到各处寺庙“做会”,纪念“观世音菩萨”诞辰、成道和涅榘。
因为以前这里兵荒马乱,他们与外界的客家人交往不多。建国后,因为社会安定了,与外界的客家人有了交往。据说解放初期,这里有几个人到广东和福建,寻找到了祖族。近年来,又有一些香港的客家人来到大德等地寻找客家人。
6



不管怎么说,西昌客家人除了语言,巳与当地人无明显的区别,他们不会像祖先一样的迁徙不止,已经成为安居乐业的西昌人,根已扎在安宁河谷平原。
黄联三绝
一绝 东坪汉代铸币场

黄联关镇民间一般称黄联,其背后东南方一二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坝子,非常大,总面积有20万平方米,这里曾是汉代的一个规模宏大的铸币场。去年1113日至122日,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州博物馆和西昌市文管所对西昌市西昌黄联东坪汉代冶铜铸币遗址再次进行野外发掘。这是继1988年大规模对东坪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后,配合西攀高速公路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坪冶铜遗址的内容。
居住在黄联关镇东坪的人大多是明清时“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及其后代,他们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生活生产的这片土地下总有烧炼过的痕迹,许多人在劳动和修房造屋的时候时常挖到了各种古董。19889月,西昌市文管所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对东坪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了这个汉代冶铜遗址。《汉书·地理志》中“邛都南山产铜”的记载,终于得到证实。
据考证,东坪村这座冶铜遗址,极可能是汉代西南夷地区最大的一座造币厂,货币供应基地。从遗存的数十万吨铜矿渣估算,它至少6


可以冶炼23万吨铜或铸造同量的五铢钱,是汉王朝的一个规模宏大的铸币厂,最热闹的时候,冶炼场起码也有上千人。
从南方丝绸之路上看,先进的冶炼技术已经沿古道进入西南地区,汉代大量的新制货币从古道流向中央政府,西南地区在二千多年前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已经建立,中央政权在西南夷相对稳定。而且,当时从外面进入西南夷地区从事冶炼铸币业的工匠不少。 二绝 黄联土林地质馆
黄联土林一直被人所称道,许多人对其美景赞不绝口,但是我一走入其中,却是另一番感受,我好像走进了沙漠一样,土林没有生机,让人生畏。
黄联土林面积约370多亩,状若云南路南石林,质地却是含钙质的黄土。土林是一种自然造型,黄土和砂岩的胶结层经地表水冲涮与风化而不断下切,形成柱体。其形成年代最远可追溯到距今8000到一亿年的冰河时期。在冰水沉积期,冰水流动带来杂物,形成沙粒砾层,沙粒砾层成岩硬化后,受地壳运动影响,出现裂口或裂缝(地质学上称龟裂),地表水(主要是雨水)沿着裂缝向下渗漏、渗透,日积月累裂口因冲涮而渐渐扩大加深,最后分裂成一个个土墩、土柱,成为今天的土林,因其顶部的沙粒岩系胶质钙结,不易被风化、冲涮,所以多呈蘑菇状。
6



我多次走入土林,看见一排排泥柱裸露,上面有一块牌子,上书“江山多娇”我左看右看,有泥柱的地方寸草不生,就是有几根草,也是焦黄焦黄。在一个土林丛中有一棵树,仅只有小碗粗,最难看的是它的根大多都露了出来,好像人被扒光一样,在烈日下被烤着,看这树我知道它活得很难。像这样的植物在土林里有很多,就像长在沙漠里,吸收水分不易,吸收养分更难。土林里鸟儿也很少,只是间或的有一两只腾空而起。土林里有一条沟,沟里的水在下雨时是黄黄的,久晴的时候还是黄黄的,里面总有许多的泥沙,这里的水土永远在流失着。据资料上说,黄联的瞬间风力曾达到过12级,有点像沙尘暴,大风起时,会带走许多的沙石。在土林,我想起了沙漠,安宁河流域到处都是充满生机,唯有这里是荒凉的,哪里有“江山多娇”的样子? 我记起我读师范校时,地理老师说:“在我们同纬度的地方,大多是沙漠,但是我们这里却是青山绿水,是因为地理与气候的原因形成的。”我也仔细看过地图,确是如此,要不是这里的独特气候与地形,这里可能也是沙漠。我经常经过黄联,但是黄联给我的感觉就是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方。1998年安宁河涨大水,黄联关镇的许多村子灾祸严重,大德村的许多农房倒塌在水里。每年的雨季黄联关镇经常是一片泽国,国道阻断,房屋倒塌。而土林下方的河道里有许多的采砂场,那不是流失的沙石是什么?尽管黄联土林形成的时间久远,而且地域面积小,但是水土流失严重,好像是沙漠化的开始,一点点,慢慢地,这里的青山绿水会变黄,我越想越觉得严重。
6



