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中语文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间:2020-06-12 14:44:15    下载该word文档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歌表达情感的主要方法和特色。

3、在鉴赏活动中,培养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

【课时要求】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又到岁末,即将与2018告别。再回首,有些背影已走远,再回首,有些记忆却依旧清晰。今天,让我们跟随徐志摩一起,再回首那段难忘的康桥岁月。请大家翻开课本。(展示并宣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1、出声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自由诵读——熟悉、感知课文

学生个人诵读——订正字音

齐读——读出节奏

2、谈一谈自己的初读感受

结合学生发言,实时在下面几个问题上进行深化引导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美:是看起来美,还是读起来美?——意象之美(绘画美)和音乐美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情感惆怅:情感是单一的吗?有没有变化?——复杂变化的情感

d05806a91d1fe4875a3b01149d08d6b3.png总结并板书:同学们一下就抓住了诗歌最重要的元素“意象”与“情感”,感受到了这篇诗歌的“三美”,也对徐志摩的浪漫自由、情感充沛的诗歌风格有所感受。

三、品读鉴赏

品读诗歌的24节,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这些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和词语表达出来的?

探究与表达

结合学生发言,实时在下面几个问题上进行深化引导

1、第2节: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荡漾”是水波起伏的样子。在诗中用这个词来写内心活动,你能理解吗?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你有过这种心理感受吗?

该怎样读出这种感受呢?

2、第3节: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 “柔波里”能激发你哪些联想?比如老师就特别觉得像“母亲的怀抱里”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情感加强了,声音又不能大,该怎样读呢?

3、第4节: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写得是清泉啊,怎么说不是呢?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呢?

d05806a91d1fe4875a3b01149d08d6b3.png这一节重点表现的词是什么?——梦

289b460b6f36c7bbc07754bd0bc0403b.png什么样的梦呢?——爱情之梦、理想之梦、美与自由之梦

四、美读抒情

5节是回忆的终结,第6节是离别的起航,这两节作者的情感变化巨大。请体味情感变化,并试着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

有情感的诵读

根据学生诵读情况,在以下几处进行指导或者点评表扬

1、“漫溯”:“漫”自由地,“溯”逆流而上。在回忆中充分地享受那份曾经的美好,流连忘返。读出幸福感。

2、“星辉斑斓”“放歌”:星辉斑斓是热烈的,诗人的情绪更是热烈的。

3、“沉默”“沉默”:复叹式的表达,强化了情绪的低落与哀伤。读的时候应有扬抑变化。

五、拓展深化——每个人的康桥

再回首,是否梦回过你自己的康桥呢?可能是某个地方,某个时间,也可能是某个人。那里有过你的幸福,你的青春,你的追求,或者你的遗憾。我们不时地轻轻走进这段回忆,又悄悄地与它告别。而这份告别,我们知道,并不是忘记,而是把这一切深埋在心底,成为不能忘怀的记忆。如果必须要离开,那就在“离开”之前,道一声珍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读一读第1节与第7节,感受作者不同的心境。里面多了一份“珍重”

六、在音乐伴奏中齐读课文,下课

七、作业:背诵诗歌

《再别康桥》学情分析

按照文学四环节理论,读者一环是至关重要的,假设没有读者的阅读,所谓作品只是一堆白纸铅字而已。所以,可以认为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了作品的创作。

任教班级是普通高中高一的普通班,学生语文基础一般,高一以来对现代诗歌鲜有学习。本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第一首现代诗,因此,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以意象体验为主体。就可以让学生开始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多方面感受体悟诗歌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另外,《再别康桥》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课堂设计以诵读为主要手段,通过诵读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课堂效果分析

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这节课的课堂效果: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实现

1、学习目标表述简明、准确、具体,可落实性强。

2、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对目标有诠释,有回扣。

3、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二、课堂环节设置及效果

1、课堂环节较为紧凑,时间调控基本合理,深化引导略显不足。

2、能够体现教师释疑过程,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且有适当的拓宽和延伸。

4、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适时调控。有指导, 有要求,有规范。

5、课堂生成效果较好,学生朗诵的提升是课堂效果的直观反馈。

6、板书设计全面、条理,但不够精炼。

三、学生活动及表现

1、能够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生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

2、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学习问题,乐于交流分享成绩。

3、先自主后讨论,不自学不讨论,学生合作有效度

4、课堂气氛宽松,师生精神饱满,能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参与发言人数不够广。

四、教师素养及表现

1、教学心理素质好,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庄重, 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2、课堂评价适时恰当,及时、能做到有指导性。但多样性不足,引导不够深入。

五、其他

1、能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2、运用课堂助手及时反馈学生课堂表现。

《再别康桥》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极具徐志摩个人特色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从整体上看,《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首先,诗歌意象丰富并且富有特色。钱钟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可见意象在诗歌建构中地位的重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素以情思和意境之美为人称道。作为抒情言志和意境构筑的基本元素,诗中的意象多姿多彩,韵味无穷。引导学生把诗中诸多意象进行品味解读,力图窥砖瓦成色而识楼宇之美

