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重别梦得的阅读答案

重别梦得的阅读答案

时间:2019-02-28 03:23:39    下载该word文档

重别梦得的阅读答案

【篇一:专题限时集训23 诗歌鉴赏()

ass=txt>(建议用时:40分钟)

1.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回答问题。(7)

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 黄景仁,清代诗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诗的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李商隐《夜雨寄北》相比,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解答此题,要先明确指出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点明表达效果。本诗颔联前一句写这场雨滋润了久旱的麦田,给农人带来好处;后一句写雨使道路泥泞,阻碍了寄信人。一利一弊,形成鲜明对比,两句中的直接点明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2)解答此题,要熟悉《夜雨寄北》,根据题意要分别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夜雨寄北》主要表达作者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夜雨》表达的情感较复杂,须根据具体诗句分析。

【答案】 (1)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1)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高兴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为自己寄信的人难以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2)

(2)《夜雨寄北》开头两句表达孤寂之情和对友人(或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设想未来重逢谈心的欢愉,反衬今夜的孤寂和不能回去的无奈。(2)而本诗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在外漂泊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之情。(2)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

九日登梓州城[]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注】 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1)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诗句,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的意思是扶起的意思是使??昏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湖风把柳树扶起,江雨使山楼昏暗,景物的阴暗,烘托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感。

(2)分析思想感情要重点抓住诗句中的抒情句,包括直接抒情句和间接抒情句。可从客心”“宾雁”“共赏重阳节等分析出诗人作为游子的思乡之情;酌酒”“祛忧直接抒情,写出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答案】 (1)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1)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2)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以及思乡之情。(1)

第一联客心”“宾雁言游子远行。第二联共赏重阳节则写与家人(朋友)登高望远之情,表达诗人游子思乡之情。第四联则直抒胸臆,借典表达诗人聊祛南国忧的忧国忧民的情感。(3)

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南宋]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1)这首诗抒情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之情。(2)

(2)这首诗构思精巧,试作简要分析。(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以,以,要将洛阳三月这幅画面纺织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春的爱惜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构思布局。整首诗歌以展开,继而以机杼之声喻莺叫之声,以喻花,层层铺陈,独具匠心。

【答案】 (1)对春天由衷的喜爱

(2)这首诗的构思,妙在巧用比喻。作者把柳莺的飞上飞下喻为莺梭,把它的交交鸣叫声喻为织布机的声音,把洛阳盛开的花儿喻为锦锈。三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后两个比喻由第一个比喻扩展而来,可谓独具匠心。

4.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谒金门

春夜雨。催润柳塘花坞。小院深深门几许。画帘香一缕。 独立晚庭凝伫。细把花枝闲数。燕子不来天欲暮。说愁无处所。

(1)“小院深深门几许一句让人联想起欧阳修《蝶恋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堆烟,帘暮无重数句。(2)

(2)怎样理解说愁无处所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典型事物小院,可联想出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

(2)本词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抓住词中的关键信息”“”“不来”“欲暮等,可知作者孤独寂寞,百无聊赖,无人相伴的处境和情形。结合着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1)庭院深深深几许

(2)“说愁无处所就是说自己的愁绪无人可诉:词人伫立寂静庭院,无人可诉衷肠,又饶有兴趣地细数花枝,却增内心愁绪;本想有燕子相伴,可天色快暗了,燕子也不来。百无聊赖之情溢于言表。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披轩:开窗。嗷嗷:哀鸣声。局:局促。块:孤独。壮齿:少年。

(1)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先后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2)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表情达意意味着从怎样表达的角度思考,表现手法意味着从情景关系叙事抒情两个基本写作方式思考。认真分析每

一个诗句可知,全诗在内容上明显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具体描写秋天的景物,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后六句中,高志”“”“块然”“岁暮等是明显抒发情感的词语,属于直抒胸臆。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2)解答此题,应分析并挖掘诗句的深刻意蕴。重点是思考诗人为何披轩临前庭雁翔”“嗷嗷意味着什么,”“”“”“不恒”“慨慷这些词语的内涵是什么。高志表明诗人有远大的志向,岁暮表明诗人已老。明确了这些内容便不难得出答案。

(2)表达了诗人独夜难眠、抱负未施展而老之将至的愁苦,悲伤和无奈之情。诗人独夜难眠,望月徘徊兴叹,诗人志比天高,放之四海都觉得不足为用,可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岁暮而功业未成,心愿难了。这种壮志未酬就走向暮年的失落悲凉,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重答柳柳州

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注】唐朝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召从各自的贬所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命为远离京城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两人一同赴任,至衡阳分别时相互赠诗。二十年:柳宗元与刘禹锡在贞元九年(793)同时进士及第,踏上仕途,至此已有二十多年。