我当然希望土林不是沙漠化的开始地,据说土林在四川省是首次发现,因而黄联土林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看黄联土林各有心情,看法各异,我倒是希望其他人看土林别像我,别受我的感染,你觉得美就美,你觉得丑就丑。
我觉得土林值得我们一看,不用去沙漠,看一下黄联土林,你可以更直观地知道什么叫水土流失,什么叫风化,什么叫冲涮和地表下切,在这个“地质展览馆”里,可以接受生态环保教育,会更加珍惜我们的青山绿水。
三绝 客家聚集安宁河畔

凉山共有客家人2776户,10947人,主要分布在西昌的黄联关镇和中坝乡。黄联关镇有客家人5960人,主要姓氏有:谢、刘、张、黄、杨、李、钟、吴、蒋、林、周、袁、巫、邹、兰。
客家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客家人是指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有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客家人世代迁徙,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由于战乱、瘟疫、自然灾害造成四川人口锐减,耕地荒废。在清政府实行“招收流民,奖励耕织,永不加赋”的优惠政策鼓励下,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入川。黄联的客家人就是在这次迁移中到的西昌,我从他们的族谱里看到了他们是南方福建等省的客家人迁入黄联的。
6



历经岁月的沧桑,客家人以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的客家人精神将昔日的安宁河荒滩荒山秃岭变成了良田,特别是大德村,近年来石榴规模种植,改造成了石榴之村。而且许多人家经营汽车客运业务,有的一个社就有三四辆中巴车。
黄联关镇的客家人依然像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样,一直说着自己的客家话,外人称其为“广东土话”。
客家话保留了中州音韵,历时千年,至今基本不变。语言是一种最好的凝聚手段。客家居处,多穷乡僻壤,交通阻塞,这是造成语言稳定性的地理环境因素。此外,还有一重要因素,就是客家人历史形成的文化心态,正如客家谚语所云“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把不讲客家话,看成是忘本叛祖行为,所以形成顽强保持乡音的心理驱力。
黄联客家人过去是很封闭的,因为解放前社会动荡,解放后因为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加上文革等原因,黄联客家人的老人记得过去到广东福建寻亲之事并不多。改革开放后,这里的经济迅速发展,思想开放,他们才接触到外面的许多客家人,西攀高速公路建设时黄联来了许多成都龙泉客家建设者,双方一对话,都大吃一惊:“怎么他们说的话和我们的一样?”这让黄联的客家人开了眼界。
6



随着对外面的客家人的了解增多,今天不少黄联客家人也知道了孙中山、朱德、叶剑英、郭沫若、吴作栋、李光耀等也是客家人,黄联的客家人也为这些客家人而骄傲。
近年来,全国客家文化和聚会活动越来越多,四川客家文化研究徐徐启幕。近年来到黄联认亲的客家人越来越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黄联客家人寻根的思想和行为更多了。







横断山脉中的“广东人”---凉山州西昌黄连镇客家"

6



西昌的黄联关

一、
建制

黄联土林

黄联关镇位于西昌市境西南,距西昌城约30公里。东依螺譬山,西濒安宁河,地势东高酉低,由螺譬山北端山麓向安宁河坝倾斜。其南与黄水乡的麻栗沟接壤,北与经久乡青山嘴连界。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1个集镇,6个村,40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90年代初统计,全镇1868户,9529人。其中汉族7798人,彝族1677人,回族50人,白族3人,苗族和傣族各1人,非农业人口664人。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统计,全镇2825户,11362人,其中彝族2189人。
6



黄联关昔名黄连坡,以山坡上多生黄连而得名。清朝末年在黄连老街上设税关,改称黄连关。民国时称南宁乡。民国25 (1936起为普格区区署驻地。建国初划为范家、黄连、陈所3个乡。1952年,称黄连乡,属南宁区,并为南宁区区公所驻地。1958年名黄联公社。 1962年撤社复区,划出原黄水、阿七两乡辖区,仍名黄联公社,也称黄联街。1984年撤社建乡称黄联乡。1985年分乡建镇。1986年撤西昌县并入西昌市,改属西昌市。同年9月撤乡并镇,1993撤区并镇称今名。
黄联关镇是西昌通往德昌、会理之交通要道。民国时期即是过往商旅行人及马帮的食宿站。民国31 (1942西 ( (公路通车,更为西昌南下之要冲。建国后因安宁河河床东移,及108公路、成昆铁路占地等,自70年代起,在老街以东另建新街,即今镇政府所在的土林街。国道108线和成昆铁路从老街两侧通过。街边108线西侧的安宁河边有机动渡船 (枯水期有便桥通往河对岸的中坝乡和佑君镇 (原河西镇
二、广东人
按照黄联关当地普通老百姓的说法,除了周围的彝族和回族而外,黄联有三种人,即”广东人”、”保十三”和”世外人”。”世外人”属于外来插入者,也为数甚少,故可以略去,所以大体上说,黄联只有 “广东”和”保十三”两种人。
6