其次,诗歌情感细腻错落。纵观整首诗,诗人的情感由重回康桥时的轻柔、缠绵,到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深深眷恋,到追忆过去留学时彩虹般的梦的幸福的沉浸和兴高采烈,再到回到现实时的悲喜交集,最后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一波三折,把诗人重回康桥的由喜到悲、由无奈到自我开脱的情感变化的轨迹生动逼真地抒写了出来。读来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正是这首诗之所以传唱不衰,产生长久艺术魅力的原因之所在。

再次,诗歌郎朗上口,错落有致。就像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节奏舒缓流畅,和谐自然,伴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跳跃,旋律优美柔和,轻盈委婉而略带忧伤,拨动着广大读者的心弦,呈现出音乐美的特征。

《再别康桥》预习导学案

一、反复朗读,试着标出本文的韵脚与节奏,体会它的音乐美。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 榆阴( 沉淀( 长篙(

漫溯( 满载( 斑斓( 笙萧(

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④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有着严谨的学风与校风,但也是当时英国浪漫主义

、资料拓展—徐志摩与康桥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有着严谨的学风与校风,但也是当时英国浪漫主义诗派的发源地。进人康桥大学以后,特别生的身份使徐志摩能够自由地涉猎所喜欢的文学作品,广泛结交当时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为英国的诗歌,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所深深吸引。他对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推崇备至,那些浪漫主义的诗人和追求自由的学者们开启了他满溢性灵的心扉。他折服于罗素的为美和崇高而战的自由观,为他“从主宰我们外部生活反复无常的暴虐中,存有心灵的自由”的精神所震撼;华兹华斯、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影响在他的诗中并不少见;与狄更斯、傅来文、威尔斯的交往中给了他启迪性的影响;还有那位富有“粹极的灵彻性”的曼殊菲尔的“二十分不死的时间”的交谈,使他觉得自己的性灵被更大的人格解化,直达心灵底里,洗涤着窒碍自己性灵的俗累。于是“尽管徐志摩在身体上、思想上、感情上,好动不好静,海内外奔波„云游,但是一落到英国、英国的十九世纪浪漫派诗境,他的思想感情发而为诗,就从没有能超出这个笼子。”

康桥深厚的文化与那条浪漫主义象征的康河,点化了徐志摩的悟性,开启了他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使他的人生骤然发生了转折,从此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从事实业的商人,多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因而,康桥凝聚为结,成了他“诗化生活的伊甸园”。“康桥情结”也就奠定了他社会政治理想的基础,成为他其后人生道路抉择的重要思想基因。  

更让人惊异的是,诗,无论新旧,在二十四岁月以前未曾试过笔的徐志摩,在康桥,诗情却“像洪水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6]”,至多经过“那半年”,“写了很多”。一九二零年由美国转赴英国,二二年秋回国,二四年就集成了《志摩的诗》,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再别康桥》课后反思

徐志摩翩若惊鸿的一生和他那轻柔飘逸的诗歌创作、单纯执着的赤子般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魅力的关注点。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之一。他遵奉闻一多先生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并且身体力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美诗章。《再别康桥》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文字清雅秀丽、音律和谐轻柔、余韵悠扬、结构均齐、心理描绘细腻温存、意象富含张力,充分体现出了诗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回顾本课教学,总结如下:

一、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

这节课,以体悟诗歌情感表达特点与方式为目的,把体会意象特点与情感发展作为语文活动的载体,把想象与表达作为重点能力训练,把感悟诗歌之美作为审美提升,把诵读作为主要的感悟表达手段。由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到“深入探究”鉴赏分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 主问题明确,问题引导,紧扣文本进行探究鉴赏。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抓住重点意象进行品读,在品读中感受情感,在情感之中发声诵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有拓展但不旁骛,紧扣文本进行鉴赏分析。学生回答要求言之有据,回归文字,体现语文味。

三、 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课堂气氛活跃。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课堂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是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大忌,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我主要做到了:设置了层进式教学指导,具体来说,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自由的表达,教师在学生的表达之上捕捉重点与闪光点,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向深层次探究。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一堂课中逐步加深,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又符合教学规律。

四、 注重诵读与诵读指导

注重诵读形式多样化本堂课有齐诵、自诵、范诵等多种诵读方式。并指导学生将诵读与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课堂语言简洁有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和发言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允许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

五、 学生讨论环节没有注意时间,用时略长。

六、 对学生的发言评价还不够完善。

此外,还有一点感受颇深,对于上佳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阅读的过程,都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思接千载,文心恣肆,化万物于笔墨之间。在讲评时,如果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更好的引发学生联想,整节课会更加有深度,也理应会有惊喜,效果也自会更佳。

《再别康桥》课标分析

《再别康桥》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极具徐志摩个人特色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本课相关的目标要求如下:

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1.语言积累与建构。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2.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3.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4.发展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

5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6.美的表达与创造。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

二、《再别康桥》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一篇文章。是第一单元“山水神韵”中一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为:

1.诵读古今散文名篇,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2.依据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3.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生活经历,理解作品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生境界。”

所以,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准确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歌表达情感的主要方法和特色

3、在鉴赏活动中,培养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