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成均——实施乐教之地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6.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1)私学的特点(官、私学比较)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7.孔子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无论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2)论教育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理解):①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看,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②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来看,教育可以作为施政的手段,直接为政治服务。
3)教学内容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4)教学方法论(理解)①了解学生,因材施教②启发诱导,循序渐进③学思行结合
8.稷下学宫
1)战国时期,田齐统治者在稷门附近建造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史称“稷下学宫”
2)性质:①二重性:是一所官家举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②多功能性: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3)特点:
①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②兼容并包,来去由己③百家争鸣,自由辩论④相互吸收,趋向融合
9.墨家教育思想1)人性论:“素丝说”(理解)
墨子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在他看来,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
2)教育目的和培养标准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去改造有差别不平等的社会,实现“兼以异别”培养标准:“厚乎德行”——道德的要求
“辩乎言谈”——思维论辩的要求
“博乎道术”——知识技能(文史、科技)的要求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3)教育内容①文史教育(《诗》《书》《春秋》
②自然科学教育(几何学、光学、力学、声学、心理学等)③政治道德教育(“十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④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三表法)
注:②④是墨家教育的特色,儒家没有

10.孟子、荀子教育思想之比较1)人性论:孟子:近于善
人性保持论者
扩充“善端”殊途同归荀子:近于恶
人性改造论者“化性起伪”A.扩充“善端”“善端”:即善的因素、萌芽,是人先天所固有的四端: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教育的作用:扩充“善端”、走向“善”B.“化性起伪”
性伪之分(先天的和后天的努力是有区别)性伪之合(两者之间合理的结合)化性起伪(教育作用)2)教育目的A.孟子:明人伦“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
以孝、悌治国,用血缘、宗法关系影响、制约政治社会关系,改良社会。教育使人明了并实行这一切,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B.荀子:培养大儒俗儒道貌岸然雅儒表里如一大儒(“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培养人才的标准:德才兼备,言行并重3)教学原则和方法
孟子:深造自得孟轲指出,深入烦人学习和研究,必须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
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专心致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材施教荀子:学贵有恒善假于物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专心致志学以致用
1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教育的目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
大学教育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学记》的地位: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的教学原则:①豫时孙摩(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
观摩原则)
②长善救失(学习上的四种缺点:多、寡、易、止,措施:教师要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③启发诱导④藏息相辅
⑤教学相长(本意:教师的教与学相互促进引申义:教师的教与
学生的学相互促进)

13.汉代的文教政策——独尊儒术
14.太学
1)历史地位:太学是中国历史上官办的最早的正式大学。是世界教育史上有明确文字
记载的由统一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
2)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教师:博士。首席博士:仆射(西汉)、祭酒(东汉)学生:博士弟子;诸生、太学生(东汉)3)太学的教学形式:①个别教学②讲大课(“大都授”③次第相传(“次相授受”4)考试形式:设科射策
15.私学
第一阶段:启蒙的小学阶段——识字教育(在字书中流传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
《急就篇》

16.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兴太学以养士③重视选举,任贤
使能(任子制、纳资制)2“性三品”说:①“圣人之性”,天生的“过善”之性②“斗筲之性”,无“善质”
③“中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
——教育对不同的人起的作用各不相同3)教化的内容:“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7.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1)国子学:西晋时期,为保证门阀士族受教育的特权,而在太学之外建立的学校。2“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实施过程:①设置“中正”官②品第人物③按品授官评价标准:品(家世)、状(才德)18.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论家庭教育:①及早进行②严慈结合③立志敬德④语言规范
19.唐代完备的官学制度,完备提现在哪里?①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②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③教师、学生资格确定(身份等级规定)④各项学校管理制度建立
20.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
1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确立。
2)科举考试的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
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6种。3)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①学校与科举的关系——独立而并举,相辅而相成;实际上,学校教育成为科举
的附庸。
②科举影响学校的教育目标——文才出众,入士做官③科举影响学校的培养内容④科举直接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3)宋代的科举制度(理解)①扩大及第名额
②确定“三年一共举”
③确定殿试制度,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省试----殿试④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⑤改革考试内容
⑥确定殿试成绩评定等级
21.明清的科举制度
①确定“三年大比”制度
②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③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
22.宋朝的三次兴学
第一次:范仲淹与“庆历兴学”分斋教学法(苏湖教法)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
第二次:王安石与“熙宁兴学”
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以考试的成绩和平时得学业品行作为生舍、应举和授官的依据。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田: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第三次:蔡京与“崇宁兴学”
23.明代的国子监教育
教学制度——积分法、监生历事制度
监生历事制度: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称为“历
事监生”

24.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书院产生的原因(了解)①官学衰落,士人失学②私人讲学传统源远流长③书籍的积累与传播④佛教禅林的影响2)宋初六大学院
白鹿洞书院(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3)东林书院的特点:①完备的讲会制度使之成为文化学术中心
②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4)书院教育的特点:①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②学生自由就学
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④重在陶冶人的品格⑤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25.朱熹的教育思想小学:1)任务:培养“圣贤坯璞”2)内容:教事
3)方法: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②形象生动,激发兴趣③首创《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26.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自然教育)(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和批判2)儿童教育的方法①顺应性情,激发兴趣②循序渐进,量力施教③因材施教,各成其材④全面诱导,不执一偏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7.颜元的教育思想1)学校为人才之本
①重视人才,人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培养②学校要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③意义:冲破了理学教学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性,反映了要求发展社
会生产的新兴市民阶层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2“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①教育内容的特点:崇“实”而卑“虚”,以“实”代“虚”,以有用代无用。②大力提倡“六府”、“三事”“三物”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三物:六德、六行、六艺
③“六艺”为根本,颜元提倡“六府”“三事”“三物”。其核心是在于强调“六
艺”教育。

28.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1)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目标:培养外国语人才和外交官
福州船政学堂——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目标: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
2)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代表作:《劝学篇》
29.维新人物的教育思想
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康、严)
②兴学校,倡导建立完整的学校系统,重视师范教育、女子教育(梁、康)
康有为《大同书》的学校体系:人本院(孕妇)——育婴院——小学院——中学
院——大学院
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康、严、梁)
30.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
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
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31.清末学制(壬寅、癸卯)特点:半资本主义半封建型1)资本主义性:学制结构、义务教育、“三育”模式、实业师范教育、教育方法、
西学课程比重
2)封建性:指导思想。经学课程比重、保人制、妇女被排斥、科举功名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32.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①缩短了学制年限
②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
③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废止保人制度,废除读经讲经等封建教育内容‘④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
33.新学制(壬戌、六三三)的特点
中等教育阶段是改革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延长了中学年限,改4年为6年;
中学分成初、高中两级;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

34.陈鹤琴“活教育”理论①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②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③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①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的脱离生活而以书
本为中心的教育。

②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需要,利用社会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
型的学校,即把工厂、农村、学校打成一片的学校。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产生改造社会的作用。
③教学做合一‘
涵义:教的方法根据学得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
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36.小先生制: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37.黄宗羲“公其非事于学校”P278
学习资料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