黄联 “广东人”均不知 “客家”一词,似乎也从未使用过 “客家”这个称谓。只知用 “广东话”说 “有客来”为 you ha”。”广东人”或简称 “广东”既是黄联 “广东人”的自称也是他称。在交谈场合申,当地人说到”广东人”实际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说 “广东话”的那部分人,一是指根根是从广东迁来的人。因此需要区别说话者具体所指 ( “广东人”均指客属。大概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发现当地的”广东话”与真正的广东话即广府话区别甚大,故又出现了”假广东”或 “土广东”的称谓。也有少数人知道了”客家”这一称谓。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崔荣昌于80年代及90年代初在黄联作过客方言调查。了解了黄联客家方言的分布和语音情况。新编《西昌市志》对黄联说客家话的人数及分布,也作了如下概略的介绍:黄联关客家人对外说西南官话,对内说客家话。说客家话人数,在黄联所辖鹿马村第128组,约有500人,石坝村第12345组,约有 1200人,大德村第12345组,约有1000人,东坪村第345组,约有1000人,此外,在中坝乡大申村还有约2000人,共计6000人左右。
80 年代中期以后,黄联关镇建置作了新的调整,从石坝和大德分出部分建置了新镇村,现辖鹿马 (10个村民组石坝 (6村民组、新镇 (6个村民组、东坪 (4个村民组、大德 (8个村民组、哈? (7个村民组6个行政村。据笔者调查,黄 “广东人”集中在鹿马、石坝、新镇、东坪、大德5个村,哈土6


为彝族村。主要分布在鹿马村第128组,石坝村第123456组,新镇村第1 23组,东坪村第1234组,大德村123458组。以上末包含个别组如大德7组有31户谢姓虽大多巴不说 “广东话”,但根根是 “广东人”。
笔者考察期间正值开展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黄联关镇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如下表: 最新统计数据和当地人提供的估计来计算,黄联 “广东人”(括不说广东话的 在鹿马村有1000人,石坝村有1569人,新镇村有800人,东坪村有906人,大德村有1120人,共计5395人。 此外,在黄联关镇毗联的安宁河西岸属申坝乡地界,还有两个 “广东人”聚居村,即中坝乡的大中村和大树村,”广东人”数估计约有4000人,其中大树村约2000人,大多已不说 “广东话”,一部分已不会说 “广东话”。按上述统计,西昌黄联一带 (含中坝乡的客家人总数共有近万人。
黄联 广东人”的分布,以聚居安宁河河坝地带为特点。黄联 广东人”所居大体东以螺譬山脚坡地为界,西以安宁河为界,沿安宁河呈条带状分布,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中坝乡大中村和大树村也呈条带状座落与安宁河西河坝地带,与黄联各村隔河相望。
三、姓氏
6



据户口登记,黄联关镇共有84个汉姓,其中,”广东人”所占姓氏大约有如下20几个:刘、黄、张、谢、林、蒋、李、周、袁、巫、骆、杨、兰、朱、叶、邹、邓、钟、赖、曾、罗、余、欧、王、吴、赵、陈等。在这20几个姓中,”广东人”占90%以上甚至占100%姓氏有:刘、黄、张、谢、蒋、周、袁、巫、骆、兰、叶、邹、钟、赖、曾、欧等。
19987月登记的户籍薄统计,黄联” 广东”姓氏中在百户以上的有:刘姓,165;黄姓,130;张姓,129;谢姓,124;林姓,108户。50户以上的有:蒋姓,94;周姓, 68;袁姓,62;巫姓,58;骆姓,56;杨姓,50户。10户以40户以下者 (多少排列:兰、朱、李、叶、邹、邓、钟、赖、曾、王、罗、余、陈、赵、吴等姓。按平均每户4口人计算,刘、黄、张、谢、林、蒋,6大姓人口共计有3000人,占黄联 “广东人”·总数的一半以上。
四、源流
以下是黄联”广东人”各姓氏来源,分别依据于家谱、神拿、墓碑记载和口碑传承。石坝、新镇黄姓:来自”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老虎狮子口”。十六世祖 “乾隆二十三年孟正月初八日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老虎狮子口人氏,起程迁移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黄连坡立业黄晋成,大中坝立业黄燕成。至今己传九代”。 东坪黄姓:来自”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犁头约上下黄村”。”全从世于广东惠州府龙川县犁头约上下黄村老屋里居住,于嘉庆九年甲子岁九月二十日吉时携家从去西川”。至今已传八代。
6



