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201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八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设计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根据实验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及社会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与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学习内容的相衔接,八年级(下)的主要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中心,重点放在使学生从法律上了解和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如何去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最后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上。
在编写上,继续遵循生活逻辑的整体性原则,不把人生、心理、道德、法律、个人、社会、国家等分开安排,而是把他们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行文上以提升学生的行为为主线,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和相关知识于正确的行为之中,既达到知识教学的目的,又能提高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初二政治教本可读性强,教育功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文体通俗易懂,可以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突出了重点、热点、思想点。这是教材特点。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教理导行,课本的四课书都较重要。难点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和学生的践行指导。 (二)基本建构
1、兼顾综合性与系统性:有机整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从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体系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道德、心理、国情、全球意识等内容的综合性呈现,避免课程内容的纯粹理论导向,以及与现实生活割裂。同时,又努力做到逻辑上的层次性,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之间建立合理联系,组成系统,避免散乱、零碎,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时难以把握。
2、突出人文性和感染力:避免僵化生硬的理论阐述,在文字表达和素材选取方面注重人文性、感染力,努力做到文句优美简洁,故事感人,图片精美,使教材内容既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道德实践,又结合中外历史上的一些杰出人物的事迹,树立高尚人格、美好道德的榜样,促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3、横向扩展与跳跃性联系:在结构和内容上不拘泥于按部就班刻板次序,在教材适当的部分,根据需要和可能,做内容的横向扩展,与其他部分或者其他学科知识发生跳跃性联系,达到表现形式的活泼变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教材基本知识体系 1、教材体系及逻辑思路
本册书共四个单元,十三课书。其中第四单元四课书。每个单元前有卷前语,一方面引导学生入课,一方面提示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我是中国公民——
包括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课程:我们都是公民——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这一单元从个人的公民身份入手,进一步明确公民身份的内涵,进而要求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的公民。
第一课:我们都是公民。这是本书的起始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体认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以下的课程知识和有关教育都在这一基点上展开,所以本课虽然难度不大,但非常重要。这一课有三个明显递进的层次:公民身份的确认——公民身份的内涵——如何学习做个合格的公民。

第二课: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理论界有一个观点,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权利意识。承接第一单元的逻辑线索,第二单元介绍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本课也分为三个有逻辑关联的层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第三课: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这一单元的目的是将宪法的知识与公民权利的保障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公民权利的意识和宪法意识,使学生能了解宪法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这仍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分为三个相关联的方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的内容都是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与他们的年龄和身份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公民权利的介绍和解说。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第三单元把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利、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利整合在《我们的人身权利》这一单元中。这都是我国法律所保障的公民权利的内容。本单元的三课书是平行的关系。即:维护人身权利——维护人格尊严——保护个人隐私。
第一课:维护人身权利。逻辑思路是: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未成年人怎样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第二课:维护个人尊严。逻辑思路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人格尊严权利是什么(有那些)——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具体法律有那些——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第三课:保护个人隐私。逻辑思路是:什么是公民的个人隐私权——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未成年人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个人隐私权。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这一单元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财产权利和消费权利整合在一个单元中,归之为文化经济权利
三课书也是平行的关系。
第一课:维护受教育权。逻辑思路是: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年义务教育及其特点——我们应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课:维护财产权。逻辑思路是: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什么是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第三课:维护消费权。逻辑思路是:法律规定的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即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四单元: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这一单元是全书的落脚点,也为了呼应和提升公民教育中关于公民的义务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就使本书既强调了公民的权利,又强调了公民的义务。只有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完整和科学的公民教育。这一部分基于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又超出了前者,融会了道德教育和人生教育的内容。
本单元由四课书组成。其总的逻辑思路是: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合作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遵循社会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需要正义的制度规则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来支持——正义要求每个公民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与他的社会身份相关——负责任的意义——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要求我们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一课:社会合作与公平。逻辑思路是:社会生活需要合作,政府是为人们的社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社会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在社会事务中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成年人也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从自己做起。
第二课:社会规则与正义。逻辑思路是:公平合作需要正义的制度规则(包括道德规范)
支持,正义的制度规则保障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道德规范也是一套规则系统,对社会、他人、个人都有好处的行为,是公平与正义的行为——从小学习做有正义感的人。 第三课: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逻辑思路是:每个人在社会合作中都有多重身份——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负责任是需要承担代价的——但一个人只有负起责任,才能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第四课: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逻辑思路:负责任对社会的意义——负责任对个人的意——面临责任冲突时可以作出责任选择——未成年人要培养负责的精神,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 教材内容特点