(1)两首诗第二句都写到了岐(“”)路,但写作角度有所不同,柳诗用一个“________”字表现了时间的转瞬即逝,而刘诗则用悠悠二字表现了________(2)

(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从酬赠诗品读刘禹锡的斗士情怀】

txt>撰写:王世热 指导:邹燕

内容摘要:纵观刘禹锡的一生,走过了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虽然政治上的挫折,使刘禹锡感到痛苦失望,但他不曾绝望,而是坦然面对,特别是在迭遇打击的流放生涯中,从不消沉沮丧,从不退缩萎靡,始终保持着一份豁达的情怀,始终跳动着一颗斗士的灵魂。在他那独树一帜的优美诗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悟到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更可以感受到一种无比可贵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待朋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高尚情怀及对待恶势权贵不摧眉折腰刚正顽强的品质。

关键词:刘禹锡 酬赠诗 朋友情谊 斗士情怀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是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从宪宗元和元年(806)到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两度被朝廷贬谪远州,先后在朗州、连州、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的巴山楚水之间辗转了二十二年。他失去了在朝廷中发挥才干、实现抱负的机会,只得寄情笔墨,把诗歌和散文作为见志之具,继续为坚持自己的操守、理想而斗争。 正如刘禹锡在《何卜赋》中所言:人莫不塞,有时而通,伊我兮久而愈穷。人莫不病,有时而间,伊我兮久而滋蔓。(人总有处于困境的时候,但也有处于顺利的时候,可我却是时间愈久,处境愈困难;人没有不遭受忧虑的,但也有间歇的时候,可我却是时间拖得越久,而忧患越多。)他在政治上是屡屡受挫。也许,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这长期的贬谪生涯才造就了刘禹锡的诗才,丰富了他的诗情, 最终成就了他在文坛中的诗豪之地位。

刘禹锡一生诗作颇多,取材广泛:咏史怀古诗,以抒怀,以讽今;风土民情诗,描写贬谪之地的山水风光,社会民情;抒情酬赠诗,抒发个人情怀和朋友情谊 。诗人作诗时胸中自然有假想读者,我以为有三类:一是普通读者,范围较广,可以是拿到诗作的所有读者;二是自己,纯碎的心灵释放和灵魂解析,最能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三是亲朋好友,诚言真抒,情志的自然流露尽在其间,比较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志趣和情怀。酬赠诗的假想读者便是第三种,是研究诗人情感思想的有力密钥。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遭受着种种打击与不幸,但与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并未动摇。元和五年(810)正月,东台监察御史元稹承召回长安,曾住宿华州敷水驿。宦官刘士元后至驿站,与元稹争厅房,竟蛮横无理,

用马鞭打伤元稹的脸。朝廷对骄横的宦官不加责问,以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这件事引起一些人的不平。刘禹锡听说此事后,对朝廷如此包庇宦官感到气愤,为褒奖和鼓励元稹不屈从于阉竖淫威的气势,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和一首诗:

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

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

纵使凉飙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

刘禹锡在诗中高度赞扬元稹的诗文才气,有这样的才气却没有得到朝庭的重用刘禹锡很是为他不平,也为朝庭感到痛惜。再大的打击再大的人祸也不可能掩盖元稹的文章才气。愈头风是说曹操得头风病看到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檄文后竟得以痊愈,后以愈头风为称赞他人诗文杰出之典,用在这里是对元稹才气的高度推崇,也是刘禹锡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刘禹锡自己身处逆境,还十分关心朋友的遭遇足以说明其情之高洁。后来,刘禹锡与元稹之间一直保持着唱和关系。他们共同具有的正直不阿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格,使两人心心相印。 此诗虽没有将矛头直指当政者,但诗中所蕴含的情思是不言而喻的,凉飙一词足可看出诗人的不满和愤慨。刘禹锡所参加的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派的政治思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清除宦官。宦官之害在甘露之变中表现得最为赤裸,皇位的立废全由其操持,动摇了唐朝的政治秩序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刘禹锡深知这一点,所以从政以来宦官专权一直是他攻击的目标,为此他还写了若干讽剌诗,如《聚蚊谣》、《飞鸢操》 就是针对宦官而写的。刘禹锡身处贬地,同情元稹亦是同情自己,鼓励元稹亦是鼓励自己,真是虎落平阳,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发挥,是可叹亦是可悲,更是发自心底深处的怒吼。

贬放十年后,元和十年正月刘禹锡被召还长安,时仅一月,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怒权贵,又被排挤到更加荒远的岭南州郡去。而柳宗元这时也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两人同出长安南行,到衡阳分手,柳宗元写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诗中写道:直以慵疏遭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此乃针对玄都观诗引起的风波而发,含有规劝之意。刘禹锡则酬以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刘禹锡初次遭贬,即谪为连州刺史,途中追贬为朗州司马。现在再贬连州,所以叫做重临。西汉时有个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曾两度出任地近长安