刘姓:来自”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刘家大川时间大约在1790年前后,至今己传十代。东坪2组张姓:据口碑,与石坝2组张姓同宗,来自”广东省长乐县大堰塘犁铧嘴”石坝2组张姓由东坪迁出。
谢姓:来自”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东坑之祠”。谢家迁川时间当1780年前后。至今已传九代。
林姓:来自”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西林坝 (大坟堆竹子市犁锥嘴林家堡”。石坝6组林世祥 (76家神拿上书:”祖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西林坝竹子市泥华嘴林家堡起祖林相友”。至今己传十代。
骆姓:来自”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犁头嘴”。”乾隆四十年迁至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黄连坡”。至今已传九代。
蒋姓:来自”广东省长乐县13甲”。

黄联除上述姓以外,其他 “广东人”姓氏如周、袁、巫、杨、兰等,其源流尚待进一步调查了解

考察参考地点:凉山州西昌黄联镇
6





东山客家文化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
洛带镇张氏是该镇第二大姓,有1600余人。入粤始祖张清贵和张参。张参后裔于明嘉靖2年(1523年)迁龙川县。入川始祖张汝山,清康熙45年(1706年)生于龙川县庄头村了髻约仁里围(一说6


为头仁里,应为对仁里的不同称呼)。其父张问能在其携母迁川前于龙川县庄头村眉寨恼告终。入川后初寓居成都金子山,公“为樵夫,负木进城不惮劳瘁”, “母则机声夜月纺绩不懈”。汝山终于洛带镇石牛司,葬在简阳县贾家场徐家山。 十陵镇张氏为该镇客家首姓,2000多人,共三支。其中石灵村入川始祖张允发,生于康熙6年,原系广东惠州府河源县蓝溪约人。今约有后裔300人。
朱氏有后裔1700余人,千弓村和大梁村是主要聚居地。入川前,该支朱氏经历了由福建至江西,从江西再迁广东惠州府连平州麻陂约长吉二图双岑约径头墩,入粤始祖为法开公。在粤繁衍了7代,至八世祖子云公上川。子云公生于康熙34年(1695年),16岁由粤上川贸易,“初寓川北,得利甚微。后娶丁妣内助,由是移居成都华阳邑东外西河场朱家大岭(即今大梁村),创置田园千有余顷”。 熊氏主居于石灵村6组,余为千弓村和太平村,约有后裔100人。入川始祖喜坤、喜辉、喜昌之子,即连凤、连高、连海等。喜坤公顺6年(1649年)生于广东惠州府连平州田蓆约枫树塘,卒年不详。其子连凤昆季入川,迁葬重庆府江津县。
义和镇钟氏,为该镇第一客家大姓,有龙川人后裔约1000人。分布在西江村、回龙村、长梁村等。其中一支族谱记载:先祖自福建汀州府白虎村迁广东龙川县立籍。另一支谱牒载:先祖于康熙311692年),从广东龙川县上川,先至三台县庙子沟定居,陈祖妣即葬于此,后转义和镇西江村深沟子。入川始祖朝璧公,生于明崇祯6


14年(1641年?),卒于康熙31年,并葬于深沟子。至今已有13代。 王氏聚居于洪福村,约500余。入川始祖正光公,广东惠州府和平县热水塘人士,康熙52年(1713年)生。12岁上川徙义合镇孙家嘴落业,卒于1775年。妣吴氏、张氏,至今已有11代。 西平镇何氏居住于鹿角村456组,约100多人。谱牒载:始祖大郎公原居安徽庐州府庐江县,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生,后以进士选任福建宁化县令,任满后留居石壁村。后唐明宗元年(926年)到梅州开基,后子孙散居和平等县。入川始祖为成玉、成佩兄弟2人,次子龙玉、三子君玉仍居粤东。迁徙经过:先迁江西龙泉县居30余年。“至康熙58年,父子兄弟相商,方由江西来四川成都府所属之简州义七甲香炉山(今属天平村)立业。”成玉生于康熙151676年),上川时已经43岁,卒于74岁。后于妣合葬于简州仁善乡周家场金龙山师娘庙侧。另据同谱记载,上川后兄弟俩先落业于西平香炉山,以后成玉公之后瑞蓭公才迁居箄县,余仍居西平。至今两地之间的何氏仍保持着密切来往,每年春秋两季共同上坟祭祖。玉、佩玉后裔于乾隆51年(1786年),返回江西龙泉县,将祖妣金骸迁回四川,于乾隆53年改葬于黄土镇深沟子。 曾氏阙家村67组的曾氏是该镇最大的一支,超过250人。入川始祖为维龙、维高和维元兄弟三人,本支系维元之后。维元原居和平县葛藤湾俐头洞,生于康熙43年(1704年),入川时仅9岁,故于6