1 教材在整体框架上的特点与前面几本教材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问题进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规范自己的公民行为,提高自己的公民境界。
2教材继续秉持心理、道德、法律教育一体化的思想,虽然本册书较多涉及法律文本、法律知识,但在编写手法上我们仍注意不将教材写成单纯的法律读本,而是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有关的做人道理(道德)和法律要求结合起来论述。将知识和行为要求结合起来表述。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大部分课的第三部分。
3 与原人教社的教材相比,本书不是讲一条法律,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而是选取与初中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他们迫切需要掌握的法律内容,做简要的介绍,使他们能大致地知道和明白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从而能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即不是仅偏重于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而是着重于知识和行为的统一。
4 尝试将知识性和思考性结合。同时在评价部分留出了弹性空间。 三、 教学处理方法
1 关于第一板块:探究园。探究园设计的意图是根据课文要传达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情境,一方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考深一步的问题。但一方面由于篇幅所限,探究园的问题不可能覆盖课文涉及的所有内容;一方面社会生活中会不断出现新鲜的材料(尤其是当地的、周围环境中学生可能接触到的材料)。所以建议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处理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如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以及时间是否够等),适当地做一些补充。
另外,探究园顾名思义是探究,应针对问题情境,结合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发动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的学习习惯。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不要急于给学生亮出正确答案,切忌用你的回答是错的”“你这个看法有问题这样的语言,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也提出了自己的依据,下面让我们看看法律上对------有什么样的规定,或:下面我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个问题。即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用这类引导性的句式,过渡到导航的学习。
2 关于导航部分
导航部分与原教材相比,文字量大大减少,突出了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重点心中有数。新教材改革的思想,一方面是减轻学生原来过重的学习负担,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能学得活、用得活。因此,一方面抓住重点,一方面围绕重点展开,就能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使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活学活用,真正地理解、记忆和掌握有关知识。
如第一课《我们都是公民》,第一层次,公民身份的确认,在探究园的问题情境铺垫后,学生应该已经有了兴趣点。虽然这一部分提到公民的定义,但重点是使学生确认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所以,重点引导学生认知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每个社会成员,除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而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条件就是根据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同时自己也不具有外国国籍。这一点可以指导学生学习附录的法律法规。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列出几种可能的情况让学生判断。相信经过教学,学生可以确认自己的公民身份,并能澄清原来的一些模糊的看法。
第二层次公民身份的内涵公民身份的内涵要在理论上可以阐发很多。由于是八年级学生,我们只作了最简单的表述,但也是公民身份内涵的最基本的东西。课文表述了三个层面:1、公民是国家的成员,受国家的管辖和保护。这种管辖和保护是通过国家宪法和法律确定的;2公民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3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在这三个层面中可以把重点放在在第2点。1点和第3点实际上也是从第2点中细化出来的。
这一部分可能有些学生会觉得抽象。同样也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我国公民在国外遇到困难或危险,我国大使馆或领事馆会提供帮助等。有如法律地位平等,可以用举例式,也可以用问题式的方法来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层次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提到了三点。不需要每一点都展开得很充分来讲解。最主要的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来处理。认知程度高的学生,可以讲得深一些,细一些,让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认知程度低的学生,强调课文中提到的三个方面,要求他们识记和简单理解即可,重要的是让学生留下叫深刻的印象。至于进一步的展开,如遵守法律,下面的课文还会进一步的内容。
同时,建议在授课时,教师的态度、语言、选用的事例都应兼顾自己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生动、有吸引力。讲《思想品德》课,一定要注重实效性,不一定都板起严肃的面孔来讲。
四、关于第三板块《实践与评价》。这一板块设计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和促进学生践行的自觉性和能力。考虑到我们的学生的年龄、习惯和时间限制、条件限制等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形式:1 研讨、交流。第五单元第一课、第六单元第一、二课、第七单元的一、二、三课、第八单元的一、二、四课都出现了这种形式。其中的组合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组交流、自由交流等。这是本教材该板块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
建议教师课前花些时间和精力对这些形式作些针对性的安排。如交流、讨论的组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做调整。而交流的结果应该有表达的渠道,如单人作业、双人作业、小组报告等。具体的形式也可以文体多样化。心得体会、散文、诗歌、故事新编、模拟提案、小论文等都可以一试。
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以参与者、倾听者的身份出现,但应准备好更多的相关资料,以备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或进一步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能提供一些补充的材料。教师自己平时也应从各个渠道留意和积累一些新的材料。
2 展示。包括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创意方案、第七单元第三课的主题宣传、第八单元第二课的小剧场、第八单元第三课的黑板报。展示的几个活动建议教师最好也能参与,这样能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也便于观察学生的活动过程,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
3 角色扮演。第六单元第二课的我要打官司和第七单元第二课的假如我是------这两个活动涉及具体的法律知识,属于法律的实际应用的情况。第一个活动,教师应该事先了解起诉书的写法,先拟好一个规范的范本以备对照学生的文本。但具体的活动过程应由学生自行完成。如联系法律专业人士给予指导或自己找有关参考资料,以及起诉书的写作过程,均应由学生自主完成。第二个活动,应指导学生先搜集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文本,再咨询律师了解大致的法律程序。
4 主题调查。第六单元第三课的隐私权小调查和第七单元的义务教育现状调查这种活动意图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调查这种重要的社会研究形式。第一个活动,板块已给出一个简单的调查项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一些增、删、改;第二个活动
操作难度可能大了些。有条件进行的学校,需要对活动进行再设计,所以需要教师参与得深一些。如果觉得没有条件做这个调查,教师也可以在设计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社会调查项目。
5、小辩论。第六单元第三课分数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吗?。这个活动估计学生会感兴趣,如果组织得好,学生参与面和参与度都会较理想。教师需事先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辩论赛的规则。同时,注意不要诱导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在辩论中思考和提高。当然,也不应是简单的赢的一方得分高,还应注意双方的论据和论证过程。(一般,辩论应请几个评委,可以请擅长此道的高年级学生和老师)
《实践与评价》中有不少材料是扣紧社会现实问题的,目的是使教材和教学能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连接。教师自己在关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可以补充新的典型材料。