的颍川太守,结果清名满天下,而刘禹锡的重临,则是背着不忠不孝的恶名,带着八旬老母流徙荒蛮之地,是对诗人灵肉的双重迫害。事异两字有自嘲的口气,此重临非彼重临也,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柳士师是春秋时期的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用以比作同样三黜过的柳宗元,同时也暗示他们都是因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遭打击的。这对即将远徙的朋友伫立荒郊,四目相对却是无言,翘首仰望,他们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际消失。望乡之凄情令人沧然泪下,哪更抵哀猿悲啼?分别后两人即是相隔千里,连接两地的只有无限相思。

刘、柳同为八司马 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时称八司马。)之一,两人不仅政见相同,而且在文学创作上多有唱和,是为挚友,而且这种关系一直到老都没有改变。此次贬谪,刘禹锡本是要远赴播州(播州即今贵州省遵义地区 )的,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贬至柳州,而刘梦得远谪播州时,不禁大哭起来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主动提出愿意和他换到播州,从此可以看出两人的友谊非同一般。他俩在衡阳分别时的情景,最为凄凉和让世人动容。柳宗元于离别的船上作《重别梦得》,感慨万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临舍翁。刘禹锡内心亦是同样悲苦,却在酬答对柳宗元只是进行劝解与宽慰: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答诗》)后来刘禹锡获知好友柳宗元的病故,顷刻间便泪如雨下。此次分手即是永决。

被贬朗州十年之久的刘禹锡本以为苦尽甘来,回到京城可以再干一番事业,却不料因为一首诗再度遭贬,希望在瞬间破灭,内心的失落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空有一身抱负和满腹经纶的刘禹锡不但没有得到当政者的重用,反而一贬再贬,越贬越远,再加上和至亲的分离,此情此境,刘禹锡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凉。作为一个和命运抗争的斗士,这是斗士的悲鸣,而坎坷之路却不知消尽在何处。

长庆元年(821)冬,穆宗任命刘禹锡为夔州刺史(即今四川省奉节县)。刘禹锡在由洛阳赴任途中,经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西岸),与鄂州刺史、鄂岳观察史李程相会。刘禹锡与李程早年同在御史台任职,是相识较早的朋友。这次会面,两人特别高兴。临别之际,刘禹锡赋诗五题。

鄂渚留别李二十六表臣大夫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

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

江深浅远别情,可见刘、李情谊深厚。

答表臣赠别二首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

嘶马立未还,行舟路将转。江头暝色深,挥袖依稀见。

诗人遥想当年和李程一起读书赋诗的岁月,犹如昨昔,短暂相会又要作别,两人却在风雪当中一直徘徊不忍离去。行舟渐远将过水弯,送行的故人却还立在马上久久凝望,夜色弥漫,似乎还能看到朋友还在挥着衣袖。《始发鄂渚寄表臣二首》,是刘禹锡从鄂州出发,乘船沿长江西上时所作:

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回车已不见,犹听马嘶声。

晓发柳林戍,遥城闻五鼓。忆与故人眠,此时犹晤语。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是船驶出鄂界时,刘禹锡怀念李程而作:

离席一挥杯,别愁今尚醉。迟迟有情处,却恨江帆驶。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诗人的惜别之情如此可感。《重寄表臣二首》再次表达了对酒临流奈别何,君今已醉我蹉跎的心情,展望卜邻须近祝鸡翁

以上五诗,皆长庆元年刘禹锡离开鄂州与李程分别时所作。 这是刘禹锡和人相离别时写诗最多的一次,惜别之情真如深潭之水浓得化都化不开。此时的刘禹锡不仅被谪十五年,而且一连失去了母亲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柳宗元,这些多重打击摧残着刘禹锡的精神和肉体,令他的情感易常敏感而脆弱。政冶上的盟友和生活上的朋友相继而逝令他倍惜眼前的友谊,这不仅是一段共同的回忆,也是风雨漂摇的人生路上相互之间的情感依托,更是漫漫前程的希冀和鼓励。

年华渐去,理想无着,势渐单薄,依赖少了,怀念多了,这就是一个人年事渐高的处境。此时的刘禹锡就像一个奋杀战场的斗士,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了,而敌人依然强大无比,天色浑暗,斗士只有一人蜷缩着却无法安眠,于是回忆便成了打发暗夜的工具,每一个温馨的画面都慰人心胸,却更显斯时之孤寂。只有孤寂难耐之人才喜留恋,才更懂情义的珍贵。

刘禹锡的命运是多舛的,崎岖而艰险的道路在眼前延展不知道何处才是它的尽头。但刘禹锡却有一颗执著而乐观的心,始终坚信乌云会散红日会开,春天一来万木还会一样地发芽开花。敬宗即位后,刘禹锡奉召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遇,悲喜交集。在宴会上,白居易赋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情绪较为低沉。刘禹锡即席写了一首答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先后被贬在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处,在这些偏僻、荒凉的贬所生活了近二十三年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二十二年)。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王叔文、王