1767年,葬简州老君桥。妣刘氏,享寿84岁。生前有六子。至今繁衍了11代。
长安镇罗氏主要分布在石碾村,有后裔200多人。谱牒记载:罗氏出于祝融之后,妘姓,封国于罗,食采宣城(今安徽芜湖)其后,以为氏。王莽时,为避乱,先祖臣恭公引家眷而从居河南汝宁府罗山县,历有数代。唐僖宗之末,因黄巢起义,景新公,“折从于江西虔州虔化县,即今赣州府太平乡是也”。后转福建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立德成家,书香继世”。“元末明始,洪德公九妻十八子,有因冠而迁于江南者,有避乱而从居于湖广陕西者”。继后,由闽入粤,迁广东惠州府永安县乌石约大陂甲龙树堂里。清初由永安上川。入川始祖罗玉钦。至今已历12代。 万兴乡林氏总人数约500余人。族谱记载:林氏由闽入粤后历经至地十一代始迁川。经过为:康熙年间梓吉公56岁时妣李氏病故,遗下茂海、茂源、茂仁、茂山、茂良、茂伟、茂兴七子。时“大者已20多岁,小者10来岁…茂海公等人,遥闻川省出产丰富,便与伯叔同议,大约于康熙59年(1720年),由茂海公先来川探视,在万兴场大湾居住,耕耘为生。稍有积攒,即回粤迎诸弟入川”。至雍正7年(1729年),弟兄7人同议,重返广东永安县龙窝中溪埔,将祖父林九青、妣陈氏的骨灰及父母的金骸取出,带回万兴场大湾村安葬。至今繁衍12代。该族保存的蒸尝碑是万兴重要的客家文物。 同安镇江氏主要分布在红星、柏树、上平和五星村,500余人,另在广汉、什邡、新都等亦有同宗分布。谱载:江姓先祖本系颛臾玄6


孙。秦代,避乱于江淮等地,指江为姓,而得“江”姓。宋代时分成三大房,后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村和永定县南里。明代时入粤,迁于广东大埔,继迁永安县成为当地世族。入川始祖为海清、玉清、盈清兄弟三人。经过为:清康熙时,两广大饥,草叶树皮皆食尽,日死者无数,死尸积道上如丘(按,此系传闻,不足为凭)。而广东濒海,民性刚毅喜远游,故当是时,皆相属出外焉。西蜀之地,沃野千里,仓廪殷实,居民豪富。自清季受张献忠蹂躏…斯时清方收入版图,而数百里无人烟。清廷一面徙湖广囚犯于彼耕种,一面诏两广居民,自愿入蜀者弗禁。故当是时,两广(移民)皆相属入蜀焉。斯时,吾祖海、玉、盈清公等,亦随之入蜀。因无资斧,路上停留多、前进缓,至蜀时已无无主之田而归不得。公等忍苦耐劳为人佣工,勤俭异常。稍有余资则佃业于金堂县牛头庙附近”。不久三人专程返粤,将父亲金骸迁川,其母赖氏也随同上川。
该镇另有一支江氏,先祖系自福建宁化石壁村,迁居连城。南宋末年在江西参与文天祥抗元,兵败后赴水而死,其子乃定居江西饶州,后迁广东惠州府永安县。清初时上川。入川始祖为玉琦公,生于康熙51年(1712年),“自幼来川,丙子年买业于简州义和乡义七甲地名一碗水石门坎下。辛卯年回广东,迎20世祖孟也公考妣三骸葬于业内。”
同安镇叶氏聚居于草坪村,有后裔600余人。谱牒载:叶氏发源于河南南阳,迁徙路线为:南阳—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入粤始祖为封川公,落业于广东程乡,后分迁至肇庆,归善,和平和龙川等6