评价应采用多指标体系。知识性、成长性、发展性都应有注重。同时,应注重学生行为的改善。建议:一般不应打不及格。四、关于《阅读与感悟》。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阅读感受。我们在教师教学用书的相应位置以给出了一些思考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些给学生用,也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认识另出一些思考题供学生使用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课程目标: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民族文化和平文化、全球视野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加深爱国情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和世界的发展命运,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目标:保持班级优势,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全班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高分率,减少低分率,促使学生学习成绩均衡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帮助学生在道德人格、心理素质、人生志向等方面健康成长,体会做人的基本道德,学习做一个有自尊、辨是非、有责任感的人。懂得诚实守信、平等待人,与人为善,正确的待人之道;懂得待人的艺术,培养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的责任感。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通过听课等方法吸取经验,把握每节课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课堂上注意调控,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发言,发表见解,教师从中点拔。 3、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收集资料和图片的准备,养成积累知识、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
4、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 。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5 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 ,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
6 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 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
7 搞好教学还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教学的基础。
第二、分析透彻活动和材料,这是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 第三、组织好体验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内化的手段。
第四、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8、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过好知识质量关。课前要求预习,结合课文的内容,寻找身边的事例,加深理解。课堂教学重点训练有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有真实感,加深理解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9、根据课标要求编写双基练习题,让学生过关。特别是识记部分知识要求全部过关,践行性练习,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10、以课堂为本,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
11、用发展的眼光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既关注优秀生,也要关注学困生。树立教育公平的意识和观念,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发展,不放弃每位学生。要把学习优秀者和学习困难学生看得同样重要,给学困生以同等竞争机会,创造条件使他们渴望表现和成功的愿望得以实现。教师要真正践行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真正的扶困。要以不离不弃的教育良知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爱学困生,以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2、科学有效地分类指导,做好思想方面的培扶教育。经常和学生谈心,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创设和谐、平等、融恰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情分析,对学困的不同原因,采取多样的转化策略。如对怨师而厌学的学生,多以情动人;对绩劣而怠学的学生,多用成功策略;对意志薄弱而学习困难者,多用励志;对家庭失和而影响学习者,多以排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时的贪玩使功课脱了节没有赶上去,有的是家庭困难思想负担过重造成的,有的是学生一时冲动犯了错误,老师或家长批评教育不当造成的等,所以,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分析查找落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再根据具体情况把比较差的功课补上去。
13、以课堂为本的原则,抓好学科辅导。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要有意识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吃得好。要了解学困生现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给予正确的引导,多给学困生学习的机会,使学困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力争做到课课清、题题清、人人清
14、以因材施教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培优扶困。1)课堂上学困生演示,中等生订正,优生解决难题。2)安排学生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帮扶对子。即兵教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培优扶困过程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15培优主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为一些特别聪明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学习资源,如文学、奥数、艺术、科技、体育等,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发展需要;扶困则重在帮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帮助,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6、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具体有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时,要把通过查找资料仍不明白的问题标出来,课堂听讲时要带着问题听讲,及时做好记录,课后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这样在课堂上听课时就比较主动,有的放矢,听课的效果就会比较好。
17、减少作业量,认真查漏,专项训练。训练中选取后进生普遍不懂的问题,作为专项训练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训练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发挥帮助作用,要求学生课内完成作业,并及时讲评。
18、以个别辅导为主,抓好课外培辅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好个别辅导工作。个别
辅导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对个别问题的面批面改、交流谈心;对共性问题采用讲解、讨论法。个别辅导是加强师生沟通、真切了解学生、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19、坚持不懈地关爱后进生,多鼓励少批评。后进生普遍自信心不强,学习生活习惯无规律,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多关爱他们,多鼓励他们,多和他们谈心。只要发现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只有主观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自己的潜能,使他们很快地步入中等生甚至是优等生的行列。
20、立足校内,延伸校外,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做好培优扶困工作。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配合,只有当学校、社区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和引导是一致的,教育的效益才能最大化。除了做好校内辅导外,还要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培扶对象的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家长的建议意见,注意与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做好培扶工作。
21、班级内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抓好培优生、扶困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各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通过素质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意志。
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具体结构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3课时 “我们应尽的义务”———————————————3课时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3课时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3课时 “隐私受保护”——————————————————3课时 “终身受益的权利”———————————————3课时 “拥有财产的权利”———————————————4课时 “消费者的权益”————————————————3课时 “我们崇尚公平”————————————————3课时 “我们维护正义”————————————————3课时 机动课时——————————————————5课时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