伾、柳宗元、韦执谊、陈谏、凌准、吕温等人已相继死于贬所,刘禹锡自己只身北返,在怀旧悼亡的沉痛中透露出内心的愤慨。尽管如此,沉舟病树却无碍于千帆竟发、万木争春,不能沉浸在个人的嗟病伤往之中,从而表现出乐观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刘禹锡消沉颓唐。一叶沉舟挡不住万舟竞发的洪流,一木之病阻止不了春天前进的脚步。风雨总会过去,太阳一定会洒遍大地。

这是斗士吹响的号角。为了中兴李氏江山,刘禹锡追随王叔文发起了永贞革新运动,不久革新便以失败而告终,而参与革新的所有官员都受贬谪。从此,刘禹锡便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几年的贬谪流离生涯。漫漫远行路有痛苦,有失落,有孤独和寂寞,但更多的却是对理想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刘禹锡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和命运的抗争,也从来没有向掌政弄权者低下过自己高贵的头颅。倒下了,站起来就是,失败了,重来就是,而就在这屡败屡战中斗士的号角将响彻千古。

大和元年(827 六月, 朝廷委任刘禹锡为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的闲职。七月,韩泰离长安赴湖州任刺史,途经洛阳,与刘禹锡久别重逢。禹锡的《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抒发了相见时的心情:

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自从云散各东西,每日欢娱却惨凄。离别苦多相见少,一生心事在书题。

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

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箬下春。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向何人。

溪中士女出芭篱,溪上鸳鸯避画旗。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

自从柳宗元去世后,韩泰是八司马中与刘禹锡一直保持联系的好友。当年,永贞革新时群英荟萃,意气风发;如今,群英凋零殆尽,只是两人相见,既有久别重逢的兴奋,又有物是人非的凄凉。这次分别以后,刘、韩两人未有机会再见面。

三年后,刘禹锡身为朝中郎官,想到韩泰仍在湖州任刺史,便借常参官上后三日举一人自代的机会,帮助韩泰调回京城来。其诗《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湖州自代,因寄七言》记述了此事: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暂入南宫判祥瑞,还归内殿阅图书。

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余。今日荐君嗟久滞,不唯文体似相如。

刘禹锡写过不少诗文求人汲引,深知请托之难,但当他的地位稍有改善时,就主动帮助同患难的故人。虽然一个自代状的力量有限,不可能直接奏效,而刘禹锡的为人做事之道是值得称颂的。

【篇三:思维训练,读懂诗句学生版】

——从关键词句、生平注释、诗歌类型、前人评价入手 例题分析

1. 2006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授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2诗眼倦天涯中的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字。其作用有何不同?

2)两诗都写到了。其运用的手法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宫曲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纳杨玉环,淫佚无度。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

有人说此诗用了似此实彼、言近旨远的艺术手法,对这种手法进行分析。

例题分析答案

1. “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2. 1)柳诗之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李诗之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

2)柳诗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思念家国的强烈感情。李诗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表达了群山阻隔欲归不能深沉悲凉的情感。

3.“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4. 此诗的旨义乃叙春宫中未承宠幸的宫人的怨思,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所以说似此实彼、言近旨远.

内容精讲

抓住关键,反复推敲。

有很多诗歌,用词用典生僻,内容十分含蓄,要想字字句句都能了然于胸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不妨只抓每句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反复推敲,连词成句,最终把诗歌内容分析得入情入理。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 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 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 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 恐惊憔悴入新年。

这首诗抒写诗人在春天经过收复了的五原时的复杂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知人论世,推知情感。

诗歌注释可谓是读懂诗歌的一把钥匙,注释往往告知诗人的人生际遇,这些人生际遇往往是诗歌情感的源头,所以关注注释,有利于我们读懂诗歌的情感。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

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字的妙处。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

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

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类型推演,举一反三。

部分古典诗词是可以归类的,相同类别的诗词内容情感手法上往往有相似之处,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类型的基本知识,有助于读懂同类的诗歌。

1.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2.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中说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2)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

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前人评价,一语中的。

这是诗歌鉴赏中最难得一类题目,同学们往往看到题干中前人评价的一段古文就不知所措,其实,这段评价刚好为我们的理解开了一扇窗,只要依照这段古文的提示去看诗词,也许你就会豁然开朗。

1.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邻舍翁。

苏东坡曾赞柳诗寄至味于澹泊,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种特色的?

2.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蔡珪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蔡珪,金代著名词人。此词是客中送客的佳作。东垣今河北正定,作者的故乡,也是客人此去的目的地。

有人评价这首词起承转合,几起几落,笔锋多姿善变,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重别梦得的阅读答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