地,清初约雍正年间入川。入川始祖廷凤公。乾隆25,凤公弥留之际,嘱其三子曰:我本居广东和平县七甲里上凌。
文安镇在今成都东山客家姓氏排名中,和平白氏约在1520之间。尊祥贵公为入粤始祖,最早入川者为祥贵公的第九世孙日康公,康熙48年(1709年,一说为康熙58年即1719年)入川,历雍正、乾隆,先后迁入的支系达五六十支,且多系“其”字辈。入川后散步在成都东山以文安、福洪、长安、黄土为主的十余个乡镇,大分散小聚居,总人数约有5000人。文安镇内的白氏大多居住在白家坝。和其他东山客家姓氏不同的是,他们都来自 和平县,皆为祥贵公之后,字辈排行统一至今未乱。这在东山客家姓氏中甚为罕见。
黄氏土门村为主要聚居地。谱载:该姓均系宋代福建宁化石壁村黄峭公之后。峭公晚年作诗鼓励诸子各建其业立志四方,诗曰: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旦夕莫忘亲民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保佑,三尺男儿总炽昌。其后分为两支,一支迁江西石城,一支迁广东惠州府龙川县。本支原居龙川县宁(一说“宇”)仁都太和甲田心约老屋,祖公曰九盛,妣余氏。生子成昌,成韬,成韬即为该支入川始祖。黄成韬,妻邹氏,娘家人于康熙末雍正初先已入川,贩货于广东四川之间。“称蜀川田膏土沃,地广人稀,岁又丰稔”黄氏夫妇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携一子一女上川,抵达简州镇子场(今成都龙泉区洛带镇)附近。三年后迁居于谭家沟学堂湾(今同兴镇郑家村),最终落业于福洪乡6


解放村奚木沟,佃耕并作广货生意,遂兴家立业,建有宗祠一座。后裔聚居于福洪、文安、长安、青泉等乡镇。 木兰乡黄氏为该镇第2大姓,总人数3000人。入川始祖黄开来,原居广东龙川。黄开来于康熙末年上川,直徙于今木兰乡长林村7落业,后死葬于此。其乾隆间刻立的墓碑尚存。后裔主要散布于木兰及其周边乡镇,长林村的村名亦因其祖屋后原有一茂密的长林盘而得名。 罗氏人数约100多人,入川始祖如乃公。谱载:汉景帝时,迁江西豫章,唐僖宗迁福建宁化葛藤坳紫源洞居焉。至宋元之际由宁化迁广东龙川县图七甲铁场约金玩口,入粤始祖谷贤公。后又迁兴宁,子孙散居广东和平,潮州,博罗,归善等地。如乃公于康熙至雍正年间自龙川直徙今木兰乡。 大面镇史氏今有后裔数十人。谱载:该支系出南京,迁广东繁衍十世,先居长乐,后迁龙川县梅岗。入川始祖十世祖君益公,生于康23年(1684年)。入川时间约康熙至雍正年间,最早落居地在内江,且当地至今有史氏后裔,至十四世祖学达公前,已迁至今西平镇牛车堰。 西河镇邹氏该姓为西河客家第六大姓,有后裔1200人,主要聚居在两河村邹家坝和上游村。谱载:该姓发祥于邹县,后南迁至江西宜春,再迁吉水文江。明洪武4年(1371年)迁至广东龙川落业,居石镇松树街。康熙31371年)又转江西定居。康熙231684年)由江西入湖南,复迁广东龙川。康熙51年(1711年)由龙川县6


入川。入川始祖希齐公。上川后“初居西河场牛车堰…缔造经营,备尝艰辛。数年后置业于四川成都府华阳县西江河西河场侧(今邹家坝),开垦田园数百亩,鼎建祖祠数十余间”。 平安镇王氏该姓名列平安客家十大姓之一,具体人数不详。除平安镇外,龙泉,西河,大面,洛带等镇均有分布。谱载:原居广东惠州府和平县热水洞,清初上川,上川始祖为14世祖之妣杨氏。上川时(约乾隆20年间)仅有一子朝守公。朝守公生于康熙51年(1712年)。 青龙乡钟氏有后裔1600人。谱载:该支钟姓发祥于河南颖川郡。29世祖酉公时,迁江南,再迁江西赣州。至31世祖贤公时又由江西迁福建,又迁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康熙初年,允彩公携子迁江西吉安龙泉县居住40余年,允彩公卒于当地。其子于康熙59年(1720年)迁川,定居于青龙。数年后返江西取允彩公金骸葬四川。
圣灯乡谢氏该姓为圣灯客家第5大姓,约有3000人。谱载:入川始祖子越公。生于康熙6年,康熙57年(1792年)上川。初寓简州西乡坝,或农,或商。勤劳十余年间,储蓄愈丰,丁口愈盛,乃量给佛嗣资财,(乾隆2年)俾安居简邑,而另买华阳大坟包侧田土120亩,1院,徙而家焉。逾年公卒,上珍公继志述事,半读半耕,家声愈丕振。 冯氏康熙年间从广东龙川上川。具体情况不详。
保和乡主要集中在天鹅村,团结村和东桂村。入川始祖子盛和子昌公。谱载:子盛字永非,妣廖氏。雍正乙巳岁116日,率子孙6


从广东和平县利头大浦甲起迁,越雍正4316日,至四川华阳县东门外落居。同时上川的有成勇公。康熙55年生于广东和平,迁川时年方10岁。
三圣乡王氏是三圣客家大姓。人数不详。其中,号称客家花卉世家的王家元所在支系是三圣专业花卉种植的鼻祖和专家,三圣乡之所以成为四川有名的花果之乡,该系功不可没。谱载:入川前居广东省惠州府河源县乐湖溪五甲小地名邓村中心屋。入川始祖为祖礼公之妣吴氏(生于康熙22年即1683年),礼公在粤去世数年后,吴氏携子孙(于乾隆27年前)迁居今龙泉驿区洛带镇山内,继迁成都华邑东门外潘家沟,又移双流县陈家祠当门中和场陆家桥下侧贾家坡,季子沟和簇桥马厂,迁徙无常,耕读为本。 日新镇何氏系日新客家大姓,人数不详。最大支系在东升村境内。谱载:何氏始祖全公于宋乾德2年迁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至第8世孙迁广东程乡,至第11世孙迁龙川鳌坑,至第22世孙如富公时,于康20年即1681年自广东龙川移江西吉安。如富公次子江贤公为上川始祖,康熙56年即1717年落业于潼川府,后转金堂县康家渡邓家营居焉。以后又分迁日新,龙王和石板滩等乡镇。
泰兴镇马氏主居于梨园村,人数约300人。 谱载:马氏先祖自中原迁福建后,在闽传了8世,元代迁广东潮州府长乐县,后迁永安县。至鼎源公时由广东省惠州府永安县麻竹洞上川,一行20余人落居于今合兴镇。入川时间约在雍正末至乾隆初。

6



洛带会馆群 一部浓缩的客家历史

洛带会馆建筑群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



6




洛带镇上的“醒酒柱”
6




洛带的“鸡公车”
6




洛带的“石墨”
洛带镇,该会馆建筑群由广东、湖广、江西、川北四大会馆组成,分别始建于清乾隆、同治年间。洛带会馆建筑群在我省是保存最完好的会馆建筑群,其中广东会馆在全国也属保存最好的会馆之一。
寓意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明末清初,四川因战乱、灾荒而人烟稀少。统治者为鼓励移民入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运动,持续时间达一百多年。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入川落籍的客家人以会馆为中心,是客家同乡聚会议事和祭祀的重要中心,是移民们的栖息地。
6



客家会馆大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坐北朝南,寓意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入门楼为戏楼,也有将戏楼设于内院,两侧多为两层厢房,中为大坝,这是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既独成章节,又与正堂紧密相连,其中建筑特色较典型的广东会馆,内中三重大殿依次排列,殿内设浑圆巨型木柱,十分庄重,正殿粤王楼,大厅内柱林立密布,排列有序,两侧梯道狭窄陡峭,登至16米高的顶楼,向北俯瞰古镇全景,向南眺望群山,一览无遗。
洛带古镇四大会馆生动演绎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广东会馆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少有;江西会馆在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方面都颇有价值;湖广会馆较完整地反映了湖广移民的艰苦创业和社会生活;川北会馆则集中反映了川北移民的社会生活,尚存的万年台,是成都地区会馆建筑中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 四大会馆错位发展提升内涵
“要保护好国家级文物,我们将首先对会馆群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洛带镇党委书记陈音告诉记者,广东会馆旁,与古镇风貌不相符合的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将为此让路,进行整体搬迁,在医院的几十亩旧址上,将配套建设广东食府,以及客家风味浓郁的乡村会所,做足广东客家人的文化;江西会馆则将集中反映“江西老表”的文化元素。
6



与此同时,该镇已邀请省社科院客家学术研究中心的专家踏勘洛带,深入挖掘包括会馆群在内的客家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启动文化再现工程。“保存完好的会馆群,将成为文化再现工程的重要载体,四大会馆将错位发展,从服饰、美食等方面生动演绎丰富的客家文化,让游客一来到古镇,一进入会馆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甚至能参与体验。
据透露,距离江西会馆不远处的一块面积上百亩的土地上,还将承接成都市一批古院落的搬迁,“在古建筑纷纷聚集的同时,我们将引导古镇业态进一步调整。”陈音说,古镇旁的黄家河也将进行整治,从而让古镇核心区内实现全水系,达到街边间水的效果。

洛带客家泼水节


6



金堂客家庄园建筑——“曾家寨子”

清康熙年间从广东移民入蜀落业金堂的曾氏客家人,经过艰苦创业后致富,在姚渡乡(今属成都市青白江区)、秀水乡营建了宏伟的客家庄园共四个,现今八十岁高龄的曾氏后代曾淦修回忆,并绘制了曾家寨旧貌图,实为可贵。 1 金堂姚渡乡“曾家寨子”
姚渡乡有三个毗连的客家庄园曾家寨子:“曾氏老寨”“曾氏上新寨”、和“曾氏下新寨”,都是宏伟的民居建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氏族人让出老、上、下三寨供内迁四川的山西铭贤学堂办学,并在战时发展成为铭贤学院,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人才,曾家寨子闻名海内外。
①曾氏老寨
这是清康熙年间从广东移民四川落业于金堂姚度乡的曾氏后代曾秀清营建的。积银数万两,自嘉庆年间备料,道光十年1830年)开始修造,时有停工,直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落成。共修造基地达四十亩,房间多达数百间,为曾氏子孙建造了宏伟基业。岁月沧桑,曾家寨民居多已破损。
从曾淦修所绘制的记忆中的《老寨全貌》来看,曾家寨外有一大池堂,中建有大木桥通向寨门。寨门为城门,牌楼式建筑,在四十亩宽的寨子四角建有“四点金”的雕楼,寨内后部建有一大型方楼(三层),中部为“五房共有”的许6


多公房。各房均有自己的居室,有围墙,又互相通行。寨内有粉房、磨房、猪舍鸡棚、厨房、仓库等设施。
②曾氏下新寨
据曾淦修回忆:“此屋建于清代咸丰壹年间,为家政公亲手策划,立建屋基,分左右两宅紧相连,新屋美丽而壮观,前有荷塘围护,四周种植古柏千株,成千白鹭栖息林间,远观宅第翠柏树枝挂满珍珠,更加美丽。
③曾氏上新寨
据曾淦修回忆:“此宅同治十年开建,十三年建成,基地二十亩。因四房述经堂尚无府第系建。此宅新屋落成辉煌壮观,堪称一乡之美。斯屋当中四栋,为述经堂三房共有……清末民初均聚于此宅。”
2.金堂秀水乡曾家老寨子
秀水乡曾家老寨子,在该乡金水坝(今前峰大队),已残破。建于咸丰年间。占地60亩,为四个寨子中占地面积之最。寨外有水沟、石栏杆环绕,寨之四角有城垛。一进寨有镀金石狮一对,进寨门有一巨大石屏风,约15.6平方米,进入后有6个圆拱门,通往六房居室庭院。主人曾家榜于咸丰年间被封为武功大将,寨中挂有武功大将的金字匾牌。该寨为木石结构,寨内房屋雕梁画栋,木门窗上刻有“七十二孝”、“岳母刺字”等图案,工艺精美,屋瓦为黄绿彩釉瓦。整个建筑艺术价值高。
6



此外,川西客家民居的小型建筑,一般为“二堂屋“结构,在成都郊区的龙泉驿东五乡保留有这种建筑,正房3间,左右厢房各有1间,下堂屋(兼门厅)及左右房间3间,中为天井,在这里称这种结构为“硬八间”。在四川的一些客家民居中多可见到。由于经济和人丁的发展,这种3间上堂屋的结构,增加上堂屋的左右房间为各5间,这样正房成了11间。
四川新都客家丧俗——“点主”仪式

成都东郊的台地和浅山,被称为“东山”,这里有着四川境内最大的客家聚落。客家人由东向北连续而集中地分布在龙泉驿区及与之接壤的成都市成华区、锦江区、新都区、青白江区与金堂县。新都客家人大抵在清初康乾年间进入四川。他们远离故土来到四川,300年来依然执着地恪守着“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至今仍保留着客家的语言和风俗。在风俗方面,尤以丧葬习俗最为隆重、深具特色。除了捡金(即二次葬外,点主仪式也是丧葬习俗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神主也简称“主”,本是古时为已死的君主、诸侯作的牌位。如《谷梁传·文公二年》:“丁丑,作僖公主。”范宁《集解》为:“为僖公庙作主也。主,盖神之所凭依,其状正方,穿中央达四方。天子长尺二寸,诸侯长一尺。”此俗后代沿袭至今。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记载:建武二6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精选】四川客家文化-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